杨缵《八六子·牡丹次白云韵》“怨残红,夜来无赖,雨催春去匆匆”翻译赏析
时间:2015-07-02
八六子·牡丹次白云韵
杨缵
怨残红,夜来无赖,②雨催春去匆匆。但暗水新流芳恨,蝶凄蜂惨,③千林嫩绿迷空。
那知国色还逢。柔弱华清扶倦,④轻盈洛浦临风。⑤细认得凝妆,点脂匀粉,⑥露蝉耸翠,⑦蕊金团玉成丛。⑧几许愁随笑解,一声歌转春融。眼朦胧,凭阑干、半醒醉中。
【注释】
①白云:南宋词人赵崇嶓,字汉宗,号白云,南丰(今属江西)人,有《白云稿》。
②无赖:无奈。
③蝶凄蜂惨:因为春的离去,蝴蝶和蜜蜂都显得凄惨悲伤。
④柔弱华清扶倦:指牡丹娇弱如同浴后的杨贵妃。华清,指陕西临潼骊山下的华清池,杨贵妃曾在此洗浴。
⑤轻盈洛浦临风:形容牡丹轻盈如洛水女神临风玉立。洛浦,洛水之滨,此代指宓妃。(三国)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⑥点脂匀粉:指牡丹面容如同少女轻施脂粉。
⑦露蝉耸翠:形容牡丹像女子翠绿的蝉鬓。露蝉,指蝉鬓,古代时女子的一种发式。
⑧蕊金团玉:牡丹金黄色的花蕊和碧玉色的花瓣。
【参考译文】
抱怨是谁让白花残败、红颜褪离,是这场无赖般的夜雨,它骤然下起,催促着春天匆匆离去。雨水还在地下暗暗流动,汇积成新的小溪。招惹得众花恼恨不已,它让蜂蝶无处可依,显得惨惨凄凄,更让千树万草一时彷徨迷离。
哪知有国色之称的牡丹却正逢其时,暗自欢喜。看她雨后的姿态,柔柔弱弱恰似贵妃出浴。她在风中轻盈地绽放,就像洛神一样美丽。细看她浓妆打扮得多像少女,涂点着胭脂、匀抹着香粉,左右缠绕的枝叶像美人的鬓发那样清秀飘逸。她花蕊如金丝、花瓣如青玉,层层相连接,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因夜雨摧花的很多愁绪,都随着我的笑声远远离去,开怀地放歌一声,又唤来了春天的气息。倚着栏杆、眼光蒙眬地观赏娇艳的牡丹,也许这就是我半醉半醒中的最大情趣。
【赏析】
这首词咏牡丹。在作者之前,唐宋诗词中咏牡丹者数不胜数,后来者难出新意。本篇略见新意,所以难能可贵。杨缵的“杨守斋作词五要”的“第五要”便是“立新意”,他对此具体解释道:“若用前人诗词意为之,则蹈袭无足奇者。须自作不经人道语,或翻前人意,便觉出奇。”咏牡丹,例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花比作美人,这就免不了大量使用有关美人的典故和成句,弄不好就会陈陈相因,使得千人一面,了无新意。本篇好就好在力避“蹈袭”前人,不愿仅仅“用前人诗词意为之”,而能在用典时“翻前人意”以造新境。比如在用杨贵妃事时,便仅取杨贵妃华清池出浴时“侍儿扶起娇无力”这一点,形容雨后的牡丹娇弱有如浴后的杨贵妃;又如化用《洛神赋》的句子,就把牡丹临风玉立的轻盈潇洒之态形容无余。这就使得牡丹形神兼备,不再是前人形象描写的简单重复。这样的写法,在杨缵之前的牡丹诗词中还是不多见的。
杨缵
怨残红,夜来无赖,②雨催春去匆匆。但暗水新流芳恨,蝶凄蜂惨,③千林嫩绿迷空。
那知国色还逢。柔弱华清扶倦,④轻盈洛浦临风。⑤细认得凝妆,点脂匀粉,⑥露蝉耸翠,⑦蕊金团玉成丛。⑧几许愁随笑解,一声歌转春融。眼朦胧,凭阑干、半醒醉中。
【注释】
①白云:南宋词人赵崇嶓,字汉宗,号白云,南丰(今属江西)人,有《白云稿》。
②无赖:无奈。
③蝶凄蜂惨:因为春的离去,蝴蝶和蜜蜂都显得凄惨悲伤。
④柔弱华清扶倦:指牡丹娇弱如同浴后的杨贵妃。华清,指陕西临潼骊山下的华清池,杨贵妃曾在此洗浴。
⑤轻盈洛浦临风:形容牡丹轻盈如洛水女神临风玉立。洛浦,洛水之滨,此代指宓妃。(三国)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⑥点脂匀粉:指牡丹面容如同少女轻施脂粉。
⑦露蝉耸翠:形容牡丹像女子翠绿的蝉鬓。露蝉,指蝉鬓,古代时女子的一种发式。
⑧蕊金团玉:牡丹金黄色的花蕊和碧玉色的花瓣。
【参考译文】
抱怨是谁让白花残败、红颜褪离,是这场无赖般的夜雨,它骤然下起,催促着春天匆匆离去。雨水还在地下暗暗流动,汇积成新的小溪。招惹得众花恼恨不已,它让蜂蝶无处可依,显得惨惨凄凄,更让千树万草一时彷徨迷离。
哪知有国色之称的牡丹却正逢其时,暗自欢喜。看她雨后的姿态,柔柔弱弱恰似贵妃出浴。她在风中轻盈地绽放,就像洛神一样美丽。细看她浓妆打扮得多像少女,涂点着胭脂、匀抹着香粉,左右缠绕的枝叶像美人的鬓发那样清秀飘逸。她花蕊如金丝、花瓣如青玉,层层相连接,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因夜雨摧花的很多愁绪,都随着我的笑声远远离去,开怀地放歌一声,又唤来了春天的气息。倚着栏杆、眼光蒙眬地观赏娇艳的牡丹,也许这就是我半醉半醒中的最大情趣。
【赏析】
这首词咏牡丹。在作者之前,唐宋诗词中咏牡丹者数不胜数,后来者难出新意。本篇略见新意,所以难能可贵。杨缵的“杨守斋作词五要”的“第五要”便是“立新意”,他对此具体解释道:“若用前人诗词意为之,则蹈袭无足奇者。须自作不经人道语,或翻前人意,便觉出奇。”咏牡丹,例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花比作美人,这就免不了大量使用有关美人的典故和成句,弄不好就会陈陈相因,使得千人一面,了无新意。本篇好就好在力避“蹈袭”前人,不愿仅仅“用前人诗词意为之”,而能在用典时“翻前人意”以造新境。比如在用杨贵妃事时,便仅取杨贵妃华清池出浴时“侍儿扶起娇无力”这一点,形容雨后的牡丹娇弱有如浴后的杨贵妃;又如化用《洛神赋》的句子,就把牡丹临风玉立的轻盈潇洒之态形容无余。这就使得牡丹形神兼备,不再是前人形象描写的简单重复。这样的写法,在杨缵之前的牡丹诗词中还是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