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王维《山居秋暝》阅读鉴赏
时间:2018-12-29
《山居秋暝》是王维的山水力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作者一开篇即以独特的结构,通力突出“空山”二字。按一般顺序,由大到小应是先写时节天气,而后描绘景物。但作者开篇突兀,直书“空山”。试想,清爽的高秋时节,山野清空;清丽的晚照时刻,山色空明;清新的雨歇时分,山气新空。这一切除了“空山”二字又能以何来概括?如先天后地的慢慢书来,又怎能体现这清丽雅逸而又强烈感人的氛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在“空山”这一大背景下,一“照”一“流”,描绘出上下静动两幅图画。皎洁的月光从更显葱郁的松林中散落,斑斑驳驳,如水似银;雨后的山溪水涨石没,水光鳞鳞,或流,或淌,或泻,或溅。月影水光,闪闪烁烁,松间石上,明灭有致,似静亦动,似动亦静,光影之间一种恬静的气氛悄然酿成。如果说首联勾勒出了山水的大轮廓,那颈联则画出了细部上下层次。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颔联在前两联描绘出的山水松石的衬托下,点上了最富有活力的主体: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山水已清,松竹已浴,如此清新超脱的环境中,涤尘的浣女款款而来,引得翠竹枝摇叶曳,宁静的山谷中泛起一串清朗的喧哗;垂钓的渔夫缓缓而至,荡起一阵涟漪,使晚凋的莲叶随波起伏,明静的溪流中荡出一片清雅的哦婀娜。整个画面又让人从视听上感受到了山水的清丽脱俗。在表达上,作者似乎颠倒了因果,应该是因归而喧,因下而动,但作者又从常见中发现了新颖,先闻竹喧、见莲动,而后隐约而见浣女渔舟,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独特意境。
至此,组织从大到细,从上到下,从静到动,从听到视,让人感受到了秋时雨后山中晦暝之时超然的诗情画意。然而,诗人意犹未尽,这诗画般的意境还不足以志。于是尾联一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以春秋朝野作比,翻了楚辞“王孙兮归来,山中兮可留”的案, 山野之处成了君子贤士洁身自好、修身养性的好去处,也更反衬出秋日山居的闲逸脱俗。
《山居秋暝》确实给人描摹了一幅清新的山水画卷,指点了一个可留之处,然更富有艺术魅力的不是山水本身,而是王维模山范水独特的造影。超然的目光和高洁的情怀。
仔细颂咏全诗,至少开篇即以“空山”总括秋山的特点,然读罢全篇却可见,作者基本上是一句一景,一景二物。上有明月青松,下有清泉溪石,声传浣女拨竹,波载渔舟荡莲,何谓是“空山”?二是晚秋不晚。诗名为描摹秋天,但一不见枯叶衰草,二不闻风萧雁鸣,让人所见的是松青竹翠,映日荷花虽不能有,但莲叶还是亭亭净植。为什么不是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却是清泉恋浣女,明月邀渔舟?何见是晚秋?尘俗百姓,可他们头戴皓月,足濯清涟,松竹相衬,洁莲相托,不见渔浣劳形,胜似净土一片,可见王孙难比,俗人难求。果真是凡人?
王维后期的田园诗中,对淡泊闲逸的追求显得特别强烈。“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的惆怅,“复值接舆醉,狂歌问憔夫”的含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直白,无不说明了这点。而这些强烈的愿望,往往又是寄寓于平淡清雅的田园山水中。清淡之极即为“空”。对于中年奉佛的摩诘,“空”又多少带有象“山色有无中”的禅理。“有为无时无还有”,山雨初歇,秋气清朗谓之有,那万物寂静,月色空朦,只融为一个清雅就可谓之无。所谓“空山”并非物空,而是心远,是景物清新、山水超俗的高度概括,是心地高远、情怀淡泊的形象体现。纵观王维的著名作品,往往以空灵的意境使人回味无穷而又不可言传,《使至塞上》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观猎》有“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鸟鸣涧》有“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鹿柴》中更“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山”正是王维的一个情景化一的艺术形象。
择物以明志是中国古代骚客闲士以示高洁所共有的特点,屈原折兰以佩,陶潜采菊东篱,王维也是“息阴无恶木,饮必清源”。晚秋时令,万物各显其本色,荒草杂木该黄,该枯的枯,岁寒之友松竹自然仍旧苍翠成荫,而偶尔的雨后清流,偶见的晚凋莲叶也不足为怪,但王维对这些秋水秋莲更为敏感,嗜爱,清雅之气与王维高洁之趣一触即合,在观察山水时,王维自然“择其善者而从之”,松竹莲泉以其清新而聚在一处,在再现山水时,又刻意强化感染作者的景物,进而造成了这情感心统一的意境。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善于发现自然中独特细微之处,而又不拘泥于对自然造化的简单模仿,更善于融主观情感于客观景物之中,所以晚秋不晚。每一景物的深层都蕴涵着丰富的主观情感,而字面上却显得出奇的朴实平淡,这就是王维山水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确实描绘了大量劳动人民形象,有“浣纱明月下”的浣女,有“倾家事南亩”的农家,有野老掂念的牧童,有月照而归的渔夫,尽管诗中把他们写得清闲稚致,但细细想来,何处不是辛苦艰难的体现?为什么王维笔下的凡人会不凡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王维的生平:二十一岁中进士,后被谪官济州,三十四岁为张九龄提拔,后累官至给事中,四十岁后因张罢相而又退隐终南山和辋川;安史之乱中,迫受伪官,为此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晚年又官至尚书右丞。他的一生坎坷不平,数升数降,年轻时也有报效国家、建功立业以求闻达的愿望,但现实的黑暗,使他意念渐灰,政治的冷酷,使他躲之不及而又脱之不得。于是他不是弃官为民,而是带职隐居。以求政治的逃避,思想的超脱,心灵的平静。佛老给他点了一条去路,山野乡村的小康生活又给他寻得了一处世外桃源,他从男耕女织、春种秋收的农人生活中更多地体会到“无丝竹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惬意,更强烈地感受到“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恬静,更敏感地察觉到“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平和。所以他笔下的山野乡村成了世外桃源,他笔下的浣女渔夫也都带上了隐逸超然的色彩。这些人物并非自然生活的原形,而是寄托着高尚情怀和体现理想境界的艺术形象,从此看来,王维的山水诗也还有那么一点浪漫罢了。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文解释】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在“空山”这一大背景下,一“照”一“流”,描绘出上下静动两幅图画。皎洁的月光从更显葱郁的松林中散落,斑斑驳驳,如水似银;雨后的山溪水涨石没,水光鳞鳞,或流,或淌,或泻,或溅。月影水光,闪闪烁烁,松间石上,明灭有致,似静亦动,似动亦静,光影之间一种恬静的气氛悄然酿成。如果说首联勾勒出了山水的大轮廓,那颈联则画出了细部上下层次。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颔联在前两联描绘出的山水松石的衬托下,点上了最富有活力的主体: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山水已清,松竹已浴,如此清新超脱的环境中,涤尘的浣女款款而来,引得翠竹枝摇叶曳,宁静的山谷中泛起一串清朗的喧哗;垂钓的渔夫缓缓而至,荡起一阵涟漪,使晚凋的莲叶随波起伏,明静的溪流中荡出一片清雅的哦婀娜。整个画面又让人从视听上感受到了山水的清丽脱俗。在表达上,作者似乎颠倒了因果,应该是因归而喧,因下而动,但作者又从常见中发现了新颖,先闻竹喧、见莲动,而后隐约而见浣女渔舟,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独特意境。
至此,组织从大到细,从上到下,从静到动,从听到视,让人感受到了秋时雨后山中晦暝之时超然的诗情画意。然而,诗人意犹未尽,这诗画般的意境还不足以志。于是尾联一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以春秋朝野作比,翻了楚辞“王孙兮归来,山中兮可留”的案, 山野之处成了君子贤士洁身自好、修身养性的好去处,也更反衬出秋日山居的闲逸脱俗。
《山居秋暝》确实给人描摹了一幅清新的山水画卷,指点了一个可留之处,然更富有艺术魅力的不是山水本身,而是王维模山范水独特的造影。超然的目光和高洁的情怀。
仔细颂咏全诗,至少开篇即以“空山”总括秋山的特点,然读罢全篇却可见,作者基本上是一句一景,一景二物。上有明月青松,下有清泉溪石,声传浣女拨竹,波载渔舟荡莲,何谓是“空山”?二是晚秋不晚。诗名为描摹秋天,但一不见枯叶衰草,二不闻风萧雁鸣,让人所见的是松青竹翠,映日荷花虽不能有,但莲叶还是亭亭净植。为什么不是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却是清泉恋浣女,明月邀渔舟?何见是晚秋?尘俗百姓,可他们头戴皓月,足濯清涟,松竹相衬,洁莲相托,不见渔浣劳形,胜似净土一片,可见王孙难比,俗人难求。果真是凡人?
王维后期的田园诗中,对淡泊闲逸的追求显得特别强烈。“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的惆怅,“复值接舆醉,狂歌问憔夫”的含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直白,无不说明了这点。而这些强烈的愿望,往往又是寄寓于平淡清雅的田园山水中。清淡之极即为“空”。对于中年奉佛的摩诘,“空”又多少带有象“山色有无中”的禅理。“有为无时无还有”,山雨初歇,秋气清朗谓之有,那万物寂静,月色空朦,只融为一个清雅就可谓之无。所谓“空山”并非物空,而是心远,是景物清新、山水超俗的高度概括,是心地高远、情怀淡泊的形象体现。纵观王维的著名作品,往往以空灵的意境使人回味无穷而又不可言传,《使至塞上》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观猎》有“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鸟鸣涧》有“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鹿柴》中更“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山”正是王维的一个情景化一的艺术形象。
择物以明志是中国古代骚客闲士以示高洁所共有的特点,屈原折兰以佩,陶潜采菊东篱,王维也是“息阴无恶木,饮必清源”。晚秋时令,万物各显其本色,荒草杂木该黄,该枯的枯,岁寒之友松竹自然仍旧苍翠成荫,而偶尔的雨后清流,偶见的晚凋莲叶也不足为怪,但王维对这些秋水秋莲更为敏感,嗜爱,清雅之气与王维高洁之趣一触即合,在观察山水时,王维自然“择其善者而从之”,松竹莲泉以其清新而聚在一处,在再现山水时,又刻意强化感染作者的景物,进而造成了这情感心统一的意境。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善于发现自然中独特细微之处,而又不拘泥于对自然造化的简单模仿,更善于融主观情感于客观景物之中,所以晚秋不晚。每一景物的深层都蕴涵着丰富的主观情感,而字面上却显得出奇的朴实平淡,这就是王维山水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确实描绘了大量劳动人民形象,有“浣纱明月下”的浣女,有“倾家事南亩”的农家,有野老掂念的牧童,有月照而归的渔夫,尽管诗中把他们写得清闲稚致,但细细想来,何处不是辛苦艰难的体现?为什么王维笔下的凡人会不凡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王维的生平:二十一岁中进士,后被谪官济州,三十四岁为张九龄提拔,后累官至给事中,四十岁后因张罢相而又退隐终南山和辋川;安史之乱中,迫受伪官,为此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晚年又官至尚书右丞。他的一生坎坷不平,数升数降,年轻时也有报效国家、建功立业以求闻达的愿望,但现实的黑暗,使他意念渐灰,政治的冷酷,使他躲之不及而又脱之不得。于是他不是弃官为民,而是带职隐居。以求政治的逃避,思想的超脱,心灵的平静。佛老给他点了一条去路,山野乡村的小康生活又给他寻得了一处世外桃源,他从男耕女织、春种秋收的农人生活中更多地体会到“无丝竹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惬意,更强烈地感受到“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恬静,更敏感地察觉到“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平和。所以他笔下的山野乡村成了世外桃源,他笔下的浣女渔夫也都带上了隐逸超然的色彩。这些人物并非自然生活的原形,而是寄托着高尚情怀和体现理想境界的艺术形象,从此看来,王维的山水诗也还有那么一点浪漫罢了。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文解释】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