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张养浩《【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叹世》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时间:2017-05-12
【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
张养浩①
在官时只说闲,得闲也又思官,直到教人做样看。从前的试观,那一个不遇灾难?
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②,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干休③了丞相④。这几个百般,要安,不安,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
[注]①元代政治家、文学家,曾弃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②伍将军:指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③干休:徒然被杀害。④丞相:指秦丞相李斯,后为赵高所害,腰斩于咸阳市。
1.下面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此曲兼有“沽美酒”和“太平令”两曲牌,两者皆属“双调”这一宫调,依照曲牌对曲子句数的规定,本曲有13句。
B.开首两句作者写自己居官之时意欲归隐,待过上闲适的生活后,却因思恋官场而心有不甘,道出矛盾而悔恨的心理。
C.“直到教人做样看”是说作者于人前故作平静之状,来掩饰内心的纠结,能看出那时候作者的精神还未至自由之境。
D.作者大量用典,列举出屈原等古人从政得祸的例子,借此慨叹仕途的险恶,渗透出作者脱离官场、远祸全身的心理。
E.整首曲词句式参差中见整齐,整齐中而又富有变化,音韵畅达自然,用语平白如话,构成了和谐而婉约的艺术特色。
2.曲子结尾四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 B、E(B项“悔恨”错,应为“痛苦”。E项“婉约”的评价不准确,应为“豪迈”。)
2. 第一问: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快乐和欣慰。(2分)第二问:①用对比手法强化情感。将屈原等人千方百计求得平安而终不可得的状况与作者隐居的状况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快慰之情。(2分)②用典抒情。借陶渊明自由、闲散隐居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归隐之乐。(2分)

注释
①楚大夫行吟泽畔:指屈原被楚怀五放逐事。后投汨罗江自尽。
②伍将军血污衣冠:指春秋时伍员事。伍员字子胥,楚大夫伍奢次子。伍奢被杀,他逃至吴,助阖闾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吴王夫差时,他劝夫差拒绝越国求和,被疏远。后吴王赐剑命他自杀。
③乌江岸消磨了好汉:指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事。
④咸阳市干休了丞相:指秦丞相李斯事。他助秦王统一六国,任丞相。秦二世时为越高所忌,被杀。

参考译文
当官的时候只想着闲居,闲居时又思量当官,直到故作镇静作个样儿给别人看。试看从前,哪一个为官的不遭灾难:楚大夫屈原被放逐行吟在泽畔,伍子胥被害血污了衣冠,楚霸王项羽自刎在乌江岸边,秦丞相李斯在咸阳被斩。这些人都千方百计要保平安,可是却不平安。怎比得上我过隐居生活这样逍遥舒散。


赏析
《沽美酒兼太平令·叹世》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创作的散曲,这首小令写于元英宗时张养浩刚刚辞官家居的时候。曲中作者慨叹仕途的险恶,表达了毅然隐居、远祸全身的愉快心情。表明自己要像陶渊明那样安贫乐道,不慕荣利,彻底与官场决裂。
曲中作者慨叹仕途的险恶,表达了毅然隐居、远祸全身的愉快心情。此曲先写自己辞官前后的思想活动,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接着纵观往古,列举历史上居官得祸的例子,对屈原、伍员、项羽、李斯的不幸遭遇寄予了满腔的同情,同时借古喻今,说明官场丝毫不值得留恋。最后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典故,表明自己要像陶渊明那样安贫乐道,不慕荣利,彻底与官场决裂。
这是一首带过曲,由两支小令组成,前五句为《沽美酒》,后八句是《太平令》,一韵到底,浑然一体,不露斧凿痕迹。曲词不事雕琢,质朴而明畅。全篇句式,参差中见整饬,整齐中又有变化,再加上句句押韵,构成和谐而豪迈的艺术特色。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元曲三百首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