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喜春来》“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13-09-10
喜春来·路逢饿殍须亲问
张养浩
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满城都道好官人。还白哂,只落的百发满头新。
[写作背景]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饥民相食。朝庭又一次特召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已辞官归隐的他,八年之内,朝廷曾七次征召,“皆不赴”。为解民灾患,这一次他却立即登车就道,行前“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褥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这支小令所写就是作者在陕西赈灾的情形。
[注解]
喜春来:原作共九首,无题。这里选的是第三首。
饿殍:亦作“饿莩”,饿死的人。
哂:微笑。
[译文]
路上碰到饿死的人要亲自过问,道上遇到流离失所的难民一定要仔细问询。满城百姓都说我是个好官。我还笑自己,只落得满头的白发新。
赏析:
张养浩曾以《喜春来》曲牌创作九首小令,均无题,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小令内容显豁,语言朴实,艺术手法也比较单纯,对它的理解和欣赏应着重于了解作者生平事迹的基础上,体会他在曲中流露出来的拳拳爱民之情。
公元1329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朝廷又一次特召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已辞官归隐的他,八年之内,朝廷曾七次征召,“皆不赴”。为解民灾患,这一次他却立即登车就道,行前“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褥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这支小令所写就是作者在陕西赈灾的情形。
张养浩的确是一个爱民如子、称得上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而百姓视之为父母的好官。“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乃是直书其事,并非自饰之辞。“满城都道好官人”也不是自诩而是事实。“还自哂”说明作者并未居功自傲,没有因博得一个“好官人”的名声而满足,而是为不能真正救民于水火之中日夜焦虑着。下文的“白发满头新”的涵意即在此。同时,这里还包含着深深的自责之意。
张养浩
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满城都道好官人。还白哂,只落的百发满头新。
[写作背景]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饥民相食。朝庭又一次特召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已辞官归隐的他,八年之内,朝廷曾七次征召,“皆不赴”。为解民灾患,这一次他却立即登车就道,行前“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褥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这支小令所写就是作者在陕西赈灾的情形。
[注解]
喜春来:原作共九首,无题。这里选的是第三首。
饿殍:亦作“饿莩”,饿死的人。
哂:微笑。
[译文]
路上碰到饿死的人要亲自过问,道上遇到流离失所的难民一定要仔细问询。满城百姓都说我是个好官。我还笑自己,只落得满头的白发新。
赏析:
张养浩曾以《喜春来》曲牌创作九首小令,均无题,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小令内容显豁,语言朴实,艺术手法也比较单纯,对它的理解和欣赏应着重于了解作者生平事迹的基础上,体会他在曲中流露出来的拳拳爱民之情。
公元1329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朝廷又一次特召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已辞官归隐的他,八年之内,朝廷曾七次征召,“皆不赴”。为解民灾患,这一次他却立即登车就道,行前“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褥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这支小令所写就是作者在陕西赈灾的情形。
张养浩的确是一个爱民如子、称得上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而百姓视之为父母的好官。“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乃是直书其事,并非自饰之辞。“满城都道好官人”也不是自诩而是事实。“还自哂”说明作者并未居功自傲,没有因博得一个“好官人”的名声而满足,而是为不能真正救民于水火之中日夜焦虑着。下文的“白发满头新”的涵意即在此。同时,这里还包含着深深的自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