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同发:白纸黑字 阅读答案解析
时间:2014-12-05
白纸黑字
奚同发
决定去一趟那座小城,虽然平日指尖一次次抚摸地图上那个圆点,实际上她对那里一无所知。
是一张神秘的纸条,把她与那个圆点连成一线。纸条的神秘不仅是它的出现方式,更主要的是犹如久旱甘霖般及时。纸条出现的那天,爹做农活时摔断一条腿,他打上石膏就离开了卫生所。就这,还是拖欠了一屁股债。学校又一次催她和小弟交学费,开学都一个多月了,一家人正为钱犯愁。晚间,她试穿那件别人捐赠、由学校分配给她的棉衣时,手伸进衣服口袋,触到一张折叠的纸条,很普通的白纸,展开,是几行字:收到纸条的同学,如果上学有难处,跟我联系,我会帮你完成学业。落款“姚国庆”。
全家人顿时一扫近乎绝望的悲情而乐观起来,纸条传达的信息,足以成为抵挡困难的最后屏障。爹、娘、她与小弟,四个人没有谁心存丝毫怀疑,一张写了黑字的普通白纸,像几世相承的珍宝,在他们手中欣喜而小心翼翼地传递。
要不,跟他联系一下,她怯怯地问。接着一家三口的目光都集中到爹的身上。爹却自顾自地抽着烟,一言不发。最后,爹使劲儿地掐灭了纸烟,以她从未见过的严肃神情说,咱不能就这样随便地麻烦人家,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那一步。重新振作的爹表示,再难,还没到砸锅卖铁的时候,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决不让一个娃辍学。
上镇中学时,家里已经负债累累,但是不幸却再次降临,小弟在上学途中因雨天路滑跌落山崖,娘一病瘫在床头……她决定退学,与爹共同支撑起这个再也经不住风雨的家。双手抱头,隐忍丧子之痛的爹,平生第一次把粗厚的巴掌气愤地掴在她的脸上,小弟搭上一条命,如果你不能读出书来,对得起谁?从此爹拖着那条残腿,苦苦维护着家的尊严,又一次打消了她动用纸条的念头。六年后,她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爹却含笑离世。
纸条夹在小学四年级的课本里,已有些泛黄,捏在手上,已经被汗水微微地打湿了。娘长叹一声,唉——八年了,也不知写字的人还承认不?这个地址还管用不?
她怔在那里,是啊,没办法,只能把命运交给这张纸条了……八年的精神支撑,随着一个普通信封寄走了,心里空落落地。两个月后,一个雾气没散的早晨,门前响起清脆的马铃声,邮递员大喊她的名字。在灶头烧水的她,手握尚在燃烧的半截儿柴火,夺门而出。
有信件,还有汇款!信上说,几经周转,收到她的信晚了,让她快去学校报到,以后会准时寄钱给她。老天爷啊,老天爷啊,我可以上学了!她高声重复着,一头匍匐在地向远方连连跪拜,口中喊道:恩人呐,恩人呐!……
四年大学,她一刻不敢倦怠。从接到第一次汇款时,她心里就默默许诺,工作后拿到第一个月工资,一定要去探望恩人。这个诺言,如今就要兑现了!
找到邮政所3019号信箱,没有具体地址,向汇款窗口的工作人员打听,对方大吃一惊,反问她是不是那个被资助的大学生。这下,轮到她惊讶了:是她在这儿有名,还是姚国庆有名?
邮政所几乎停止办公,大家七嘴八舌围过来……
一切都明白了,是一个大娘给她寄的钱。起初,邮政所还奇怪,她一个捡破烂的,怎么每月都要寄出两份钱。一份给在外地上学的儿子,另一份是以姚国庆的名义寄出。原来,姚国庆是她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可她收到一个陌生女孩来信,纸条上丈夫熟悉的字迹让她泪水涟涟。虽然单位破产,她下了岗,但不能让丈夫昔日白纸黑字的承诺化作一纸谎言……
在一个依墙斜拉的低矮的破旧帐篷前,电视台记者见到长跪不起的女孩子。围观的人争相介绍,哭了一个多小时啦,都成泪人啦,人能有多少眼泪啊?可她还在不停地抹泪儿。
现场观众热切地把目光投向街道,只是那个供俩孩子上大学,甚至把住房都卖了的女人咋还不回来?记者的镜头更是急切地扫来扫去。所有的人都在期待那个女人的到来。大家心疼哭了那么久、跪了那么久的瘦弱女孩,也在构想另一个女人的模样,或她出现的场景……
(选自《文化月刊》2009年第l2期,有删改)
16.小说自始至终都没有出场的“女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17.本文以“一张纸条”为线索,请具体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着“一张纸条”展开情节的。(4分)
18.文章的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3分)
19.“白纸黑字”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2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女孩在得到有人准备资助她完成学业的纸条后,曾多次萌生动用纸条的念头,但都被父亲阻止,直到女孩考上了大学,父亲离世后,女孩才能将纸条寄出。
B.这篇小说语言质朴,叙事生动,构思巧妙。作者在作品中将自己的理智与读者的情感巧妙地勾连起来,在平静的叙事中蕴涵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C.小说主要通过人物的行为来凸显人物的性格。父亲多次阻止女孩动用“纸条”,说明他是一位讲自尊、有骨气的勤劳农民,但他也有守旧、狭隘的一面。
D.大娘为了丈夫临终的嘱托,为了兑现与丈夫的共同承诺,卖掉了房子,靠拾破烂维持生计,供陌生的女孩完成大学学业,这种超越生命的承诺令人肃然起敬。
E.结尾描写了女孩、记者以及围观的群众,都在焦急地等待着那个兑现了承诺的女人,但她却没有到来。结尾的这种开放性设计,引发读者想象,耐人寻味。
参考答案
16.(6分)(每小点,2分,意对即可。)
①信守承诺(坚守诚信)。在丈夫去世、自己下岗、家境困窘的情况下,收到纸条的她依然呈带起帮助陌生女孩完成学业的重任,替丈夫兑现生前的诺言。
②坚强。为了供自己的儿子和陌生的女孩读书,她卖掉了房子,多年住在一个“依墙斜拉的低矮的破旧帐篷”里,靠拾破烂维持生计。
③乐于助人(富有爱心),不图回报。“她”连续四年以丈夫的名义给女孩汇款,但从未留下具体地址。
17.(4分)(每小点,1分,意对即可。)
①发现纸条。在试穿捐赠的衣服时,意外地发现“纸条”。
②试图动用纸条。女孩上四年级时,爸爸摔断了腿,第一次萌生动用“纸条”的念头;上中学时,家中祸不单行,再次想动用“纸条”,均被父亲阻拦。
③寄出纸条。女孩考上大学,父亲含笑离世,万般无奈,她寄出了那张“纸条”。
④寻找纸条主人,得知真相。女孩大学毕业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去那个陌生的小城,寻找恩人,得知主人的身份。
18.(3分)(每小点,1分,对3点,且意对即可。)结尾的艺术效果:
①照应前文,逆转的结尾让读者觉得在情理之中。前文“很普通的白纸”,让人觉得主人之人的身份普通。
②使情节再生波澜,感人至深。
③丰富了人物形象,大娘虽住在破旧的帐篷里,靠拾破烂维持生活,却始终坚守承诺。
④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四年资助是超越生命的举动,因而深化了主旨;做了好事却不留地址,不图回报,更显人格高尚。
19.(4分)(每小点,2分,对2点,且意对即可。)
①表面上看“白纸黑字”就是一张写着字的纸条,这是小说的线索。
②从深层上看,普通的“白纸”上朴实的“黑字”代表着人间大爱,“纸条传达的信息,足以成为抵挡困难的最后屏障”,表达了“爱是一种苦难中的依靠”的主题。
③“白纸黑字”作为一个成语,更代表着大娘重承诺、守信用的宝贵品质。虽然丈夫去世,单位破产,她下了岗,“但不能让丈夫昔日白纸黑字的承诺化作一纸谎言”的信念支撑着她完成了超越生命的承诺。这是小说着力突出的主题。
20.(4分)B E
(A.“父亲离世后,女孩才能将纸条寄出”,因为女孩实在父亲去世后、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寄出纸条的。C.“但也有守旧、狭隘的一面”错。小说刻画的是一个讲自尊、有骨气、明大义、爱子女的令人钦佩的父亲形象。D.“为了丈夫临终的嘱托,为了兑现与丈夫的共同承诺”错,文中均无此意。大娘的丈夫因病离世,她是收到一个陌生女孩的来信,认出纸条上丈夫的字迹后,才知道捐助的事,继而兑现承诺的。)
奚同发
决定去一趟那座小城,虽然平日指尖一次次抚摸地图上那个圆点,实际上她对那里一无所知。
是一张神秘的纸条,把她与那个圆点连成一线。纸条的神秘不仅是它的出现方式,更主要的是犹如久旱甘霖般及时。纸条出现的那天,爹做农活时摔断一条腿,他打上石膏就离开了卫生所。就这,还是拖欠了一屁股债。学校又一次催她和小弟交学费,开学都一个多月了,一家人正为钱犯愁。晚间,她试穿那件别人捐赠、由学校分配给她的棉衣时,手伸进衣服口袋,触到一张折叠的纸条,很普通的白纸,展开,是几行字:收到纸条的同学,如果上学有难处,跟我联系,我会帮你完成学业。落款“姚国庆”。
全家人顿时一扫近乎绝望的悲情而乐观起来,纸条传达的信息,足以成为抵挡困难的最后屏障。爹、娘、她与小弟,四个人没有谁心存丝毫怀疑,一张写了黑字的普通白纸,像几世相承的珍宝,在他们手中欣喜而小心翼翼地传递。
要不,跟他联系一下,她怯怯地问。接着一家三口的目光都集中到爹的身上。爹却自顾自地抽着烟,一言不发。最后,爹使劲儿地掐灭了纸烟,以她从未见过的严肃神情说,咱不能就这样随便地麻烦人家,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那一步。重新振作的爹表示,再难,还没到砸锅卖铁的时候,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决不让一个娃辍学。
上镇中学时,家里已经负债累累,但是不幸却再次降临,小弟在上学途中因雨天路滑跌落山崖,娘一病瘫在床头……她决定退学,与爹共同支撑起这个再也经不住风雨的家。双手抱头,隐忍丧子之痛的爹,平生第一次把粗厚的巴掌气愤地掴在她的脸上,小弟搭上一条命,如果你不能读出书来,对得起谁?从此爹拖着那条残腿,苦苦维护着家的尊严,又一次打消了她动用纸条的念头。六年后,她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爹却含笑离世。
纸条夹在小学四年级的课本里,已有些泛黄,捏在手上,已经被汗水微微地打湿了。娘长叹一声,唉——八年了,也不知写字的人还承认不?这个地址还管用不?
她怔在那里,是啊,没办法,只能把命运交给这张纸条了……八年的精神支撑,随着一个普通信封寄走了,心里空落落地。两个月后,一个雾气没散的早晨,门前响起清脆的马铃声,邮递员大喊她的名字。在灶头烧水的她,手握尚在燃烧的半截儿柴火,夺门而出。
有信件,还有汇款!信上说,几经周转,收到她的信晚了,让她快去学校报到,以后会准时寄钱给她。老天爷啊,老天爷啊,我可以上学了!她高声重复着,一头匍匐在地向远方连连跪拜,口中喊道:恩人呐,恩人呐!……
四年大学,她一刻不敢倦怠。从接到第一次汇款时,她心里就默默许诺,工作后拿到第一个月工资,一定要去探望恩人。这个诺言,如今就要兑现了!
找到邮政所3019号信箱,没有具体地址,向汇款窗口的工作人员打听,对方大吃一惊,反问她是不是那个被资助的大学生。这下,轮到她惊讶了:是她在这儿有名,还是姚国庆有名?
邮政所几乎停止办公,大家七嘴八舌围过来……
一切都明白了,是一个大娘给她寄的钱。起初,邮政所还奇怪,她一个捡破烂的,怎么每月都要寄出两份钱。一份给在外地上学的儿子,另一份是以姚国庆的名义寄出。原来,姚国庆是她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可她收到一个陌生女孩来信,纸条上丈夫熟悉的字迹让她泪水涟涟。虽然单位破产,她下了岗,但不能让丈夫昔日白纸黑字的承诺化作一纸谎言……
在一个依墙斜拉的低矮的破旧帐篷前,电视台记者见到长跪不起的女孩子。围观的人争相介绍,哭了一个多小时啦,都成泪人啦,人能有多少眼泪啊?可她还在不停地抹泪儿。
现场观众热切地把目光投向街道,只是那个供俩孩子上大学,甚至把住房都卖了的女人咋还不回来?记者的镜头更是急切地扫来扫去。所有的人都在期待那个女人的到来。大家心疼哭了那么久、跪了那么久的瘦弱女孩,也在构想另一个女人的模样,或她出现的场景……
(选自《文化月刊》2009年第l2期,有删改)
16.小说自始至终都没有出场的“女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17.本文以“一张纸条”为线索,请具体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着“一张纸条”展开情节的。(4分)
18.文章的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3分)
19.“白纸黑字”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2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女孩在得到有人准备资助她完成学业的纸条后,曾多次萌生动用纸条的念头,但都被父亲阻止,直到女孩考上了大学,父亲离世后,女孩才能将纸条寄出。
B.这篇小说语言质朴,叙事生动,构思巧妙。作者在作品中将自己的理智与读者的情感巧妙地勾连起来,在平静的叙事中蕴涵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C.小说主要通过人物的行为来凸显人物的性格。父亲多次阻止女孩动用“纸条”,说明他是一位讲自尊、有骨气的勤劳农民,但他也有守旧、狭隘的一面。
D.大娘为了丈夫临终的嘱托,为了兑现与丈夫的共同承诺,卖掉了房子,靠拾破烂维持生计,供陌生的女孩完成大学学业,这种超越生命的承诺令人肃然起敬。
E.结尾描写了女孩、记者以及围观的群众,都在焦急地等待着那个兑现了承诺的女人,但她却没有到来。结尾的这种开放性设计,引发读者想象,耐人寻味。
参考答案
16.(6分)(每小点,2分,意对即可。)
①信守承诺(坚守诚信)。在丈夫去世、自己下岗、家境困窘的情况下,收到纸条的她依然呈带起帮助陌生女孩完成学业的重任,替丈夫兑现生前的诺言。
②坚强。为了供自己的儿子和陌生的女孩读书,她卖掉了房子,多年住在一个“依墙斜拉的低矮的破旧帐篷”里,靠拾破烂维持生计。
③乐于助人(富有爱心),不图回报。“她”连续四年以丈夫的名义给女孩汇款,但从未留下具体地址。
17.(4分)(每小点,1分,意对即可。)
①发现纸条。在试穿捐赠的衣服时,意外地发现“纸条”。
②试图动用纸条。女孩上四年级时,爸爸摔断了腿,第一次萌生动用“纸条”的念头;上中学时,家中祸不单行,再次想动用“纸条”,均被父亲阻拦。
③寄出纸条。女孩考上大学,父亲含笑离世,万般无奈,她寄出了那张“纸条”。
④寻找纸条主人,得知真相。女孩大学毕业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去那个陌生的小城,寻找恩人,得知主人的身份。
18.(3分)(每小点,1分,对3点,且意对即可。)结尾的艺术效果:
①照应前文,逆转的结尾让读者觉得在情理之中。前文“很普通的白纸”,让人觉得主人之人的身份普通。
②使情节再生波澜,感人至深。
③丰富了人物形象,大娘虽住在破旧的帐篷里,靠拾破烂维持生活,却始终坚守承诺。
④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四年资助是超越生命的举动,因而深化了主旨;做了好事却不留地址,不图回报,更显人格高尚。
19.(4分)(每小点,2分,对2点,且意对即可。)
①表面上看“白纸黑字”就是一张写着字的纸条,这是小说的线索。
②从深层上看,普通的“白纸”上朴实的“黑字”代表着人间大爱,“纸条传达的信息,足以成为抵挡困难的最后屏障”,表达了“爱是一种苦难中的依靠”的主题。
③“白纸黑字”作为一个成语,更代表着大娘重承诺、守信用的宝贵品质。虽然丈夫去世,单位破产,她下了岗,“但不能让丈夫昔日白纸黑字的承诺化作一纸谎言”的信念支撑着她完成了超越生命的承诺。这是小说着力突出的主题。
20.(4分)B E
(A.“父亲离世后,女孩才能将纸条寄出”,因为女孩实在父亲去世后、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寄出纸条的。C.“但也有守旧、狭隘的一面”错。小说刻画的是一个讲自尊、有骨气、明大义、爱子女的令人钦佩的父亲形象。D.“为了丈夫临终的嘱托,为了兑现与丈夫的共同承诺”错,文中均无此意。大娘的丈夫因病离世,她是收到一个陌生女孩的来信,认出纸条上丈夫的字迹后,才知道捐助的事,继而兑现承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