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笑容永远灿烂》阅读答案
时间:2015-02-06
你的笑容永远灿烂
傅昌尧
老吴醒过来了!
老吴在死亡的隧道里摸索了三天三夜,终于又回到生命的入口。老吴的苏醒让整座城市长长吁了一口气,鲜花和掌声将医院塞得满满的。老吴是个英雄,火海救人的英雄。
老吴很普通,普通得犹如街边的梧桐树,老吴绝对没想到自己今生还做一回英雄。那天,老吴下班本不该从那条街经过,很像是有个导演在故意安排,老吴突然心血来潮要给自己买一条绵绸做的灯笼裤,老吴每天在护城河公园锻炼身体,见人家穿着灯笼裤很精神,就想也来一条。
刚拐进那条卖服装和小商品的步行街,就见有人急赤白脸地往外跑,边跑边喊:“起火了!起火了!”老吴眼睛不太好,一抬头,这才看见不远的一个店铺里有火光,浓烟滚滚。老吴犹豫了一下,准备往后退,可被蜂拥而来的救火的以及看热闹的人流裹挟着,被挤到了起火现场,老吴明显感觉到阵阵热浪的舔舐。有人喊,太危险了,大家往后退,给救火车让道!老吴听到远处消防车的鸣叫声越来越近。就在大家纷纷向街对面退去时,老吴突然发现,那起火的店铺里好像有个人。老吴站住了,大叫,里面有人!可没人理会老吴,店铺里不知什么东西爆炸了,人们跑得更快了。
老吴的脚挪不动了,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想到,里面那个人是我看见的,我不能跑,跑了,就是见死不救。老吴在冲进火海的一瞬间,后悔今天不该来这里,更不该看见了别人没看见的那个人。
老吴抱着那个人从火海里冲出来,简直是个奇迹,当老吴浑身是火在地上打滚时,人们一时怔住了。是赶到的消防兵将老吴身上的火扑灭的。人们立即将老吴送到了医院。老吴的勇敢与奋不顾身,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又通过新闻媒体打动了更多的市民。人们手捧鲜花,络绎不绝地前往医院慰问。老吴受到的拥戴有些异乎寻常。
老吴的神志稍稍清醒一点以后,得知从市长到街边捡破烂的盲流都来看过他,心里便忐忐忑忑的。他竭力追忆着那天救人的情形。他问身边的人,救出来的是个什么人?人家告诉他,救出来的是个美丽的姑娘。老吴又问,那姑娘怎么样?人家告诉他,姑娘只受了点轻伤。老吴还问,那是谁家的姑娘?人家还告诉他,那姑娘就是普通人家的姑娘。老吴再问,人家就说,老吴你现在特别需要安心治疗,别消耗精力,因为还处在危险期。老吴便微弱地叹息了一声,心里一堵,又昏了过去。
老吴像多数严重烧伤的病人一样,病情反复无常,一些国内著名的专家也被请来为老吴诊治。专家们说,老吴的伤势太严重了,这样的伤势还能活着,简直不可思议,且随时都会……老吴只要一醒过来,就询问那个被救的姑娘,人们越来越难以应付老吴的询问。那天,老吴凑在前来采访的记者耳边问,那个姑娘为什么没来看我?记者怔住了,许久才说,她会来看你的。老吴说,骗人。昏厥。
后来,人们找来一个姑娘,对老吴说,这就是你救的姑娘,可老吴连眼睛也没眨一下。在场的人都愣住了。人们决定将真相告诉老吴,这样或许对治疗有好处,因为老吴反复询问那个姑娘,肯定是意识到什么,应该尊重老吴。但医生们却又说,风险同样很大。
告诉老吴真相的任务交给了老吴的老伴儿,她噙着泪花,轻轻捧起老吴的头,隔着纱布,说,老头子,人家虽然承认你是个英雄,可你知道吗?你闹了个大笑话,你那天救出来的是个塑料模特!
老吴忽然微笑着,用异常清晰的声音说,其实我知道……说完,老吴就停止了呼吸。人们发现,尽管老吴的脸庞烧得面目全非,但那笑容却像浇铸般的硬朗、灿烂。
给老吴出殡的那天,万人空巷。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采取倒叙手法,如先从老吴在医院时的状态写起,特别是先交代老吴与死神搏斗了三天三夜,从而增强了故事的生动性,设置了悬念,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B.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文中在情节处理上设计了多处暗示性铺垫,比如在文中第六段一句“人们立即将老吴送到了医院”暗示了事情的非同一般。
C.小说中对老吴的动作描写“老吴便微弱地叹息了一声,心里一堵,又昏了过去”实际是在揭示老吴的心理,表现了老吴在受到众人欺骗后的恼怒与愤懑。
D.小说的结尾“给老吴出殡的那天,万人空巷”的情节设置意味深长,不仅揭示出人们对于平民英雄的悼念,更表现了对质朴与诚实品格的敬仰与呼唤。
E.“老吴忽然微笑着,用异常清晰的声音说,其实我知道……说完,老吴就停止了呼吸”暗示老吴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原因是想知道人们对于自己“救假人”事件的真实态度。
F.小说中强调“老吴来到来到火场现场是源于人流的挟裹”这一情节是想通过此说明生活中还存在很多无聊的看客,潜在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讥讽。
(2)请简要概括小说中的老吴这一形象的特点?请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3)小说以“人们明知道老吴救出的是个塑料假人却还是给予他崇高的敬意”为核心情节,请分析作者为此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效果。
(4)小说为什么要以“你的笑容永远灿烂”为标题?请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5分)A E(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F不给分。解析:B第六段的此句话是陈述事实的语句,没有具体的暗示意。C答案“老吴”昏了过去的原因解释有误;D答案对小说结尾此情节的用意分析不够完整全面。)
(2)(6分)人物形象特点:面对火海时选择“救人”的勇敢,渴望了解事实真相时的诚实本分,面对众人欺骗时的自尊。(2分)塑造人物形象使用了如下手法:①直接描写,文中针对人物使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以及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②侧面描写:以面对火海时众人的表现烘托老吴;以在医院时来看望他的众人对老吴的态度来烘托老吴;以老伴对老吴的情感态度来凸显老吴。③以巧妙的情节设计来彰显人物,比如结尾“救假人”事件的揭示,更好的彰显了人物的可贵品质。(4分)
(3)(6分)创作意图:①此情节更好地表现出人们对生活中涌现的草根英雄的热爱和敬意。②此情节设置更好的彰显出作者的价值取向:行动最终的结果和最初的缘由并不重要,自觉性的行动本身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值得给予最高的敬意和肯定。(3分)艺术效果:①这一情节设置使本文主旨更为丰富,使小说不仅表达了对老吴这一平民英雄的敬意和赞扬,还潜在传达了对作者对宽容淳朴社会风尚的渴望和呼唤。②此情节本身所具有的张力使小说内容更为丰富更具吸引力,使整个故事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有发人深省启人深思之效。(3分)
(4)(8分)小说是以“老吴”离世前的笑容做结尾的,以此为题突显小说的主旨核心:一个勇敢接受真相昭示真相,诚实面对良心的人才是安心快乐的人。‚以此为题,更好的彰显出人物形象身上最美的品质:诚实本分。ƒ以此为题,特别是题目第二人称的使用,更好的表明作者对诚实勇敢等品质的赞扬和深情呼唤。“永远的笑容”则体现了作者对充满正能量的现实生活的肯定④以此文标题,意味深长,可以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一个方面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傅昌尧
老吴醒过来了!
老吴在死亡的隧道里摸索了三天三夜,终于又回到生命的入口。老吴的苏醒让整座城市长长吁了一口气,鲜花和掌声将医院塞得满满的。老吴是个英雄,火海救人的英雄。
老吴很普通,普通得犹如街边的梧桐树,老吴绝对没想到自己今生还做一回英雄。那天,老吴下班本不该从那条街经过,很像是有个导演在故意安排,老吴突然心血来潮要给自己买一条绵绸做的灯笼裤,老吴每天在护城河公园锻炼身体,见人家穿着灯笼裤很精神,就想也来一条。
刚拐进那条卖服装和小商品的步行街,就见有人急赤白脸地往外跑,边跑边喊:“起火了!起火了!”老吴眼睛不太好,一抬头,这才看见不远的一个店铺里有火光,浓烟滚滚。老吴犹豫了一下,准备往后退,可被蜂拥而来的救火的以及看热闹的人流裹挟着,被挤到了起火现场,老吴明显感觉到阵阵热浪的舔舐。有人喊,太危险了,大家往后退,给救火车让道!老吴听到远处消防车的鸣叫声越来越近。就在大家纷纷向街对面退去时,老吴突然发现,那起火的店铺里好像有个人。老吴站住了,大叫,里面有人!可没人理会老吴,店铺里不知什么东西爆炸了,人们跑得更快了。
老吴的脚挪不动了,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想到,里面那个人是我看见的,我不能跑,跑了,就是见死不救。老吴在冲进火海的一瞬间,后悔今天不该来这里,更不该看见了别人没看见的那个人。
老吴抱着那个人从火海里冲出来,简直是个奇迹,当老吴浑身是火在地上打滚时,人们一时怔住了。是赶到的消防兵将老吴身上的火扑灭的。人们立即将老吴送到了医院。老吴的勇敢与奋不顾身,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又通过新闻媒体打动了更多的市民。人们手捧鲜花,络绎不绝地前往医院慰问。老吴受到的拥戴有些异乎寻常。
老吴的神志稍稍清醒一点以后,得知从市长到街边捡破烂的盲流都来看过他,心里便忐忐忑忑的。他竭力追忆着那天救人的情形。他问身边的人,救出来的是个什么人?人家告诉他,救出来的是个美丽的姑娘。老吴又问,那姑娘怎么样?人家告诉他,姑娘只受了点轻伤。老吴还问,那是谁家的姑娘?人家还告诉他,那姑娘就是普通人家的姑娘。老吴再问,人家就说,老吴你现在特别需要安心治疗,别消耗精力,因为还处在危险期。老吴便微弱地叹息了一声,心里一堵,又昏了过去。
老吴像多数严重烧伤的病人一样,病情反复无常,一些国内著名的专家也被请来为老吴诊治。专家们说,老吴的伤势太严重了,这样的伤势还能活着,简直不可思议,且随时都会……老吴只要一醒过来,就询问那个被救的姑娘,人们越来越难以应付老吴的询问。那天,老吴凑在前来采访的记者耳边问,那个姑娘为什么没来看我?记者怔住了,许久才说,她会来看你的。老吴说,骗人。昏厥。
后来,人们找来一个姑娘,对老吴说,这就是你救的姑娘,可老吴连眼睛也没眨一下。在场的人都愣住了。人们决定将真相告诉老吴,这样或许对治疗有好处,因为老吴反复询问那个姑娘,肯定是意识到什么,应该尊重老吴。但医生们却又说,风险同样很大。
告诉老吴真相的任务交给了老吴的老伴儿,她噙着泪花,轻轻捧起老吴的头,隔着纱布,说,老头子,人家虽然承认你是个英雄,可你知道吗?你闹了个大笑话,你那天救出来的是个塑料模特!
老吴忽然微笑着,用异常清晰的声音说,其实我知道……说完,老吴就停止了呼吸。人们发现,尽管老吴的脸庞烧得面目全非,但那笑容却像浇铸般的硬朗、灿烂。
给老吴出殡的那天,万人空巷。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采取倒叙手法,如先从老吴在医院时的状态写起,特别是先交代老吴与死神搏斗了三天三夜,从而增强了故事的生动性,设置了悬念,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B.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文中在情节处理上设计了多处暗示性铺垫,比如在文中第六段一句“人们立即将老吴送到了医院”暗示了事情的非同一般。
C.小说中对老吴的动作描写“老吴便微弱地叹息了一声,心里一堵,又昏了过去”实际是在揭示老吴的心理,表现了老吴在受到众人欺骗后的恼怒与愤懑。
D.小说的结尾“给老吴出殡的那天,万人空巷”的情节设置意味深长,不仅揭示出人们对于平民英雄的悼念,更表现了对质朴与诚实品格的敬仰与呼唤。
E.“老吴忽然微笑着,用异常清晰的声音说,其实我知道……说完,老吴就停止了呼吸”暗示老吴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原因是想知道人们对于自己“救假人”事件的真实态度。
F.小说中强调“老吴来到来到火场现场是源于人流的挟裹”这一情节是想通过此说明生活中还存在很多无聊的看客,潜在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讥讽。
(2)请简要概括小说中的老吴这一形象的特点?请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3)小说以“人们明知道老吴救出的是个塑料假人却还是给予他崇高的敬意”为核心情节,请分析作者为此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效果。
(4)小说为什么要以“你的笑容永远灿烂”为标题?请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5分)A E(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F不给分。解析:B第六段的此句话是陈述事实的语句,没有具体的暗示意。C答案“老吴”昏了过去的原因解释有误;D答案对小说结尾此情节的用意分析不够完整全面。)
(2)(6分)人物形象特点:面对火海时选择“救人”的勇敢,渴望了解事实真相时的诚实本分,面对众人欺骗时的自尊。(2分)塑造人物形象使用了如下手法:①直接描写,文中针对人物使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以及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②侧面描写:以面对火海时众人的表现烘托老吴;以在医院时来看望他的众人对老吴的态度来烘托老吴;以老伴对老吴的情感态度来凸显老吴。③以巧妙的情节设计来彰显人物,比如结尾“救假人”事件的揭示,更好的彰显了人物的可贵品质。(4分)
(3)(6分)创作意图:①此情节更好地表现出人们对生活中涌现的草根英雄的热爱和敬意。②此情节设置更好的彰显出作者的价值取向:行动最终的结果和最初的缘由并不重要,自觉性的行动本身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值得给予最高的敬意和肯定。(3分)艺术效果:①这一情节设置使本文主旨更为丰富,使小说不仅表达了对老吴这一平民英雄的敬意和赞扬,还潜在传达了对作者对宽容淳朴社会风尚的渴望和呼唤。②此情节本身所具有的张力使小说内容更为丰富更具吸引力,使整个故事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有发人深省启人深思之效。(3分)
(4)(8分)小说是以“老吴”离世前的笑容做结尾的,以此为题突显小说的主旨核心:一个勇敢接受真相昭示真相,诚实面对良心的人才是安心快乐的人。‚以此为题,更好的彰显出人物形象身上最美的品质:诚实本分。ƒ以此为题,特别是题目第二人称的使用,更好的表明作者对诚实勇敢等品质的赞扬和深情呼唤。“永远的笑容”则体现了作者对充满正能量的现实生活的肯定④以此文标题,意味深长,可以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一个方面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