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任继愈》阅读答案(2)
时间:2016-05-16
相关链接:
①任继愈(1916-2009),山东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
②任继周(1924-),任继愈胞弟,我国现代草原科学奠基人之一,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担任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草原系主任,甘肃农大副校长,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③任继愈一直在研究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结果“少考虑自己,多考虑群体”成了他的人生格言和口头禅。(韩雨亭《任继愈的哲学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任继愈孝敬父母。在母亲去逝后,他从昆明赶到西安看望父亲,由于悲痛和操劳,导致他看书时“忘记的还是比记住的多”。
B.作者对任继愈说话木讷的说法有异议。他认为二哥思维快,说话时要挑选着说。主要的是内敛性格影响着他不愿意说快。
C.任继愈关心国家政治。“文革”末期,他轻度中风,住在北京中关园的家里,仍思考着政治领袖与思想导师之间的关系问题。
D.经历“文革”的悲剧后,任继愈认为儒教是宗教,是造神运动得逞的根源,连续写文章对“儒教”进行论证和挞伐。
E.任继愈认为道家优于儒家。不管是中国还是全世界,都更需要道家提出的基本规律的管束,为政要重“道”要清静无为。
(2)任继愈在治学方面有哪些优秀的特质?请简要分析。(6分)
(3)“多考虑群体”的品质在任继愈身上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4)任继愈影响到作者的有哪些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5分)
答案:选E项3分,B项2分,D项1分,选AC项0分。
解释:A项中对“忘记的还是比记住的多”理解有误。任继愈说这句话是一种自谦,作者引用这些原话是为了表明二哥记忆好和性格内敛不张扬。与悲痛操劳无关。C项轻度中风的人不是任继愈而他的弟弟。D项表述任继愈对儒教的看法,没有错误,但不全面,任继愈还有尊重儒家的一面。EB两项的概括都有一些推断。
(2)(6分)
①天资聪敏,勤勉努力。记忆好,能背写《红楼梦》诗词;思维敏捷,讲课流畅透彻;
②踏实沉潜,不张扬。将书屋命名为“潜斋”,后来“潜”成习惯了,连这名字也不要了。③见识深远。作为哲学家,他对“文革”悲剧根源分析远远超越了一般理解,不仅能看到少数领袖的原因,还能看到广泛的社会基础和长久的思想积习。
(3)(6分)
①在文革中,担心政治口号给国家带来危险。对“四个伟大”口号的提出,担心毛泽东主席一个人将政治领袖和思想导师双肩挑,给国家带来危险。
②在文革后,清除造神运动得呈的历史根源。撰写文章,提出儒教是宗教的观点,并对儒教进行论证和挞伐。
③在晚年,关怀社会的为政和世界的安全。出版《老子绎读》一书,提出为政不要过多地干扰,乱出点子,让农民自然长息稳定进步。希望遵循老子的“道”这个基本规律,让世界在基本规律的管束下安全发展。
(4)(8分)
任继愈优秀的人格魅力对作者产生了深远有益的影响。
①内敛谦逊的性格。与人说话,迟缓而简洁,有时点到为止,从不滔滔不绝。淡然看待自己的极强的记忆力。
②清静淡泊的心态。作者当选院士后过忙乱,送一幅对联“涵养动中静;虚怀有若无”,成了作者的定海神针。
③甘做人梯的胸怀。拒绝“大师”称号,献身为后来人铺路的工作,整理古籍,守望着未来的新人。
④苦心坚韧的精神。在论证和挞伐儒教中,从几乎是孤军奋战开始,连续发表二十几篇论文,最后逐渐得到社会的响应。
⑤终生勤奋的习惯。年轻的时候,有人向他约稿,每周写一到两篇短文。晚年,每天早晨4点钟就起床伏案工作,直到住进医院。
⑥普世价值的恪守。在晚年承担着主编《宗教词典》《中华大藏经》《中华大典》等典籍的重担。虽然反对儒教为宗教,但尊重儒家人文关怀的普世价值。台湾一学者主编的《国学基本教材》请他作序,他欣然命笔。北大筹办国学院,他积极参与。(每点2分,任答4点可得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