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古代道德生活的反思——论完全人格》阅读答案
时间:2018-10-25
孔丘有的时候用“仁”规定“礼”,有的时候用“礼”规定“仁”。这是因为在他的思想中,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是“仁”和“礼”的统一。“仁”是属于个人的自由,“礼”是属于社会的约束;“仁”是属于自然的礼物,“礼”是属于人为的艺术。自然的礼物和人为的艺术是对立的。对立必然相反,相反就是矛盾。但是相反而又相成,矛盾而又统一。没有真情实感为内容的“礼”,就是一个空架子,严格地说,就不成其为“礼”。没有“礼”的节制的真情实感,严格地说,也不成其为“仁”。所以真正的“礼”,必包含有“仁”;完全的“仁”,也必包含有“礼”。这就是两个对立面的互相渗透。所以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就是“礼”和“仁”的统一。一个完全的人格,就是这个统一的体现。
孔丘有许多赞美完全人格的话,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素材,文是加工。真性情、真情实感,是属于前者,“礼”是属于后者,二者都不能偏胜。如果有所偏胜,那就破坏了统一。具体地说,只有真性情、真情实感,而又能合“礼”地流露出来,这就是文、质的统一。这样的人,才是“君子”。
孔丘虽然把“仁”和“礼”并称,但是就一个完全的人格说,“仁”还是比较根本的。“子夏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在这一段记载里,主要的一句话是“礼后乎”。“后”于什么呢?就是后于“仁”。子夏悟到“礼后”,人必须有真性情、真情实感才可以行“礼”。“仁”先“礼”后,孔丘对于子夏的这一理解,大加赞赏。
“仁者,人也。”这句话确实说明了一个很深奥的道理。《中庸》里说,“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这几句话,就是“仁者,人也”的注解。“仁”是“修身”所要达到的最高标准。仁的主要内容是“爱”。这个爱是从亲子之爱扩充出来的。所以“为仁”必须从事亲开始,也就是说,“修身”必须从“事亲”开始。要想把“事亲”做到完全的地步,那就必须先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就叫“知人”。这个“知人”是对人之所以为人这个道理的理解和体会。人之所以为人是和“天”连在一起的。所以要想对“人”有所了解和体会,不可以对于“天”没有了解和体会。这就是“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孔子的“知人”,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反思。由这种反思而了解、体会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总的特点——“仁”。
孔丘往往把“仁”作为人的完全人格的代名词,有完全人格的人,他称为“仁人”。他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又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丘在这些话中所说的“仁”,就是完全人格的意思。
孔丘告诉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对别人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为仁之方”。说孔丘的中心思想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说,“仁”是他的中心思想。
(节选自《孔子对古代道德生活的反思——论完全人格》)
1.下列关于“仁”与“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孔子认为,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是“仁”和“礼”的统一,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有时用“仁”规定“礼”,有时用“礼”规定“仁”。
B.“仁”是属于个人的自由,“礼”是属于社会的约束;“礼”是属于自然的礼物,“仁”是属于人为的艺术。二者矛盾而又统一。
C.“礼”应该以真情实感为内容,否则就难成为真正的“礼”;真情实感应该有“礼”的节制,否则,也难成为真正的“仁”。
D.真正的“礼”,必包含有“仁”;完全的“仁”,也必包含有“礼”——两个对立面的互相渗透,是形成完全的道德品质的前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孔子赞美的完全人格,要求具有真性情、真情实感,又能合“礼”地流露出来,达到“文”与“质”的统一。
B.“质”“文”任何一方的偏胜,都会破坏二者的统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处于“野”与“史”层次的人,算不上君子。
C.孔子将“仁”与“礼”并称,可是,他听到子夏关于“仁先礼后”的理解后大加赞赏,说明他认识到自己原来的提法是有失偏颇的。
D.孔子强调“仁”和“礼”二者统一性的同时,认为在完全人格方面,“仁”更为重要一些,因此,他对子夏“礼后乎”理解大加赞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仁”是“修身”所要达到的最高标准,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中庸》认为修身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即事亲、知人、知天。
B.“仁”的主要内容是“爱”,这个“爱”是从亲子之爱扩充出来的,因此,“修身”不可以不事亲,“事亲”是“为仁”的体现。
C.把“事亲”做到完全的地步,是“知人”的前提,“知人”是对人之所以为人这个道理的理解和体会,“知人”才能善任。
D.“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两句话,表现了孔子对“仁”这种完全人格的倡导与追求。
1、B;2、C;3、C
孔丘有许多赞美完全人格的话,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素材,文是加工。真性情、真情实感,是属于前者,“礼”是属于后者,二者都不能偏胜。如果有所偏胜,那就破坏了统一。具体地说,只有真性情、真情实感,而又能合“礼”地流露出来,这就是文、质的统一。这样的人,才是“君子”。
孔丘虽然把“仁”和“礼”并称,但是就一个完全的人格说,“仁”还是比较根本的。“子夏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在这一段记载里,主要的一句话是“礼后乎”。“后”于什么呢?就是后于“仁”。子夏悟到“礼后”,人必须有真性情、真情实感才可以行“礼”。“仁”先“礼”后,孔丘对于子夏的这一理解,大加赞赏。
“仁者,人也。”这句话确实说明了一个很深奥的道理。《中庸》里说,“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这几句话,就是“仁者,人也”的注解。“仁”是“修身”所要达到的最高标准。仁的主要内容是“爱”。这个爱是从亲子之爱扩充出来的。所以“为仁”必须从事亲开始,也就是说,“修身”必须从“事亲”开始。要想把“事亲”做到完全的地步,那就必须先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就叫“知人”。这个“知人”是对人之所以为人这个道理的理解和体会。人之所以为人是和“天”连在一起的。所以要想对“人”有所了解和体会,不可以对于“天”没有了解和体会。这就是“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孔子的“知人”,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反思。由这种反思而了解、体会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总的特点——“仁”。
孔丘往往把“仁”作为人的完全人格的代名词,有完全人格的人,他称为“仁人”。他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又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丘在这些话中所说的“仁”,就是完全人格的意思。
孔丘告诉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对别人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为仁之方”。说孔丘的中心思想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说,“仁”是他的中心思想。
(节选自《孔子对古代道德生活的反思——论完全人格》)
1.下列关于“仁”与“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孔子认为,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是“仁”和“礼”的统一,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有时用“仁”规定“礼”,有时用“礼”规定“仁”。
B.“仁”是属于个人的自由,“礼”是属于社会的约束;“礼”是属于自然的礼物,“仁”是属于人为的艺术。二者矛盾而又统一。
C.“礼”应该以真情实感为内容,否则就难成为真正的“礼”;真情实感应该有“礼”的节制,否则,也难成为真正的“仁”。
D.真正的“礼”,必包含有“仁”;完全的“仁”,也必包含有“礼”——两个对立面的互相渗透,是形成完全的道德品质的前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孔子赞美的完全人格,要求具有真性情、真情实感,又能合“礼”地流露出来,达到“文”与“质”的统一。
B.“质”“文”任何一方的偏胜,都会破坏二者的统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处于“野”与“史”层次的人,算不上君子。
C.孔子将“仁”与“礼”并称,可是,他听到子夏关于“仁先礼后”的理解后大加赞赏,说明他认识到自己原来的提法是有失偏颇的。
D.孔子强调“仁”和“礼”二者统一性的同时,认为在完全人格方面,“仁”更为重要一些,因此,他对子夏“礼后乎”理解大加赞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仁”是“修身”所要达到的最高标准,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中庸》认为修身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即事亲、知人、知天。
B.“仁”的主要内容是“爱”,这个“爱”是从亲子之爱扩充出来的,因此,“修身”不可以不事亲,“事亲”是“为仁”的体现。
C.把“事亲”做到完全的地步,是“知人”的前提,“知人”是对人之所以为人这个道理的理解和体会,“知人”才能善任。
D.“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两句话,表现了孔子对“仁”这种完全人格的倡导与追求。
1、B;2、C;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