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条人家》阅读答案
时间:2021-03-20
蜡条人家
安宁
①秋天的时候,种植蜡条的人家,早早就和父亲联系,定在某一天,用大卡车将父亲一年编筐所需的蜡条,全拉了来。
②虽然编筐这门手艺,不能让我们家大富大贵,但至少可以补贴点零花钱。在暂时寻不到别的更合适的行当之前,父亲也就像种庄稼一样,一年年收购满院子的蜡条,浸泡之后,并再反复风干,才开始让这些蜡条派上编筐的用场。
③差不多,新的蜡条要存放半年,父亲才会将它们挑选出来使用。这是父亲的第二职业,基本上,只要忙完地里的活计,他就会在院子里打扫出一片空地,而后将编筐的工具一一摆出来,开始像一只蚂蚁一样勤奋地工作。
④但凡经过父亲的手,蜡条就变得温顺起来,想让它们怎么舞蹈就怎么舞蹈,甚至可以像像柳条一样柔软无骨。父亲不仅仅会编小巧美观的驮筐、苹果篓、提篮、篱笆,还会一个人完成两三米高的庞然大物——酒海①。
⑤冬天,村里的女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着编席子,父亲则将蜡条娴熟地掌控在双手之中。只不过,这时候父亲的战场,变成了室内。室内当然因此变得很是拥挤。就连我写作业,都没了阵地,只能搬到昏暗的卧室,打开电灯,奋笔疾书。透过房间的窗户,我可以看到父亲的影子落在墙壁上。那影子夹杂在舞动的蜡条之中,虽然瘦削,却有不怒而威的力量感。我觉得父亲即便老了,也一定像粗壮的蜡条一样,嗖的一声抽下去,就在水泥地上留下一条深深的印记。蜡条在灯下的堂屋里,明显有些施展不开手脚,于是它们时而碰到了灯泡,让满屋子都是飞旋的人影;时而落在水缸沿壁上,发出清脆又寂寥的响声;时而将绳条上的毛巾扯了下来,又甩到洗脸盆里。父亲尽力收拢它们的“手脚”,无奈蜡条太长,房间又太小,总也无法使它们驯服。
⑥母亲大约也觉得自己碍脚,收拾完家务后,就悄无声息地躲到隔壁房间里去做针线活。于是整个堂屋的灯下,就只剩了父亲一个人。他会打开收音机,听单田芳的评书。一场听完,一个驮筐,也就编完了三分之一。母亲这时候才走出来,收拾父亲折腾出的满地狼藉。
⑦我侧耳倾听,院子里静悄悄的,夜色笼罩了日间所有的喧哗。干冷的天气里,一切都被冻住了,并泛着惨白的霜。只有父亲的咳嗽声,一下下地撞击着夜色的边缘。冬季漫长无边,母亲自然也不会闲着。几乎每天,她都会帮父亲用特制的劈蜡条工具,将一根蜡条,从根部劈成两根或者三根。新劈开的蜡条,泛着新鲜的白色光泽,似乎还能看到它们在田地里沐风栉雨的生动姿态。
⑧父亲总会将劈好的蜡条和无须劈开的蜡条,巧妙编进篓筐里去,让成品看起来色彩丰富又不凌乱。每根蜡条的根部,都会被削尖,方便插入像士兵一样排好方队的其他蜡条队伍里去。母亲做起这些来,俨然是父亲最好的学徒工,熟练到无须父亲开口,就能完成他所有的要求。知道今天要编的物什,大概需要多少根蜡条。其中有多少是粗的,可以用来打底或者作为“顶梁柱”,又有多少是血管一样细细游走在其躯体中的。他们一个编织,一个修剪,配合非常默契。平日经常争吵的两个人,唯独在这件事上,从未有过矛盾。父亲将编筐当成艺术品一样去打理,母亲也恰好将其看成织毛衣或者纳鞋底一样的细活,基于同样的态度,两个人便有了“打败天下无敌手”般同心协力作战的姿态。
⑨这看上去颇有些动人的姿态,让我在冬天会觉得日子不那么难熬。甚至,有时听见父母轻声絮叨家长里短,炖着白豆腐的锅里发出咕咚咕咚的响声,或者母亲帮父亲用力扳蜡条时喉咙里发出的轻微声音时,我还会觉得感动。
⑩那一刻,我完全原谅了父亲拿着一根蜡条,将我和姐姐追得满院子跑时的冷酷无情。我的脸微微发烫,好像炉火太旺了。窗外是静寂无人的冰天雪地,而房间里的一切,却被燃烧得近乎透明的炭,给烤得像一块炉底的馒头。一口咬下去,酥脆松软,不由得你不心生欢喜。
【注】①酒海:一种大型的盛酒容器,因盛酒量多,故称“海”。
链接:安宁,生于泰山脚下的青年作家,屡获国内散文大奖。她的写作中,对故乡的思念已经融入了血脉里,乡村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承载了我们对于美好家园的一种向往和回归,“通过写作,我发觉自己的根基,其实一直都停留在乡村的泥土里,从未离开”。
5.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蜡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思想主旨和情感脉络明确集中。
B.第五段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手法,丰富生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C.本文恰切地运用儿童视角,展现出孩子天真视野中农活的童趣以及生活的本真面貌。
D.本文语言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温婉动人,笔触细腻,在琐碎的生活记录中描摹出温情的中国乡村。
6.作者安宁被评价为“在故乡底子上绣花的山东女孩”,请结合文章和链接谈谈你对这句评价的理解。(6 分)
7.结尾说“不由得你不心生欢喜”,作者因何心生欢喜?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
5.B (B 项,文章第五段中,“战场”“像粗壮的蜡条一样”等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蜡条“将绳条上的毛巾扯了下来,又甩到洗脸盆里”运用了拟人手法,但是本段并没有出现借代手法,也没有夸张手法。所以该项不正确。)
6.①故乡底子,是指故乡是作者描写和抒情的对象,作者展现乡村生活和劳动情景,描写故乡的风俗、耕作等,体现出对故乡的喜爱和思念。(2 分)
②绣花,指作文写文章具有语言美。语言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温婉动人,以儿童纯真的视角,叙事方式幽默又不失从容。(2 分)
③在“故乡底子上绣花”指作者用优美语言表现以乡野之趣、劳动之趣、亲情之馨为主旨,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乡村百姓生活的温情与美好。(2 分)
(考生要首先理解“故乡底子”和“绣花”两个词语的内涵,并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进行解答。如果只偏重或只从某一方面作答,造成答题不全面;或者脱离了评价本身来思考,没有看出题目的考查点,都要酌情扣分。)
7.①父亲母亲同心协力、配合默契的动人姿态,是漫长难熬的冬天里的一道风景;②父母一边合作劳动一边絮叨的温馨场景,让作者觉得感动;③父亲为补贴家用,勤劳编织蜡条,冬天也不歇息,父爱无声;④兢业勤恳、脚踏实地的劳动,使生活像馒头一样有甜味,使人内心踏实安宁;⑤对故乡的记忆和怀念,映照进生命的欣喜,充盈了整个冬天和童年时光。(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得 6 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设问虽然只在文章末尾,但是倒数两段的开头都是指示代词,一是“这看上去颇有些动人的姿态”,二是“那一刻”,都引导考生将答题区间锁定在最后三段,考生能把握住作者对劳动和生活的热爱即可。最后两点,一是赞美劳动,是文章深层的主旨之一;二是作者的故乡情结,乡村是作者回忆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安宁
①秋天的时候,种植蜡条的人家,早早就和父亲联系,定在某一天,用大卡车将父亲一年编筐所需的蜡条,全拉了来。
②虽然编筐这门手艺,不能让我们家大富大贵,但至少可以补贴点零花钱。在暂时寻不到别的更合适的行当之前,父亲也就像种庄稼一样,一年年收购满院子的蜡条,浸泡之后,并再反复风干,才开始让这些蜡条派上编筐的用场。
③差不多,新的蜡条要存放半年,父亲才会将它们挑选出来使用。这是父亲的第二职业,基本上,只要忙完地里的活计,他就会在院子里打扫出一片空地,而后将编筐的工具一一摆出来,开始像一只蚂蚁一样勤奋地工作。
④但凡经过父亲的手,蜡条就变得温顺起来,想让它们怎么舞蹈就怎么舞蹈,甚至可以像像柳条一样柔软无骨。父亲不仅仅会编小巧美观的驮筐、苹果篓、提篮、篱笆,还会一个人完成两三米高的庞然大物——酒海①。
⑤冬天,村里的女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着编席子,父亲则将蜡条娴熟地掌控在双手之中。只不过,这时候父亲的战场,变成了室内。室内当然因此变得很是拥挤。就连我写作业,都没了阵地,只能搬到昏暗的卧室,打开电灯,奋笔疾书。透过房间的窗户,我可以看到父亲的影子落在墙壁上。那影子夹杂在舞动的蜡条之中,虽然瘦削,却有不怒而威的力量感。我觉得父亲即便老了,也一定像粗壮的蜡条一样,嗖的一声抽下去,就在水泥地上留下一条深深的印记。蜡条在灯下的堂屋里,明显有些施展不开手脚,于是它们时而碰到了灯泡,让满屋子都是飞旋的人影;时而落在水缸沿壁上,发出清脆又寂寥的响声;时而将绳条上的毛巾扯了下来,又甩到洗脸盆里。父亲尽力收拢它们的“手脚”,无奈蜡条太长,房间又太小,总也无法使它们驯服。
⑥母亲大约也觉得自己碍脚,收拾完家务后,就悄无声息地躲到隔壁房间里去做针线活。于是整个堂屋的灯下,就只剩了父亲一个人。他会打开收音机,听单田芳的评书。一场听完,一个驮筐,也就编完了三分之一。母亲这时候才走出来,收拾父亲折腾出的满地狼藉。
⑦我侧耳倾听,院子里静悄悄的,夜色笼罩了日间所有的喧哗。干冷的天气里,一切都被冻住了,并泛着惨白的霜。只有父亲的咳嗽声,一下下地撞击着夜色的边缘。冬季漫长无边,母亲自然也不会闲着。几乎每天,她都会帮父亲用特制的劈蜡条工具,将一根蜡条,从根部劈成两根或者三根。新劈开的蜡条,泛着新鲜的白色光泽,似乎还能看到它们在田地里沐风栉雨的生动姿态。
⑧父亲总会将劈好的蜡条和无须劈开的蜡条,巧妙编进篓筐里去,让成品看起来色彩丰富又不凌乱。每根蜡条的根部,都会被削尖,方便插入像士兵一样排好方队的其他蜡条队伍里去。母亲做起这些来,俨然是父亲最好的学徒工,熟练到无须父亲开口,就能完成他所有的要求。知道今天要编的物什,大概需要多少根蜡条。其中有多少是粗的,可以用来打底或者作为“顶梁柱”,又有多少是血管一样细细游走在其躯体中的。他们一个编织,一个修剪,配合非常默契。平日经常争吵的两个人,唯独在这件事上,从未有过矛盾。父亲将编筐当成艺术品一样去打理,母亲也恰好将其看成织毛衣或者纳鞋底一样的细活,基于同样的态度,两个人便有了“打败天下无敌手”般同心协力作战的姿态。
⑨这看上去颇有些动人的姿态,让我在冬天会觉得日子不那么难熬。甚至,有时听见父母轻声絮叨家长里短,炖着白豆腐的锅里发出咕咚咕咚的响声,或者母亲帮父亲用力扳蜡条时喉咙里发出的轻微声音时,我还会觉得感动。
⑩那一刻,我完全原谅了父亲拿着一根蜡条,将我和姐姐追得满院子跑时的冷酷无情。我的脸微微发烫,好像炉火太旺了。窗外是静寂无人的冰天雪地,而房间里的一切,却被燃烧得近乎透明的炭,给烤得像一块炉底的馒头。一口咬下去,酥脆松软,不由得你不心生欢喜。
【注】①酒海:一种大型的盛酒容器,因盛酒量多,故称“海”。
链接:安宁,生于泰山脚下的青年作家,屡获国内散文大奖。她的写作中,对故乡的思念已经融入了血脉里,乡村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承载了我们对于美好家园的一种向往和回归,“通过写作,我发觉自己的根基,其实一直都停留在乡村的泥土里,从未离开”。
5.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蜡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思想主旨和情感脉络明确集中。
B.第五段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手法,丰富生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C.本文恰切地运用儿童视角,展现出孩子天真视野中农活的童趣以及生活的本真面貌。
D.本文语言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温婉动人,笔触细腻,在琐碎的生活记录中描摹出温情的中国乡村。
6.作者安宁被评价为“在故乡底子上绣花的山东女孩”,请结合文章和链接谈谈你对这句评价的理解。(6 分)
7.结尾说“不由得你不心生欢喜”,作者因何心生欢喜?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
5.B (B 项,文章第五段中,“战场”“像粗壮的蜡条一样”等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蜡条“将绳条上的毛巾扯了下来,又甩到洗脸盆里”运用了拟人手法,但是本段并没有出现借代手法,也没有夸张手法。所以该项不正确。)
6.①故乡底子,是指故乡是作者描写和抒情的对象,作者展现乡村生活和劳动情景,描写故乡的风俗、耕作等,体现出对故乡的喜爱和思念。(2 分)
②绣花,指作文写文章具有语言美。语言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温婉动人,以儿童纯真的视角,叙事方式幽默又不失从容。(2 分)
③在“故乡底子上绣花”指作者用优美语言表现以乡野之趣、劳动之趣、亲情之馨为主旨,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乡村百姓生活的温情与美好。(2 分)
(考生要首先理解“故乡底子”和“绣花”两个词语的内涵,并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进行解答。如果只偏重或只从某一方面作答,造成答题不全面;或者脱离了评价本身来思考,没有看出题目的考查点,都要酌情扣分。)
7.①父亲母亲同心协力、配合默契的动人姿态,是漫长难熬的冬天里的一道风景;②父母一边合作劳动一边絮叨的温馨场景,让作者觉得感动;③父亲为补贴家用,勤劳编织蜡条,冬天也不歇息,父爱无声;④兢业勤恳、脚踏实地的劳动,使生活像馒头一样有甜味,使人内心踏实安宁;⑤对故乡的记忆和怀念,映照进生命的欣喜,充盈了整个冬天和童年时光。(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得 6 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设问虽然只在文章末尾,但是倒数两段的开头都是指示代词,一是“这看上去颇有些动人的姿态”,二是“那一刻”,都引导考生将答题区间锁定在最后三段,考生能把握住作者对劳动和生活的热爱即可。最后两点,一是赞美劳动,是文章深层的主旨之一;二是作者的故乡情结,乡村是作者回忆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生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