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双堆集》阅读答案
时间:2021-05-27
夜宿双堆集
艾煊
(1)松木做的门窗,边框变形、翘裂;窗上插销插不上,门也关不严。床上油腻腻的被子,冒出刺鼻的汗酸味。一盏15瓦的吊灯,暗得发黄。这个双堆集的小旅店,店址,说起来会使胆小的旅客毛骨悚然。我手头有几张淮海战役中的双堆集照片,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堑壕,里边横七竖八躺满了国民党士兵的尸体;堑壕的胸墙,是尸体和泥土混和在一起,一层一层垒叠起来的。这是黄维兵团的野战工事。小旅店的宅基,就坐落在这曾填满尸体的战壕上。
(2)月亮悄无声地走进屋来,撩得人难以入眠。
(3)我起身走到院中,惊醒了树荫下的一群鹅,它们惊慌地互相报警。我绕过了这个部族的宿营地,走到门外。
(4)零零散散的居民平房,没有一星灯光,没有一点声响。此地农民,还是那种早起早睡的习惯。
(5)我像个梦游症者,缓缓地走到尖谷堆上。在这片无边的大平原上,昂首独立,成了一座巍巍泰山。围困黄维兵团时,七八里外就可看到这个尖谷堆。小土山上,有固守的阵地,有炮兵观测所。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的十八军,扼守在这制高点上,拱卫一里外兵团部的安全。双方在这座小土山争夺过多次。三十六年后再到双堆集来,在路上,我眼望着吉普车的窗外,搜寻这个赫赫有名的尖谷堆,但一直不曾见到。直至走到它的面前,它似乎才从梦中醒来,睡眼迷糊地迎接客人。难道尖谷堆变矮了?
(6)现在,尖谷堆上矗立了一座测地用的高高铁塔。我踏着瞭望人员上下的垂直铁梯,攀登上了塔顶的平台。
(7)圆月立在中天,能看到整个大平原的极边。天上、地下,处处都是那么纯净、明亮,但仔细辨认,却什么也看不真切。一层轻柔的纱幕,罩在大平原上,远方和近处,村庄、树林、小河,全都迷迷蒙蒙,似有若无。
(8)站在尖谷堆的铁塔上四望,这里,显然不是双堆集,但它又确是双堆集。昨天和今天,事实和幻景,理智和情感,常常难以如一。
(9)深深刻印在我记忆中的双堆集,那是一个大战的战场,尸体、坦克、大炮,杂乱纷陈。那天是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正是阴历十一月十五。那晚也和今晚一样,圆月悬在中天。我走进成了废墟的双堆集,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屋,只有许多土墙断裂的空屋框。市集的南边,蒋介石第二快速纵队的将军们,把三百辆无法快速逃跑的汽车,排成了一条军事史上罕见的汽车防线。
(10)双堆集村外的田野上,挖成了一方一方与人体等长、与人体等宽的长方形土坑。每一土坑里,躺着一名伤兵。一排一排一排,成百上千,伤兵身上盖着降落伞布片或者军毯。布片上军毯上,盖满一层浓霜。这就是黄维兵团的野战医院,名副其实的野地病房。战斗结束的第二天清早,人道主义的山东老区担架队,来到了这块地方。
(11)激烈的枪炮声停息了,午夜后的双堆集,也像今晚这么静。
(12)胜利的夜晚,我虽然全身极倦,但睡不着。第二天一清早,又走到头晚月光下看不十分真切的战场。坦克、大炮、汽车、尸体、浓霜。朔风在平原上疾走。我拍了一些照片。坐在尖谷堆堑壕的胸墙上,把拍纸簿搁在膝头上,为新华社写了一篇硝烟刚落、和平刚刚起步的战场速写。
(13)已经持续了三十六年的和平岁月,就是从那天夜晚开始的。
(14)很久就有重访淮海战场的愿望,有种种理由来,也有种种原因不能成行。现在,我来了,看到它确是变了。原来的旷野(军事术语叫开阔地),建了房屋;原来几千名伤兵躺着的土坑式的野战医院,已还原为玉米正在成熟的粮田;原来摆满了汽车、坦克、大炮、死尸,沟壕纵横密布,层层设防固守的战场,重新种上了水稻、玉米、棉花;原来光秃秃的村庄,又长满了遮天蔽日的大树。唯一没有变的,是黄维的作战指挥所,这幢下半截砖砌上半截土垒墙的五间平房,还是当年的样子。战后房主回来,填平黄维在室内挖的掩蔽部和交通壕,拆除堆在顶盖上几尺厚的沙包。单是这装满泥土的麻袋,房主在这屋里就回收了五百多条。
(15)这样的战场遗迹,存留已经不多了。我在碾庄圩黄伯韬指挥所附近,也看到这样一幢房子,那是墙壁上布满了弹孔的瓦顶砖墙。房子已出现了倒塌险象。房东老太和她那位与新中国同龄的女儿都说,他们将尽力保存好这面墙壁这座房。这屋、这墙,是一页活的、生动的历史资料。
(16)我站在尖谷堆的铁塔上,既看不到昔日的战场,而新的历史画面,在朦胧的月光下,也看不很清晰。三十年的闭锁,时间,在这里似乎是停滞的。居民大多还是住在那么低矮的、土墙草顶的简陋茅屋中。和平,在这里实现了,但富裕、幸福,还有待争取。
(17)历史车轮,不会永远停留在旧痕的深辙中。
(18)但我愿让追求新生活的居民,从战时的双堆集迁走。迁到五里外的旷野,重建一座新的双堆集。让原来的双堆集,仍旧凝固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的旧貌上。让这一小片土地上仍旧布满堑壕、地堡、汽车防线、坦克、大炮、黄维的指挥所,一排排与人体等长等宽的土坑形野战医院。
(19)这并非我忽发奇想,我接触过许多人,几乎都有这个愿望。
(20)让这里的空间凝固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同样的时间上,凝固在和今晚月色同样明洁的月色中。让未来的历史学家、战史学家,亲身经历一番一九四八年真实的历史环境。研究真实的昨天,以推动理想的明天。让作家、画家、电影导演,让这些艺术家们,在这真实的战场环境里,追想当年,幻想未来,以这里的历史事实为基础,驰骋万里,仙游千年,无穷无尽地翩翩联想。让国内和国外的旅游者,认识一下再也不会重复的昨天的战争场景。认识一下阻碍历史发展和推动社会前进的人们,是怎么样在这片土地上进行决斗的。认识一下人民的中国是如何从血与火的堑壕里诞生的。认识一下特殊的中国现代史。(21)但愿这里将会变成一座淮海战役的战场博物馆。在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上,再现历史决战场景的地方,只不过占了三数平方公里,但这一小片土地的价值,也许会超过千百万亩土地上种出的庄稼。
10.划线句在词语运用上有什么特色?(4分)
11.尖谷堆上的“铁塔”在行文构思上有什么作用?(4分)
12.“夜宿双堆集”这次重游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13.文章采用了回忆历史与描写现实交织穿插的写法,请结合文本对其作用加以赏析。(6分)
10.【答案】反复的修辞手法,文章用“一方”“一排”进行重复,生动表现士兵伤亡数量之多;对比,将“一”与“成百上千”进行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极具视觉冲击力;多用数量词“一”,聚焦伤亡场景,“每一”“一层”等数量词突显士兵伤亡的惨重。(答满任意2点得满分,1点2分)
11.【答案】铁塔是文章线索,尖谷堆上的铁塔贯穿全文,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铁塔是作者观察的立足点,便于描写双堆集朦胧的月夜景象,营造寂静朦胧的氛围;铁塔是双堆集今昔变化的见证,引发作者抚今追昔的思考与感受。(答满任意2点得满分,1点2分)
12.【答案】淮海战役早已结束,双堆集已经持续了三十六年的和平,表现作者对来之不易的和平由衷珍惜、热爱之情;重回双堆集,作者发现人民仍然生活贫困,作者真诚鼓励、期盼人们争取富裕、幸福;双堆集重新成为村庄,战争遗迹逐渐减少,作者呼吁建立淮海战役战场博物馆,提醒人们应该认识、铭记特殊的中国现代史。(每点2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3.【答案】作者以战地记者身份通过回忆历史再现淮海战役真实场景,表现战争的残酷,增添文章的历史厚重感、沧桑感;现实中双堆集朦胧的月夜和宁静的村庄景象,渲染氛围,与回忆中淮海战役的厚重相反相成,增加文章的艺术张力;回忆历史突出双堆集的历史意义,描写现实反映双堆集的历史意义得不到重视,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突出文章主题。(每点2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艾煊
(1)松木做的门窗,边框变形、翘裂;窗上插销插不上,门也关不严。床上油腻腻的被子,冒出刺鼻的汗酸味。一盏15瓦的吊灯,暗得发黄。这个双堆集的小旅店,店址,说起来会使胆小的旅客毛骨悚然。我手头有几张淮海战役中的双堆集照片,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堑壕,里边横七竖八躺满了国民党士兵的尸体;堑壕的胸墙,是尸体和泥土混和在一起,一层一层垒叠起来的。这是黄维兵团的野战工事。小旅店的宅基,就坐落在这曾填满尸体的战壕上。
(2)月亮悄无声地走进屋来,撩得人难以入眠。
(3)我起身走到院中,惊醒了树荫下的一群鹅,它们惊慌地互相报警。我绕过了这个部族的宿营地,走到门外。
(4)零零散散的居民平房,没有一星灯光,没有一点声响。此地农民,还是那种早起早睡的习惯。
(5)我像个梦游症者,缓缓地走到尖谷堆上。在这片无边的大平原上,昂首独立,成了一座巍巍泰山。围困黄维兵团时,七八里外就可看到这个尖谷堆。小土山上,有固守的阵地,有炮兵观测所。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的十八军,扼守在这制高点上,拱卫一里外兵团部的安全。双方在这座小土山争夺过多次。三十六年后再到双堆集来,在路上,我眼望着吉普车的窗外,搜寻这个赫赫有名的尖谷堆,但一直不曾见到。直至走到它的面前,它似乎才从梦中醒来,睡眼迷糊地迎接客人。难道尖谷堆变矮了?
(6)现在,尖谷堆上矗立了一座测地用的高高铁塔。我踏着瞭望人员上下的垂直铁梯,攀登上了塔顶的平台。
(7)圆月立在中天,能看到整个大平原的极边。天上、地下,处处都是那么纯净、明亮,但仔细辨认,却什么也看不真切。一层轻柔的纱幕,罩在大平原上,远方和近处,村庄、树林、小河,全都迷迷蒙蒙,似有若无。
(8)站在尖谷堆的铁塔上四望,这里,显然不是双堆集,但它又确是双堆集。昨天和今天,事实和幻景,理智和情感,常常难以如一。
(9)深深刻印在我记忆中的双堆集,那是一个大战的战场,尸体、坦克、大炮,杂乱纷陈。那天是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正是阴历十一月十五。那晚也和今晚一样,圆月悬在中天。我走进成了废墟的双堆集,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屋,只有许多土墙断裂的空屋框。市集的南边,蒋介石第二快速纵队的将军们,把三百辆无法快速逃跑的汽车,排成了一条军事史上罕见的汽车防线。
(10)双堆集村外的田野上,挖成了一方一方与人体等长、与人体等宽的长方形土坑。每一土坑里,躺着一名伤兵。一排一排一排,成百上千,伤兵身上盖着降落伞布片或者军毯。布片上军毯上,盖满一层浓霜。这就是黄维兵团的野战医院,名副其实的野地病房。战斗结束的第二天清早,人道主义的山东老区担架队,来到了这块地方。
(11)激烈的枪炮声停息了,午夜后的双堆集,也像今晚这么静。
(12)胜利的夜晚,我虽然全身极倦,但睡不着。第二天一清早,又走到头晚月光下看不十分真切的战场。坦克、大炮、汽车、尸体、浓霜。朔风在平原上疾走。我拍了一些照片。坐在尖谷堆堑壕的胸墙上,把拍纸簿搁在膝头上,为新华社写了一篇硝烟刚落、和平刚刚起步的战场速写。
(13)已经持续了三十六年的和平岁月,就是从那天夜晚开始的。
(14)很久就有重访淮海战场的愿望,有种种理由来,也有种种原因不能成行。现在,我来了,看到它确是变了。原来的旷野(军事术语叫开阔地),建了房屋;原来几千名伤兵躺着的土坑式的野战医院,已还原为玉米正在成熟的粮田;原来摆满了汽车、坦克、大炮、死尸,沟壕纵横密布,层层设防固守的战场,重新种上了水稻、玉米、棉花;原来光秃秃的村庄,又长满了遮天蔽日的大树。唯一没有变的,是黄维的作战指挥所,这幢下半截砖砌上半截土垒墙的五间平房,还是当年的样子。战后房主回来,填平黄维在室内挖的掩蔽部和交通壕,拆除堆在顶盖上几尺厚的沙包。单是这装满泥土的麻袋,房主在这屋里就回收了五百多条。
(15)这样的战场遗迹,存留已经不多了。我在碾庄圩黄伯韬指挥所附近,也看到这样一幢房子,那是墙壁上布满了弹孔的瓦顶砖墙。房子已出现了倒塌险象。房东老太和她那位与新中国同龄的女儿都说,他们将尽力保存好这面墙壁这座房。这屋、这墙,是一页活的、生动的历史资料。
(16)我站在尖谷堆的铁塔上,既看不到昔日的战场,而新的历史画面,在朦胧的月光下,也看不很清晰。三十年的闭锁,时间,在这里似乎是停滞的。居民大多还是住在那么低矮的、土墙草顶的简陋茅屋中。和平,在这里实现了,但富裕、幸福,还有待争取。
(17)历史车轮,不会永远停留在旧痕的深辙中。
(18)但我愿让追求新生活的居民,从战时的双堆集迁走。迁到五里外的旷野,重建一座新的双堆集。让原来的双堆集,仍旧凝固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的旧貌上。让这一小片土地上仍旧布满堑壕、地堡、汽车防线、坦克、大炮、黄维的指挥所,一排排与人体等长等宽的土坑形野战医院。
(19)这并非我忽发奇想,我接触过许多人,几乎都有这个愿望。
(20)让这里的空间凝固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同样的时间上,凝固在和今晚月色同样明洁的月色中。让未来的历史学家、战史学家,亲身经历一番一九四八年真实的历史环境。研究真实的昨天,以推动理想的明天。让作家、画家、电影导演,让这些艺术家们,在这真实的战场环境里,追想当年,幻想未来,以这里的历史事实为基础,驰骋万里,仙游千年,无穷无尽地翩翩联想。让国内和国外的旅游者,认识一下再也不会重复的昨天的战争场景。认识一下阻碍历史发展和推动社会前进的人们,是怎么样在这片土地上进行决斗的。认识一下人民的中国是如何从血与火的堑壕里诞生的。认识一下特殊的中国现代史。(21)但愿这里将会变成一座淮海战役的战场博物馆。在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上,再现历史决战场景的地方,只不过占了三数平方公里,但这一小片土地的价值,也许会超过千百万亩土地上种出的庄稼。
10.划线句在词语运用上有什么特色?(4分)
11.尖谷堆上的“铁塔”在行文构思上有什么作用?(4分)
12.“夜宿双堆集”这次重游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13.文章采用了回忆历史与描写现实交织穿插的写法,请结合文本对其作用加以赏析。(6分)
10.【答案】反复的修辞手法,文章用“一方”“一排”进行重复,生动表现士兵伤亡数量之多;对比,将“一”与“成百上千”进行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极具视觉冲击力;多用数量词“一”,聚焦伤亡场景,“每一”“一层”等数量词突显士兵伤亡的惨重。(答满任意2点得满分,1点2分)
11.【答案】铁塔是文章线索,尖谷堆上的铁塔贯穿全文,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铁塔是作者观察的立足点,便于描写双堆集朦胧的月夜景象,营造寂静朦胧的氛围;铁塔是双堆集今昔变化的见证,引发作者抚今追昔的思考与感受。(答满任意2点得满分,1点2分)
12.【答案】淮海战役早已结束,双堆集已经持续了三十六年的和平,表现作者对来之不易的和平由衷珍惜、热爱之情;重回双堆集,作者发现人民仍然生活贫困,作者真诚鼓励、期盼人们争取富裕、幸福;双堆集重新成为村庄,战争遗迹逐渐减少,作者呼吁建立淮海战役战场博物馆,提醒人们应该认识、铭记特殊的中国现代史。(每点2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3.【答案】作者以战地记者身份通过回忆历史再现淮海战役真实场景,表现战争的残酷,增添文章的历史厚重感、沧桑感;现实中双堆集朦胧的月夜和宁静的村庄景象,渲染氛围,与回忆中淮海战役的厚重相反相成,增加文章的艺术张力;回忆历史突出双堆集的历史意义,描写现实反映双堆集的历史意义得不到重视,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突出文章主题。(每点2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