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赋》阅读答案
时间:2016-11-23
草根赋
唐德亮
①每当看见山坡、丘陵、原野上一片片绿色的野草在风中轻拂,掀起一层又一层的绿浪,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它们的根。
②草根一般埋藏在泥土之下,平日里,谁也不会想到,蓬勃茂盛的绿叶之下,扎根泥土,吮吸泥土汁液与养料的草根是什么模样。
③儿时,每逢夏日,与小伙伴上山砍柴,累了,渴了,便走向一丛丛茅草。我们用手扯、拔,用刀挖,好不容易挖出几条茅根,用山溪水洗干净,放进嘴里咀嚼,格外甜。那甜,不是蔗糖、蜜糖的甜,而是淡淡的,带草味、泥土味的清甜。那味道有点像甘草,在嘴中嚼呀嚼呀,仍有回甘,颇为解渴。听大人说,茅根能消炎、解渴、利尿。
④冬天,野草大多都枯黄、凋萎,殊不知,它的根没死。草根正在地下,默默地等待着来年的春风、春雷、春雨。
⑤那一年冬天,母亲带我上山开荒。我们砍掉杂树,将枯草割下堆成几堆,一把火烧掉,然后开始挥锄垦地,几锄下去,方知草根的厉害。那白色的草根在地下是你连我,我缠你,互相纠缠在一起,亲密团结得像一个人,轻易掰不开。因地下草根密布,这地锄起来格外吃力。我和母亲将锄起来的草根用手剔出来,放在一边,让它晒干,否则它们还会在地里长出大片的茅草。
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是深知那原上草顽强的生命力的,因为它们有冻不坏、烧不死的草根。坚韧不拔,不畏严寒霜雪,甘于默默无闻,这就是草根的本色。记得每每在仲春时节,我在刚铲刮过不出几天的田塍上赤脚行走,脚板总被什么东西刺着,微微地痛、酸、痒,移足躬腰视之,原来是一枚枚嫩黄色的草芽正在冒尖,冲破泥土,在阳光下倔强地生长。若在田塍上铺一层软泥,过上十天半月,草根的新芽仍要冲破新泥往上冒。几十年过去了,草根亲密接触脚板的感觉至今仍记忆犹新。过去有人说:草根任人践踏,从不会抗议。脚板上的一点点酸、痒、痛,可是草根对人的一点小小的抗争?
⑦如今常有人自嘲为“草根”,但他们了解草根吗?尝过草根的滋味吗?听说过“嚼过草根,什么苦头都能吃”这句俗语吗?我很是怀疑。
⑧一点点贫瘠的泥土,也许不足以使它们根壮叶绿,但它们将根须向外伸延,穿越石缝,穿越沙砾,见缝插针,去寻找一片沃土,在那里养儿育女,增添一方绿色的景致,为人类输送一缕缕绿的芬芳。
⑨凝望那一片迎风招展的墨绿色野草,我总感觉它们的根正在地下呼吸、交谈,在酝酿新的突围、伸展、拼搏。
⑩根的世界,是一个看不见的充满顽强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壮美世界。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6月5日)
1.文章标题为“草根赋”,“赋”有歌颂、赞美之意,作者想歌颂、赞美什么?请从文中找到相关依据并写下来。(4分)
答:一是要歌颂、赞美草根的坚韧不拔、顽强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精神;(1分)二是要歌颂、赞美具有草根精神的那类人。(1分)依据:①第⑥段:坚韧不拔,不畏严寒霜雪,甘于默默无闻,这就是草根的本色。 ②第⑧段:它们将根须向外伸延,穿越石缝,穿越沙砾,见缝插针,去寻找一片沃土,在那里养儿育女,增添一方绿色的景致,为人类输送一缕缕绿的芬芳。③第⑨段:凝望那一片迎风招展的墨绿色野草,我总感觉它们的根正在地下呼吸、交谈,在酝酿新的突围、伸展、拼搏。④第⑩段:根的世界,是一个看不见的充满顽强生命力、创造力的壮美世界。(能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不引用原文而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得1分)
2.语言含义丰富,请品析下面两个句子。(4分)
A句:我们用手扯、拔,用刀挖,好不容易挖出几条茅根……(2分)
答:运用扯、拔、挖等一系列的动词,写出了拔草根的艰难,(1分)表现出了草根顽强、坚韧的品质。(1分)或运用侧面描写,(1分)用拔草根的不易,表现出草根顽强、坚韧的品质。(1分)
B句:凝望那一片迎风招展的墨绿色野草,我总感觉它们的根正在地下呼吸、交谈,在酝酿新的突围、伸展、拼搏。(2分)
答:象征手法(借物喻人),(1分)通过赞美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草根来赞美象草根一样坚韧、顽强、勇于拼搏的人。(1分)(答出写作方法得1分,答出作用得1分)
3.第⑤段主要运用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
答:记叙,(2分)写自己和母亲上山开荒的事,(1分)表现草根坚韧、顽强的特点。(1分)
4.作者所言,如今现实生活中常有人自嘲为“草根”,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
答:这些人并没有真正认识“草根”精神,(1分)如选文所言,草根的本色在于默默无闻、坚韧不拔,去寻找一片沃土,实现自己的价值。(1分)而常自嘲为“草根”的那些人,他们只是看到自己生活处境恶劣,却没想到要去改变现状,(1分)缺乏“草根” 坚韧、顽强的精神,这是对“草根”的一种片面认识。(1分)
唐德亮
①每当看见山坡、丘陵、原野上一片片绿色的野草在风中轻拂,掀起一层又一层的绿浪,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它们的根。
②草根一般埋藏在泥土之下,平日里,谁也不会想到,蓬勃茂盛的绿叶之下,扎根泥土,吮吸泥土汁液与养料的草根是什么模样。
③儿时,每逢夏日,与小伙伴上山砍柴,累了,渴了,便走向一丛丛茅草。我们用手扯、拔,用刀挖,好不容易挖出几条茅根,用山溪水洗干净,放进嘴里咀嚼,格外甜。那甜,不是蔗糖、蜜糖的甜,而是淡淡的,带草味、泥土味的清甜。那味道有点像甘草,在嘴中嚼呀嚼呀,仍有回甘,颇为解渴。听大人说,茅根能消炎、解渴、利尿。
④冬天,野草大多都枯黄、凋萎,殊不知,它的根没死。草根正在地下,默默地等待着来年的春风、春雷、春雨。
⑤那一年冬天,母亲带我上山开荒。我们砍掉杂树,将枯草割下堆成几堆,一把火烧掉,然后开始挥锄垦地,几锄下去,方知草根的厉害。那白色的草根在地下是你连我,我缠你,互相纠缠在一起,亲密团结得像一个人,轻易掰不开。因地下草根密布,这地锄起来格外吃力。我和母亲将锄起来的草根用手剔出来,放在一边,让它晒干,否则它们还会在地里长出大片的茅草。
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是深知那原上草顽强的生命力的,因为它们有冻不坏、烧不死的草根。坚韧不拔,不畏严寒霜雪,甘于默默无闻,这就是草根的本色。记得每每在仲春时节,我在刚铲刮过不出几天的田塍上赤脚行走,脚板总被什么东西刺着,微微地痛、酸、痒,移足躬腰视之,原来是一枚枚嫩黄色的草芽正在冒尖,冲破泥土,在阳光下倔强地生长。若在田塍上铺一层软泥,过上十天半月,草根的新芽仍要冲破新泥往上冒。几十年过去了,草根亲密接触脚板的感觉至今仍记忆犹新。过去有人说:草根任人践踏,从不会抗议。脚板上的一点点酸、痒、痛,可是草根对人的一点小小的抗争?
⑦如今常有人自嘲为“草根”,但他们了解草根吗?尝过草根的滋味吗?听说过“嚼过草根,什么苦头都能吃”这句俗语吗?我很是怀疑。
⑧一点点贫瘠的泥土,也许不足以使它们根壮叶绿,但它们将根须向外伸延,穿越石缝,穿越沙砾,见缝插针,去寻找一片沃土,在那里养儿育女,增添一方绿色的景致,为人类输送一缕缕绿的芬芳。
⑨凝望那一片迎风招展的墨绿色野草,我总感觉它们的根正在地下呼吸、交谈,在酝酿新的突围、伸展、拼搏。
⑩根的世界,是一个看不见的充满顽强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壮美世界。
1.文章标题为“草根赋”,“赋”有歌颂、赞美之意,作者想歌颂、赞美什么?请从文中找到相关依据并写下来。(4分)
答:一是要歌颂、赞美草根的坚韧不拔、顽强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精神;(1分)二是要歌颂、赞美具有草根精神的那类人。(1分)依据:①第⑥段:坚韧不拔,不畏严寒霜雪,甘于默默无闻,这就是草根的本色。 ②第⑧段:它们将根须向外伸延,穿越石缝,穿越沙砾,见缝插针,去寻找一片沃土,在那里养儿育女,增添一方绿色的景致,为人类输送一缕缕绿的芬芳。③第⑨段:凝望那一片迎风招展的墨绿色野草,我总感觉它们的根正在地下呼吸、交谈,在酝酿新的突围、伸展、拼搏。④第⑩段:根的世界,是一个看不见的充满顽强生命力、创造力的壮美世界。(能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不引用原文而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得1分)
2.语言含义丰富,请品析下面两个句子。(4分)
3.第⑤段主要运用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
4.作者所言,如今现实生活中常有人自嘲为“草根”,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
答:这些人并没有真正认识“草根”精神,(1分)如选文所言,草根的本色在于默默无闻、坚韧不拔,去寻找一片沃土,实现自己的价值。(1分)而常自嘲为“草根”的那些人,他们只是看到自己生活处境恶劣,却没想到要去改变现状,(1分)缺乏“草根” 坚韧、顽强的精神,这是对“草根”的一种片面认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