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山东省济宁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时间:2017-01-10

山东省济宁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一个草长莺飞的晚春,我终于踏进细雨菲菲、烟染翠柳的江南。车子停在一个浓绿掩映  、  氤氲笼罩的村头。倏地,车内沸腾了:“这就是西递!”这就是“桃花流水,渔郎泛舟”的世外桃源的西递。
跃入眼帘的,是一座巍峨的青石牌坊。牌坊的主人胡文光,是西递文化的践行人,他使世人为西递(传诵/传颂)着佳话,经久不息。过了牌坊,就是西递村了。青一色的的徽派建筑,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一幅幅花鸟山水都赋予了这一门一扇、一窗一棂各自的灵魂。一踏进气势恢弘、陈设典雅的“玉瑞堂”“桃李园”“敬爱堂”  ……   ,迎面而来的都是一幅幅启示后人的楹联书画。百转千回,我就这样穿厅进堂,(徜徉/徘徊)在西递先人温馨儒雅的氛围里。虽然堵堵马头墙已披上苔藓,根根雕梁画栋于岁月里褪色,但依旧可以想象当年工匠们云集西递的场面。男孩十一、二岁就要外出学习经商,走出了一条“儒”、“商”、再“儒”、再“商”的人生之道。一个“奋”字,何止体现在“儒”“商”里,分明是(贯穿/贯串)了整个人生。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氤氲(yūn)    细雨菲菲    B.赋予    草长莺飞(cháng)
C.苔藓(xuǎn)   世外桃源    D.楹联(yíng)  雕梁画栋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颂  徜徉  贯穿    B.传颂  徘徊  贯串
C.传诵  徜徉  贯串    D.传诵  徘徊  贯穿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攀登到一片嶙峋的乱石上了,那时澎渤大作,振聋发聩,玉花飞溅。我全身濡湿,衣履俱透。原来我们正站在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下面,只见巨浪滔天,劈空而下。
B.围棋棋艺的提高,天赋只是一小部分,真正提高实力的,只有两个字“勤奋”。所以,建议初学围棋者,每天都要不胜其烦地做死活对杀题,和棋力相当者对弈。
C.对于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问题,有关人士称,改革不会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任何方案的制定,主事者都不应该先入为主,师心自用,而是要取决于大多数人的意见。
D.做事先做人是为人处世、工作生活中的一条清规戒律。我们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修炼内功,提高自己的品质修为,只把眼睛盯在事上,无视或轻视做人,是不可取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济宁市泗河保护管理条例》是我市制定的第一部地方性水利法规,也是我市水利领域的一件大事,对于协调各方利益、保障泗河综合开发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B.通过培育建设特色小镇,将有助于打破目前现代城市街区功能单一、生活单调、人情冷漠的尴尬局面,避免现代城市沦为只见车水马龙、只闻马达声响的空虚之城。
C.网络文学冲破了传统文学的樊篱,不仅使各个社会层面的文化内涵得到全方位的表现,而且增加并且拓宽了文学自身内部的容量和限度,扩大了文学的影响力。
D.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以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将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被誉为“舞动的丝绸之路”。首演至今,已演出2800余场,观众超过400万人次。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的先民,恐怕和其他地区的许多民族一样有着大略相同的发展路径,先是采集狩猎,再是游牧和畜牧,然后过渡到畜牧和农耕,并且萌芽了手工业。说到根,中华文化的根主要在农耕文化。
在中华大地上,农耕时代很长。这正是人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是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正是在农耕时代,人类开始有了些闲暇和冥想,在主观思雏发展和客观环境变化的刺激下,深思自己身与心的关系,也即灵与肉的关系。农耕社会特别是原始农耕社会,一个人是种不了地的,需要多人合作,甚至需要整个部落一起上,这就培育了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俗语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实质是对现实与未来之间关系的揭示,中国人秉承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由此来。从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出农耕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农耕历史、人类的发展历史都证明,人很难成为“完全自主的个体”。无论从佛教的因缘说还是从我国的儒家学说都可以看出,人总是生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的交界点上。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不够发达(或者说丢失得比较早,后世缺少记录),因此有些中外学术前辈说中华文化是一个“早熟”的文化。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与其说中华文化是“早熟”的文化,不如说西方文化是“晚熟”的文化。因为我们生长的这块土地、我们的农耕文化,决定了我们及时地进入了“唯物”的阶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证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尧舜时起就是“以人为本”的。任何文化都处在前代文化的下游,流淌着上面流过来的水,再不断注入无数小溪的水,形成浩浩荡荡的大河。中华文化的发展就是如此。
长期的农耕生活孕育发展了中华文化。好与不好、先进还是落后,不能关起门来说,应该在比较中认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农耕生活是极其宝贵的一段,它所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核心最适于人作为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繁衍、延续。工业化、后工业化所产生的一些理念,为了达到牟利的目的经常违背自然、违背规律。而以人为本的农耕文化,却一直教诲子孙要珍惜他人,珍惜物质,珍惜自然。
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根主要在农耕文化,要求我们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炎帝文化的研究。炎帝是我们的始祖,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把炙帝为我们开创并定型的农耕——不仅仅是种作物、尝百草,更重要的是农耕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当成养育中华文化的襁褓、摇篮。同时,要将研究成果化为最普通、最简单、老少成宜的语言和形式,告诉子孙后代:我们要秉承炎帝不畏艰难困苦、团结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也就是他所代表的农耕文化的理念。这有助于我们建设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选自2016年4月12日《人民日报》,作者许嘉璐,有删改)
6.关于农耕时代与农耕文化,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农耕时代出现在采集狩猎、游牧、畜牧时代之后和手工业时代之前,世界各民族的发展基本都遵循着这样的发展路径。
B.农耕时代是人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是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相比之下,中华民族的农耕时代很长。
C.农耕生活的文化核心最适于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繁衍、延续,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也是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
D.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是从尧舜时开始形成的,它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一直教诲子孙要珍惜他人,珍惜物质,珍惜自然。
7.关于农耕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先民在农耕时代有了些闲暇和冥想,他们在主观思维发展和客观环境变化的刺激下,开始深思自己身与心的关系。
B.中华文化特别重视“和”,强调以“和”来处理人际关系,这种伦理观念的形成与农耕生活要求众人合作的特点密切相关。
C.我们的农耕文化决定了中华民族及时地进入了“唯物”的阶段,这导致中外学术前辈公认中华文化是“早熟”的文化。
D.农耕生活是养育中华文化的襁褓和摇篮,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俗语中就可以看出农耕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总是生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的交界点上,很难成为“完全自主的个体”。
B.任何文化都处在前代文化的下游,今天的中华文化就处在前代农耕文化的下游,农耕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
C.工业化、后工业化时代,人们为了牟利经常违背自然、违背规律,与农耕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全背离。
D.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承农耕文化的理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建设好我们的精神家园,是作者的愿望和期待。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