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0-2021学年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01-19
辽宁省丹东市2020-2021学年度(上)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民事法律制度有多重要?很多人可能不曾想到,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的第一部法律,不是宪法、刑法,而是民事领域的婚姻法。社会秩序的建立,人民权利的保障,都有赖于对基本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和规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民事法律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进一步明确市场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充分保障公民民事权利,买卖、交易等才能顺利进行。在此背景下,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出台,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日趋完善。
既然民事法律制度已较为完善,为什么还要把与民事相关的法律编纂成一部法典?原来,民事法律调整的主体多,涵盖领域广,关系复杂,相应的法律条文数量也很庞大,其中还有不协调、不一致甚至相冲突的地方。因此,编纂民法典就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从而打通民事法律体系“血脉经络”,实现对法律条文的“深加工”。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经过系统编纂,民法典将发挥“1+1>2”的效果。
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社会关系在不断调整,调节社会关系的民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今天中国的民法典可以说是21世纪互联网、高科技时代民法典的代表。民法典的一大亮点,就是将“人格权”单独成编,所谓人格权,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的人身权,而非财产性权利,范围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将人格权单独成编,不仅弥补了传统大陆法系“重物轻人”的体系缺陷,同时彰显了21世纪信息社会背景下人格权保护的特殊价值。如何应对烦不胜烦的骚扰电话?遇到摄像头偷拍该怎么处理?AI换脸、伪造他人声音算不算侵权?这些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能在这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由此而言,这部权威、严谨的民法典,又何尝不是一部信息时代的“生活指南”?
法律的生长、完善,同样离不开其所处历史和文化的滋养。民法典中新设置的“离婚冷静期”,引发不少关注和讨论,这样的“制度设计”本身就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夫妻和谐、珍视家庭价值的文化观念。此外,民法典还专门引入“优良家风”的表述,同时在商事交易与夫妻关系的平衡中更加凸显了维护家庭和睦的价值取向。类似规定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不仅体现着“中国特色”,对于世界民事领域的立法也是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和经验。
(摘编自《民法典,让生活更美好》)
材料二: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民法典姓“民”,意味着它以民为本,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诉求,最大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在新时代,我们与民法典如约相见,可以说是一种水到渠成。
改革开放初期,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社会经济生活处在急剧变动之中,社会关系还没有定型。此时起草民法典,其所应具备的稳定性、前瞻性很难得到保证。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国民财富也持续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在此背景下,编纂民法典,完善民商事领域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为各类民商事活动提供基本遵循,具有现实紧迫性。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民法理论尚无法支持建立民法典的科学体系,立法机关当机立断,在民法典的制定上走“批发改零售”的路线,即先制定民事单行法律,待时机成熟后再编纂民法典。多年来,一批民事单行法律相继制定颁布,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事司法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全社会民事法治观念也普遍增强。这些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较好的制度基础、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
民法本质上是“人”法,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保护人格权、维护人格尊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民法典继承民法通则中有关人身权的规定,回应了人格权保护的现实需求,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把对人格权的保护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坚持和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格权独立成编,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在世界各国民法典中也是十分先进的,使我国民法典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可以说,这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它的表决通过,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达到新水平和新高度,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新时代遇见民法典》)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婚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的第一部法律,与其它基本民法一起对建立正常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基本权利起着积极的作用。
B. 虽然民事法律制度已较为完善,但民法调整的主体非常繁杂,以致出现不协调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因此需编纂民法典。
C. 材料二认为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无论是在我国还是世界都是首创的观点,与材料一有关人格权的阐释角度不同。
D.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民为本、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既有对现行民事法律规定的修改完善,也有新规定,具有里程碑意义。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要想买卖、交易等顺利进行,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市场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充分保障公民民事权利。
B. 民法典对诸如骚扰电话、偷拍、离婚冷静期等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体现了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
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民法典的制定上采取“批发改零售”的方式,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D. 我国的民法典是21世纪民法典的代表,它重人轻物,具有权威性和严谨性,是一部信息时代的“生活指南”。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法典中人格权范畴的一项是( ) (3分)
A. 明确“隐私”的定义 B.界定“著作权”的主体
C. 完善对肖像权的保护 D.确立器官捐献基本规则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
5. 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民法典得以产生的有利因素。(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看麦熟 刘成章
①肥沃的关中平原,从头年冬到次年春,走到田野上,十有八九都铺着日渐加厚的小麦的绿毡。而到了清明节呢,农谚说:“清明麦子埋老鸹。”于是,田野处处,是厚可盈尺的绿绒被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块又一块的绿绒被儿,绿光闪烁,好不喜人。从此,小麦就可着劲儿长了,那绿绒被便膨起来,膨起来,一天一个样子,直至像隆起的海浪碧波,涛声震响。忽然有那么一天,麦梢儿迎风摇摆,一浪推着一浪,有了金子一样的颜色。麦梢儿的这一变化是一种信号,它触动了每一个庄稼人的心,而跳得最快最欢最美的,却是婆娘们的心。
②婆娘,关中农村特有的称谓,把自己的一颗心分作两半——一半在婆家,一半在娘家。婆娘负重最多,爱最多,最具人性美,最有人情味。
③这不,看见麦梢儿黄了,她们立即想到了娘,想到了娘家的麦田,都准备着看望辛苦了大半年的爹娘和兄嫂弟妹,同时分享娘家麦子即将成熟的欢乐。于是,她们都忙碌起来了:蒸馍馍,烙锅盔,采拔菜蔬……丈夫、公婆都理解她们,由着她们的心性。咱关中俗话:“麦梢黄,女看娘”呀!这种风俗辈辈沿袭。她们小曲悄唱,加紧了手中的活儿。手疾脚快地找篮篮,装礼物,梳洗打扮——家家屋中大体都是这样。她们恨不得转眼间就能扑到亲娘的怀里。
④于是,麦黄天,人们都惊叹关中路广漠的田野上,到处闪耀着看麦熟的婆娘的身影。她们的肌肤有的粉红,有的微黑,有的如春萝卜般的细嫩,有的如秋白菜般的健康,真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于是,这麦黄天,田野是大片大片的黄的色块,她们是红的绿的花的荡漾的曲线。色块有了曲线喜悦的旋律,曲线有了色块的成熟的神韵。而这一切是被馨香浸透。
⑤天那么蓝,那么纯,布满麦田的大地显得更黄了。大地焕发出我们民族的原色,它那么丰盈,那么辉煌。婆娘们就走在那原色之中。丰收在望,庄稼人被它所燃烧,田野上便此起彼伏地飘荡着吼唱的秦腔。在那原色中,婆娘们踏着秦腔的节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生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是来自《诗经》的声音。婆娘们虽然不懂得《诗经》,但这声音,早就存于她们的心坎了。
⑥奔着爹,她们在走。奔着娘,她们在走。她们粘着轻尘的布鞋、皮鞋、胶鞋,踩下的脚印,千姿百态,南来北往地撒布在旷野里,一如总也开不败的夏的花朵。
⑦一片胜似一片的麦子,常常逗引得她们停下脚来。她们或者静看半天,或者干脆上前折个麦穗,放在手心把颗粒搓下来,吹去皮皮,数数一共是多少颗,然后挑一颗胖嘟嘟的颗粒,轻巧地扔进红唇,用雪白的牙齿咬咬。只这么一下,她们就能估摸出眼前这片麦子能产多少斤上等麦,能磨多少袋特级粉,能擀多少案好面条了。她们被关中大丰收的景象撩拨得晕晕乎乎的,竟至忘了此刻身在何处,以为自己嗅到的已是娘家麦子的芳香,等恍然大悟——这哪是娘家的麦地呢,便独个儿笑了起来,如歌似的灿烂。但绝不吝惜泼出去的情意,娘家爹和丈夫都不是常说么,人不能太自私了,天下农民是一家。是的,也应该为别人喜欢喜欢。何况,娘家地土好,人又勤,麦子一定不会比这儿差,也应该提前为之开怀一乐了。
⑧满怀的麦香,满心的快活,满鬓角的汗珠,满眼睫的光。她们的身姿是大小雁塔上的风铃。正干农活的男人们都知道她们是干什么去的,都为她们而感到自豪和充实。婆娘们喜滋滋地迈开脚步。现在,娘正在做什么呢?是不是早站在村口的老椿树下等我了?爹又在做着什么?一定是风风火火地联系收割机去了,但他这两天会早早地赶回家的。爹娘都上了一把年纪了,女儿多么想这回多住上几天,好给他们凑一把力,把麦子颗粒不剩地收到囤子里头。这期间一定要尽量多帮爹娘干一些事情,比如缝缝补补呀,比如领着患老年病的爷爷上医院诊治呀。可是,爹又会厉声吼叫:“哪有这种情理?”娘也会柔声相劝:“听你爹的话,回去吧。麦忙天,谁家不是等着人手用哩?”可是婆家的事又如何能让她们放下心呢!婆娘,婆娘,婆娘的心里有多少牵挂啊!
⑨脚下的这条路,已经走过百遍千遍了,却愈走愈亲切,愈走愈爱走。而且总是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悄悄呼唤:娘啊娘啊,我回来了!无边麦田的金黄的底色,她们的脚步编织着一幅既古老又鲜活的关中农村的风俗画。她们望着麦子,她们也是麦子,装饰着田野。她们急匆匆地前行,她们心灵的麦芒在前行中,辐射出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麦子的金黄与婆娘们的亮丽动人交相辉映,焕发出我们民族的原色,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B.作者笔下人物鲜活生动,多姿多彩,婆娘勤劳孝敬、公婆通情达理、爹娘质朴善良,集中展现了关中人民的精神风貌。
C.文章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描写了关中平原麦熟和婆娘们“看麦熟”的喜人景象,意在突出本文“歌颂丰收”的主题。
D.文章第五自然段,作者引用婆娘们并不懂得的《诗经》中的诗句,体现了“看麦熟”风俗的文化内涵及其深厚底蕴。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肥沃的关中平原”开头,既为后文描写麦熟景象做了铺垫,也为后文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环境。
B.文章第一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多用短句,简洁明快,既可突出小麦生长之快,也表现了人们内心的无比喜悦。
C.文章第⑧段文字主要通过对群体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及场面烘托,表现婆娘们对娘家和婆家的双重牵挂。
D.本文将叙事、写人、抒情融为一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采用长短错落的句式,生动展现了关中大地的独特魅力。
8.文章洋溢着关中平原浓郁的乡土风情,请从不同角度举例分析。(4分)
9.散文最突出特点“形散神聚”在本文得到充分的体现,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民事法律制度有多重要?很多人可能不曾想到,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的第一部法律,不是宪法、刑法,而是民事领域的婚姻法。社会秩序的建立,人民权利的保障,都有赖于对基本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和规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民事法律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进一步明确市场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充分保障公民民事权利,买卖、交易等才能顺利进行。在此背景下,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出台,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日趋完善。
既然民事法律制度已较为完善,为什么还要把与民事相关的法律编纂成一部法典?原来,民事法律调整的主体多,涵盖领域广,关系复杂,相应的法律条文数量也很庞大,其中还有不协调、不一致甚至相冲突的地方。因此,编纂民法典就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从而打通民事法律体系“血脉经络”,实现对法律条文的“深加工”。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经过系统编纂,民法典将发挥“1+1>2”的效果。
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社会关系在不断调整,调节社会关系的民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今天中国的民法典可以说是21世纪互联网、高科技时代民法典的代表。民法典的一大亮点,就是将“人格权”单独成编,所谓人格权,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的人身权,而非财产性权利,范围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将人格权单独成编,不仅弥补了传统大陆法系“重物轻人”的体系缺陷,同时彰显了21世纪信息社会背景下人格权保护的特殊价值。如何应对烦不胜烦的骚扰电话?遇到摄像头偷拍该怎么处理?AI换脸、伪造他人声音算不算侵权?这些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能在这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由此而言,这部权威、严谨的民法典,又何尝不是一部信息时代的“生活指南”?
法律的生长、完善,同样离不开其所处历史和文化的滋养。民法典中新设置的“离婚冷静期”,引发不少关注和讨论,这样的“制度设计”本身就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夫妻和谐、珍视家庭价值的文化观念。此外,民法典还专门引入“优良家风”的表述,同时在商事交易与夫妻关系的平衡中更加凸显了维护家庭和睦的价值取向。类似规定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不仅体现着“中国特色”,对于世界民事领域的立法也是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和经验。
(摘编自《民法典,让生活更美好》)
材料二: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民法典姓“民”,意味着它以民为本,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诉求,最大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在新时代,我们与民法典如约相见,可以说是一种水到渠成。
改革开放初期,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社会经济生活处在急剧变动之中,社会关系还没有定型。此时起草民法典,其所应具备的稳定性、前瞻性很难得到保证。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国民财富也持续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在此背景下,编纂民法典,完善民商事领域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为各类民商事活动提供基本遵循,具有现实紧迫性。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民法理论尚无法支持建立民法典的科学体系,立法机关当机立断,在民法典的制定上走“批发改零售”的路线,即先制定民事单行法律,待时机成熟后再编纂民法典。多年来,一批民事单行法律相继制定颁布,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事司法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全社会民事法治观念也普遍增强。这些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较好的制度基础、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
民法本质上是“人”法,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保护人格权、维护人格尊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民法典继承民法通则中有关人身权的规定,回应了人格权保护的现实需求,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把对人格权的保护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坚持和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格权独立成编,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在世界各国民法典中也是十分先进的,使我国民法典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可以说,这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它的表决通过,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达到新水平和新高度,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新时代遇见民法典》)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婚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的第一部法律,与其它基本民法一起对建立正常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基本权利起着积极的作用。
B. 虽然民事法律制度已较为完善,但民法调整的主体非常繁杂,以致出现不协调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因此需编纂民法典。
C. 材料二认为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无论是在我国还是世界都是首创的观点,与材料一有关人格权的阐释角度不同。
D.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民为本、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既有对现行民事法律规定的修改完善,也有新规定,具有里程碑意义。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要想买卖、交易等顺利进行,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市场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充分保障公民民事权利。
B. 民法典对诸如骚扰电话、偷拍、离婚冷静期等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体现了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
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民法典的制定上采取“批发改零售”的方式,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D. 我国的民法典是21世纪民法典的代表,它重人轻物,具有权威性和严谨性,是一部信息时代的“生活指南”。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法典中人格权范畴的一项是( ) (3分)
A. 明确“隐私”的定义 B.界定“著作权”的主体
C. 完善对肖像权的保护 D.确立器官捐献基本规则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
5. 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民法典得以产生的有利因素。(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看麦熟 刘成章
①肥沃的关中平原,从头年冬到次年春,走到田野上,十有八九都铺着日渐加厚的小麦的绿毡。而到了清明节呢,农谚说:“清明麦子埋老鸹。”于是,田野处处,是厚可盈尺的绿绒被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块又一块的绿绒被儿,绿光闪烁,好不喜人。从此,小麦就可着劲儿长了,那绿绒被便膨起来,膨起来,一天一个样子,直至像隆起的海浪碧波,涛声震响。忽然有那么一天,麦梢儿迎风摇摆,一浪推着一浪,有了金子一样的颜色。麦梢儿的这一变化是一种信号,它触动了每一个庄稼人的心,而跳得最快最欢最美的,却是婆娘们的心。
②婆娘,关中农村特有的称谓,把自己的一颗心分作两半——一半在婆家,一半在娘家。婆娘负重最多,爱最多,最具人性美,最有人情味。
③这不,看见麦梢儿黄了,她们立即想到了娘,想到了娘家的麦田,都准备着看望辛苦了大半年的爹娘和兄嫂弟妹,同时分享娘家麦子即将成熟的欢乐。于是,她们都忙碌起来了:蒸馍馍,烙锅盔,采拔菜蔬……丈夫、公婆都理解她们,由着她们的心性。咱关中俗话:“麦梢黄,女看娘”呀!这种风俗辈辈沿袭。她们小曲悄唱,加紧了手中的活儿。手疾脚快地找篮篮,装礼物,梳洗打扮——家家屋中大体都是这样。她们恨不得转眼间就能扑到亲娘的怀里。
④于是,麦黄天,人们都惊叹关中路广漠的田野上,到处闪耀着看麦熟的婆娘的身影。她们的肌肤有的粉红,有的微黑,有的如春萝卜般的细嫩,有的如秋白菜般的健康,真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于是,这麦黄天,田野是大片大片的黄的色块,她们是红的绿的花的荡漾的曲线。色块有了曲线喜悦的旋律,曲线有了色块的成熟的神韵。而这一切是被馨香浸透。
⑤天那么蓝,那么纯,布满麦田的大地显得更黄了。大地焕发出我们民族的原色,它那么丰盈,那么辉煌。婆娘们就走在那原色之中。丰收在望,庄稼人被它所燃烧,田野上便此起彼伏地飘荡着吼唱的秦腔。在那原色中,婆娘们踏着秦腔的节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生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是来自《诗经》的声音。婆娘们虽然不懂得《诗经》,但这声音,早就存于她们的心坎了。
⑥奔着爹,她们在走。奔着娘,她们在走。她们粘着轻尘的布鞋、皮鞋、胶鞋,踩下的脚印,千姿百态,南来北往地撒布在旷野里,一如总也开不败的夏的花朵。
⑦一片胜似一片的麦子,常常逗引得她们停下脚来。她们或者静看半天,或者干脆上前折个麦穗,放在手心把颗粒搓下来,吹去皮皮,数数一共是多少颗,然后挑一颗胖嘟嘟的颗粒,轻巧地扔进红唇,用雪白的牙齿咬咬。只这么一下,她们就能估摸出眼前这片麦子能产多少斤上等麦,能磨多少袋特级粉,能擀多少案好面条了。她们被关中大丰收的景象撩拨得晕晕乎乎的,竟至忘了此刻身在何处,以为自己嗅到的已是娘家麦子的芳香,等恍然大悟——这哪是娘家的麦地呢,便独个儿笑了起来,如歌似的灿烂。但绝不吝惜泼出去的情意,娘家爹和丈夫都不是常说么,人不能太自私了,天下农民是一家。是的,也应该为别人喜欢喜欢。何况,娘家地土好,人又勤,麦子一定不会比这儿差,也应该提前为之开怀一乐了。
⑧满怀的麦香,满心的快活,满鬓角的汗珠,满眼睫的光。她们的身姿是大小雁塔上的风铃。正干农活的男人们都知道她们是干什么去的,都为她们而感到自豪和充实。婆娘们喜滋滋地迈开脚步。现在,娘正在做什么呢?是不是早站在村口的老椿树下等我了?爹又在做着什么?一定是风风火火地联系收割机去了,但他这两天会早早地赶回家的。爹娘都上了一把年纪了,女儿多么想这回多住上几天,好给他们凑一把力,把麦子颗粒不剩地收到囤子里头。这期间一定要尽量多帮爹娘干一些事情,比如缝缝补补呀,比如领着患老年病的爷爷上医院诊治呀。可是,爹又会厉声吼叫:“哪有这种情理?”娘也会柔声相劝:“听你爹的话,回去吧。麦忙天,谁家不是等着人手用哩?”可是婆家的事又如何能让她们放下心呢!婆娘,婆娘,婆娘的心里有多少牵挂啊!
⑨脚下的这条路,已经走过百遍千遍了,却愈走愈亲切,愈走愈爱走。而且总是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悄悄呼唤:娘啊娘啊,我回来了!无边麦田的金黄的底色,她们的脚步编织着一幅既古老又鲜活的关中农村的风俗画。她们望着麦子,她们也是麦子,装饰着田野。她们急匆匆地前行,她们心灵的麦芒在前行中,辐射出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麦子的金黄与婆娘们的亮丽动人交相辉映,焕发出我们民族的原色,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B.作者笔下人物鲜活生动,多姿多彩,婆娘勤劳孝敬、公婆通情达理、爹娘质朴善良,集中展现了关中人民的精神风貌。
C.文章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描写了关中平原麦熟和婆娘们“看麦熟”的喜人景象,意在突出本文“歌颂丰收”的主题。
D.文章第五自然段,作者引用婆娘们并不懂得的《诗经》中的诗句,体现了“看麦熟”风俗的文化内涵及其深厚底蕴。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肥沃的关中平原”开头,既为后文描写麦熟景象做了铺垫,也为后文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环境。
B.文章第一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多用短句,简洁明快,既可突出小麦生长之快,也表现了人们内心的无比喜悦。
C.文章第⑧段文字主要通过对群体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及场面烘托,表现婆娘们对娘家和婆家的双重牵挂。
D.本文将叙事、写人、抒情融为一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采用长短错落的句式,生动展现了关中大地的独特魅力。
8.文章洋溢着关中平原浓郁的乡土风情,请从不同角度举例分析。(4分)
9.散文最突出特点“形散神聚”在本文得到充分的体现,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