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怪人言先生》阅读答案

时间:2017-02-15
怪人言先生
​凌鼎年
 ①古庙镇是娄城最古老的一个乡镇,早先仅一条街,用很俗的当地土话形容,一场尿,从镇东到镇西梢还尿不完。这当然是说笑话。
 ​② 因其小,镇上谁不认识谁。
 ​③ 说起来言先生算是个小镇名人。他的出名开始是因为他能写一手龙飞凤舞的毛笔字。逢年过节,婚丧喜事,常有人来求他写个对、写个联,他也总是来者不拒。你有酬谢,他写;你没有酬谢,他也照写。
 ​④ 待他退休后,言先生突然有了个怪脾气,婚事上的,随你双喜字、喜联、贺联,送新人条幅,他有求必应。丧事上的“奠”字,以及挽联等,对不起,他一概不写了,而且他还订出一条规矩,广而告之:凡喜事,有求必到,不请也到;凡丧事,一律不到,至亲好友,一视同仁。
 ⑤ 这不是有点不近情理吗?他能做到吗?
 ​⑥ 这言先生竟然言出必行,不折不扣地做到了。最典型的是他学校的老校长病故了,镇中学的现任教师、退休教师能到的几乎全到了,唯他礼到人不到。校长在小镇上怎么说也是德高望重,他却我行我素。
 ​⑦ 言先生的不写挽联,不参加追悼会,惹得小镇人背后风言风语说了他不少难听话,他全不在意。
 ⑧ 还有怪事呢,他女儿谈了个朋友,是市里老干部局的,小伙子长得蛮帅,大学毕业生,又是党员,政治前途很是看好。可言先生就是不同意这门亲事。要说原因,笑歪你嘴,他说这老干部局一年当中要无数次跑病房看望生病的老干部,好多次跑殡仪馆为病故的老干部开追悼会送终,不行,不行,这工作没一点朝气,我女儿不能嫁这样的小伙子,硬生生被他搅得散了伙。最有意思的是,自他退休后,他一改以前衣着朴素的老习惯,喜欢起了红色的衣服,衬衫红色的,羊毛衫红色的,内裤红色的,外套红色的。古庙镇是个传统小镇,谁见过一个花甲年纪的穿得里外全红,这太引人注目了。说得难听些,小镇人把他当老妖怪看,可他自我感觉甚好。冬天的时候,他不知从哪儿买到了一顶那些画家爱戴的荷叶帽,竟然也是红色的,红贡呢的。只要他一出门,没有人不朝他看的,背后指指戳戳的。有人怀疑这言先生是否老伴死得早,一个人过得太孤独,脑子出了啥毛病。
​⑨ 因言先生的人品向来不错,退休后他的某些出格举动,镇上人也就眼开眼闭。反正是他自己的事,影响不了别人啥。
 ⑩ 小镇人真正看不下去是最近的事。这言先生到娄城儿子处住了一阵后,突然又在小镇上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回身边多了一位女性,四十多岁,一副风韵犹存的样子。这女的竟然在小镇的街上,大庭广众挽着言先生的手臂逛街,完全是旁若无人的气派。这有点让那些老派的小镇人觉得言先生这回做得太过了。假若是年轻人如此,那倒也罢了。你言先生花甲年纪已过,反倒活过去了,这不是应了小镇上的土话“年纪活在狗身上了”?!
​⑩ “老不要脸的!”有人在他背后啐了一口。
​⑪ 更吃惊的事还在后头,前不久,言先生书写了大红请柬,凡熟识的一家家发。原来他要与那位岑女士结为连理,他将在小镇上最上档次的三阳饭店摆喜宴,并言明一律不收礼。
​⑫ 不知小镇人是少见多怪,还是对言先生的行为不满,他结婚那天,前来祝贺的人寥寥无几,这场面有点尴尬。言先生一点也不恼,马上用脸盆装了一盆喜糖,到饭店门口免费派送,还大声叫着:“见者有份,同沐喜庆。”他见来抢糖的很多,干脆对大家说:“见面即为有缘人,同喜同喜,喜宴我请,谢谢光临。”不一会,坐足坐满,结果还临时加了两桌。这成了古庙镇历史上最热闹的一次喜宴,让小镇人饭后茶余嚼了好一阵呢。
 ​⑬ 喜宴后,言先生搬到城里去住了。
​⑭ 言先生走后,小镇人有些失落,那些没去喜宴捧场的还真有点后悔呢。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注重通过渲染环境来隐喻时代背景,开篇以“一场尿,从镇东梢尿到镇西梢还尿不完”形容古镇的小,隐喻古镇的封闭落后。
​B.小说以小见大,通过言先生这个典型人物退休前后的变化,折射出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人们对进步的追求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与动摇。
​C.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言先生不参加老校长的丧礼、反对女儿的亲事、逛街等细节描写,充分地刻画出言先生的怪异。
​D.小说情节一波三折,高潮迭起。言先生穿得里外全红,不顾人们的指指戳戳,将小说推向了高潮,也充分反映出人们思想的僵化。
​E.小说的结尾意蕴丰富,堪称神来之笔。为何失落?缘何后悔?给人留下了思考的巨大空间,也蕴含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极具张力。
​(2)小说第④段如此设置,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在刻画怪人言先生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那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标题说言先生是怪人,有人认为,言先生并不怪异,怪异的是小镇的人们。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答B得3分,答E得2分,答C得l分。答A、D不得分。(C理解不准,言先生不参加老校长的丧礼、反对女儿的亲事、逛街等情节都是作者的叙述,不是细节描写,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应是言先生请客; A 无中生有,没有隐喻时代背景,过度解读; D理解错误,小说情节层层推进,而非一波三折,言先生请客才是小说的最高潮)
​(2) ① 结构上承上启下,与退休前的言先生形成对比; ⑧ 照应了小说标题中的“怪”,为后文的情节展开做铺垫;③ 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每点2分)
​(3) ① 畏惧死亡,拒绝衰老:不参加丧礼,坚决反对女儿谈老干部局的男朋友。 ② 追求时髦,敢为人先:一改朴素的老习惯,一身红。 ③ 祟尚自由,拒绝束缚:自由恋爱,老夫少妻,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不理他人的非议,率性而行。(每点2分)
​(4)示例一:言先生看似怪异,实际并不怪异,怪异的是小镇的人们。① 言先生的外在行为看似怪异,实则是一种对生命的无比热爱,对美丽的无尽追求,而这种热爱与追求,恰恰为大多数人所漠视,甚至抗拒,因此怪异的是小镇的人们,而不是言先生。 ② 言先生的追求体现的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却挑战了小镇人们固有的社会观,小镇人们不能接受,只能说明小镇人们依然被传统观念制约着,怪异的是他们,而非言先生。 ③ 言先生大摆喜宴,被邀请而来参加的人寥寥无几,言先生走后,小镇的人们又失落,这种对美好追求的抗拒与期盼的矛盾心理,体现的恰恰是小镇人们的怪异。
​示例二:言先生不怪异,小镇的人们也不怪异。① 言先生的外在行为看似怪异,实则是一种对生命的无比热爱,对美丽的无尽追求,而这种热爱与追求,体现的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并不怪异;小镇人们漠视甚至抗拒言先生的热爱与追求,说明小镇人们依然被传统观念制约着,这种情况在当时是一种典型存在。所以说小镇人们也不怪异。② 言先生大摆喜宴,最后坐足坐满,还临时加了两桌,这说明传统观念已经受到新观念的冲击,已经有人开始接受这种观念,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属于正常范畴。 ③ 言先生走后,那些没去喜宴捧场的还真有点后侮,表明了小镇人们开始醒悟,也想冲破旧俗的束缚。对进步的期盼是符合社会潮流的,只不过言先生醒悟得早一点而已。(表明观点2分,从言先生的行为实质、小镇人们的思维惯性和矛盾心理三个方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