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一中2017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4)
时间:2016-11-05
阶段性考试答案
1.D【解析】A稔rěn B齿颊留香 D镌juān刻 朗朗上口
2.C【解析】“冬尽”对“春回”表明时间的变化,末尾的“声”字是平声
3.A【解析】题写:指书写(标题、匾额等)。题签:题写书名,不带宾语。内涵:(语言、作品等)所包含的的内容;内在的涵养。蕴涵:动词,包含。
吟咏: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诗文)。涵泳:陶冶,品味。
4.B【解析】(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听之任之:听任事情自然发展变化,不管不问,多指不好的事情。敬而远之:表示尊敬,但不愿接近。“有鼻子有眼”比喻地把听闻、谣言、传说、虚构等没有眼见为实的事物描述得非常具体细致,就像亲眼看到过的一样。)
5.B 【解析】(A 搭配不当,应将“问题”改为“局面、困境”等,或者将“大大缓解”改为“解决”。 C.主客倒置,改为“对于我们来说,‘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 D.成份残缺,删去“让”。)
6.B【解析】(原文是“传统的选择和杂交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应该有“一般”)
7.C【解析】(“对人类生存有负面作用”,表述绝对,从原文来看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生存是否有负面作用尚无定论)
8.B【解析】(“比传统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灵活性和精确性”,理解错误,声明中只说“遗传新技术为作物改良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原文中说“并不一定会有新的或更大的风险”,而“商品化的产品”的安全性,也不等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
9.B【解析】许:期望
10.A【解析】A都表示并列 B介词,表原因/介词,用 C介词,在/表比较;D连词,就,那么/连词,表转折
11.D
12.B【解析】B项中“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对他儿子加以杖责”错,原文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由此句可知杖打的是张宗,不是他的儿子。
13. (1)伯父虽然因为职务关系事奉他,但是鄙视他的为人。
(2)你凭借着一个县令的身份能够这样,比那些言事官强太多了!
(3)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也就可以了。
【参考译文】
我的伯父叫苏涣。最初取字公群,后来又取字文父。年少时很聪明。所结交的朋友都是当时的上了岁数的有德行的人。天圣元年,才参加乡试。第二年中举,被任命为凤翔府宝鸡县主簿。不久,调任凤州司法。王蒙正担任凤州知州,因为与章献太后是亲家,就仗势欺人,骄傲蛮横。知道苏公贤能,屈心下意,以礼相待,把郡中事物托付给苏公。伯父虽然因为职务关系事奉他,但是鄙视他的为人。王蒙正曾经向朝廷举荐他,又给权要大官写信,说苏公可以被任用。苏公告诉郡中驻京办事机构的官吏,压下王蒙正的奏章并把王蒙正写给权要的私人信件藏起来。不久,王蒙正失势落马,当时的士人因此称赞苏公。
因为给太夫人服丧而离任。后来被起用为开封士曹。雍丘有个百姓死在了监狱里,县里的官吏害怕担罪,说是那人得病死的。州府派人审理这个案子,经过好几个人审理也没能查出真相。等到苏公一去,就给他伸了冤。西夏人进犯边境。府中赎买市民的马匹来扩充骑兵。府尹把此事交给苏公,需要的马匹全部征得并且没有扰乱百姓。虽然处理政务非常宽松,但是用法十分恰当,吏民敬畏他,但是又安于他的治理。阆中人鲜于冼,年少时喜欢学习,行为纯正踏实。苏公对待他非常关照,把他作为地方举荐的人选,他因此而得以进入仕途。他刚做官的时候,苏公又期望他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吏。后来鲜于冼做到谏议大夫,号称名臣。
被选任为祥符知县,乡里从事抄写工作的吏员张宗长久以来作奸犯科以权谋私。害怕苏公,借口有病,过了一百天就辞职了,又引荐他的儿子代替自己。苏公说:“按照法律,抄写人员应该任用三等人,你是第二等,不行。”张宗向来巴结了不少权贵,就向州府申诉,州府发函给祥符县,苏公把张宗打了一顿棍子。不久有地位比较高的宦官来到州府,传达皇帝的旨意,让张宗担任书手,苏公根据法律不接受诏命。又有一个宦官来到说:“即使不合法,也一定要给予他这个职位。”苏公对府尹李珣说:“一个平民百姓却能如此扰乱法律。府中也不能办成什么事了,你为什么不用县里不同意的原因来争辩呢。”李珣听了苏公的话很惭愧,第二天入朝上奏此事,皇上说很好,派内侍查究此事。因为张宗贿赂了温成等人求情,就不再深究这件事。打了假传诏命的宦官一顿棍子,将之贬斥。整个府中都很震动。孝肃公包拯见到苏公,赞叹道:“你凭借着一个县令的身份能够这样,比那些言事官强太多了!”升任利州路提点刑狱。苏公到任一年多,弹劾了一个擅自杀人的城固县令,整个利州路的人都震动害怕,因此而太平无事。
苏公死后27年,不危叙述记录了苏公过去的事情,并交给我苏辙说:“先君已经去世了,只有我们小辈人了,不及时加以记录,时间长了会更加散佚湮灭,那我们就太不孝了。”
我小时候在伯父跟前,听他说:“我小时候读书,稍大些后写文章,每天有一定的限量,不完成不罢休。到外面去的路上,言行都符合规矩,回到卧室,也没有怠惰的神情。所以在那个时候,没听说犯过什么错误。你们的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也学习我少犯错误的作法就可以了。我担心子侄辈每天懈怠,所以记录了我听说的这些,来警示他们。
1.D【解析】A稔rěn
2.C【解析】“冬尽”对“春回”表明时间的变化,末尾的“声”字是平声
3.A【解析】题写:指书写(标题、匾额等)。题签:题写书名,不带宾语。内涵:(语言、作品等)所包含的的内容;内在的涵养。蕴涵:动词,包含。
吟咏: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诗文)。涵泳:陶冶,品味。
4.B【解析】(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听之任之:听任事情自然发展变化,不管不问,多指不好的事情。敬而远之:表示尊敬,但不愿接近。“有鼻子有眼”比喻地把听闻、谣言、传说、虚构等没有眼见为实的事物描述得非常具体细致,就像亲眼看到过的一样。)
5.B 【解析】(A 搭配不当,应将“问题”改为“局面、困境”等,或者将“大大缓解”改为“解决”。 C.主客倒置,改为“对于我们来说,‘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 D.成份残缺,删去“让”。)
6.B【解析】(原文是“传统的选择和杂交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应该有“一般”)
7.C【解析】(“对人类生存有负面作用”,表述绝对,从原文来看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生存是否有负面作用尚无定论)
8.B【解析】(“比传统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灵活性和精确性”,理解错误,声明中只说“遗传新技术为作物改良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原文中说“并不一定会有新的或更大的风险”,而“商品化的产品”的安全性,也不等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
9.B【解析】许:期望
10.A【解析】A都表示并列
11.D
12.B【解析】B项中“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对他儿子加以杖责”错,原文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由此句可知杖打的是张宗,不是他的儿子。
13. (1)伯父虽然因为职务关系事奉他,但是鄙视他的为人。
(2)你凭借着一个县令的身份能够这样,比那些言事官强太多了!
(3)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也就可以了。
【参考译文】
我的伯父叫苏涣。最初取字公群,后来又取字文父。年少时很聪明。所结交的朋友都是当时的上了岁数的有德行的人。天圣元年,才参加乡试。第二年中举,被任命为凤翔府宝鸡县主簿。不久,调任凤州司法。王蒙正担任凤州知州,因为与章献太后是亲家,就仗势欺人,骄傲蛮横。知道苏公贤能,屈心下意,以礼相待,把郡中事物托付给苏公。伯父虽然因为职务关系事奉他,但是鄙视他的为人。王蒙正曾经向朝廷举荐他,又给权要大官写信,说苏公可以被任用。苏公告诉郡中驻京办事机构的官吏,压下王蒙正的奏章并把王蒙正写给权要的私人信件藏起来。不久,王蒙正失势落马,当时的士人因此称赞苏公。
因为给太夫人服丧而离任。后来被起用为开封士曹。雍丘有个百姓死在了监狱里,县里的官吏害怕担罪,说是那人得病死的。州府派人审理这个案子,经过好几个人审理也没能查出真相。等到苏公一去,就给他伸了冤。西夏人进犯边境。府中赎买市民的马匹来扩充骑兵。府尹把此事交给苏公,需要的马匹全部征得并且没有扰乱百姓。虽然处理政务非常宽松,但是用法十分恰当,吏民敬畏他,但是又安于他的治理。阆中人鲜于冼,年少时喜欢学习,行为纯正踏实。苏公对待他非常关照,把他作为地方举荐的人选,他因此而得以进入仕途。他刚做官的时候,苏公又期望他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吏。后来鲜于冼做到谏议大夫,号称名臣。
被选任为祥符知县,乡里从事抄写工作的吏员张宗长久以来作奸犯科以权谋私。害怕苏公,借口有病,过了一百天就辞职了,又引荐他的儿子代替自己。苏公说:“按照法律,抄写人员应该任用三等人,你是第二等,不行。”张宗向来巴结了不少权贵,就向州府申诉,州府发函给祥符县,苏公把张宗打了一顿棍子。不久有地位比较高的宦官来到州府,传达皇帝的旨意,让张宗担任书手,苏公根据法律不接受诏命。又有一个宦官来到说:“即使不合法,也一定要给予他这个职位。”苏公对府尹李珣说:“一个平民百姓却能如此扰乱法律。府中也不能办成什么事了,你为什么不用县里不同意的原因来争辩呢。”李珣听了苏公的话很惭愧,第二天入朝上奏此事,皇上说很好,派内侍查究此事。因为张宗贿赂了温成等人求情,就不再深究这件事。打了假传诏命的宦官一顿棍子,将之贬斥。整个府中都很震动。孝肃公包拯见到苏公,赞叹道:“你凭借着一个县令的身份能够这样,比那些言事官强太多了!”升任利州路提点刑狱。苏公到任一年多,弹劾了一个擅自杀人的城固县令,整个利州路的人都震动害怕,因此而太平无事。
苏公死后27年,不危叙述记录了苏公过去的事情,并交给我苏辙说:“先君已经去世了,只有我们小辈人了,不及时加以记录,时间长了会更加散佚湮灭,那我们就太不孝了。”
我小时候在伯父跟前,听他说:“我小时候读书,稍大些后写文章,每天有一定的限量,不完成不罢休。到外面去的路上,言行都符合规矩,回到卧室,也没有怠惰的神情。所以在那个时候,没听说犯过什么错误。你们的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也学习我少犯错误的作法就可以了。我担心子侄辈每天懈怠,所以记录了我听说的这些,来警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