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州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6-12-24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董其昌,字元宰,松江华亭人。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礼部侍郎田一俊以教习卒官,其昌请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迁授编修。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起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并不赴。
光宗立,问:旧讲官董先生安在?乃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擢本寺卿,兼侍读学士。时修《神宗实录》,命往南方采辑先朝章疏及遗事,其昌广搜博征,录成三百本。又采留中之疏切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五年正月,拜南京礼部尚书。时政在奄竖,党祸酷烈①。其昌深自引远,逾年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居三年,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三。赠太子太傅。福王时,谥文敏。
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初,华亭自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莫如忠及子是龙皆以善书称。其昌后出,超越诸家。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四方金石之刻,得其制作手书,以为二绝。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精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字以为重。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人撅之米芾、赵孟頫云。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刑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刑、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
(选自《明史·董其昌传》)
吾学书在十七岁时。先是吾家仲子名传绪,与余同试于郡,郡守以余书拙置第二,自是始发愤临池矣。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锺元常《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乃于书家之神理实未有入处徒守格辄耳。比游嘉兴,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评。然自此渐渐有小得,今将二十七年,犹作随波逐浪书家。翰墨小道,其难如是,况学道乎?
(选自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自叙答》)
【注】①党祸酷烈:此处指明朝东林党人受到宦官的残酷镇压和迫害。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称疾归 坐,犯……罪
B.起故宫,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 徇,顺从,遵从
C.造请无虚日 造,制造,创造
D.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 逮,逮捕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B.光宗立,问:“旧讲宫董先生安在?”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C.先是吾家仲子伯长名传绪,与余同试于郡 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
D.布政莫如忠及子是龙皆以善书称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乃于书家之神/理实未有入处/徒守格辄耳
B.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乃于书家之神理/实未有入处/徒守格辄耳
C. 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乃于书家之神理/实未有入处/徒守格辄耳
D.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乃于书家之神理实/未有入处/徒守格辄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A.董其昌为人仗义,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在任上,董其昌为此事请假,奔走数千里路程,把田一俊的灵柩护送回乡里安葬。
B.董其昌做事很踏实,修撰《神宗实录》时,朝廷派他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他搜集记录了三百多本,受到皇上褒奖。
C.董其昌很正直,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时,看不惯宦官把持朝政,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就对东林党人暗中施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
D.董其昌有多种才能,擅长书法、绘画、书画鉴赏,还精于禅理,并取得很大成就,人们把他比作米芾、赵孟頫,后又称他为“南董”。
第II卷(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3分)
②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3分)
③然自此渐有小得,今将二十七年,犹作随波逐浪书家。翰墨小道,其难如是,况学道乎?(4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①,应是钓秋水。
差池②不相见,黾勉③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④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①巾柴车:指乘小车出游。②差池:指此来彼往而错过。③黾勉:殷勤。④及兹:来此。契:惬意。
(1)从上山到下山,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4分)
(2)从全诗来看,“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两句有什么作用?(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赤壁赋》中“ , ”写出了一世之雄曹操对江斟酒,横矛吟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情景。
②《陋室铭》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 ”。
③与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样,王湾《次北固山下》用“ , ”两句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董其昌,字元宰,松江华亭人。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礼部侍郎田一俊以教习卒官,其昌请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迁授编修。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起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并不赴。
光宗立,问:旧讲官董先生安在?乃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擢本寺卿,兼侍读学士。时修《神宗实录》,命往南方采辑先朝章疏及遗事,其昌广搜博征,录成三百本。又采留中之疏切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五年正月,拜南京礼部尚书。时政在奄竖,党祸酷烈①。其昌深自引远,逾年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居三年,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三。赠太子太傅。福王时,谥文敏。
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初,华亭自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莫如忠及子是龙皆以善书称。其昌后出,超越诸家。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四方金石之刻,得其制作手书,以为二绝。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精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字以为重。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人撅之米芾、赵孟頫云。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刑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刑、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
(选自《明史·董其昌传》)
吾学书在十七岁时。先是吾家仲子名传绪,与余同试于郡,郡守以余书拙置第二,自是始发愤临池矣。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锺元常《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乃于书家之神理实未有入处徒守格辄耳。比游嘉兴,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评。然自此渐渐有小得,今将二十七年,犹作随波逐浪书家。翰墨小道,其难如是,况学道乎?
【注】①党祸酷烈:此处指明朝东林党人受到宦官的残酷镇压和迫害。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称疾归
B.起故宫,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
C.造请无虚日
D.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
B.光宗立,问:“旧讲宫董先生安在?”
C.先是吾家仲子伯长名传绪,与余同试于郡
D.布政莫如忠及子是龙皆以善书称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乃于书家之神/理实未有入处/徒守格辄耳
B.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乃于书家之神理/实未有入处/徒守格辄耳
C. 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乃于书家之神理/实未有入处/徒守格辄耳
D.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徵仲、祝希哲/置之眼角/乃于书家之神理实/未有入处/徒守格辄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A.董其昌为人仗义,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在任上,董其昌为此事请假,奔走数千里路程,把田一俊的灵柩护送回乡里安葬。
B.董其昌做事很踏实,修撰《神宗实录》时,朝廷派他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他搜集记录了三百多本,受到皇上褒奖。
C.董其昌很正直,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时,看不惯宦官把持朝政,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就对东林党人暗中施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
D.董其昌有多种才能,擅长书法、绘画、书画鉴赏,还精于禅理,并取得很大成就,人们把他比作米芾、赵孟頫,后又称他为“南董”。
第II卷(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3分)
②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3分)
③然自此渐有小得,今将二十七年,犹作随波逐浪书家。翰墨小道,其难如是,况学道乎?(4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①,应是钓秋水。
差池②不相见,黾勉③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④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①巾柴车:指乘小车出游。②差池:指此来彼往而错过。③黾勉:殷勤。④及兹:来此。契:惬意。
(1)从上山到下山,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4分)
(2)从全诗来看,“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两句有什么作用?(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赤壁赋》中“
②《陋室铭》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③与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样,王湾《次北固山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