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时间:2018-01-31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雅 舍
梁实秋
①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②“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③“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 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 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 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 风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 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
④“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⑤“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边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⑥“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节选自《雅舍小品》)
15. 梁实秋的散文以语言幽默、典雅著称,请从第③段中分别举例说明。
16. 第⑤段结尾说“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请写出笠翁姓名,并据此段推测笠翁对于房屋陈设有哪些看法?
17. 第④段描写大雨磅礴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8. 梁实秋在《论散文》一文中说“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请结合文本,探究文中所包含的作者的人格思想。
【答案】15. ①如:“鼠子瞰灯”“聚蚊成雷”“骨骼都像是硬的”“格外猖獗”等语句,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又把“酣声、喷嚏”罗列无遗。这类充满人间烟火味的的近乎粗俗的事物,又用上一个十分雅致的文句来收束——“荡漾而来,破我沉寂”。②又如:“咿唔诗章,喁喁细语”“破我岑寂”等语句,多用四字词语,对偶排比,整散结合,骈散相间,雅俗共存,体现了语言的典雅。
16. 笠翁指李渔。第五段房屋陈设的特点有:陈设简朴,易于安排,最能彰显主人个性。物质形态未能尽如人意,作者就从自然界去找快乐,觅情趣。
17. 写了大雨滂沱时,雅室“满室狼藉”,我的“惶悚不安”,与上文雅室“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相照应,照应下文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
18. 作者先极写“雅舍”之“陋”,文中又要强调“雅舍”之优和“雅舍”的个性,可见“雅舍”虽有许多简陋和不便之处,但作者却能自得其乐,寄寓它温情和爱意;称之为“雅舍”,是作者对当时生活环境的无奈和自我调侃;表现了作者开朗乐观的心态和旷达超脱的情怀以及对待困境释然、达观、豁达的人格思想。
【解析】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的语言特色。题目已经明确文章的语言特点是“幽默、典雅”,第三段中“鼠子瞰灯”“聚蚊成雷”“骨骼都像是硬的”“格外猖獗”等语句,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又把“酣声”、“喷嚏”罗列无遗。这类充满人间烟火味的的近乎粗俗的事物,又用上一个十分雅致的文句来收束——“荡漾而来,破我沉寂”。又如引用外国人对国人“懒惰”的讥评后,作者正儿八经地起而争辩,最后还加上一句:“洋鬼子住到‘雅舍’来,不也是‘没有法子’?”近乎反唇相稽,更像日常生活中的争辩:不然你来试试?“蚊风之盛”有谐音的效果,体现了语言的幽默。又如“咿唔诗章,喁喁细语”“破我岑寂”等语句,多用四字词语,对偶排比,整散结合,骈散相间,雅俗共存,体现了语言的典雅。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段信息的理解与概括能力。《闲情偶寄》居室设计核心是崇尚俭朴,而题干问“并据此段推测笠翁对于房屋陈设有哪些看法”,作答时可以先从文段中筛选相关信息,如“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然后再依次进行推测概括即可。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散文的句段作用。答题思路是:内容+结构+表达效果。在描写雅舍“得月较先”这番赏心悦目的情景时,记叙一段遇有暴雨,辄满室狼藉的镜头,内容上描写了大雨滂沱时,雅室“满室狼藉”,我的“惶悚不安”。结构上与上文雅室“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相照应,并与下文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内容相照应,雅室寄寓了作者深深的情感。同时作者深深的感叹,也蕴含于字里行间。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主旨归纳理解能力。回答此题要结合全文分析,从文中找出能体现作者的人格思想的词句进行分析,如用“孤零零、竹篦墙、泥灰、瘦骨嶙峋、单薄、不能避风雨”等词汇来形容“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的房子。紧接着,交代“雅舍”的位置居然坐落在半山腰上,“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周围环境是那么的荒僻和恶劣。到了室内,依山铺就的地板、相互干扰的邻声、敢于瞰灯的鼠子、聚蚊成雷和大雨惶悚的景观,更是触目 惊心和叹为观止。读到后来,哪怕是家具陈设,也只是简单的一几一椅一榻,再怎么看这里就是一个“陋室”或一个“寒舍”。梁先生面对如此之况,而且在里面“躬受亲尝”了“苦辣酸甜”之余,又为什么会冠以“雅舍”的名号呢,真的像他自己解释的那样,只是为了邮递方便,借用了合租友人名字之中的一个“雅”字而已吗?随着阅读体验的不断深入,读者会发现,原来这个并不引人瞩目的地方,却有着“月明之夕,风雨之日”好友来访的真情之趣,“地势较高,得月较先”月夜细雨的美景之趣,“酣睡写读,均已有着”个性陈设的自在之趣。在物质形态未必尽如人意的时候,作者却能把生活当作艺术来享受,以冲和的目光来审视尘世相态,以通脱的姿态来玩味世俗人生,从自然与生活之中寻找到自己的闲适与情趣,这种意外之喜就在读者早先被压抑和期待的心理状态中获得了宣泄和排解的出口,把彼此隔绝的两个世界豁然贯通了起来,也使读者从现实的世界中飘然来到了一个超然的世界。面对困境和逆境的释然而达观的生活态度,是对沮丧和颓废情绪的一种轻蔑和嘲讽。
七、作文
19. 微写作
请任选一个情境,写一则不少于 150 字的片段描写。
情境一:我坐在窗前
情境二:大雪将至
【答案】情境一示例:在我的窗外大约三百米外的地方,有一座墨绿色的高树林:树叶和树枝形成的高山摇 来晃去,好像随时都会倾倒下来。众多的高树,它们的树冠都倒垂向地面,形成一大片“液体”,仿佛不断波动的浪脊。狂风撼动着它们,吹打着它们,把它们折腾得大吼小叫。树林左右扭动,上下弯曲,然后带着高亢的呼啸声重新挺直身躯,接着又伸展肢体,仿佛要连根拔起,逃离原地。不,它们不会示弱。倘若这些大树开步走的话,它们一定会摧毁阻碍它们前进的一切东西。但是它们宁愿立在原地不动。
情境二示例: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当冷风一遍遍造访,你便开始准备雪的降临,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一位大学教授为让上初中的孩子每天都能好好吃早餐,有个好心情去上学,从这学期开始,工作繁忙的他几乎每天都准备不重样的早餐,对此,有人点赞,也有人不以为然。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具有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与每一位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读懂材料,把握重点信息是写好作文的关键。首先,促使教授做早餐的原因是什么?自然是发自内心对孩子的爱。其次,教授工作繁忙,为孩子做早餐的时间从哪里来?这就涉及工作与生活(家庭)的关系问题,只要注意协调,工作和生活不一定是矛盾关系。再次,“每天不重样”意味着什么?有基于爱的坚持,还有用心做一件事的决心和耐心等。材料只是供思考的素材,可以赞同,可以否定,也可以整体思考。基于以上分析,可从下面的角度立意:(1)爱的方式与分寸;(2)工作与生活的关系;(3)坚持与爱的动力;(4)用心做好一件事。无论哪个角度都不可脱离材料的范围。注意文体和字数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雅 舍
梁实秋
①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②“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③“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 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 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 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 风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 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
④“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⑤“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边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⑥“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节选自《雅舍小品》)
15. 梁实秋的散文以语言幽默、典雅著称,请从第③段中分别举例说明。
16. 第⑤段结尾说“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请写出笠翁姓名,并据此段推测笠翁对于房屋陈设有哪些看法?
17. 第④段描写大雨磅礴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8. 梁实秋在《论散文》一文中说“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请结合文本,探究文中所包含的作者的人格思想。
【答案】15. ①如:“鼠子瞰灯”“聚蚊成雷”“骨骼都像是硬的”“格外猖獗”等语句,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又把“酣声、喷嚏”罗列无遗。这类充满人间烟火味的的近乎粗俗的事物,又用上一个十分雅致的文句来收束——“荡漾而来,破我沉寂”。②又如:“咿唔诗章,喁喁细语”“破我岑寂”等语句,多用四字词语,对偶排比,整散结合,骈散相间,雅俗共存,体现了语言的典雅。
16. 笠翁指李渔。第五段房屋陈设的特点有:陈设简朴,易于安排,最能彰显主人个性。物质形态未能尽如人意,作者就从自然界去找快乐,觅情趣。
17. 写了大雨滂沱时,雅室“满室狼藉”,我的“惶悚不安”,与上文雅室“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相照应,照应下文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
18. 作者先极写“雅舍”之“陋”,文中又要强调“雅舍”之优和“雅舍”的个性,可见“雅舍”虽有许多简陋和不便之处,但作者却能自得其乐,寄寓它温情和爱意;称之为“雅舍”,是作者对当时生活环境的无奈和自我调侃;表现了作者开朗乐观的心态和旷达超脱的情怀以及对待困境释然、达观、豁达的人格思想。
【解析】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的语言特色。题目已经明确文章的语言特点是“幽默、典雅”,第三段中“鼠子瞰灯”“聚蚊成雷”“骨骼都像是硬的”“格外猖獗”等语句,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又把“酣声”、“喷嚏”罗列无遗。这类充满人间烟火味的的近乎粗俗的事物,又用上一个十分雅致的文句来收束——“荡漾而来,破我沉寂”。又如引用外国人对国人“懒惰”的讥评后,作者正儿八经地起而争辩,最后还加上一句:“洋鬼子住到‘雅舍’来,不也是‘没有法子’?”近乎反唇相稽,更像日常生活中的争辩:不然你来试试?“蚊风之盛”有谐音的效果,体现了语言的幽默。又如“咿唔诗章,喁喁细语”“破我岑寂”等语句,多用四字词语,对偶排比,整散结合,骈散相间,雅俗共存,体现了语言的典雅。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段信息的理解与概括能力。《闲情偶寄》居室设计核心是崇尚俭朴,而题干问“并据此段推测笠翁对于房屋陈设有哪些看法”,作答时可以先从文段中筛选相关信息,如“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然后再依次进行推测概括即可。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散文的句段作用。答题思路是:内容+结构+表达效果。在描写雅舍“得月较先”这番赏心悦目的情景时,记叙一段遇有暴雨,辄满室狼藉的镜头,内容上描写了大雨滂沱时,雅室“满室狼藉”,我的“惶悚不安”。结构上与上文雅室“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相照应,并与下文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内容相照应,雅室寄寓了作者深深的情感。同时作者深深的感叹,也蕴含于字里行间。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主旨归纳理解能力。回答此题要结合全文分析,从文中找出能体现作者的人格思想的词句进行分析,如用“孤零零、竹篦墙、泥灰、瘦骨嶙峋、单薄、不能避风雨”等词汇来形容“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的房子。紧接着,交代“雅舍”的位置居然坐落在半山腰上,“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周围环境是那么的荒僻和恶劣。到了室内,依山铺就的地板、相互干扰的邻声、敢于瞰灯的鼠子、聚蚊成雷和大雨惶悚的景观,更是触目 惊心和叹为观止。读到后来,哪怕是家具陈设,也只是简单的一几一椅一榻,再怎么看这里就是一个“陋室”或一个“寒舍”。梁先生面对如此之况,而且在里面“躬受亲尝”了“苦辣酸甜”之余,又为什么会冠以“雅舍”的名号呢,真的像他自己解释的那样,只是为了邮递方便,借用了合租友人名字之中的一个“雅”字而已吗?随着阅读体验的不断深入,读者会发现,原来这个并不引人瞩目的地方,却有着“月明之夕,风雨之日”好友来访的真情之趣,“地势较高,得月较先”月夜细雨的美景之趣,“酣睡写读,均已有着”个性陈设的自在之趣。在物质形态未必尽如人意的时候,作者却能把生活当作艺术来享受,以冲和的目光来审视尘世相态,以通脱的姿态来玩味世俗人生,从自然与生活之中寻找到自己的闲适与情趣,这种意外之喜就在读者早先被压抑和期待的心理状态中获得了宣泄和排解的出口,把彼此隔绝的两个世界豁然贯通了起来,也使读者从现实的世界中飘然来到了一个超然的世界。面对困境和逆境的释然而达观的生活态度,是对沮丧和颓废情绪的一种轻蔑和嘲讽。
七、作文
19. 微写作
请任选一个情境,写一则不少于 150 字的片段描写。
情境一:我坐在窗前
情境二:大雪将至
【答案】情境一示例:在我的窗外大约三百米外的地方,有一座墨绿色的高树林:树叶和树枝形成的高山摇 来晃去,好像随时都会倾倒下来。众多的高树,它们的树冠都倒垂向地面,形成一大片“液体”,仿佛不断波动的浪脊。狂风撼动着它们,吹打着它们,把它们折腾得大吼小叫。树林左右扭动,上下弯曲,然后带着高亢的呼啸声重新挺直身躯,接着又伸展肢体,仿佛要连根拔起,逃离原地。不,它们不会示弱。倘若这些大树开步走的话,它们一定会摧毁阻碍它们前进的一切东西。但是它们宁愿立在原地不动。
情境二示例: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当冷风一遍遍造访,你便开始准备雪的降临,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一位大学教授为让上初中的孩子每天都能好好吃早餐,有个好心情去上学,从这学期开始,工作繁忙的他几乎每天都准备不重样的早餐,对此,有人点赞,也有人不以为然。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具有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与每一位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读懂材料,把握重点信息是写好作文的关键。首先,促使教授做早餐的原因是什么?自然是发自内心对孩子的爱。其次,教授工作繁忙,为孩子做早餐的时间从哪里来?这就涉及工作与生活(家庭)的关系问题,只要注意协调,工作和生活不一定是矛盾关系。再次,“每天不重样”意味着什么?有基于爱的坚持,还有用心做一件事的决心和耐心等。材料只是供思考的素材,可以赞同,可以否定,也可以整体思考。基于以上分析,可从下面的角度立意:(1)爱的方式与分寸;(2)工作与生活的关系;(3)坚持与爱的动力;(4)用心做好一件事。无论哪个角度都不可脱离材料的范围。注意文体和字数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