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2018-01-31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 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 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节选自《嘉祐集》)
(二)
秦之德义,无足比数,而卒并天下,乃前古所未有,故求其说而不得者,或本以地形,或归诸天助,又或以物所成孰之方宜收功实,而不知秦之得意盖因乎世变。是何也?以谋诈遇德义,则民之归仁,沛然谁能御之?以谋诈驭谋诈,则秦之权变,非六国所能敌。其成功非幸此所谓世变之异也世变异则治法随之故汉之兴多沿秦法。
(节选自《方望溪全集》)
9.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B.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参与
C. 可谓智力孤危 智力:智谋力量
D. 秦之德义,无足比数 比数:相提并论
10.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限 3 处)
其 成 功 非幸此 所 谓 世 变 之 异 也 世 变 异 则 治 法 随 之 故 汉 之 兴 多 沿 秦 法。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以谋诈遇德义,则民之归仁,沛然谁能御之?
12. 两段选文认为秦“并天下”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案】9. B 10. 其 成 功 非 幸/此 所 谓 世 变 之 异 也/世 变 异 则 治 法 随 之/故 汉 之 兴 多 沿 秦 法。
11. (1)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2)用阴谋诡计对待道德信义,那么百姓归附仁义,(那种)形势盛大谁能够驾驭呢?
12. (一)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二)秦并天下是因为世道变化,大家都用阴谋诡计,而这方面秦最擅长。
【解析】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作答时将各个加点的文言实词带入具体语境中进行推断,B项,“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意思是“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所以“与(yǔ)”,结交、交好。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句话的大意为:他能成就功劳并非是侥幸的,这就是所说的世道变化的不同。世道变化了,那么法制就会跟着相应地发生变化,所以汉代的兴盛大多是承袭了秦朝的方法。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如“也”“之”“故”等。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祖父”,祖辈和父辈;“暴”,冒着;“斩”,砍断;“以”,才。第二句得分点:“德义”,道德信义;“归”,归附;“沛然”,形势盛大;“御”,驾驭。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对于课内的重点文言实词、句子的把握需要非常到位,文言文的学习也不能忽视课外的积累。作答时可以先从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概括,选文(一)根据课文所学知识,可知“六国破灭”,秦“并天下”的原因是“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选文(二)中秦“并天下”的原因是“秦之得意盖因乎世变”“以谋诈驭谋诈,则秦之权变,非六国所能敌”,即世道变化,秦最擅长使用阴谋诡计。
参考译文(一):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参考译文(二):
秦国的德义,不值得去比较,却最终合并了天下,这是自古以来没有的事情,所以想寻求其的缘由却不能寻求得到,也许是依靠他有利的地理形势,也许是上天的帮助,又或许是因为外界条件的成熟而适时地获得成功,却不知秦国的志得意满大概是因为顺乎世道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用阴谋诡计对待道德信义,那么百姓归附仁义,(那种)形势盛大谁能够驾驭呢?用阴谋诡计来驾驭阴谋诡计,那么秦国就能灵活应付随时变化的情况,这不是六国所能抵抗的。他能成就功劳并非是侥幸的,这就是所说的世道变化的不同。世道变化了,那么法制就会跟着相应地发生变化,所以汉代的兴盛大多是沿袭秦朝的方法。
四、诗歌阅读
13.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酒泉子 辛弃疾
流水无情,潮到空城头尽白,离歌一曲怨残阳。断人肠。
东风官柳舞雕墙。三十六宫花溅泪,春声何处说兴亡。燕双双。
(1)请结合上阙概括词人“怨”的原因。
(2)简析结句“燕双双”的表达特色。
(3)清代陈廷焯认为,这首词“似老杜悲歌之作”。请结合“三十六宫花溅泪,春声何处说兴亡”简要分析。
【答案】(1)因友人离别而产生愁怨;流水无情,一去不返,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变化产生愁怨;年华已逝的伤感令人产生愁怨。
(2)用燕子的意象串联古今,批南宋空有帝王洲,丧失大好江山,欲重复六朝旧事。叠词运用,以景结情,燕子双双归来,以此衬托内心的孤寂之情,并承接上文“何处说兴亡”表达兴亡之叹。
(3)杜甫的风格是“沉郁悲壮”自南宋偏安 东南一隅以来,经历时局变幻的词人辛弃疾愈加冷静而理性,他并未像普通送别诗般单纯抒写离情,而是将建康的沧桑历史兴亡之痛,寄托于春天残柳摇曳,百花落泪,飞燕来去的情境中。不仅抒发了深深的离愁,而且还怀古伤今,抒发了沉重的兴亡之感,体现了沉郁雄浑的词风。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意主旨的把握,分析概括出词人“怨”的情感。“潮到空城”句,化用刘禹锡《金陵五题》:“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词的上阙描写流水无情,一去不返,诗人因友人离别而产生愁怨,把人的头发都将要急白,表达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变化之感,以及年华已逝的伤感;离别歌曲在残阳中惹人伤感,诗人与友人依依难舍直到天色将暮,离愁断肠。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艺术手法和表达特色的掌握。词的下阙,化用周邦彦咏金陵词《西河》:“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用燕子的意象串联古今,批南宋空有帝王洲,丧失大好江山,欲重复六朝旧事。运用叠词,以景结情,燕子双双归来,并承接上文“何处说兴亡”作答。
点睛: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如下: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分析诗词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的深度理解以及怀古诗情感的把握。首先,明确题干中“似老杜悲歌之作”的意思,即要求理解杜甫的悲歌之作风格是“沉郁悲壮”:沉郁悲壮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悲痛,感情的深沉悲凉、深挚感人。同时,结合词作内容,自南宋偏安 东南一隅以来,经历时局变幻的词人辛弃疾愈加冷静而理性,此刻他并未像普通送别诗般单纯就事论事,而是一反常理,缅怀建康的六朝兴亡。将建康的沧桑历史兴亡之痛,寄托于春天残柳摇曳,百花落泪,飞燕来去的情境中。
五、名句默写
14. 根据提示,填写名句。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明月出天山,_______________。(李白《关山月》)
(3)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长桥卧波,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6)人间如梦,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斜阳草树,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答案】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 苍茫云海间 (3). 术业有专攻 (4). 未云何龙 (5). 杳不知其所之也 (6). 一尊还酹江月 (7). 寻常巷陌 (8).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知”“苍”“攻”“杳”“酹”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 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 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节选自《嘉祐集》)
(二)
秦之德义,无足比数,而卒并天下,乃前古所未有,故求其说而不得者,或本以地形,或归诸天助,又或以物所成孰之方宜收功实,而不知秦之得意盖因乎世变。是何也?以谋诈遇德义,则民之归仁,沛然谁能御之?以谋诈驭谋诈,则秦之权变,非六国所能敌。其成功非幸此所谓世变之异也世变异则治法随之故汉之兴多沿秦法。
(节选自《方望溪全集》)
9.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B.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C. 可谓智力孤危
D. 秦之德义,无足比数
10.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限 3 处)
其 成 功 非幸此 所 谓 世 变 之 异 也 世 变 异 则 治 法 随 之 故 汉 之 兴 多 沿 秦 法。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以谋诈遇德义,则民之归仁,沛然谁能御之?
12. 两段选文认为秦“并天下”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案】9. B
11. (1)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2)用阴谋诡计对待道德信义,那么百姓归附仁义,(那种)形势盛大谁能够驾驭呢?
12. (一)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二)秦并天下是因为世道变化,大家都用阴谋诡计,而这方面秦最擅长。
【解析】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作答时将各个加点的文言实词带入具体语境中进行推断,B项,“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意思是“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所以“与(yǔ)”,结交、交好。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句话的大意为:他能成就功劳并非是侥幸的,这就是所说的世道变化的不同。世道变化了,那么法制就会跟着相应地发生变化,所以汉代的兴盛大多是承袭了秦朝的方法。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如“也”“之”“故”等。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祖父”,祖辈和父辈;“暴”,冒着;“斩”,砍断;“以”,才。第二句得分点:“德义”,道德信义;“归”,归附;“沛然”,形势盛大;“御”,驾驭。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对于课内的重点文言实词、句子的把握需要非常到位,文言文的学习也不能忽视课外的积累。作答时可以先从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概括,选文(一)根据课文所学知识,可知“六国破灭”,秦“并天下”的原因是“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选文(二)中秦“并天下”的原因是“秦之得意盖因乎世变”“以谋诈驭谋诈,则秦之权变,非六国所能敌”,即世道变化,秦最擅长使用阴谋诡计。
参考译文(一):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参考译文(二):
秦国的德义,不值得去比较,却最终合并了天下,这是自古以来没有的事情,所以想寻求其的缘由却不能寻求得到,也许是依靠他有利的地理形势,也许是上天的帮助,又或许是因为外界条件的成熟而适时地获得成功,却不知秦国的志得意满大概是因为顺乎世道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用阴谋诡计对待道德信义,那么百姓归附仁义,(那种)形势盛大谁能够驾驭呢?用阴谋诡计来驾驭阴谋诡计,那么秦国就能灵活应付随时变化的情况,这不是六国所能抵抗的。他能成就功劳并非是侥幸的,这就是所说的世道变化的不同。世道变化了,那么法制就会跟着相应地发生变化,所以汉代的兴盛大多是沿袭秦朝的方法。
四、诗歌阅读
13.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酒泉子 辛弃疾
流水无情,潮到空城头尽白,离歌一曲怨残阳。断人肠。
(1)请结合上阙概括词人“怨”的原因。
(2)简析结句“燕双双”的表达特色。
(3)清代陈廷焯认为,这首词“似老杜悲歌之作”。请结合“三十六宫花溅泪,春声何处说兴亡”简要分析。
【答案】(1)因友人离别而产生愁怨;流水无情,一去不返,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变化产生愁怨;年华已逝的伤感令人产生愁怨。
(2)用燕子的意象串联古今,批南宋空有帝王洲,丧失大好江山,欲重复六朝旧事。叠词运用,以景结情,燕子双双归来,以此衬托内心的孤寂之情,并承接上文“何处说兴亡”表达兴亡之叹。
(3)杜甫的风格是“沉郁悲壮”自南宋偏安 东南一隅以来,经历时局变幻的词人辛弃疾愈加冷静而理性,他并未像普通送别诗般单纯抒写离情,而是将建康的沧桑历史兴亡之痛,寄托于春天残柳摇曳,百花落泪,飞燕来去的情境中。不仅抒发了深深的离愁,而且还怀古伤今,抒发了沉重的兴亡之感,体现了沉郁雄浑的词风。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意主旨的把握,分析概括出词人“怨”的情感。“潮到空城”句,化用刘禹锡《金陵五题》:“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词的上阙描写流水无情,一去不返,诗人因友人离别而产生愁怨,把人的头发都将要急白,表达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变化之感,以及年华已逝的伤感;离别歌曲在残阳中惹人伤感,诗人与友人依依难舍直到天色将暮,离愁断肠。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艺术手法和表达特色的掌握。词的下阙,化用周邦彦咏金陵词《西河》:“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用燕子的意象串联古今,批南宋空有帝王洲,丧失大好江山,欲重复六朝旧事。运用叠词,以景结情,燕子双双归来,并承接上文“何处说兴亡”作答。
点睛: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如下: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分析诗词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的深度理解以及怀古诗情感的把握。首先,明确题干中“似老杜悲歌之作”的意思,即要求理解杜甫的悲歌之作风格是“沉郁悲壮”:沉郁悲壮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悲痛,感情的深沉悲凉、深挚感人。同时,结合词作内容,自南宋偏安 东南一隅以来,经历时局变幻的词人辛弃疾愈加冷静而理性,此刻他并未像普通送别诗般单纯就事论事,而是一反常理,缅怀建康的六朝兴亡。将建康的沧桑历史兴亡之痛,寄托于春天残柳摇曳,百花落泪,飞燕来去的情境中。
五、名句默写
14. 根据提示,填写名句。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明月出天山,_______________。(李白《关山月》)
(3)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长桥卧波,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6)人间如梦,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斜阳草树,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知”“苍”“攻”“杳”“酹”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