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8-07-24
2018年6月份高二期末语文答案
1.C.A项信息来源于第二段“庄子认为是非判断难有定准”,选项说“没有定准”,故错。B项来源于第三段“也应学会在适当的时候退一步”,选项缺少限定语“在适当的时候”。D项“抛弃所获得的荣誉、地位”于文无据。或者,看文章倒数第二段,原文说的是“不要为名利等物所累”。
2.A.这里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原文第一段“只有……才……”是一个表示必要条件关系的句子。当条件仅为“必要”条件而不“充分”时,结果未能实现的原因就不一定是这个必要条件了。我们可以拿一个实例来理解此项:“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名校”,如果据此推理出“没有考上名校”是因为“没有努力学习”是不成立的。因为“努力学习”只是“考上名校”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还有天赋、基础、身体状况、心理素质等等其他条件。
3.D.D项中“人应该舍弃所有的对立和争论,力求无知无觉、无见无识”说法绝对,文中并没有说要舍弃所有的的对立和争论。
4.B.“也说明众人不懂这影青瓷的真假”以偏概全,根据原文“有人发出嘘声。一人说,给三千,脑残了吧,三百我还要考虑考虑呢”可知,并不是所有人都不懂这影青瓷的真假。
5.①鉴宝水平高超。小伙子手中的瓷碗,纪项一眼便识出是丁大爷家的那件宝贝。②乐于助人。当丁大爷生病急需要用钱时,纪项主动给他钱治病;还介绍小丁到朋友那儿工作。③尊重他人,不夺人所好。当丁大爷决意不卖宝贝时,他不强人所难;小丁无奈卖了影青瓷后,他偷偷把宝贝还给了丁大爷。
6.示例一:与丁大爷有缘。①丁大爷将影青瓷视为“家中唯一的宝贝”,即使纪项出价不菲,也不愿意卖。②丁大爷临终前,他的孙子丁二根决定赎回影青瓷,让宝贝陪着丁大爷。③纪项知悉丁大爷爱惜此宝,早将影青瓷送还丁大爷,影青瓷始终没有离开丁大爷。
示例二:与纪项有缘。①纪项是除了丁大爷之外为数不多的识得此宝的人,并愿意高价购买;②纪项更能理解宝物与有缘人之间的关系,他宁愿忍痛割爱将宝物还丁大爷。③丁大爷临终之前未说完的话和丁二根的神态,暗示了丁二根会将此物还给纪项。
7.C.“浪费极其严重”偷换概念,材料一第一段是说消耗巨大,并非强调浪费严重。
8.A.“增长速度持续下降”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中的统计数图可知,从2015年到2016年,增长速度较以前有所上升。
9.①消费者增强快递包装分类意识。②使用绿色包装,发展循环经济。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业规范。④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
10.C.
11.B.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
12.B.颜回认为因为老师学说极为博大,所以天下没有人采纳它,对此并没有表过遗憾。
13.①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无法行动(或:动身),粮食也断绝了。跟从(或:随行)的弟子饿坏(或:饿病)了,人都站不起来(或:许多人爬不起来/没有人能够站起来)。(4分)
②有这样的道理啊(或:是这样啊),颜家的小伙子(或:好小子)!假使你有很多财产(要是你成了大富翁),我就当你的管家。 (5分 )
文言文参考译文
译文:
    孔子迁居到蔡国三年,楚国派人去聘请孔子。陈国和蔡国的大夫商议说:“孔子是位贤人,如今长久地停留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众大夫的措施和作为都不合仲尼的想法。如今的楚国,是个大国,派人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被楚国重用,那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他们就一同派遣一些服劳役的人在野外把孔子围困起来。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无法动身,粮食也断绝了。随行的弟子饿坏了,没人能站起来。孔子却还在给大家讲习诵读,演奏歌唱,没有停下来。
    孔子于是叫来弟子子路问道:“我们的学说有什么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想来大概是我们还未达到仁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们。想来大概是我们还未达到智吧?所以人家不实行我们的学说。”孔子说:“有这样的说法吗?仲由,假使达到仁的人一定能受到信任,怎么会有伯夷、叔齐(被饿死)?假使达到智的人就一定能推行学说,怎么会有王子比干(被剖心)?”
    颜回进来见孔子。孔子说:“回啊,我们的学说有什么错误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为博大,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容纳。如果我们不研修学说,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已经大力研修学说却不被采用,这是各国当权者的耻辱了。不被容纳怕什么?不被容纳,这样才能显出君子的本色!”孔子听了高兴地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啊,颜家的小伙子(好小子)!假使你有很多财产,我就当你的管家。”
    楚昭王调动军队来迎接孔子,想把有户籍的方圆七百里的土地封给孔子。楚国的令尹子西劝阻说:“我们楚国的祖先在受周天子分封时,封号是子男爵,封地方圆五十里。现在孔丘讲述三皇五帝的法度,阐明周公、召公的功业,大王如果任用了他,那么楚国怎么能够世世代代拥有广大的方圆几千里的土地呢?当年周文王在丰邑,周武王在镐京,作为只有百里之地的国君,最终统治天下。现在假如让孔丘拥有土地,有德才兼备的弟子辅佐,这不是楚国的福音啊。”昭王于是打消了原来的想法。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唱道:“凤凰呀,凤凰呀,你的主张和道德为什么这么衰微?过去的不能再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补救啊!罢了,罢了!现在当政的人危险啊!”孔子下了车,想和他说话,他却快步走开了,没能跟他说话。
太史公说:《诗经》中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广的大路让人行走。”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内心非常向往他。我阅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到他的为人。到了鲁地,观看了孔子的庙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旧居中演习礼仪。我徘徊流连不愿意离开。天下的君王达到贤人的很多了,他们生前都很荣耀,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流传十几代人,读书人仍然尊奉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讲习六经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作为衡量评判的标准,孔子称得上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14.BC。B项“渲染出蔡州静寂紧张的气氛”说法不恰当,应是“渲染出蔡州和平安宁的气氛。C项,“表现百姓渴望军队撤出蔡州的急切心情”说法错误,应是“表现百姓对蔡州平定的欣慰”。
15.①对李愬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军队破城后号令严明的赞美。“官军入城人不知”既点明李愬军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兵不血刃,平定了蔡州,也点明平定蔡州后军队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满蕴赞美之情。②对蔡州平定的无比欣慰和对国家中兴的殷切希望。“忽惊”“重见”等词的运用以及“十二载”的具体释义,体现了百姓对蔡州平定的无比欣喜以及对国家重新走向繁荣的期望。
16.(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7.选A。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后以此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关系本应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以下正确项句子均摘自《新华成语大词典》)
运斤成风:楚国郢人在鼻尖抹了一层白粉,让一个名叫石的巧匠用斤(古代伐木的工具)把粉削去,石便挥动斤呼呼生风,削掉了白粉,郢人的鼻子却毫无损伤(见于《庄子·徐无鬼》),后来用“运斤成风”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
以邻为壑:壑,深沟。意为把邻国当成排洪水的沟壑。后比喻把困难、灾祸推给别人。
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18.B.A项成分残缺,删去“由于”。C项结构混乱,应删去“无法比拟”。D项语序不当,应把“不但”和“六年级的几名学生”位置对调。
19.D项.赠阅:把自己的书刊赠送给别人。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根据语境可知,1处填“惠赠”,可排除AC。折服:信服。触动:激起,打动。3处填“折服”更符合语境。排除B项。
20.示例一:守孝难道非得三年不可吗?
示例二:和父母养育我们所付出的艰辛相比,守孝三年又算得了什么呢?
21.参考示例:读古之圣贤,修性养心心常乐;览今世文章,增才益智智渐多。
22.写作指导:所给的五则材料虽表述各异,但其共同点是均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小到修身,大到治国。从时间节点上看,具有传承性,表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脉相随、薪火相传。孟子的话是从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见解。桓宽讲的孝悌,行孝需务实,不能做表面文章。张载的话表明,作为一位有理想的人首先应彰明人间大道,然后思虑百姓疾苦,为人民谋幸福,再次是为古圣先贤传播圣贤学说,最终达到使天下太平的宏愿。这则材料含意丰富,可与另外四则材料任意组合。吕坤的话是讲做人的原则与爱国情怀。吴玉章的话表明了对下一代的期望,也是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期望。基于以上分析,可以有如下立意角度:
材料①②结合:忠孝礼义,民族的灵魂
材料③④结合:家国情怀,我们永恒的信念
材料③④⑤结合:文化,民族自信的根源
材料③⑤结合: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己任,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