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安徽省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9-01-27
二、古代诗文阅读(满分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满分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卢植宇子干,诼郡涿人也。少与郑玄俱事马融,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融外咸豪家,多列女倡歌舞于前。植侍讲积年,未尝转眄,融以是敬之。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州郡数命,植皆不就。建宁中,征为博士,乃始起焉。
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以疾去官。会南夷反叛,以植尝在九江有恩信,拜为庐江太守,植深达政宜,务存清静,弘大体而已。
岁余,复征拜议郎,与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杨彪、韩说等并在东观,校中书《五经》记传,补续《汉记》。
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四府举植,拜北中郎将,持节,将北军五校士,发天下诸郡兵征之。连战破贼帅张角,斩获万余人。角等走保广宗,植筑国凿堑,造作云梯,垂当拔之。帝遺小黄门左丰诣军观贼形勢,或劝植以赂送丰,植不肯。丰还言于帝曰;“广宗贼易破耳。卢中郎固垒息军,以待天诛。”帝怒,遂槛车征植,减死罪一等。及车骑将军皇甫嵩讨平黄巾,盛称植行师方略,嵩皆资用规谋,济成其功。以其年复为尚书。
帝崩,大将军何进谋诛中官,乃召并州牧董卓,以惧太后。植知卓凶悍难制,必生后患,圆止之,进不从。及卓至,罘陵虐朝廷,乃大会百官于朝堂,议欲废立。群僚无敢言,植独抗议不同。卓怒罢食,将诛植。植素善蔡邕,邕前徙朔方,植独上书请之。邕时见亲于卓,故往请植事。又议郎彭伯谏卓曰:“卢尚书海内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卓乃止,但免植官而已。
植以老病求归,惧不免祸,乃诡道辕出。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因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巳所著碑、诔、表、记凡六篇。
(节选自《后汉书·卷六十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困/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已
B.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困/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已
C.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困/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已
D.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困/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士,古为官名。秦汉已有,为掌议论政事及礼仪的官员。后也指专精某种技艺的人
B.云梯,在古代属于战争器械,用于攀越城墙攻城的用具;发明者一般认为是公输盘。
C.五经,指《诗经》《论语》《礼记》《周易》《春秋》,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D.海内,是指国境之内,也就是指全国。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植有文韬武略。九江蛮寇叛乱时朝廷拜他为九江郡太守,蛮寇即宾服叛乱平息。卢植通古今学,与人一起在东观校勘《五经》,并参与续写《汉记》。
B.卢植为官刚直,不屑于溜须拍马。皇帝派小黄门左丰到军营里观看贼情,左丰向卢植索賄,卢植不听人劝,坚决不向左丰行贿左丰回到朝廷即进谗言。
C.卢植忠心为主,不畏惧强权。皇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掌控朝政,征召董卓进京,卢植竭力劝阻。后董卓意欲废立皇帝,只有卢植独自一人上书抗议反对。
D.卢植年少时学习专心致志,不为外物所扰。他年少时和郑玄一同从师于马融,马融经常安排女伎歌舞于前,而卢植从未瞧过一眼,因此为马融所敬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拜为庐江太守,植深达政宜,务存清静,弘大体而已。(5分)
(2)丰还言于帝曰:“广宗賊易破耳。卢中郎固垒息军,以待天诛。”(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满分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
陈  亮
话杀浑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樽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著了、几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
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卧百尺、高楼斗绝。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注:①淳熙十五年岁末陈亮跋涉数百里,到江西上饶探访辛弃疾。别后二人曾作调多首反复赠答。据词中却忆去年风雪”一语,知作于淳熙十六年。②次骨,至骨。③用刘备批驳许汜求田问舍的典故。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伊尹、诸葛亮那样的事业,只有在位者才能去做,平民百姓是无法去做的,所以说尽了等于没说。
B.“樽酒”四句既忆去年相聚的欢欣也有眼前关山阻隔互相思念的痛苦,还有志难酬而早生自发的悲愤。
C.“天下”二句是说如今天下太平,人人安适,自己也打算耕田送老,卖刀剑换买锄犁一类耕田的铁器。
D.其文辞典丽宏富,平易自然,用语曲折摇曳之致,即兼具精警奇肆与蕴藉含蓄之美,极富艺术感染。
15.这首词有雄深悲壮的特色:慷慨中见幽郁,苍劲中含凄惋。请结合词的下片简要赏析这一特色。(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題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用“          ”一句写出对暮色中春花飘零景象的感叹;用“          句写出词人在花径踱来踱去,心绪难宁的形象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          ”两句写出了山之高、水之曲的特点。
(3)苏轼《赤壁赋》结尾处主客的精神达到了质的飞跃:“             ”——忘记了空间;“            ”——忘记了时间。
三、语言文字应用(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最近中国又建超级工程,中国航夭科工集团提出要研制一种“高速飞行列车”,这种超级高铁最高速度可达惊人的4000公里每小时,这是什么概念?民航客机一般时速为900公里,南车验证性动车的实脸速度达到605公里每小时, Hyperloop One超级高铁理论速度1200公里每小时,日本磑悬浮列车在试验时过581公里每小时的极服速度,复兴号商业运营速度是350公里每小时。
高速飞行列车的原理是(         ),铁轨建立在密闭的真空或半真空轨道,用降低空气阻力的方式提升速度,最终实现“近地飞行”。不仅拉近城市之间的时空距高,还不受天气影响且不消耗化石能源。该项目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提出的方案,该公司参与过“神州”系列飞船和“嫦城”探月工程的生产,研制,测试,监控,还参与过许多军用装备的技术研发生产体系,此次超级工程可不是         ,这个高速飞行列车计划是他们把航天技术应用于地面交通领領城的大胆构想。
“时速4000公里的地面飞行列车”迅速被刷了屏,不少网友已经在为能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下一代交通系统          ,似乎它          ,正携凤带闪,扑面而来。
但也有人为此表示担忧,在此速度下,京津之间,真是“分分钟”的事情;京沪、京汉等,理论上仅需十几二十分钟。回到国内、当下,在幻想“时速4000公里”之前,把更多资源投入城市内通勤问題的解决似乎更加          ,因为它是使中间那“十几二十分钟”变得有意义的前提。至于几十年、甚至百年后,这个幻想速度能否成真,能否有用,谁知道呢!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该公司参与过“神州”系列飞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的生产、研制、测试、监控等任务。
B.该公司参与过“神州”系列飞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的测试、生产、研制、监控。
C.该公司参与过“神州”系列飞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的研制、生产、测试、监控等任务。
D.该公司参与过“神州”系列飞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的监控、生产、研制、测试。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通过磁悬浮减小摩擦阻力,实现超声速运行的运输系统,利用低真空环境和超声速外形减小空气阻力
B利用低真空环境和超声速外形减小空气阻力,通过磁悬浮减小摩擦阻力,实现超声速运行的运输系统
C.利用低真空环境和超声速外形减小空气阻力,实现超声速运行的运输系统,通过磁悬浮减小摩擦阻力
D.实现超声速运行的运输系统,通过磁悬浮减小摩擦阻力,利用低真空环境和超声速外形减小空气阻力
19.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捕风捉影    声名鹊起    呼之欲出   目不交睫
B.空穴来风    欢呼雀跃    呼之欲出   迫在眉睫
C.空穴来风    声名鹊起    栩栩如生   目不交睫
D.捕风捉影    欢呼雀跃    栩栩如生   迫在眉睫
20.下面是某高校的一则公告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各位同学,因李教授得病,经文学院领导商量并请示学校领导后决定,这个学期的现代文学课暂由张明教授教着。授课时间与科目学分还是那样。希望同学们能和张教授愉快相处,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21.下面是某医院体检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四、写作(满分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作文。
今年9岁的马如松曾是大伦初级中学的一名高级教师,2001年退休后,他开始利用每周六、日的时间在家里开设辅导班,义务給孩子们补习数学。问起马老师,为什么开义务辅导班,还能坚持17年?他的一番话朴质却深情:“我也曾经是一名孤儿,但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培养,我才能做一名人民教师。我得感恩,这份初心不能忘记,我也就忘记了年龄。”“人也要活到老,学到老。”马老师说,尽管已经79岁了,但是他不服老,家里订了很多报刊杂志,他也喜欢钻研难題,经常把最新的中考、高考试题拿岀来琢磨,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他希望能给孩子们带去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
读了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