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9届高三毕业生3月联合调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9-03-06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叶味道,初讳贺孙,以字行,更字知道,温州人。少刻志好古学,师事朱熹。试礼部第一。时伪学禁行,味道对学制策,率本程颐无所避。知举胡纮见而黜之,曰:“此必伪徒也。”既下第,复从熹于武夷山中。学禁开,登嘉定十三年进士第,调鄂州教授。
理宗访问熹之徒及所著书,部使者遂以味道行谊闻,差主管三省架阁文字。迁宗学谕,轮对,言:“人主之务学,天下之福也。必坚志气以守所学,谨几微以验所学,正纲常以励所学,用忠言以充所学。”至若口奏,则又述帝王传心之要,与四代作歌作铭之旨,其终有曰:“言宣则力减,文胜则意虚。”从臣有荐味道可为讲官,乃授太学博士,兼崇政殿说书。
故事,说书之职止于《通鉴》,而不及经。味道请先说《论语》,诏从之。帝忽问鬼神之理,疑伯有之事涉于诞。味道对曰:“阴阳二气之散聚虽天地不能易有死而犹不散者其常也有不得其死而郁结不散者其变也。故圣人设为宗庙,以别亲疏远迩,正所以教民亲爱,参赞化育。今伯有得罪而死,其气不散,为妖为厉,使国人上下为之不宁,于是为之立子泄以奉其后,则庶乎鬼有所知,而神莫不宁矣。”盖讽皇子竑事也。
三京用师,廷臣边阃交进机会之说。味道进议状,以为:“开边浸阔,应援倍难,科配日繁,馈饷日迫,民一不堪命,庞勋、黄巢之祸立见,是先摇其本,无益于外也。”经筵奏事,无日不申言之,而洛师寻以败闻。于是人谓味道见微虑远。
味道所奏陈,无一言不开导引翼,求切于君身;旁引折旋,推致于治道。迁秘书著作佐郎而卒。讣闻,帝震悼,出内帑银帛赙其丧,升一官以任其后,故事所未有也。
(节选自《宋史·叶味道传》)
【注】宗学谕:宗室子弟学校的教官。伯有之事:是指公元前544年发生在郑国的一场内乱。子泄:人名。边阃,指边关。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阴阳/二气之散聚/虽天地不能易/有死而犹不散者/其常也/有不得其死/而郁结不散者/其变也
B.阴阳/仁气之散聚/虽天地不能易/有死/而犹不散者/其常也/有不得其死而郁结不散者/其变也
C.阴阳二气之散聚/虽天地不能易/有死而犹不散者/其常也/有不得其死而郁结不散者/其变也
D.阴阳二气之散聚/虽天地不能/易有死而犹不散者/其常也/有不得其死而郁结/不散者/其变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作“表字”。古时孩子成年时取字。孔丘字仲尼,秋瑾字卿。
B.礼部,负责官吏的考核任免、国家礼仪制度的制定执行、科举考试的组织。
C.进士,元明清时,通过会试的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D.太学,始创于汉朝,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味道学识卓越,笃志古学。他参加礼部考试,夺得第一。受到禁行伪学的影响而落第,仍然师从朱熹,后又考取进士。
B.叶味道博学多才,德识兼进。他人对时,不光劝谏皇帝要搞好国家管理,还告诉皇帝传世心学的要领和虞夏殷周四代作歌作铭的旨意。
C.叶味道敢于直言,见微虑远。在三京用兵时,朝廷的大臣和边境的将帅支持用兵,但他坚决反对,指出开边拓疆的害处,后来洛师兵败印证了他的看法。
D.叶味道忠心事主,荣宠无比。生前深谋远虑,善用奏对,所提建议无不被皇帝采纳;死后皇帝拿出国库钱帛帮忙办理丧事,并重用他的后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下第,复从熹于武夷山中。学禁开,登嘉定十三年进士第,调鄂州教授。
(2)馈饷日迫,民一不堪命,庞勋、黄巢之祸立见,是先摇其本,无益于外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14-15题。
凤归云
柳永
向深秋,雨馀爽气肃西郊。陌上夜阑,襟袖起凉飙。天末残星,流电未灭,闪闪隔林梢。又是晓鸡声断,阳乌光动,渐分山路迢迢。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抛掷云泉,狎玩尘土,壮节等闲消。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注】阳乌:太阳。神话传说中在太阳里有三足乌,故以阳乌为太阳的代称。五湖烟浪,用春秋时范蠡与西施之事。吴越争霸,相传越灭吴后,灭吴有功的范蠡挂冠归隐,携西施泛游五湖。
1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开篇点明时令——深秋、夜阑,交代了地点——西郊、陌上,并连用“肃”和“凉”两字,营造了寒冷萧瑟的凄清氛围。
B.词的上片,词人用工笔描画出深秋深夜特有的景象,刻画出一个深秋寒夜兼程奔波的行客,表现了行役的辛苦与人生的坎坷。
C.下片第二句中,“云泉”“尘土”“壮节”分别喻指“山水之乐”“官场”“理想抱负”,表现了词人热衷于仕途的进取与世俗的享乐。
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写景细致生动,抒情深挚哀沉。其题材由柳词以往的春女善怀转变为秋士易感,拓展了柳词的表现领域。
15.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的意蕴。(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两句蕴含哲理,表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杜甫《登高》中,“ , ”从横(空间)、纵(时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缠身。
(3)白居易《琵琶行》中,“ ”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消愁;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发生了一起公交车坠江事件,15条鲜活生命瞬间消逝。如此极端恶性的案件并非个例,类似的摩擦 :高铁霸座,因航班延误而大闹机场,因诊疗分歧痛殴甚至砍杀医生……剧情之夸张,烈度之大,总会让人 。四十年来,( )有网友说,反腐败让干部作风为之一变,今天,我们社会也需要一场“文明革命”,所言极是。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以诸如诚信黑名单等方式规范规则意识,增进法制思维,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法治的“局外人”;另一方面,我们依然需要不断唤醒我们古已有之的善意与良知,用德治荡涤社会风气、推进社会文明,让身边多一些美德的“继承者”与“发扬者”。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的国家,其人格层面的养成、精神层面的蜕变,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恐怕比GDP的增长更为困难。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英格尔斯的一本书在中国 ,书名就是“人的现代化”。今天,在“仓廪实”之后,我们或许尤其需要思考“人的现代化”这一课题,以一场文明的革命,构建起与我们不断提升的物质文明相适应、与我们大国身份相匹配的精神文明。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需要通过以诸如诚信黑名单等制度的方式规范规则意识,增进法治思维,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法治的“局外人”。
B.我们需要通过诸如诚信黑名单等制度规范规则意识,提升法治思维,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法治的“局外人”。
C.我们需要通过诸如诚信黑名单等制度规范规则意识,增进法治思维,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法治的“局外人”。
D.我们需要通过诸如诚信黑名单等规范规则意识,提升法治思维,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法治的“局外人”。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发展有了极大进步,但物质文明提升却依然有很大空间。
B.我们国家的物质文明发展有了极大进步,但国人的精神文明素养有待提高。
C.我们国家的物质文明发展有了极大进步,但精神文明水平却依然有提升空间。
D.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发展有了极大进步,但国人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屡见不鲜 大跌眼镜 一日千里 风行一时
B.层出不穷 大跌眼镜 日新月异 盛极一时
C.屡见不鲜 叹为观止 一日千里 风行一时
D.层出无穷 叹为观止 日新月异 盛极一时
20.下面是某市草拟的通告,其中有五处语言不得体或者格式错误,请找出并修改。(5分)
通 告
广大市民:
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相互交流,我市将于9月14日-15日举办“湖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暨第二届龙船调文化艺术节”。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将对滨江南路龙船路段实行交通管制。请广大市民朋友合理选择出门时间和路段,从公安民警的统一指导。给您带来的不便,还要理解与支持,凡违反本通告规定者,后果自负!
2018年9月10日
××市政府
21.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语出《礼记·中庸》,意思是万物共同在一起生长而不互相残害,道在一起施行而不相违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习近平
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指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也显示出对待文化多元性的传统智慧。中华民族历来追求大同,但当今世界,也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叶味道,初讳贺孙,以字行,更字知道,温州人。少刻志好古学,师事朱熹。试礼部第一。时伪学禁行,味道对学制策,率本程颐无所避。知举胡纮见而黜之,曰:“此必伪徒也。”既下第,复从熹于武夷山中。学禁开,登嘉定十三年进士第,调鄂州教授。
理宗访问熹之徒及所著书,部使者遂以味道行谊闻,差主管三省架阁文字。迁宗学谕,轮对,言:“人主之务学,天下之福也。必坚志气以守所学,谨几微以验所学,正纲常以励所学,用忠言以充所学。”至若口奏,则又述帝王传心之要,与四代作歌作铭之旨,其终有曰:“言宣则力减,文胜则意虚。”从臣有荐味道可为讲官,乃授太学博士,兼崇政殿说书。
故事,说书之职止于《通鉴》,而不及经。味道请先说《论语》,诏从之。帝忽问鬼神之理,疑伯有之事涉于诞。味道对曰:“阴阳二气之散聚虽天地不能易有死而犹不散者其常也有不得其死而郁结不散者其变也。故圣人设为宗庙,以别亲疏远迩,正所以教民亲爱,参赞化育。今伯有得罪而死,其气不散,为妖为厉,使国人上下为之不宁,于是为之立子泄以奉其后,则庶乎鬼有所知,而神莫不宁矣。”盖讽皇子竑事也。
三京用师,廷臣边阃交进机会之说。味道进议状,以为:“开边浸阔,应援倍难,科配日繁,馈饷日迫,民一不堪命,庞勋、黄巢之祸立见,是先摇其本,无益于外也。”经筵奏事,无日不申言之,而洛师寻以败闻。于是人谓味道见微虑远。
味道所奏陈,无一言不开导引翼,求切于君身;旁引折旋,推致于治道。迁秘书著作佐郎而卒。讣闻,帝震悼,出内帑银帛赙其丧,升一官以任其后,故事所未有也。
(节选自《宋史·叶味道传》)
【注】宗学谕:宗室子弟学校的教官。伯有之事:是指公元前544年发生在郑国的一场内乱。子泄:人名。边阃,指边关。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阴阳/二气之散聚/虽天地不能易/有死而犹不散者/其常也/有不得其死/而郁结不散者/其变也
B.阴阳/仁气之散聚/虽天地不能易/有死/而犹不散者/其常也/有不得其死而郁结不散者/其变也
C.阴阳二气之散聚/虽天地不能易/有死而犹不散者/其常也/有不得其死而郁结不散者/其变也
D.阴阳二气之散聚/虽天地不能/易有死而犹不散者/其常也/有不得其死而郁结/不散者/其变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作“表字”。古时孩子成年时取字。孔丘字仲尼,秋瑾字卿。
B.礼部,负责官吏的考核任免、国家礼仪制度的制定执行、科举考试的组织。
C.进士,元明清时,通过会试的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D.太学,始创于汉朝,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味道学识卓越,笃志古学。他参加礼部考试,夺得第一。受到禁行伪学的影响而落第,仍然师从朱熹,后又考取进士。
B.叶味道博学多才,德识兼进。他人对时,不光劝谏皇帝要搞好国家管理,还告诉皇帝传世心学的要领和虞夏殷周四代作歌作铭的旨意。
C.叶味道敢于直言,见微虑远。在三京用兵时,朝廷的大臣和边境的将帅支持用兵,但他坚决反对,指出开边拓疆的害处,后来洛师兵败印证了他的看法。
D.叶味道忠心事主,荣宠无比。生前深谋远虑,善用奏对,所提建议无不被皇帝采纳;死后皇帝拿出国库钱帛帮忙办理丧事,并重用他的后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下第,复从熹于武夷山中。学禁开,登嘉定十三年进士第,调鄂州教授。
(2)馈饷日迫,民一不堪命,庞勋、黄巢之祸立见,是先摇其本,无益于外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14-15题。
凤归云
柳永
向深秋,雨馀爽气肃西郊。陌上夜阑,襟袖起凉飙。天末残星,流电未灭,闪闪隔林梢。又是晓鸡声断,阳乌光动,渐分山路迢迢。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抛掷云泉,狎玩尘土,壮节等闲消。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注】阳乌:太阳。神话传说中在太阳里有三足乌,故以阳乌为太阳的代称。五湖烟浪,用春秋时范蠡与西施之事。吴越争霸,相传越灭吴后,灭吴有功的范蠡挂冠归隐,携西施泛游五湖。
1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开篇点明时令——深秋、夜阑,交代了地点——西郊、陌上,并连用“肃”和“凉”两字,营造了寒冷萧瑟的凄清氛围。
B.词的上片,词人用工笔描画出深秋深夜特有的景象,刻画出一个深秋寒夜兼程奔波的行客,表现了行役的辛苦与人生的坎坷。
C.下片第二句中,“云泉”“尘土”“壮节”分别喻指“山水之乐”“官场”“理想抱负”,表现了词人热衷于仕途的进取与世俗的享乐。
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写景细致生动,抒情深挚哀沉。其题材由柳词以往的春女善怀转变为秋士易感,拓展了柳词的表现领域。
15.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的意蕴。(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两句蕴含哲理,表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杜甫《登高》中,“ , ”从横(空间)、纵(时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缠身。
(3)白居易《琵琶行》中,“ ”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消愁;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发生了一起公交车坠江事件,15条鲜活生命瞬间消逝。如此极端恶性的案件并非个例,类似的摩擦 :高铁霸座,因航班延误而大闹机场,因诊疗分歧痛殴甚至砍杀医生……剧情之夸张,烈度之大,总会让人 。四十年来,( )有网友说,反腐败让干部作风为之一变,今天,我们社会也需要一场“文明革命”,所言极是。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以诸如诚信黑名单等方式规范规则意识,增进法制思维,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法治的“局外人”;另一方面,我们依然需要不断唤醒我们古已有之的善意与良知,用德治荡涤社会风气、推进社会文明,让身边多一些美德的“继承者”与“发扬者”。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的国家,其人格层面的养成、精神层面的蜕变,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恐怕比GDP的增长更为困难。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英格尔斯的一本书在中国 ,书名就是“人的现代化”。今天,在“仓廪实”之后,我们或许尤其需要思考“人的现代化”这一课题,以一场文明的革命,构建起与我们不断提升的物质文明相适应、与我们大国身份相匹配的精神文明。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需要通过以诸如诚信黑名单等制度的方式规范规则意识,增进法治思维,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法治的“局外人”。
B.我们需要通过诸如诚信黑名单等制度规范规则意识,提升法治思维,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法治的“局外人”。
C.我们需要通过诸如诚信黑名单等制度规范规则意识,增进法治思维,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法治的“局外人”。
D.我们需要通过诸如诚信黑名单等规范规则意识,提升法治思维,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法治的“局外人”。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发展有了极大进步,但物质文明提升却依然有很大空间。
B.我们国家的物质文明发展有了极大进步,但国人的精神文明素养有待提高。
C.我们国家的物质文明发展有了极大进步,但精神文明水平却依然有提升空间。
D.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发展有了极大进步,但国人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屡见不鲜 大跌眼镜 一日千里 风行一时
B.层出不穷 大跌眼镜 日新月异 盛极一时
C.屡见不鲜 叹为观止 一日千里 风行一时
D.层出无穷 叹为观止 日新月异 盛极一时
20.下面是某市草拟的通告,其中有五处语言不得体或者格式错误,请找出并修改。(5分)
通 告
广大市民:
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相互交流,我市将于9月14日-15日举办“湖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暨第二届龙船调文化艺术节”。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将对滨江南路龙船路段实行交通管制。请广大市民朋友合理选择出门时间和路段,从公安民警的统一指导。给您带来的不便,还要理解与支持,凡违反本通告规定者,后果自负!
2018年9月10日
××市政府
21.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语出《礼记·中庸》,意思是万物共同在一起生长而不互相残害,道在一起施行而不相违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习近平
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指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也显示出对待文化多元性的传统智慧。中华民族历来追求大同,但当今世界,也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信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