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江西临川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三暑期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19-09-02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山图,字季寂,义兴义乡人也。少贫微,佣书自业。有气干,为吴郡晋陵防郡队主。宋孝武伐太初,山图豫勋,赐爵关中侯。泰始初,为殿中将军。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镇军将军张永征薛安都于彭城,山图领二千人迎运至武原,为虏骑所追,合战,多所伤杀。虏围转急,山图结阵死战,然后突围出,虏披靡不能禁。众称其勇,呼为“武原将”。豫章贼张凤,聚众康乐山,断江劫抄。明帝遣山图讨之。山图至,先羸兵偃众,遣幢主庞嗣厚遗凤,要出会聚,听以兵自卫。凤信之,行至望蔡,山图设伏兵于水侧,击斩凤首,众百余人束首降。元徽三年,迁步兵校尉,加建武将军。盗发桓温冢,大获宝物。客窃取以遗山图,山图不受,簿以还官。太祖辅政,山图密启曰:“沈攸之久有异图,公宜深为之备。”太祖笑而纳之。攸之事起,世祖为西讨都督,启山图为军副。世祖留据盆城,众议以盆城城小难固,不如还都。山图曰:“今据中流,为四方势援,大众致力,川岳可为城隍小事,不足难也。”世祖使参军刘皆、陈渊委山图以处分事。山图断取行旅船板,以造楼橹,立水栅,旬日皆办。世祖甚嘉之。攸之既败,世祖谓山图曰:“周公前言,可谓明于见事矣。”世祖践阼,迁竟陵王镇北司马,以盆城之旧,出入殿省,甚见亲信。山图于新林立墅舍,晨夜往还。上谓之曰:“卿罢万人都督,而轻行郊外。自今往墅,可以仗身自随,以备不虞。”及疾,上手敕参问,遣医给药。永明元年,卒,年六十四。诏赐朝服一具,衣一袭。
(节选自《南齐书·周山图传》)
【注】幢主,南北朝及隋朝时期的武官。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B.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C.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D.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中侯,一种始自曹魏建安年间的爵位称号,侯是封建时代等级最高的爵位。
B. 城隍,“城”的本义是城邑四周的墙垣;“隍”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城隍”在文中指城池。
C. 楼橹,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没有顶盖的高台,建造于地面或车船之上。
D. 手敕,即手诏,是指皇帝亲笔写的命令,不同于一般的文书,常有非常意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山图才能超卓,临敌有勇有谋。他在武原勇猛突围,被称为“武原将”;在豫章,他用计使张凤放松警惕出山会面,最终将其击杀。
B. 周山图心有主见,善处不义之财。盗贼盗掘桓温墓获得大量宝物,门客盗取宝物来赠送给山图,山图没有接受,而是登记入册后上交官府。
C. 周山图见识过人,准确判断事势。他看出沈攸之有反叛图谋,提醒太祖早做防备:作世祖军副,他力排众议,陈明留守盆城的意义。
D. 周山图诚心事主,受到世祖恩宠。他因为罢免了另一人统领万人的都督而得罪了人,轻装简行到郊外存在危险,因此世祖准许他带侍卫以防不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图至,先羸兵偃众,遣幢主庞嗣厚遗凤,要出会聚,听以兵自卫。
(2)迁竟陵王镇北司马,以盆城之旧,出入殿省,甚见亲信。
【答案】10. C    11. A    12. D  
13. (1)山图到了豫章,先用羸弱士兵掩藏军队声势,派遣幢主庞嗣馈赠张凤优厚的礼物,邀请他出来聚会,听凭他带士兵保卫自己。
(2)山图升任竟陵王镇北司马,因为盆城的老交情,进出宫廷与台省,很受(或“被”)亲近信任。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考生可分六步走:读文段,通文意;标名(代)词,定主宾;看虚词,找位置;明语法,辫句式;依据修辞;对话、引文定句读。本题为选择题,可以找准切入点。“举”是举荐的意思,宾语为“山图”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D项。“前”修饰“驱”,“前驱”是先头部队的意思,不应该断开,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A项。句意:各处发生叛乱,尚书右仆射王彧举荐山图领兵,皇上叫来山图和他交谈,很满意,派山图带领一百艘战船作为先头部队。山图和军主佼长生等人攻克贼寇占领的湖白、赭圻两城。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一般试题难度不大,需要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姓名及称谓、官职及科举、宗法及礼俗、天文及历法、地理、刑法、民俗及节日、文史典故等。可用分类串记法,联想记忆法等进行识记。A项“侯是封建时代等级最高的爵位”错误。应为封建时代五等爵位中的第二等。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考生需熟悉常见的陷阱如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等。D项原文“罢万人都督,轻行郊外”应翻译为“放下统领万人的都督身份,轻装简行到郊外”。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偃众”,掩藏军队声势;“遗”,馈赠;“要”通“邀”,邀请;“听”是听凭之意。(2)中补充句首主语“山图”;“竟陵王镇北司马”保留,不译;“迁”,升迁;“以”,介词,因为;“之”,助词,的;“旧”,旧交;“进出”前面补充主语“山图”;“省”,台省;“见”,表被动,被;“亲信”,亲近信任;“甚见亲信”(被动句)。
参考译文:
周山图,字季寂,是义兴郡义乡县人。山图少年时贫穷微贱,靠受雇抄书自谋生计。有气魄和才干,担任吴郡晋陵的防郡队长。宋孝武帝讨伐太初,山图参与立功,赐予爵位关中侯。泰始初年,担任殿中将军。各处发生叛乱,尚书右仆射王彧举荐山图领兵,皇上叫来山图和他交谈,很满意,派山图带领一百艘战船作为先头部队。山图和军主佼长生等人攻克贼寇占领的湖白、赭圻两城。镇军将军张永在彭城讨伐薛安都,山图率领两千士卒到武原接应,被敌寇骑兵追赶,与敌兵交战,杀伤很多人。敌兵围困加紧,山图结成阵势拼死战斗,随后突破围困杀出,敌兵溃败不能阻挡。众人称赞山图勇猛,称他作武原将。豫章郡贼寇张凤,在康乐山聚集人众,拦江抢劫掳掠。明帝派遣山图讨伐他。山图到了豫章,先用羸弱士兵掩藏军队声势,派遣幢主庞嗣馈赠张凤优厚的礼物,邀请他出来聚会,听凭他带士兵保卫自己。张凤相信了庞嗣。行进到望蔡,山图在水边安排了伏兵,出击砍掉了张凤的首级,(张凤的)随从一百多人俯首投降。元徽三年,调任步兵校尉,加封建武将军。盗贼发掘了桓温墓冢,获得大量宝物。门客盗取宝物来赠送山图,山图没有接受,登记后上交官府。太祖辅佐治理政事,山图秘密启奏说:“沈攸之长久蓄有反叛的企图,您应该加强对他的防备。”太祖笑着听取了他的建议。沈攸之发动叛乱,世祖担任西讨都督,启用山图担任军副。世祖留守盆城,众人议论认为盆城城池太小难于固守,不如回都城。山图说:“现在据守中游,可以作各方后盾,众人尽力,凭仗河流、山岳都能有所作为。城池小的事,不值得为难啊。”世祖派参军刘皆、陈渊跟随山图来处理事务。山图截取行旅船的船板,用来在船上建造瞭望台,设置水中栅栏,十天时间都办好了。世祖十分赞许他。沈攸之兵败后,世祖对山图说:“您之前说的话,可以说识别事势眼光高明啊。”世祖即位,山图升任竟陵王镇北司马,因为盆城的老交情,进出宫廷与台省,很受亲近信任。山图在新林建立别墅,清晨黑夜来回。皇上对他说:“爱卿放下统领万人的都督身份,轻装简行到郊外。从现在开始再到别墅去,可以带卫士跟随自己,来防备意外的事。”等到患病,皇上亲笔写诏书询问,派遣医生送药。永明元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皇上下诏赐给他朝服一套,敛衣一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宿  府
杜  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14.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
B. 诗人留宿幕府,悲从中来,诗人产生悲情的原因有官场失意、思乡情浓、战乱未平、身世凄凉。
C. “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
D. 整首诗歌在立意构思、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15. 有评论赞誉这首诗的颔联“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对此联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14. B    15. ①颔联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②颔联写诗人“独宿”的所见所闻:长夜的角声倾诉着乱世的悲凉,却无人倾听;中天的明月无限美好,却无人欣赏。③诗人借长夜的角声、中天的明月烘托出孤寂悲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孤独难耐、沉郁悲愤的复杂心情。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B项,“官场失意”错误,应是“孤苦无依”。故选B。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要求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颔联,答题时先概括诗句的内容,然后描述景物,概括景物特征,再分析情感,分析情感注意照顾全诗的内容。此诗的颔联写长夜的角声倾诉着乱世的悲凉,却无人倾听;中天的明月无限美好,却无人欣赏。答题时注意根据“角声”“月色”概括孤寂悲凉的氛围,根据“悲自语”“好谁看”分析孤独难耐、沉郁悲愤的复杂心情。
【点睛】诗歌的情景关系主要有“乐景哀情”“乐景乐情”“哀景哀情”“哀景乐情”,较常见的是“乐景哀情”“哀景哀情”,答题时首先描述景物,然后概括意境特征,最后分析情感。在说明情景之间的关系特征,主要有借景抒情、以景结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出唐代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耻于从师的心理。
(2)苏轼《赤壁赋》中侧面描写客之箫声悲凉幽怨、凄切婉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取得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位卑则足羞    (2). 官盛则近谀    (3). 舞幽壑之潜蛟    (4). 泣孤舟之嫠妇    (5). 金戈铁马    (6). 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言警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并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卑、谀、壑、蛟、嫠、戈。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