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湖南长沙望城区2020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0-04-15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张禹字伯达,赵国襄人也。禹性笃厚节俭。父卒,汲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悉无所受。又以田宅推与伯父,身自寄止。永平八年,举孝廉,稍迁;建初中,拜扬州刺史。当过江行部,中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难于济步。禹将度,吏固请不听。禹厉言曰:“子胥如有灵,知吾志在理察枉讼,岂危我哉?”遂鼓楫而过。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吏民希见使者,人怀喜悦,美德怨恶,莫不自归焉。元和二年,转兖州剌史,亦有清平称。三年,迁下邳相。徐县北界有蒲阳坡,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禹为开水门,通引灌溉,遂成孰田数百顷。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功曹史戴闰,故太尉掾也,权动郡内。有小谴,禹令自致徐狱,然后正其法。自长史以下,莫不震肃。永元十五年,南巡祠园庙,禹以太尉兼卫尉留守。闻车驾当进幸江陵,以为不宜冒险远,驿马上谏。诏报曰:“祠谒既讫,当南礼大江,会得君奏,临汉回舆而旋。”及行还,禹特蒙赏赐。延平元年,迁为太傅,录尚书事。永初元年,以定策功封安乡侯,食邑千二百户。与太尉徐防、司空尹勤同日俱封。其秋,以寇贼水雨策免防、勤,而禹不自安。上书乞骸骨,便拜太尉。后连岁突荒,府藏空虚,禹上疏求入三岁租税,以助郡国禀假。诏许之。五年,以阴阳不和策免。七年,卒于家。除小子躍为郎中,长子盛嗣。
(选自《后汉书?张禹列传),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
B. 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
C. 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
D. 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举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人才举荐制度,即推举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人为官。
B. 功曹史主管记录功过、职掌吏员赏罚任免事宜,功曹的权力在汉代最盛。
C. 食邑是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或皇帝大臣作为世禄的田邑,盛行于周。
D. 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罪责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意即使自己骸骨得以归葬故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禹性情忠厚,生活勤俭节约。他父亲去世,当地官员百姓所赠办丧事的钱财很多,他都不接受;又把田产住宅推让给伯父,自己寄住在伯父家。
B. 张禹巡视辖区,平反冤假错案。任杨州刺史时,要过江视察,很多人都认为江中有水神,难以渡过,但张禹信念坚定,表明志向,顺利过江。
C. 张禹心系百姓,要求下属严格。徐县有许多废弃的良田,张禹兴修水利,引水灌溉,修成良田;对弄权有过的官员绳之以法,整肃风气。
D. 张禹位高权重,时常进谏言事。皇上南巡,张禹谏言被采纳,受到皇帝的赏赐;更任太尉时后,连年灾荒,上书请求减免三年租税,以缓解地方困难。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中选出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祠谒既讫,当南礼大江,会得君奏,临汉回舆而旋。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答案】10. C    11. D    12. D   
13. (1)祠庙拜谒已经结束,应往南边去祭拜长江,正好得到你的奏报,(皇上)巡幸汉水就掉转车舆回来。
(2)燕太子丹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上白衣戴上白帽来为他送行。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可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再根据句子中的主谓语或动宾关系,名词作主语或宾语以及文言虚词等标志性词语断句。“谷实”作“收”的宾语,二者意义相连,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其下”是“成市”的主语,二者意义相连,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项。
句意:劝导并带领官吏百姓,借给他们种子,亲自勉励劳动,使谷物大获丰收。邻郡贫困来归附的有千多户,房屋相连,下面成了集市。后来每年开垦千余顷,百姓的财物用度富足。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古代官吏因罪责请求退职”错,“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并非因罪责请求退职。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内容。D项,“上书请求减免三年租税”错,原文“禹上疏求入三岁租税”,意思是“张禹上疏请求捐献自己领地三年的租税”,选项曲解“入”的意思。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题中重点词句:(1)讫,结束;礼,名词用作动词,祭拜;会,正好;回舆,掉转车舆。(2)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知其事者”是“宾客”的定语中,按现代汉语应在其前却放其后,故为定语后置;白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上白衣戴上白帽;以,来;之,代词,代指他。

参考译文:
张禹字伯达,是赵国襄国人。张禹性情忠厚节俭。父亲死后,汲县官吏百姓赠送办丧事的钱财前后达数百万,他全部没有收受。又把田宅推让给伯父,自己寄居在伯父家。永平八年,被举荐为孝廉,渐渐获得升迁。建初年间,被任命为杨州刺史。当他过江巡视部属,中原百姓都认为长江中有水神,很难渡过。张禹即将过江时,官吏坚决请求不要渡江,张禹不听从。并且厉声说:“子胥如果在天有灵,知道我的目的在于审察冤假错案,难道还会害我吗?”于是划桨过去了。走遍所属郡县,深渊幽暗的地方没有不全部走到的,亲自(审查)记录囚徒(罪状),把很多情况弄明白,提出来处理了(冤情)。当地官民很少见过使者,百姓心怀喜悦,不管是心怀怨恨的还是品行恶劣的,没有不自行归案的。元和二年,转任兖州刺史,也有政治清明公平的美称。三年,升为下邳相。徐县北界有蒲阳坡,旁边有很多良田,却荒废没人修整。张禹替他们开挖水门,通渠引水灌溉,于是改造成了数百顷熟田。劝导并带领官吏百姓,借给他们种子,亲自勉励劳动,使谷物大获丰收。邻郡贫困来归附的有千多户,房屋相连,下面成了集市。后来每年开垦千余顷,百姓的财物用度富足。功曹史戴闰,是以前太尉的掾吏,权柄倾动郡内。有小罪,张禹叫他自行到徐县相关部门投案,然后绳之以法。自长史以下,没有不感到震惊肃然的。永元十五年,皇上南巡祠园庙,张禹以太尉兼卫尉的身份在朝留守。听说皇帝车驾将到江陵,张禹认为不应冒险远行,用驿马送去谏言。诏书回复说:“拜谒祠园庙已经结束,应当往南祭拜大江,正好得到你的奏报,(皇上)驾临汉水就掉转车舆回来。”等到回朝之后,张禹特别受到赏赐。延平元年,张禹升为太傅,总领尚书事宜。永初元年,张禹因策立天子之功封为安乡侯,食邑一千二百户,与太尉徐防、司空尹勤同日受封。这年秋天,因寇贼之患和水雨之灾,皇帝下旨免去徐防、尹勤之职,而张禹内心不安,上书请求退休,又被授予太尉的官职。后来连年灾荒,府库空虚,张禹上疏请求捐献自己领地三年的租税,来帮助郡国粮食的供给和钱财借贷,朝廷下诏许可了。永初五年,因为君臣不和而被皇帝下诏免职;永初七年,死在家中。授予小儿子张曜郎中官职,长子张盛继承他的食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青玉案 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张榘①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都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②。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注】①张榘:南宋词人。②辛弃疾有词“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秋清晨,天边淡月,板桥浓霜,瑟瑟西风,枯叶漫舞,菊花含羞;悠远的鸡鸣声中,“嘚嘚”的马蹄,朝那宁静的山野之村行去:一幅荒村行旅图首先呈现于眼前。
B.“马蹄”三句,化用温庭筠《商山早行》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之意境,一词一景,使本不相关的景物组合起来,构成一幅感情浓烈的图画。
C.“秋在黄花羞涩处”一句,“羞涩”二字极妙。以拟人、动作描写和双关手法写出黄花经一夜浓霜摧打,还没有抬起头来,有些羞答答、苦涩涩的情状,又表达出词人无限愁苦的心情。
D.时隔十载,词人旧地重游,已是物是人非,“身名都被儒冠误”。杜甫诗云:“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词人借杜甫诗意来表达自己 际遇,“身”与“名”都为儒冠所误,可见愤慨之深。
(2)词作表现了作者复杂的感情,试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答案】(1)C;(2)①误入仕途的怨恨与懊悔。②被檄出郊的苦痛、郁闷与无奈。③对官场得势小人的讽刺警告。④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⑤对国家命运及个人前途的伤感。
【解析】
【详解】(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词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词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词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词句,接着把握词的意象,分析词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羞涩”是“动作描写”理解错误,应是神态描写。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句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了解古代诗词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词的思想情感。
“身名都被儒冠误”中的“误”字写出了词人觉得自己进仕途是个错误,表达出了作者的怨恨和懊悔;“寂历荒村路”写出了作者被檄出郊的痛苦和孤寂心情;“且尽清樽公莫舞”化用辛弃疾词“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表达了对官场得势小人的讽刺警告;“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仿佛在咏叹历史,六朝统治者醉生梦死、奢侈腐化,因而相继灭亡,在这里作者实际是看到南宋和六朝情况相同,预感南宋将要重蹈六朝覆辙的历史命运,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万感天涯暮”是作者面对黄昏,想到身世国情,生出万千感慨,不仅写出了从清晨到日暮的时间流逝,而且包括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3)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4)_____________________,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5)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信誓旦旦,_______________。(《氓》)
(6)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7)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_______________。(《雨巷》)
【答案】    (1).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 流言    (3). 尤使我耳不忍闻    (4). 发尽上指冠    (5). 同心而离居    (6). 言笑晏晏    (7). 不思其反    (8).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9). 丁香般的惆怅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峥嵘”“稠”“尤”“晏”“斑斓”“惆”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