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0-09-23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0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 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 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
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
(摘编自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B.“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中“他者”“自我”共生,旨在达到每个家庭利益最大化。
C. 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这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
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
B.文章从“天下”理念出发,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言论,证明“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核心。
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B、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
C、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D、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相对狭隘的自信,不利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焊花
袁省梅
当主任把常小俊带到老张跟前,说是他的徒弟时,老张和几个老师傅哈哈笑得说不出话来。昨天,老北就听说车间分来十几个技校生,有一个不仅瘦小不说,而且还白净文雅,一看就不是能吃苦的料儿。他和几个老师傅猜测这个小个子会分到谁的手下。他们认为,小个子来铆焊车间,在班组待上几天就会去坐办公室了,分给谁,谁的带徒费就泡汤了,算是谁走“红运”了。
老张气得直跺脚。常小俊哪里知道其中的故事,巴结地问师傅有啥事,他去帮忙给主任传话。老张不乐地用下巴点着旁边的一个老师傅,说:“你去跟主任说给他当徒弟。 ”常小俊说:“为啥? ”老张说:“他技术好呀。”常小俊说:“比您好? ”老张说:“那当然。 ”常小俊说:“那我也要跟着您。”做老张的徒弟,是常小俊自己选择的。他早打听到,铆焊车间老张的技术是最好的。
老张脸上的肉就丝瓜样吊了下来,说:“看你瘦得跟个焊条一样,还想当焊工?你知道焊工有多苦多累吗?”常小俊说:“知道。 ”老张骂他嘴硬,说:“不见棺材不掉泪。 ”随即抓起手边的焊枪朝他扔了过去。旋即,又是一个焊帽。常小俊赶紧伸手一一接过。老张眼皮不抬地叫他端半小时。常小俊一手端着焊帽一手端着焊枪,等着师傅讲解。然而老张自顾点了根烟,看也不看他一眼。可焊枪焊帽稍微歪斜一点儿,老张的斥责就焊花般闪亮了。
常小俊觉察到师傅想撵他走,就暗暗使了劲儿。然而没有五分钟,手臂就困了,手腕也酸麻得要抓握不住焊枪焊帽。师傅乜斜着眼睛说:“放下, 回去找主任说说坐办公室吧,这不是你干的活儿。’
这话常小俊不爱听,他的犟劲儿上来了,咬着牙把焊帽端得平平的,焊枪呢,也紧紧地攥在手里。只是他没有想到,没一会儿,右手又颤抖开了。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他傻眼了。
师傅的眉头皱了起来:“还是回车间重新安排个活儿吧。
他倔倔地说:“ 我不回去。”
“你不知道焊工对腕力的要求?要对着细如发丝的裂缝进行焊接,别说抖动一下,就是呼吸不均匀,情绪有波动,也会造成失误。”
“那你还犟啥?回去吧孩子,干焊工,你这是先天不足啊。”
“我不回去!”常小俊大喊一声,扔下焊枪,跑到车间大院里。大院里一片雪白。雪花不知什么时候飘落了一层,树木白了,房顶白了,堆积在墙脚的钢管也苫了一层白毡的样子。看着雪花一片片孜孜不倦地往树上房顶上钢管上飘飞,他把拳头握了又握,说:“你不是早就发誓要当个最好的焊工吗?”
常小俊咬着牙开始了苦行僧般的练习:暖瓶里灌满水,双手一端就是10分钟、20分钟;手腕上绑上沙袋,手上抓根筷子在墙上写字,一笔一画, 横平...终于,焊枪被常小俊稳稳地端了起来。
实习期满的考核,有一道题是对过滤机的外壳切割面进行焊接。18个学徒一个个往工作面走去,转眼又一个个灰溜地回来。焊缝宽12毫米,超过标准焊缝的4倍,熔滴下去,就顺着焊缝往下,他们根本没法焊接。别说是实习不到一年的学徒工,就是干了几十年的老师傅有时候也不能顺利完成。
主任喊老张:“你的那个小个子呢, 不会是临阵蔫儿了吧?”围观的人哈哈大笑。老张悄地对常小俊说:“咱不上了吧?”常小俊说:“为啥?” 老张说有难度。”常小俊说:“我想试。”
学徒工们也撺掇常小俊不要上。他们说: “逞能干啥呢? 你上也是给人看几个老师傅也劝他不要去,笑话。”
老张看着常小俊,说:“你不上,我保证说动主任换考题,不影响你们学徒期的考核。”
常小俊说:“我想试试。”
老张说:“你要上,就不能给师傅”
常小俊把手在耳朵边一比画,嘻地一笑:“遵命。”
老张看常小俊真的下了决心,就说:“焊缝宽,要的是速度和准头儿,但是不能冒进,只要你把焊点一点点叠加起来,焊缝一点点变窄,就成了。”
常小俊又是嘻嘻地一笑,问师傅:“您看过 《速度与激情》吗?”
师傅说:“啥?”
常小俊已经戴上眼镜,抓了焊枪,走向了过滤机。
倏地,过滤机上绽放了炫白闪亮的焊花。常小俊紧紧地抓握着焊枪,看着熔滴一滴滴落下。他突然觉得,焊枪就是自己的手,不是焊枪在焊接,而是他的手在一颗颗地捡拾着珠子往切割面上放呢。有一刻,他甚至想回头告诉师傅他有多么喜欢四溅的焊花。可是他不能。他必须凝神聚气、一鼓作气地把焊缝接好,给师傅争气。
他的焊枪沿着焊缝慢慢前行,半个小时过去了, 他没有停下来;一个半小时后,老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想,他的这个小个子徒弟或许真的能成个好焊工。
(选自2018年第7期《百花园》)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虽然常小俊个子小,长得又白净文雅,但老张看出他具有成为好焊工的潜质,怕他不能坚持到底,故意设置难题,用言语激将他。
B.以“焊花”作为标题,与主人公的身份是焊工有关,同时与结尾描写焊花相呼应, 体现了主人公对职业的喜爱和作者对主人公的赞美。
C.“你要上, 就不能给师傅丢人”是老张对常小俊的期望,也暗示了实习期满的焊接考核难度高,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本文是工业题材的小说,记叙了常小俊从技校毕业后克服种种困难,成长为一名合格焊工的故事,折射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5.小说为了突出常小俊的人物形象,设置了哪些衬托?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
6.常小俊最终了完成满高难度的焊接考核,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6分)
答:
一、现代文阅读(20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 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 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
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
(摘编自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B.“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中“他者”“自我”共生,旨在达到每个家庭利益最大化。
C. 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这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
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
B.文章从“天下”理念出发,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言论,证明“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核心。
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B、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
C、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D、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相对狭隘的自信,不利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焊花
袁省梅
当主任把常小俊带到老张跟前,说是他的徒弟时,老张和几个老师傅哈哈笑得说不出话来。昨天,老北就听说车间分来十几个技校生,有一个不仅瘦小不说,而且还白净文雅,一看就不是能吃苦的料儿。他和几个老师傅猜测这个小个子会分到谁的手下。他们认为,小个子来铆焊车间,在班组待上几天就会去坐办公室了,分给谁,谁的带徒费就泡汤了,算是谁走“红运”了。
老张气得直跺脚。常小俊哪里知道其中的故事,巴结地问师傅有啥事,他去帮忙给主任传话。老张不乐地用下巴点着旁边的一个老师傅,说:“你去跟主任说给他当徒弟。 ”常小俊说:“为啥? ”老张说:“他技术好呀。”常小俊说:“比您好? ”老张说:“那当然。 ”常小俊说:“那我也要跟着您。”做老张的徒弟,是常小俊自己选择的。他早打听到,铆焊车间老张的技术是最好的。
老张脸上的肉就丝瓜样吊了下来,说:“看你瘦得跟个焊条一样,还想当焊工?你知道焊工有多苦多累吗?”常小俊说:“知道。 ”老张骂他嘴硬,说:“不见棺材不掉泪。 ”随即抓起手边的焊枪朝他扔了过去。旋即,又是一个焊帽。常小俊赶紧伸手一一接过。老张眼皮不抬地叫他端半小时。常小俊一手端着焊帽一手端着焊枪,等着师傅讲解。然而老张自顾点了根烟,看也不看他一眼。可焊枪焊帽稍微歪斜一点儿,老张的斥责就焊花般闪亮了。
常小俊觉察到师傅想撵他走,就暗暗使了劲儿。然而没有五分钟,手臂就困了,手腕也酸麻得要抓握不住焊枪焊帽。师傅乜斜着眼睛说:“放下, 回去找主任说说坐办公室吧,这不是你干的活儿。’
这话常小俊不爱听,他的犟劲儿上来了,咬着牙把焊帽端得平平的,焊枪呢,也紧紧地攥在手里。只是他没有想到,没一会儿,右手又颤抖开了。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他傻眼了。
师傅的眉头皱了起来:“还是回车间重新安排个活儿吧。
他倔倔地说:“ 我不回去。”
“你不知道焊工对腕力的要求?要对着细如发丝的裂缝进行焊接,别说抖动一下,就是呼吸不均匀,情绪有波动,也会造成失误。”
“那你还犟啥?回去吧孩子,干焊工,你这是先天不足啊。”
“我不回去!”常小俊大喊一声,扔下焊枪,跑到车间大院里。大院里一片雪白。雪花不知什么时候飘落了一层,树木白了,房顶白了,堆积在墙脚的钢管也苫了一层白毡的样子。看着雪花一片片孜孜不倦地往树上房顶上钢管上飘飞,他把拳头握了又握,说:“你不是早就发誓要当个最好的焊工吗?”
常小俊咬着牙开始了苦行僧般的练习:暖瓶里灌满水,双手一端就是10分钟、20分钟;手腕上绑上沙袋,手上抓根筷子在墙上写字,一笔一画, 横平...终于,焊枪被常小俊稳稳地端了起来。
实习期满的考核,有一道题是对过滤机的外壳切割面进行焊接。18个学徒一个个往工作面走去,转眼又一个个灰溜地回来。焊缝宽12毫米,超过标准焊缝的4倍,熔滴下去,就顺着焊缝往下,他们根本没法焊接。别说是实习不到一年的学徒工,就是干了几十年的老师傅有时候也不能顺利完成。
主任喊老张:“你的那个小个子呢, 不会是临阵蔫儿了吧?”围观的人哈哈大笑。老张悄地对常小俊说:“咱不上了吧?”常小俊说:“为啥?” 老张说有难度。”常小俊说:“我想试。”
学徒工们也撺掇常小俊不要上。他们说: “逞能干啥呢? 你上也是给人看几个老师傅也劝他不要去,笑话。”
老张看着常小俊,说:“你不上,我保证说动主任换考题,不影响你们学徒期的考核。”
常小俊说:“我想试试。”
老张说:“你要上,就不能给师傅”
常小俊把手在耳朵边一比画,嘻地一笑:“遵命。”
老张看常小俊真的下了决心,就说:“焊缝宽,要的是速度和准头儿,但是不能冒进,只要你把焊点一点点叠加起来,焊缝一点点变窄,就成了。”
常小俊又是嘻嘻地一笑,问师傅:“您看过 《速度与激情》吗?”
师傅说:“啥?”
常小俊已经戴上眼镜,抓了焊枪,走向了过滤机。
倏地,过滤机上绽放了炫白闪亮的焊花。常小俊紧紧地抓握着焊枪,看着熔滴一滴滴落下。他突然觉得,焊枪就是自己的手,不是焊枪在焊接,而是他的手在一颗颗地捡拾着珠子往切割面上放呢。有一刻,他甚至想回头告诉师傅他有多么喜欢四溅的焊花。可是他不能。他必须凝神聚气、一鼓作气地把焊缝接好,给师傅争气。
他的焊枪沿着焊缝慢慢前行,半个小时过去了, 他没有停下来;一个半小时后,老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想,他的这个小个子徒弟或许真的能成个好焊工。
(选自2018年第7期《百花园》)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虽然常小俊个子小,长得又白净文雅,但老张看出他具有成为好焊工的潜质,怕他不能坚持到底,故意设置难题,用言语激将他。
B.以“焊花”作为标题,与主人公的身份是焊工有关,同时与结尾描写焊花相呼应, 体现了主人公对职业的喜爱和作者对主人公的赞美。
C.“你要上, 就不能给师傅丢人”是老张对常小俊的期望,也暗示了实习期满的焊接考核难度高,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本文是工业题材的小说,记叙了常小俊从技校毕业后克服种种困难,成长为一名合格焊工的故事,折射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5.小说为了突出常小俊的人物形象,设置了哪些衬托?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
6.常小俊最终了完成满高难度的焊接考核,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6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