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省份2021届高三年级9月份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0-10-12
新高考省份2021届高三年级9月份检测试题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生动地记述过一种使他永难忘怀的特殊“体验”:“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你再望一望那遥远的绿色海面,那里,波涛汹涌,永不停息,那里,阳光从千千万万舞动着的小明镜中反射到你的眼里,那里,海水的碧绿同天空明镜般的蔚蓝以及阳光的金黄色交融成一片奇妙的色彩——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对俗世的敌人和他们的阴谋诡计的一切回忆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
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也就是说,审美体验是一种既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又不同于一般经验的特殊的东西,它该是那种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瞬间性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或“妙悟”等,并制订出一系列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伫兴”,诗的作品中蕴含活生生的“兴象”;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游戏”“高峰体验”等。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
无论是审美体验还是艺术,归根到底,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都应当以此为根基加以阐明。但是,社会实践又总是通过审美体验去显现的。因此,需要追问,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是如何通过审美体验这个“中介”而转化为艺术的。这样,审美体验的探究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了。
(取材于王一川的《〈审美体验论〉导言》)
材料二
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和创作动机,必须结合审美体验,通过审美创造转化为艺术品。其中,审美体验包含两个部分:人生体验和艺术体验。
艺术家并非一直处于艺术创作状态,而是像普通大众一样每天都经历着日常生活,但是他们对日常生活多了一种审美观照,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他们通过审美观照对日常生活进行延伸思考、联想想象,甚至通过灵感或直觉的心理活动建构一种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精神空间。艺术体验则要求再上升到一种新的精神高度,它是人生体验的继续延伸和不断升华,从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中升腾起来。最终,艺术创造使艺术体验转化为一种新的存在状态——艺术品。
这个过程被郑板桥精妙地概括为从“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生体验,郑板桥在深秋之际住在江边馆驿,早晨起床看竹,太阳照进竹林的晨雾之中,如云如烟,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这个过程变园中之竹为眼中之竹,带有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观照。
第二个阶段是艺术体验,此时眼中之竹已转化为饱含意蕴的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与眼中之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抽象化、心灵化的意念,是在想象的、虚构的精神空间之中产生的一种艺术存在状态,是成为艺术品之前的最后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艺术创造,艺术家磨墨、展纸、落笔,把艺术体验中的虚构艺术形象转化为艺术家笔下的艺术形象,成为可见可感的艺术品,即手中之竹。
郑板桥还就此总结了两个规律: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意在笔先,即艺术体验在艺术创作之前,艺术创作只是一种外化过程,最重要的是艺术体验时期所储备的艺术意蕴;趣在法外,即艺术趣味来自艺术法则之外,艺术法则只是创作方法而已,艺术家所蕴蓄的艺术感兴,才是艺术之源。
(取材于孙先旭、胡鹏林的《艺术家的审美体验》)
材料三
顾春芳:讲审美,我想不仅要追求艺术作品的美,还要把艺术的审美体验和心思灌注于日常生活,从而获得一种“诗意的栖居”,尤其要追求人格的美。您怎么看?
叶朗:当然。美学是人文学科,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这个“生活世界”,是一个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品格,最重要一点就在于十分重视美在精神层面的作用。它引导人们重视艺术活动与人生的紧密联系,引导人们去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使自己有一种“光风霁月”般的胸襟和气象。
中国美学历来认为,艺术作品的品格和艺术家的品格是统一的。最突出的例子是嵇康。《世说新语》记载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当时人说他“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山涛说他“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嵇康把弹琴和他的生命追求融为一体。据记载,他临刑东市,神气不变,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的音乐和生命合二为一,升华为崇高的人格境界和审美境界。我们研究中国美学,不仅要关注艺术作品,而且要关注历史上如嵇康这样的艺术家的生存风格和生命华彩,他们用自己的崇高人格和生命创造了诗意的人生境界。
顾春芳:近来美学界比较关注日常生活的审美,您可以就此谈谈吗?
叶朗: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里的人生情趣,这也很值得研究。中国古人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美的氛围,创造一种快活、热闹、优雅、精致的生活世界,《红楼梦》里就有不少这样的描写。
现代社会,人们要学会主动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一批文人、艺术家形成了一种优雅、精致的审美情趣。他们弹琴、赏花、品茶,开拓了一个新的生命活动的空间,这是非实用的、审美的空间,用他们的话说,这是一个张扬“性灵”的空间。在这种空间里,他们获得了特殊的审美体验,拥有了心灵的自由,于是就能更好的做学问,干事业。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取材于顾春芳《当前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访美学家叶朗》,有删改。)
1.下列有关审美体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恩格斯记述的海上奇妙体验,包含着他对自然壮美的欣赏和对自由的感悟。
B.审美体验应该是去除了功利、实用的目的的,它强调直觉、想象等审美特征。
C.审美体验是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所以它通过社会存在转化为艺术。
D.中西美学思想的一个相通之处是都认为审美体验与人生、艺术的本质相关。
2.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艺术家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只能通过灵感、直觉来建构。
B.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和创作动机一定要与审美体验结合。
C.变“眼中之竹”为“胸中之竹”是审美体验的重要环节。
D.郑板桥认为“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是创作的重要原则。
3.根据材料三,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美学重视美在精神层面的作用,引导人们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
B.研究艺术经典,不仅要关注作品,还要关注艺术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C.取得真正成就的人需要具有不计利害得失、追求理想和情趣的出世精神。
D.中国古人注重在获得特殊审美体验的心灵空间里,寻找优雅的审美情趣。
4.叶朗在回答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时用了什么方法?(4分)
5.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审美体验的含义和作用。(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水在水之外活着
葛水平
一条宽阔的谷地间,曾经有一条河流过,如今一群羊恰似河的洪峰滚出山间,向更远处四散而去。这生殖的土地,鲜花盛开,青草繁茂,正适合羊们的口粮。一切都是晴朗的光照,数丈宽的河道,下游一位年长的老汉说:“往山里走是它的源头,公家人叫它沁河源。走到我的脸前头我们喊它秋水河,因为当年秋天雨水多它的声音大便有了这个外名。”
沁河,南北贯穿晋东南。我们立足的这个县就叫沁源。沁源,因三晋名水沁河六出其源于山中而得名。山间沁河的六个源头清泉喷涌,碧水成溪,汇成了绿水沁河。
它魅惑了天地两界,更主要的是魅惑了我。
车开入河道,河卵石高低起伏着,有青草填补了它们的缝隙,黄绿交织,有繁荣,有寂灭,也有疼痛。
河谷两岸没有人烟。云朵让天空无限扩大,空了的村庄让我六神归位。这样的时候,因了空气的绝对新鲜和纯净,声音的穿透力也特别强,不知名的小鸟啁啾声声,在空旷中游走,那啁啾声便遥远了一切,透明了一切。我们奔跑而去,让景色生动起来。一条道被水漫过,人走在水道上,两行杨树形成密匝匝绿色拱道,在一个马蹄形的缺口前水流分开到两边山脚下。“源”至此而出。
泉水清澈,冰凉清甜,东边泉眼水流湍急,西边泉眼水流平缓,两股泉水流出数十米后汇成一股,顺河谷而渗入地下。山崖壁上有大小不一的洞,能感觉到在远古那些洞都有水出,水流分散,涡流丛生该是怎样的景致!浅浅的一汪至山间流出,我把手伸进去,它的深度淹不住我的胳膊肘。水流出泉眼,慢铺开来形成小河,水面刚能把我平放的巴掌淹住。走过河对岸,鞋面不小心会被水打湿,也许是故意的,此时的我居然对水生出了敬畏之情。水面上因了阳光的不同折射,看上去呈颗粒状,有别一番模样。对岸有碑亭,新修却已经残破,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在此设立下的“沁河源头纪念碑”。
它不是原来就这个样子,如今,羊群代替了它成为河道里流淌的植物。开着五朵花瓣的黄花,自在地生动着,羊群走来,放羊人撒了细盐,我听见羊舌头抹布一样擦着,像一支曲子在低声部回旋。放羊人挥着皮鞭,鞭梢带着响,羊群聚集在一起,那一只头羊昂着头,相比于那些勾着头吃草的羊,那只头羊扩大了我的视野。源头在我身后一百米远的地方,就已经看不到水了。我坐下来,粪蛋蛋落在草丛间,索性躺下,我的情绪复杂。源头的河床这么宽,那是常年流水落下的影子,我现在只能用幻觉来填补它的空缺。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用心灵与眼睛观察的习惯,快乐是持久的,痛苦则是刹那之间,而人都喜欢飞蛾扑火,为眼前的利益狂欢而死。
明代诗人王徽诗云:“沁水河边古渡口,往来不断送行舟。”在沁河两岸的冲积平地和原有台地上,由于沁河总体水量的减少和沁河水被过度的开发利用,昔日汹涌的河水变成了今天的涓涓细流,日常流量从过去的每秒几百立方米下降到几立方米。放羊人说:“也就几年光景。”台地上的秋庄稼卷曲着叶子,旱大了。放羊人说:“看着是河的源头,却使唤不上水。”一条河的旺衰总有一定的规律可寻,领导人在社会转折关头的抉择也非常重要。对资源的争夺,可以爆发最激烈的战争,谁都知道。无节制地开采资源,使一座城市变为一片废墟,一座最繁华的都会变成一片草场,沧海变桑田,有谁知道我们少了什么?走走走走走,汲取什么才能够让水茁壮成长?我看到薄淡轻疏的云彩,正俯视数十万烟灶的生命,并不是太久的岁月,放羊人说:“河道里的水再都不敢喊河了。”那些植物和人一样喜欢喝清水,黄花遍开,如经脉一样的腰肢风姿绰约在阳光下,放羊人甩开鞭声,羊群们奋力撂开蹄子顺着河道走往山外,放羊人的鞭声坚硬而空旷。
谁能知道眼泪是生命最后一抿唾液?
我走沁河,水在水之外活着,却是我心里的急事。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河谷空阔、羊群遍野、空气纯净、鸟鸣山幽,意在表达尽管沁河两岸少了河水的滋润,但这一切让作者心旷神怡、喜不自禁。
B.文章以“此时的我居然对水生出了敬畏之情”来描写泉水带给我的不寻常的感受,意在表现泉水的神圣、灵性和生命力的顽强。
C.文章写“沁河源头纪念碑”新修却已经残破,暗示出人们漠视和遗忘了曾经养育自己的沁河,因此也就有了今天沁河的干枯。
D.文章以“日常流量从过去的每秒几百立方米下降到几立方米”来解说“昔日汹涌的河水变成了今天的涓涓细流”的情景,直观又理性。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它魅惑了天地两界,更主要的是魅惑了我”,作者触景生情,以抒情笔调表达了在沁河探源过程中所兴发的情感波动。
B.文章引用诗句“沁水河边古渡口,往来不断送行舟”,是由所见所思引起的相关联想,意在引发读者进行古今沁河的对比反思。
C.文章语言简洁而富有张力、凝练而富有诗意,如第八段连用的五个“走”字饱含着作者对探访沁河水源的满腔热情。
D.文章由眼前景象引发深度思考,“谁能知道眼泪是生命最后一抿唾液?”以警策之笔表达了对未来人们生存状况的深沉忧虑。
8.文章多处提到“羊群”“放羊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文章结尾写到“水在水之外活着,却是我心里的急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生动地记述过一种使他永难忘怀的特殊“体验”:“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你再望一望那遥远的绿色海面,那里,波涛汹涌,永不停息,那里,阳光从千千万万舞动着的小明镜中反射到你的眼里,那里,海水的碧绿同天空明镜般的蔚蓝以及阳光的金黄色交融成一片奇妙的色彩——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对俗世的敌人和他们的阴谋诡计的一切回忆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
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也就是说,审美体验是一种既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又不同于一般经验的特殊的东西,它该是那种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瞬间性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或“妙悟”等,并制订出一系列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伫兴”,诗的作品中蕴含活生生的“兴象”;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游戏”“高峰体验”等。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
无论是审美体验还是艺术,归根到底,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都应当以此为根基加以阐明。但是,社会实践又总是通过审美体验去显现的。因此,需要追问,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是如何通过审美体验这个“中介”而转化为艺术的。这样,审美体验的探究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了。
(取材于王一川的《〈审美体验论〉导言》)
材料二
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和创作动机,必须结合审美体验,通过审美创造转化为艺术品。其中,审美体验包含两个部分:人生体验和艺术体验。
艺术家并非一直处于艺术创作状态,而是像普通大众一样每天都经历着日常生活,但是他们对日常生活多了一种审美观照,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他们通过审美观照对日常生活进行延伸思考、联想想象,甚至通过灵感或直觉的心理活动建构一种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精神空间。艺术体验则要求再上升到一种新的精神高度,它是人生体验的继续延伸和不断升华,从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中升腾起来。最终,艺术创造使艺术体验转化为一种新的存在状态——艺术品。
这个过程被郑板桥精妙地概括为从“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生体验,郑板桥在深秋之际住在江边馆驿,早晨起床看竹,太阳照进竹林的晨雾之中,如云如烟,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这个过程变园中之竹为眼中之竹,带有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观照。
第二个阶段是艺术体验,此时眼中之竹已转化为饱含意蕴的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与眼中之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抽象化、心灵化的意念,是在想象的、虚构的精神空间之中产生的一种艺术存在状态,是成为艺术品之前的最后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艺术创造,艺术家磨墨、展纸、落笔,把艺术体验中的虚构艺术形象转化为艺术家笔下的艺术形象,成为可见可感的艺术品,即手中之竹。
郑板桥还就此总结了两个规律: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意在笔先,即艺术体验在艺术创作之前,艺术创作只是一种外化过程,最重要的是艺术体验时期所储备的艺术意蕴;趣在法外,即艺术趣味来自艺术法则之外,艺术法则只是创作方法而已,艺术家所蕴蓄的艺术感兴,才是艺术之源。
(取材于孙先旭、胡鹏林的《艺术家的审美体验》)
材料三
顾春芳:讲审美,我想不仅要追求艺术作品的美,还要把艺术的审美体验和心思灌注于日常生活,从而获得一种“诗意的栖居”,尤其要追求人格的美。您怎么看?
叶朗:当然。美学是人文学科,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这个“生活世界”,是一个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品格,最重要一点就在于十分重视美在精神层面的作用。它引导人们重视艺术活动与人生的紧密联系,引导人们去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使自己有一种“光风霁月”般的胸襟和气象。
中国美学历来认为,艺术作品的品格和艺术家的品格是统一的。最突出的例子是嵇康。《世说新语》记载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当时人说他“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山涛说他“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嵇康把弹琴和他的生命追求融为一体。据记载,他临刑东市,神气不变,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的音乐和生命合二为一,升华为崇高的人格境界和审美境界。我们研究中国美学,不仅要关注艺术作品,而且要关注历史上如嵇康这样的艺术家的生存风格和生命华彩,他们用自己的崇高人格和生命创造了诗意的人生境界。
顾春芳:近来美学界比较关注日常生活的审美,您可以就此谈谈吗?
叶朗: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里的人生情趣,这也很值得研究。中国古人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美的氛围,创造一种快活、热闹、优雅、精致的生活世界,《红楼梦》里就有不少这样的描写。
现代社会,人们要学会主动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一批文人、艺术家形成了一种优雅、精致的审美情趣。他们弹琴、赏花、品茶,开拓了一个新的生命活动的空间,这是非实用的、审美的空间,用他们的话说,这是一个张扬“性灵”的空间。在这种空间里,他们获得了特殊的审美体验,拥有了心灵的自由,于是就能更好的做学问,干事业。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取材于顾春芳《当前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访美学家叶朗》,有删改。)
1.下列有关审美体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恩格斯记述的海上奇妙体验,包含着他对自然壮美的欣赏和对自由的感悟。
B.审美体验应该是去除了功利、实用的目的的,它强调直觉、想象等审美特征。
C.审美体验是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所以它通过社会存在转化为艺术。
D.中西美学思想的一个相通之处是都认为审美体验与人生、艺术的本质相关。
2.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艺术家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只能通过灵感、直觉来建构。
B.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和创作动机一定要与审美体验结合。
C.变“眼中之竹”为“胸中之竹”是审美体验的重要环节。
D.郑板桥认为“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是创作的重要原则。
3.根据材料三,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美学重视美在精神层面的作用,引导人们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
B.研究艺术经典,不仅要关注作品,还要关注艺术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C.取得真正成就的人需要具有不计利害得失、追求理想和情趣的出世精神。
D.中国古人注重在获得特殊审美体验的心灵空间里,寻找优雅的审美情趣。
4.叶朗在回答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时用了什么方法?(4分)
5.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审美体验的含义和作用。(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水在水之外活着
葛水平
一条宽阔的谷地间,曾经有一条河流过,如今一群羊恰似河的洪峰滚出山间,向更远处四散而去。这生殖的土地,鲜花盛开,青草繁茂,正适合羊们的口粮。一切都是晴朗的光照,数丈宽的河道,下游一位年长的老汉说:“往山里走是它的源头,公家人叫它沁河源。走到我的脸前头我们喊它秋水河,因为当年秋天雨水多它的声音大便有了这个外名。”
沁河,南北贯穿晋东南。我们立足的这个县就叫沁源。沁源,因三晋名水沁河六出其源于山中而得名。山间沁河的六个源头清泉喷涌,碧水成溪,汇成了绿水沁河。
它魅惑了天地两界,更主要的是魅惑了我。
车开入河道,河卵石高低起伏着,有青草填补了它们的缝隙,黄绿交织,有繁荣,有寂灭,也有疼痛。
河谷两岸没有人烟。云朵让天空无限扩大,空了的村庄让我六神归位。这样的时候,因了空气的绝对新鲜和纯净,声音的穿透力也特别强,不知名的小鸟啁啾声声,在空旷中游走,那啁啾声便遥远了一切,透明了一切。我们奔跑而去,让景色生动起来。一条道被水漫过,人走在水道上,两行杨树形成密匝匝绿色拱道,在一个马蹄形的缺口前水流分开到两边山脚下。“源”至此而出。
泉水清澈,冰凉清甜,东边泉眼水流湍急,西边泉眼水流平缓,两股泉水流出数十米后汇成一股,顺河谷而渗入地下。山崖壁上有大小不一的洞,能感觉到在远古那些洞都有水出,水流分散,涡流丛生该是怎样的景致!浅浅的一汪至山间流出,我把手伸进去,它的深度淹不住我的胳膊肘。水流出泉眼,慢铺开来形成小河,水面刚能把我平放的巴掌淹住。走过河对岸,鞋面不小心会被水打湿,也许是故意的,此时的我居然对水生出了敬畏之情。水面上因了阳光的不同折射,看上去呈颗粒状,有别一番模样。对岸有碑亭,新修却已经残破,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在此设立下的“沁河源头纪念碑”。
它不是原来就这个样子,如今,羊群代替了它成为河道里流淌的植物。开着五朵花瓣的黄花,自在地生动着,羊群走来,放羊人撒了细盐,我听见羊舌头抹布一样擦着,像一支曲子在低声部回旋。放羊人挥着皮鞭,鞭梢带着响,羊群聚集在一起,那一只头羊昂着头,相比于那些勾着头吃草的羊,那只头羊扩大了我的视野。源头在我身后一百米远的地方,就已经看不到水了。我坐下来,粪蛋蛋落在草丛间,索性躺下,我的情绪复杂。源头的河床这么宽,那是常年流水落下的影子,我现在只能用幻觉来填补它的空缺。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用心灵与眼睛观察的习惯,快乐是持久的,痛苦则是刹那之间,而人都喜欢飞蛾扑火,为眼前的利益狂欢而死。
明代诗人王徽诗云:“沁水河边古渡口,往来不断送行舟。”在沁河两岸的冲积平地和原有台地上,由于沁河总体水量的减少和沁河水被过度的开发利用,昔日汹涌的河水变成了今天的涓涓细流,日常流量从过去的每秒几百立方米下降到几立方米。放羊人说:“也就几年光景。”台地上的秋庄稼卷曲着叶子,旱大了。放羊人说:“看着是河的源头,却使唤不上水。”一条河的旺衰总有一定的规律可寻,领导人在社会转折关头的抉择也非常重要。对资源的争夺,可以爆发最激烈的战争,谁都知道。无节制地开采资源,使一座城市变为一片废墟,一座最繁华的都会变成一片草场,沧海变桑田,有谁知道我们少了什么?走走走走走,汲取什么才能够让水茁壮成长?我看到薄淡轻疏的云彩,正俯视数十万烟灶的生命,并不是太久的岁月,放羊人说:“河道里的水再都不敢喊河了。”那些植物和人一样喜欢喝清水,黄花遍开,如经脉一样的腰肢风姿绰约在阳光下,放羊人甩开鞭声,羊群们奋力撂开蹄子顺着河道走往山外,放羊人的鞭声坚硬而空旷。
谁能知道眼泪是生命最后一抿唾液?
我走沁河,水在水之外活着,却是我心里的急事。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河谷空阔、羊群遍野、空气纯净、鸟鸣山幽,意在表达尽管沁河两岸少了河水的滋润,但这一切让作者心旷神怡、喜不自禁。
B.文章以“此时的我居然对水生出了敬畏之情”来描写泉水带给我的不寻常的感受,意在表现泉水的神圣、灵性和生命力的顽强。
C.文章写“沁河源头纪念碑”新修却已经残破,暗示出人们漠视和遗忘了曾经养育自己的沁河,因此也就有了今天沁河的干枯。
D.文章以“日常流量从过去的每秒几百立方米下降到几立方米”来解说“昔日汹涌的河水变成了今天的涓涓细流”的情景,直观又理性。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它魅惑了天地两界,更主要的是魅惑了我”,作者触景生情,以抒情笔调表达了在沁河探源过程中所兴发的情感波动。
B.文章引用诗句“沁水河边古渡口,往来不断送行舟”,是由所见所思引起的相关联想,意在引发读者进行古今沁河的对比反思。
C.文章语言简洁而富有张力、凝练而富有诗意,如第八段连用的五个“走”字饱含着作者对探访沁河水源的满腔热情。
D.文章由眼前景象引发深度思考,“谁能知道眼泪是生命最后一抿唾液?”以警策之笔表达了对未来人们生存状况的深沉忧虑。
8.文章多处提到“羊群”“放羊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文章结尾写到“水在水之外活着,却是我心里的急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