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2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01-04
成都市202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学究竟在哪个时期开始“自觉”的?学者们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所持理由各不相同,相持不下,大多也能自圆其说。有学者干脆声称“文学的自觉”是一个“伪命题”,根本不值得讨论。笔者以为,“中国文学的自觉”不妨分解为“人的自觉”和“文体的自觉”两部分,两者互有联系,但不可混淆。
首先说“人的自觉”。严格地说,只有“人的自觉”而不是“文学的自觉”。文学只是人使用的一种工具,工具何来“自觉"?“文学的自觉”表述为“自觉的文学”更为恰当,“自觉”的主语永远是人而不是某种工具,正如一辆牛拉车不走,我们应该“鞭牛”而不是“鞭车”。
“自觉”是指主体在清醒意识和具有支配能力下的一种自由的和具有超越性的活动。“自觉的文学”也是这样,创作者必须具备来自个体生命经验又超越个体生命经验的主体意识,在这种主体意识和充分的支配能力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是真情流露而非虚情假意,是超越一己之喜怒哀乐而具有推已及人的普适性和永恒性的。同时,这些作品又广泛借鉴了前人的创作经验或教训,有着成熟的艺术技巧。这样的作品,也就是历史上那些具有原创性和永恒价值的千古佳作。
有生命意识只是“自觉”的开端。《古诗十九首》确实流露出较为强烈的生命意识,但基本上属于对生命的感伤、无奈,导向的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的及时行乐思想。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说依靠酒精麻醉自己是“自觉”的。
文学中的生命主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伤感”主题,所表达的是对生命的迷惘、迷惑、感伤一类是“超越”主题,面对短暂而痛苦的人生,洞察到纷繁表象背后的永恒、自由与美好,从而超越了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无能为力,这样的作品从“生命意识”角度说才称得上真正的自觉。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觉的人”和“不自觉的人”。“自觉”是个体生命的行为意识和内心体验。那些最杰出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创作主体在“自觉”的意识下创作出来的,它与时代没有必然关系,而是与创作主体的意识状态有关,因此不能笼统地说哪个历史时期“文学自觉”。
从文学内部发展规律角度说,“中国文学的自觉”可以概括为“文体的自觉"。在此,“自觉”主要表示“完备”“成熟”之意。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文体产生和成熟的时间是不同的,很多学者正是基于这一点,将某种文体成熟的时代定义为“自觉”,这种从文体内部寻找答案的努力是可取的,但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比如,我们可以说汉代是赋这种文体成熟的时代,但仅此而已,称为“赋体的自觉”可以,不能说所有文学都“自觉”了。同样,东汉后期至魏晋时代则是五言古诗“自觉”的时代,但也仅此而已,不能说所有文学都“自觉”了。近体诗的真正自觉到了唐代才完成,而词的自觉则到了宋代才实现。无论着眼于哪种文体,都很难将“文学自觉”绝对地指向某个特定时代。
(摘编自张培锋《也说中国文学的自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 -项是(3分)
A.作者不赞同“文学的自觉"是“伪命题”的观点,并对“文学的自觉”提出了新的思考。
B.“人的自觉"主要体现在清醒意识和支配能力,作家处于自觉状态利于创作出好作品。
C.“伤感”主题的文学作品表达对生命的迷惘、迷惑和感伤,导向的是及时行乐的思想。
D.特定时代一般只存在一种成熟的文体,仅仅凭借 文体成熟,难以判定时代“文学自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依次从“人的自觉”和“文体的自觉”两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结构清晰。
B.文章以“鞭牛”和“鞭车”作比,形象地阐述了“文学的自觉”其实是“人的自觉”。
C.文章以对《古诗十九首》的分析为例,证明有生命意识不一定是“自觉的文学”。
D.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列举了一些学者的观点,并对这些观点提出了鲜明有力的驳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探讨中国文学何时开始“自觉",需要明确“文学自觉"的含义,否则难免会众说纷纭。
B.堪称经典的作品具有推己及人的普适性和永恒性,这些作品在艺术技巧方面也比较成熟。
C.李白的部分诗歌含有借酒浇愁之意,依据本文的主张,这类作品不属于“自觉的文学”。
D.同一时代,有人“自觉”有人“不自觉",部分创作者“自觉”不意味着时代“文学自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城市群理论概念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1957年提出的“Megalopolis”城市群概念。他提出“城市沿城市交通网络发展会演化成一个有机的社会经济体系,继而通过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把多个社会经济体系连接,产生一个呈多中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时至今日,都市圈及城市群概念日渐成熟,也被广泛应用于大都市规划的蓝图中。发展都市圈不仅成为解决大城市病的重要途径,更是发挥虹吸效应,吸引资金、人才产业集聚,带动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19 年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都市圈的概念一“都市圈是城市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摘编自戴德梁行《2019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
材料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摘编自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材料三
想“撬动”城市圈发展,向心力的支点究竟在哪?苏锡常三座经济强市给出的答案是,产业协同。4月21日,首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上,三市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制造业。会议提出,苏州、无锡制造业“底盘”很大,常州“智造”也是全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一道风景线,三市有能力共同打造产业智造服务联盟,共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同样是发展产业,合肥都市圈则得益于科创与新兴产业的崛起。合肥近两年经济表现亮眼,如何使科创资源优势,辐射至整个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的做法是,在地理位置合适的地方,建造经济走廊、产业新城,与“中心”合肥遥相呼应,靠产业“互补”形成协同效应。
而想让人们有真正的“同城感”,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关键。目前,宁波、舟山两地共有127家医院纳入省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推进教育数字资源互通,共享宁波智慧教育学习平台;联合推出“雪窦山一普陀山”“海上丝绸之路”等文化之旅。
(摘编自长江经济网《探寻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密码》
材料四
日本政府着力于培育东京都市圈新的区域增长极和能够发挥反磁力中心作用的新城,制造业从核心城市东京外迁到了其他次中心城市和一些中小城镇、卫星城。东京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也趋于完善,中心城市以金融业、商贸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主,高端制造业和科技产业分布在次中心城市和环核心城市带,重工业及资源型产业则分布在更外围的地区,要素和资源在都市圈内有序无障碍的流动,构建了完善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而在都.市圈发展雏形期和加速期,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和城市规模,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摘编自于一洋《东京都市圈发展给中国的启示》
4.下列对“都市圈”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都市圈是在城镇化进程加速背景下解决大城市病的重要途径,被广泛应用于大都市规划。
B.都市圈聚集了大量人口、产业,比单一城市的竞争力更强,可带动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
C.方便快捷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有利于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流动,是都市圈发展的必要条件。
D.为均衡发展,都市圈的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功能,应分散而不能集聚资源配置。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把成都、重庆确定为成渝经济圈的两个中心城市,符合国际上比较认可的城市群理论概念。
B.推动成渝经济圈建设,培育国内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对构建中国新的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C.同为增强都市圈的向心力,而苏锡常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在产业发展上所走的路有所不同。
D.建设都市圈除了必须构建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还要注重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和环境保护。
6.请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就成渝经济圈的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夕阳红到无边
刘白羽
①一阵袅袅的秋声在我记忆中回响……
②我从年轻时起就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天空和大地还炎天如火、赤日铄金时,我却可以从天空中洒然而落的一丝清风里,意会到爽朗秋天的来临,从此扫却一身粘腻,换得一身清爽,实在令人怡然陶然。而从那一阵清风起,我觉得那一颗太阳也就不同了。
③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太行山上,有一个晌午我从一个山垭口走出,我原是每天都在此时此地打这儿经过的。可这一天,我突然感到晶亮的太阳光变得那样柔和起来,从那金色的阳光中,我闻到熟透了的庄稼的芳香、天空的芳香、大地的芳香、太行山千山万壑的芳香。这是秋之芳香。经过了半个世纪,这一偶然的欣悦还洋溢在我的心际。
④我常常想:我为什么这样喜欢秋天?就因为它让人头脑爽朗、意绪清新吗?的确,每到这个季节,我的整个灵魂便像浸在清凉的泉水之中,无限的情思、灵感就油然而生、不可遏止。不过,秋天给予我的不只是观感上的,而更重要的是意念上的。秋天是大地的收获季节,也是我创作的收获季节,灵魂的收获季节。我想,我得感谢秋的恩赐。
⑤北京的秋天真美,天高云淡,清风潇洒,西山红叶如火如荼,灿烂中包含着清幽。今天我坐在香山饭店四楼住房里,编完《秋阳集》,通过落地大玻璃窗望出去,山回林密,日影迷蒙。在这幽极、静极的时刻里,我忽然听到熟稔而又爱昵的袅袅的秋声……这声音从何而来?我坐在原地没有动,瞧着暖和的太阳,忽然发觉这声音来自我的心底深处纯真婉转,不绝如缕。它一下把我带回更远的记忆王国。那大约是1928或1929年,在小学课堂上,一位音乐老师,弹着风琴教我们唱歌。教室是老得长了绿苔的老屋,屋顶上又覆盖着古槐的浓荫,在我记忆中那是碧茵茵的。像有一束明亮的火焰突然在我的记忆中亮起,由此我想起我学过的一支歌,整个歌儿我想了几十年也想不起来,但这歌子的第一句,却一直深深镌印在我的心扉。后来,经历过多少战火之熊熊、风雪之漫漫,踏遍山河,历尽险关,这一句歌我却无法忘记。特别是这十多年,这句歌,就更时时响亮、回荡,这句歌就是“夕阳红到无边”。在我当年学唱这首歌时,便为这一句所倾倒,我的心胸一下飞越出那旧礼教的狭窄牢笼,烦琐的污浊市井,我像一只苍鹰向高空搏击而去,那红漫漫的夕阳红得何等艳、何等美、何等令人心醉。是的,秋风,秋阳,秋晖,也许正是一个年过古稀的生命的象征吧!不过,我以为作为一个作家,当他似乎可以望见死亡的峰巅的时候,他有的绝不是衰败、颓丧,而是深沉、练达,就像一轮秋天的太阳,不是火爆而是澄静的。
⑥难道我说的只是大自然中的那颗秋天的太阳吗?
⑦我说:是,也不完全是,因为更重要的是我心中有一颗秋天的太阳。在《碧萝窗下》那篇文章里我曾谈到孤独问题:“现在我是一天一天争夺时间,我要蘸着我的生命与鲜血,为了我的理想而搏斗,对于人世的烦琐,我已不屑一顾,只从创作的孤独中得到深深的慰藉,我认为真实的创作是需要孤独境界的。”一个作家承受不了孤独就不能潜心创作,更何况正是在这种创作的孤独中,孕育着最大的领悟、最深的思考、最重的激情、最活的灵感一而这些,与深沉、练达、安宁、幽静都是分不开的,可以说这不是一般的人生的孤独,而是超逾人生的美学境界的孤独。回想自己碌碌一生,到晚来领悟到这样一种意境,也可以说是我自己的美学的凝聚吧!
⑧从1984-1988年,不知不觉间,我又写了几十篇散文。我希望它既有秋阳的宁静,又有秋阳的温暖。它可能不是我的一段时间的收获,也许是我一生中的收获,为了纪念我的“古稀之年”,我便把它定名为《秋阳集》。
⑨还是回到从儿时一直深深潜藏到现在的那句歌吧!“夕阳红到无边....”后面是什么,怕至死也想不起来了。不过当我凝视着香山上空这一派夕阳时,我莞尔而笑了,又何必苦苦寻思,只这一句也足够了。因为我看到的夕阳确实是红得如此瑰丽,红得如此庄严。
⑥多么美的声音啊!是的,一阵袅袅的秋声在我记忆中回响,也在现实生活中回响。
(有删减)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天是作者创作和灵魂的收获季节,他将自己老年所写的几十篇散文定名为《秋阳集》,以表达对秋天的感谢和喜爱。
B.作者认为美学境界的孤独是创作的必需,它孕育着激情与灵感,让作者不顾人世烦琐,在潜心创作中获得深深的慰藉。
C.本文语言平实简练但也不乏文采,如“碧茵茵”“红漫漫”等词语生动形象,排比等手法的运用使其表达气韵充足。
D.本文既有对秋景的描绘,又抒发了真挚的情感,还间杂着一些哲理式的议论,情、景、理交融一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8.文章三次写“袅袅的秋声”,分别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标题“夕阳红到无边”有着哪些意蕴?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学究竟在哪个时期开始“自觉”的?学者们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所持理由各不相同,相持不下,大多也能自圆其说。有学者干脆声称“文学的自觉”是一个“伪命题”,根本不值得讨论。笔者以为,“中国文学的自觉”不妨分解为“人的自觉”和“文体的自觉”两部分,两者互有联系,但不可混淆。
首先说“人的自觉”。严格地说,只有“人的自觉”而不是“文学的自觉”。文学只是人使用的一种工具,工具何来“自觉"?“文学的自觉”表述为“自觉的文学”更为恰当,“自觉”的主语永远是人而不是某种工具,正如一辆牛拉车不走,我们应该“鞭牛”而不是“鞭车”。
“自觉”是指主体在清醒意识和具有支配能力下的一种自由的和具有超越性的活动。“自觉的文学”也是这样,创作者必须具备来自个体生命经验又超越个体生命经验的主体意识,在这种主体意识和充分的支配能力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是真情流露而非虚情假意,是超越一己之喜怒哀乐而具有推已及人的普适性和永恒性的。同时,这些作品又广泛借鉴了前人的创作经验或教训,有着成熟的艺术技巧。这样的作品,也就是历史上那些具有原创性和永恒价值的千古佳作。
有生命意识只是“自觉”的开端。《古诗十九首》确实流露出较为强烈的生命意识,但基本上属于对生命的感伤、无奈,导向的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的及时行乐思想。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说依靠酒精麻醉自己是“自觉”的。
文学中的生命主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伤感”主题,所表达的是对生命的迷惘、迷惑、感伤一类是“超越”主题,面对短暂而痛苦的人生,洞察到纷繁表象背后的永恒、自由与美好,从而超越了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无能为力,这样的作品从“生命意识”角度说才称得上真正的自觉。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觉的人”和“不自觉的人”。“自觉”是个体生命的行为意识和内心体验。那些最杰出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创作主体在“自觉”的意识下创作出来的,它与时代没有必然关系,而是与创作主体的意识状态有关,因此不能笼统地说哪个历史时期“文学自觉”。
从文学内部发展规律角度说,“中国文学的自觉”可以概括为“文体的自觉"。在此,“自觉”主要表示“完备”“成熟”之意。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文体产生和成熟的时间是不同的,很多学者正是基于这一点,将某种文体成熟的时代定义为“自觉”,这种从文体内部寻找答案的努力是可取的,但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比如,我们可以说汉代是赋这种文体成熟的时代,但仅此而已,称为“赋体的自觉”可以,不能说所有文学都“自觉”了。同样,东汉后期至魏晋时代则是五言古诗“自觉”的时代,但也仅此而已,不能说所有文学都“自觉”了。近体诗的真正自觉到了唐代才完成,而词的自觉则到了宋代才实现。无论着眼于哪种文体,都很难将“文学自觉”绝对地指向某个特定时代。
(摘编自张培锋《也说中国文学的自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 -项是(3分)
A.作者不赞同“文学的自觉"是“伪命题”的观点,并对“文学的自觉”提出了新的思考。
B.“人的自觉"主要体现在清醒意识和支配能力,作家处于自觉状态利于创作出好作品。
C.“伤感”主题的文学作品表达对生命的迷惘、迷惑和感伤,导向的是及时行乐的思想。
D.特定时代一般只存在一种成熟的文体,仅仅凭借 文体成熟,难以判定时代“文学自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依次从“人的自觉”和“文体的自觉”两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结构清晰。
B.文章以“鞭牛”和“鞭车”作比,形象地阐述了“文学的自觉”其实是“人的自觉”。
C.文章以对《古诗十九首》的分析为例,证明有生命意识不一定是“自觉的文学”。
D.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列举了一些学者的观点,并对这些观点提出了鲜明有力的驳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探讨中国文学何时开始“自觉",需要明确“文学自觉"的含义,否则难免会众说纷纭。
B.堪称经典的作品具有推己及人的普适性和永恒性,这些作品在艺术技巧方面也比较成熟。
C.李白的部分诗歌含有借酒浇愁之意,依据本文的主张,这类作品不属于“自觉的文学”。
D.同一时代,有人“自觉”有人“不自觉",部分创作者“自觉”不意味着时代“文学自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城市群理论概念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1957年提出的“Megalopolis”城市群概念。他提出“城市沿城市交通网络发展会演化成一个有机的社会经济体系,继而通过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把多个社会经济体系连接,产生一个呈多中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时至今日,都市圈及城市群概念日渐成熟,也被广泛应用于大都市规划的蓝图中。发展都市圈不仅成为解决大城市病的重要途径,更是发挥虹吸效应,吸引资金、人才产业集聚,带动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19 年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都市圈的概念一“都市圈是城市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摘编自戴德梁行《2019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
材料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摘编自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材料三
想“撬动”城市圈发展,向心力的支点究竟在哪?苏锡常三座经济强市给出的答案是,产业协同。4月21日,首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上,三市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制造业。会议提出,苏州、无锡制造业“底盘”很大,常州“智造”也是全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一道风景线,三市有能力共同打造产业智造服务联盟,共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同样是发展产业,合肥都市圈则得益于科创与新兴产业的崛起。合肥近两年经济表现亮眼,如何使科创资源优势,辐射至整个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的做法是,在地理位置合适的地方,建造经济走廊、产业新城,与“中心”合肥遥相呼应,靠产业“互补”形成协同效应。
而想让人们有真正的“同城感”,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关键。目前,宁波、舟山两地共有127家医院纳入省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推进教育数字资源互通,共享宁波智慧教育学习平台;联合推出“雪窦山一普陀山”“海上丝绸之路”等文化之旅。
(摘编自长江经济网《探寻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密码》
材料四
日本政府着力于培育东京都市圈新的区域增长极和能够发挥反磁力中心作用的新城,制造业从核心城市东京外迁到了其他次中心城市和一些中小城镇、卫星城。东京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也趋于完善,中心城市以金融业、商贸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主,高端制造业和科技产业分布在次中心城市和环核心城市带,重工业及资源型产业则分布在更外围的地区,要素和资源在都市圈内有序无障碍的流动,构建了完善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而在都.市圈发展雏形期和加速期,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和城市规模,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摘编自于一洋《东京都市圈发展给中国的启示》
4.下列对“都市圈”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都市圈是在城镇化进程加速背景下解决大城市病的重要途径,被广泛应用于大都市规划。
B.都市圈聚集了大量人口、产业,比单一城市的竞争力更强,可带动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
C.方便快捷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有利于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流动,是都市圈发展的必要条件。
D.为均衡发展,都市圈的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功能,应分散而不能集聚资源配置。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把成都、重庆确定为成渝经济圈的两个中心城市,符合国际上比较认可的城市群理论概念。
B.推动成渝经济圈建设,培育国内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对构建中国新的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C.同为增强都市圈的向心力,而苏锡常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在产业发展上所走的路有所不同。
D.建设都市圈除了必须构建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还要注重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和环境保护。
6.请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就成渝经济圈的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夕阳红到无边
刘白羽
①一阵袅袅的秋声在我记忆中回响……
②我从年轻时起就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天空和大地还炎天如火、赤日铄金时,我却可以从天空中洒然而落的一丝清风里,意会到爽朗秋天的来临,从此扫却一身粘腻,换得一身清爽,实在令人怡然陶然。而从那一阵清风起,我觉得那一颗太阳也就不同了。
③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太行山上,有一个晌午我从一个山垭口走出,我原是每天都在此时此地打这儿经过的。可这一天,我突然感到晶亮的太阳光变得那样柔和起来,从那金色的阳光中,我闻到熟透了的庄稼的芳香、天空的芳香、大地的芳香、太行山千山万壑的芳香。这是秋之芳香。经过了半个世纪,这一偶然的欣悦还洋溢在我的心际。
④我常常想:我为什么这样喜欢秋天?就因为它让人头脑爽朗、意绪清新吗?的确,每到这个季节,我的整个灵魂便像浸在清凉的泉水之中,无限的情思、灵感就油然而生、不可遏止。不过,秋天给予我的不只是观感上的,而更重要的是意念上的。秋天是大地的收获季节,也是我创作的收获季节,灵魂的收获季节。我想,我得感谢秋的恩赐。
⑤北京的秋天真美,天高云淡,清风潇洒,西山红叶如火如荼,灿烂中包含着清幽。今天我坐在香山饭店四楼住房里,编完《秋阳集》,通过落地大玻璃窗望出去,山回林密,日影迷蒙。在这幽极、静极的时刻里,我忽然听到熟稔而又爱昵的袅袅的秋声……这声音从何而来?我坐在原地没有动,瞧着暖和的太阳,忽然发觉这声音来自我的心底深处纯真婉转,不绝如缕。它一下把我带回更远的记忆王国。那大约是1928或1929年,在小学课堂上,一位音乐老师,弹着风琴教我们唱歌。教室是老得长了绿苔的老屋,屋顶上又覆盖着古槐的浓荫,在我记忆中那是碧茵茵的。像有一束明亮的火焰突然在我的记忆中亮起,由此我想起我学过的一支歌,整个歌儿我想了几十年也想不起来,但这歌子的第一句,却一直深深镌印在我的心扉。后来,经历过多少战火之熊熊、风雪之漫漫,踏遍山河,历尽险关,这一句歌我却无法忘记。特别是这十多年,这句歌,就更时时响亮、回荡,这句歌就是“夕阳红到无边”。在我当年学唱这首歌时,便为这一句所倾倒,我的心胸一下飞越出那旧礼教的狭窄牢笼,烦琐的污浊市井,我像一只苍鹰向高空搏击而去,那红漫漫的夕阳红得何等艳、何等美、何等令人心醉。是的,秋风,秋阳,秋晖,也许正是一个年过古稀的生命的象征吧!不过,我以为作为一个作家,当他似乎可以望见死亡的峰巅的时候,他有的绝不是衰败、颓丧,而是深沉、练达,就像一轮秋天的太阳,不是火爆而是澄静的。
⑥难道我说的只是大自然中的那颗秋天的太阳吗?
⑦我说:是,也不完全是,因为更重要的是我心中有一颗秋天的太阳。在《碧萝窗下》那篇文章里我曾谈到孤独问题:“现在我是一天一天争夺时间,我要蘸着我的生命与鲜血,为了我的理想而搏斗,对于人世的烦琐,我已不屑一顾,只从创作的孤独中得到深深的慰藉,我认为真实的创作是需要孤独境界的。”一个作家承受不了孤独就不能潜心创作,更何况正是在这种创作的孤独中,孕育着最大的领悟、最深的思考、最重的激情、最活的灵感一而这些,与深沉、练达、安宁、幽静都是分不开的,可以说这不是一般的人生的孤独,而是超逾人生的美学境界的孤独。回想自己碌碌一生,到晚来领悟到这样一种意境,也可以说是我自己的美学的凝聚吧!
⑧从1984-1988年,不知不觉间,我又写了几十篇散文。我希望它既有秋阳的宁静,又有秋阳的温暖。它可能不是我的一段时间的收获,也许是我一生中的收获,为了纪念我的“古稀之年”,我便把它定名为《秋阳集》。
⑨还是回到从儿时一直深深潜藏到现在的那句歌吧!“夕阳红到无边....”后面是什么,怕至死也想不起来了。不过当我凝视着香山上空这一派夕阳时,我莞尔而笑了,又何必苦苦寻思,只这一句也足够了。因为我看到的夕阳确实是红得如此瑰丽,红得如此庄严。
⑥多么美的声音啊!是的,一阵袅袅的秋声在我记忆中回响,也在现实生活中回响。
(有删减)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天是作者创作和灵魂的收获季节,他将自己老年所写的几十篇散文定名为《秋阳集》,以表达对秋天的感谢和喜爱。
B.作者认为美学境界的孤独是创作的必需,它孕育着激情与灵感,让作者不顾人世烦琐,在潜心创作中获得深深的慰藉。
C.本文语言平实简练但也不乏文采,如“碧茵茵”“红漫漫”等词语生动形象,排比等手法的运用使其表达气韵充足。
D.本文既有对秋景的描绘,又抒发了真挚的情感,还间杂着一些哲理式的议论,情、景、理交融一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8.文章三次写“袅袅的秋声”,分别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标题“夕阳红到无边”有着哪些意蕴?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