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1-06-04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孙行友,莫州清苑人,世业农。初,定州西二百里有狼山者,当易州中路,旧有城堡,边人赖之以避寇。山中兰若有尼,姓孙氏,名深意,有术惑众。及尼坐亡,行友益神其事,因以其术然香灯,聚民渐众。
每契丹军来,必率其徒袭击之,铠仗、畜产所得渐多,人益依以避难焉。易、定帅闻于朝,因以行友兄方谏为边界游奕使,行友副之。然亦阴持两端,以图自固。已而契丹北归,焚劫中山,自狼山率众复保定州,归命于汉,授行友易州刺史,行义泰州刺史。弟兄掎角以居,寇每入,诸军镇闭垒坐视,一无所得。
乾祐(后汉高祖年号)中,契丹复犯塞,行友御之,俘杀数百人。周太祖北征,行友道献俘馘人马以求见,且请自效,乃厚加赐予,留之军门。及周祖受命,行友屡上言侦得契丹离合,愿得劲兵三千乘间平定幽州,乃移方谏镇华州,以行友为定州留后。显德(周太祖年号)初,正授节钺。世宗自河东还,加检校太傅。六年,世宗北征,行友攻下契丹之易州,擒其刺史李在钦以献。
宋初,加同平章事。狼山佛舍妖妄愈甚,众趋之不可禁,行友不自安,累表乞解官归出,诏不允。建隆二年,乃徙其帑廪,召集丁壮,缮治兵甲,欲还狼山以自固。兵马都监药继能密表其事,太祖遣阁门副使武怀节驰骑会镇、赵之兵,称巡边直入其城,行友不之觉。既而出诏示之令举族赴关行友苍黄听命既至命侍御史李维岳就第鞫之得实下诏切责削夺从前官爵勒归私第。
四年秋,诏免行友禁锢。未几,起为右能武军将军。太平兴国六年,卒,年八十,赠左卫上将军。
(节选自《宋史•孙行友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既而出诏/示之令举族赴关/行友苍黄听命/既至/命侍御史李维岳就第/鞫之得实/下诏切责/削夺从前官爵/
B.既而出诏示之/令举族赴关/行友苍黄听命/既至/命侍御史李维岳就第/鞫之得实/下诏切责/削夺从前官爵/
C.既而出诏示之/令举族赴关/行友苍黄听命/既至/命侍御史李维岳就第鞫之/得实/下诏切责/削夺从前官爵/
D.既而出诏/示之令举族赴关/行友苍黄听命/既至/命侍御史李维岳就第鞫之/得实下诏/切责削夺从前官爵/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兰若,梵语音译词,躲避人间热闹处之地,有些房子可供修道者居住静修之用。也泛指一般的佛寺。
B.馘,军战断足也。是中国古代战争中一种计算军功的方法,即割取敌人的双脚以计数自己所杀之敌。
C.受命,文中指应天受命,即顺应天道,承受天命,指帝王登基。古帝王自称受命于天以巩固其统治。
D.留后,官职名。帝王离京时留在京师总摄政事之官,唐代指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孙行友善抓机会,以壮大自己。他在尼姑坐化之后,神化其事,用其术法,借助民间信仰,聚众甚多。
B.孙行友勇猛善战,且忠于朝廷。面对频繁更迭的政权,他都主动请求效忠朝廷,且多次攻击契丹取胜。
C.孙行友做事谨慎,能提前规划。狼山佛舍妖妄严重之后,他请求解除官职不被允许,便提前安排诸事。
D.孙行友敏感细致,但细中有粗。宋太祖遣兵声称巡视边境,径直进入定州城,他竟没有觉出其中异常。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弟兄掎角以居,寇每入,诸军镇闭垒坐视,一无所得。
(2)乃徙其帑廪,召集丁壮,缮治兵甲,欲还狼山以自固。
14.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行友并没有谋反之心,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杜甫
湖阔兼云涌,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①。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②,从此更南征③。
注:①谢宣城:谢朓,南朝齐诗人,并善辞赋和散文。《谢朓传》中记载: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②引自《楚辞》:“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渔父见而问之。”③引自《离骚》:“济沅湘兮南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写登岳阳楼见湖阔云涌、楼高晚晴、丛梅并发、春草萌生,可谓阴晴迭换,丰富多彩,但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相比,少了宏阔的意境。
B.诗人漂泊流落,在岳阳有人能够盛情礼待于他,因此作者通过“楼孤属晚晴”中的“晚晴”表达了不再感觉那么孤独,甚至心头还有些许暖意的慨叹。
C.“诗接”一句写登楼唱和的情形,诗人将裴使君比作南朝诗人谢宣城,既表现了作者对裴使君的赞誉之情,也由此可知裴使君具有文人的风采雅兴。
D.本诗为五言律诗,用韵工整。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紧密关联,用典和想象的手法运用为诗歌增色不少。全诗情感基调压抑低沉,意旨表达含蓄内敛。
16.本诗的主要写作目的是什么?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有人认为杜甫《登岳阳楼》的思想境界远远超越本诗,试结合诗句举一个例子,并作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姚鼐的《登泰山记》中“ ▲ , ▲ ”两句不仅写出了朝阳下日观峰以西诸峰中颜色错杂的特点,更赋山峰以人的神态,形象生动。
(2)杜牧笔下曾繁华无比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在辛弃疾《永遇乐》中一变而为“ ▲ ”,在姜夔《扬州慢》中已然是“ ▲ ”,可见战争之残酷。
(3)古人常以音乐助兴宴饮。《望海潮》柳永在“ ▲ ”之际欣然吟赏胜景;《琵琶行》中白居易送别友人之时因“ ▲ ”而慨叹“醉不成欢”;而欧阳修却有不同见解,他在《醉翁亭记》中直言“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如果说大凉山的脱贫攻坚是 ▲ 的话,“悬崖村”就好比是“ ▲ ”,是声名远播又极难攻下的贫困的顽垒!
“悬崖村”早已经是一个不需要注释的地方了,倒是它一直沿用至今的名字——阿土勒尔村,正在逐渐被人们遗忘。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悬崖村”就成了阿土勒尔村的代名词。
阿土勒尔村,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的一个自然村,距昭觉县城72公里的距离,常住居民有差不多100多户、480多人,辖牛觉社、特土社、勒尔社和古曲洛社四个农牧服务社。村子坐落在海拔628米到2300米的山坳中。昔日,外人入村、村民外出,必须上下落差800米的悬崖峭壁、踩过12段218级藤梯,故得大号“悬崖村”。
“诗仙”李白曾惊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惊世之语,也可形容大凉山中的这个“悬崖村”。孩子们每进出一趟,战战兢兢,扶贫干部们每翻越一次,犹如在 ▲ 走了一遭。抬头是悬崖峭壁,低头是万丈深渊,真是进退维“谷”呀!
18.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欧沙是在这片草原上出生和长大的,他的身上有着草原牧人最优秀的那些品质,其中包括善良、宽厚、风趣和幽默——当然,他肯定不是最幽默的牧人。
B.在人类将牛羊——显然,现在只有牛了——赶往冬季草场之后的漫长冬季,当严寒来袭,而狼面临食物短缺时,是那些老鼠养活并延续着狼族群的血脉。
C.那天——2018年8月3日午后,从多彩河谷往达森草原的索布察耶,翻过海拔4760米的干卡贡玛垭口,见到这片草原时,我就想,要能住在这里就好了。
D.我不知道欧沙留胡子是否与索南达杰有关,因为,我知道,在可可西里奔走时,索南达杰也留着胡子,而且,曾一度也是大胡子。——我能喝杯咖啡吗?
19.为使文段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请选择最恰当选项,填写在序号处的横线上。(3分)( )
①鬼门关 ②腊子口 ③长征路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③②①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传统公益多是事业有成的中老年人把钱捐出来体现爱心,因而被称为“有钱人的公益”“中老年人的公益”。 ① ,让年轻人也爱上了公益,让公益变得人人可及;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公益展现出不分时空、多参与主体、多项目、多形式的特点,形成了一个“万物生长”的有机生态系统。
但这个系统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传统公益机构不能紧跟时代,项目大多陈旧,缺乏活力;创意者无法连接资源, ② ;网民们不能辨别纷繁复杂的公益信息,公益参与者无所适从……
公益,是每个人内心善良的底色。要让互联网公益系统更加欣欣向荣滋养万物,让善良的种子生根发芽蓬勃生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2.2021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于5月下旬在重庆召开,请为此次峰会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使用整句,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北京至上海仅需四个半小时,中国高铁领跑世界,成为国人的骄傲。同时,我国还开行着81对时速40公里左右的公益性“慢火车”,经停530个车站,连接着百姓生计线、民族团结线。疾驰如风的动车组与慢悠悠的绿皮车,对照鲜明、耐人寻味,勾勒出一幅中国铁路的生动图景。
当代中国不仅追求发展的速度,更注重发展的温度;既有数据化时代的狂飙突进,又可见“公共服务”零门槛的善意温情;既有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又可见公共设施适老化的人本关怀;既有战“疫”救灾中的分秒必争,又可见助困扶危时的宽容等待……
班级计划举行“当代中国的速度与温度”主题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