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重庆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21-11-05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B(A“粗具规模的国史、实录”都是官方整理,民间野史笔记不一定粗具规模。C《新唐书》有“删削太过”“滥竽充数”的问题,史料价值无从比较。D《新唐书》并非所有文字都晦涩难通、诘屈驚牙。注意:B从文中行文逻辑可知其一、其二、其三都是工作草率的结果。)
2. C(因果颠倒)
3. C(①突出的是“文字表述能力”,属才。②表现了“对史事的见解”,属识。③表明了“搜集史料的学问,渊博的学识”,属学。④体现的是“善恶必书”,属识。)
4. ①首先提出问题“新、旧《唐书》优劣如何?”(1分),②然后分别论述了二者的优缺点(1分),③最后总结二者各有所长,各有所短(1分)④并提出了看唐代历史的建议(1分)。
5. 稳定的时局,认真的态度,充裕的时间,不矜夸的品质(尊重史实的态度)。(1点2分,任意3点6分)
6. B这段老旧厚重的环境是为了烘托住在这里的人物冯老兰的落后与顽固,不是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眷恋。
7. C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在“看见对岸坡上站着两个人”的时候就表明了。
8. ①父子之间新旧观念的矛盾,父亲的封建保守思想和儿子的改良思想产生的冲突;②冯家和朱、严两家不可调和的阶级利益矛盾,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的压迫和剥削。(1点2分,共4分)
9. ①形象生动,例如用“一只虎”到“三只虎”的变化表达自己对“敌人”的看法;②地方特色,运用了大量的方言词语,如“白念了会子书”“混了会子洋事儿”等;③使用谚语、俗语,形象通俗,比如“纳了粮自在王”等。④文言和口语混杂,新词和旧论共存,体现了变革时期文化的冲突和融合。(1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得6分)
10. D
11. B(“殂”,泛指人死亡,与“崩”的适用范围不相同)
12. A(是称自己的姓名“杨坚”)
13. (1)我们征集少量军队,声言要袭击江南,他们必定屯兵守御,这样足够使他们耽误农时。(“微”1分,“掩袭”1分,“彼”1分,“废”1分)
(2)有人建议应该秘密准备这件事,隋主说:“我将要公开地替天行道进行讨伐,有什么可保密的呢!”(“密之”1分,“显行天诛”1分,“何密之有”2分)
14. 袭扰战术来削弱陈国。①每当陈境收获之时,隋军总在边境集合军队,陈国于是做好战斗准备,然而隋军又解散,如此反复迷惑陈军,使他们疲于应对,南方的农时也被耽搁。②利用江南房子多用茅竹搭建容易起火的弱点,隋军不断趁风季派人潜入陈境纵火,使陈国财力物力受损。(“计策”1分,“表现”每点1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5. B(坐竹轿来的是陆子寿)
16. 求知求真的学术精神间,谦逊大度的胸怀(对不同观点持有者的尊重),待人真诚的品格。(1点2分)
17. (1)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每空1分,共6分)
18. A(蔚为大观: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方”与前“已经”不搭。清雅与高雅:一个侧重清新,一个侧重高超,高尚。俚俗带有世俗、民间的意味,鄙俗更强调庸俗、粗鄙之意。阐发:阐述并发挥,有使幽深不明的情理彰显之意。阐述:详尽深入地说明和陈述。)
19. D(根据前文举例,应该先唐后宋,排除BC。前句说“二者……追求不同”,主语是人,所以排除A。)
20. C(A“表达”与“题材”搭配不当。B主语残缺。D“严肃庄重”不能修饰情感)。
21. (1)病毒很小(2)病毒引发了大量疫情(3)病毒对人类还有好处(每点2分)
22. (1)病毒有多大?(2)病毒都有害吗?(1点2分,2点5分)
23.
一、参考立意:支持这种行为的,可分析人们是出于对家与国的大爱、回报善意等。认为是野蛮消费的,可以从非理性消费、盲目跟风、造成行业乱象等角度分析。另外,可以有辩证的分析,但是观点不能模糊,须作出明确的选择。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