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泰兴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11-16
泰兴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算法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节点,主要以运作机制影响网络文艺创作,驱动个体参与文艺作品的生产,有人据此提出"算法文艺"。
无论历史上的现代印刷技术、机械复制技术,还是当下的互联网技术,都对人类艺术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机械复制技术颠覆了艺术的精英属性和等级秩序,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大众参与文艺生产提供工具和平台,并对用户赋权赋能。
当下部分短视频制作和传播平台,算法机制突出流量“去中心化”特征,即平台会为每一个视频分配几十至上千不等的基础流量,粉丝不多的用户,也有机会和大号竞争,这样的算法为普通用户提供了相对平等的激励机制。
在以场景、细分、垂直和个性化服务为特征的传播阶段,平台会选择推送有创意的文艺精品,满足用户文化期待。因此,理解算法运作的“秘籍”,是借平台和流量之力的传播策略,更是创作者艺术构思和文化表达的创作策略。
与传统文艺面对的艺术创作问题已然不同,算法正在深刻引导、影响网络文艺作品的创作。尽管流量背后是变现的经济因素或资本的作用,而其运行模式却是以算法为技术基础的。驱动用户从被动的受众、艺术消费者成为创作者,实现网络文艺创作主体的大众化、多元化,算法正在发挥作用。
推荐算法也可能放大或掩盖某些审美趣味、情感倾向、艺术类型或主题内容等,甚至掺杂了资本等因素,这样的推荐就不一定是用户所需要的了,而可能是算法控制者所需要的。
这意味着,算法作用机制下网络文艺作品的推荐,在被读、被看、被听之前,已经被算法判断和筛选了。
算法改变了网络文艺作品的接受模式,也在影响网络文艺作品的接受者。通过数据计算认定用户“真实需求”,算法保障推送内容落点精准。
但是,弱人工智能技术条件下的算法,还不能“聪明”地洞察出个体深层、复杂的文化需求,长此以往推送重复内容,用户难以体验艺术作品的丰富性和创新性,不利于艺术对人类精神、情感的陶冶,也不利于丰富和提升人的文化生活质量。
无论人工智能的科学实验,还是算法的技术操作,当人类拥抱新科技的时候,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引导“技术向善”。
机器是“人的延伸”。智能自动化确是对人类智力的解放,人工智能不仅参与文艺创作,而且创造新的文艺生产方式。尽管以人类的艺术鉴赏标准来看,人工智能在文学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的创造表现还不尽如人意,但是越来越宏大、实时、虚实融合等复杂的场景,正在不断对文艺创新提出要求。
通过研究人类艺术的创造过程,机器正在程度不同地自主完成创造性工作。同时,通过人机交互,算法正在帮助人类逐渐从海量的基础劳动中解放出来,更为集中地承担主体性艺术创造工作。通过人机协作,人工编辑帮助人工智能,成为更准确了解人类需求、个体文艺趣味的“鉴定者”。同时,伴随技术迭代,用户将被赋予更多权限,网络文艺作品受众可以通过算法校准自己的需求数据,主动规避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
人类情感价值和人文主义关怀,在技术主义时代尤为关键。避免对算法的盲目推崇,通过人机协作,将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有机结合,以健康丰富的信息流动,激发网络文艺的先进性、人民性,传递真善美、激发文艺能量,才是算法技术操作的正确方式。
(摘编自赵丽瑾《网络文艺的创作与传播别陷入算法出不来》)
材料二∶
在诗歌创作上,人工智能主要基于算法拼贴,能够实现格律、诗行等较为初级、简单的形式,不过,基于数据库的意象多为人类高频率使用的意象,新奇度不高,深度学习后的审美表达仍然存在情感含混、表意不明、风格混沌等问题,诗歌的内核诗意有所欠缺。出版了诗集的微软“小冰”让很多不写作的人迷惑,但认真的写作者大概会把小冰写的诗就当成一个正常的文本来审视,像读任何一本或好或坏的诗集一样。我们先假设小冰以后可以写得很好,但人类社会是否曾经因为某一位强力诗人的出现就放弃诗歌呢?从来没有。相反,每一位强力诗人都极大地更新和推动了现有的诗歌。
诗呈现的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心智。这种复杂心智不可能通过自动训练产生,它需要经受其他心智的教育。而就目前的微软小冰而言,其训练写诗的方法据称是对五百多位现代诗人的诗作正读、倒读各一万遍,用层次递归神经元网络,通过阅读来获得语言的表达能力。这种粗陋的训练方式可以说离复杂心智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同时,其对于诗的生成机制的认知也流于表面。因此,正如在打字机上碰巧打出莎士比亚诗句的猴子也还是猴子一样,就算某一次小冰写出了一首非常好的诗,那它也依无法摆脱弱AI的属性。
“人工智能诗人”狂欢背后的审美衰微、技术理性下的智能生成中人类的诗魂失落等问题亟需解决,只有构建人文、科技命运共同体,厘清并正视人机关系,倡导人机解放,重塑诗魂,坚守人类的文学疆土,才能共创人文与科技命运相连的美好未来。
(摘编自张定浩《文学与算法》)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大众参与文艺生产提供工具和平台,“算法文艺”由此应运而生。
B.有的短视频制作和传播平台,算法机制突出流量“去中心化”特征,对普通用户而言有激励作用。
C.由于流量背后是变现的经济因素或资本的作用,这导致算法控制者可能推荐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D.彰显人类情感价值和人文主义关怀,避免对算法的盲目推崇,这也是算法技术操作的正确方式。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算法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节点,也有可能推送重复内容,这对丰富和提升人的文化生活质量有不利的影响。
B尽管平台会选择推送有创意的文艺精品,但弱人工智能技术下的算法,还不能洞察个体深层的文化需求。
C.算法影响网络文艺作品的接受者,通过数据计算认定用户的“真实需求”,算法就能保障对用户精准推送。
D只有坚守人类的文学疆土,共创人文与科技命运相连的美好未来,智能写作才能摆脱弱AI的属性。
3. 下列有关算法应用的说法不能用来佐证材料一相关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薪火科技公司通过“算法”来实现在存在一定的输入的条件下,由计算机来完成特定功能的输出,替代或增强人类的某些决策任务与能力。
B.阅文集团旗下旗舰产品QQ7.0版本大幅升级推荐算法,用户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内容挑选,实现“书找人”+“人找书”左右逢源两不误。
C.清华大学研发的机器人“九歌”仅用一秒就做出了极富禅意、获得好评的藏头诗∶“机心造化本无私,智慧由来巧自欺。过眼一身都是幻,人生万事只成痴。”
D.抖音的Al技术有很好的内容识别、场景识别能力,其算法逻辑是通过分析人、视频、流行度的特征,并将三者进行匹配,实现精准化的推荐。
4.材料二中划线的句子使用了类比论证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涉及“人工智能参与文艺创作”话题,有人认为两者观点完全相不一致,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时代变迁
【英国】约翰·高尔斯华绥
从剧院出来,我们简直搭不上一辆出租汽车。不少马车从我们身边经过,或者停在马路边,小声招呼我们,或者干脆根本不想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每辆出租汽车上似乎都有乘客。走到皮卡迪利厂场,我们终于失去了耐心,招手叫了一钢四轮马车,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旅程。一阵西南风透过敞开的窗户吹进来,风中有种变化的气息,浸入人们的心灵,浸入大街小巷,使得那些注视着这个城市万千变化的人们禁不住地想到有一种躁动不安的力量永远在召唤人们∶继续,继续。但渐渐地,马蹄稳定的嗒嗒声,风吹窗户发出的乒乓声,车轮缓慢沉闷的轧轧声,使我们昏昏欲睡;当我们终于到家时,儿乎都睡着了。车费是两先令,我们站在灯光下看清一枚硬币是半克朗,把它递给马车夫。马车夫约六十岁,瘦长脸,脸颊上两道深陷的皱纹,犁沟似的,看上去脸上全是骨头,没有肉。眼睛也深深地凹陷下去,没有光泽。他坐在那儿一动不动,盯着马尾巴。几乎是下意识地,我们中间有个人把剩下的硬币也给了他。他拿着钱,没有说话。当我们要走进花园大门时,听到他说∶“谢谢你们,你们救了我的命呀。”
听到车夫这样突兀的话,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所以,又关上大门,回到马车旁边。 “情况真的这么糟糕吗?”
“是啊,”车夫说道,“完了——马车夫完了。现在,人们不需要我们了。”他拿起马鞭,,准备赶车离开。
“这么糟糕有多久了?”
马车夫又放下了扬起的马鞭,好像很高兴让手休息一下,答非所问地说∶
“三十五年了,我当了三十五年马车夫呀。”
然后,又盯着马尾巴沉思起来。别人问他很多问题,似乎才能激起他的表达愿望。
“我不怪出租汽车,我谁也不怪。我们受到冲击了,就是这样。”
“你们真的连饭也吃不饱了?”
车夫苦笑了一下。在他有着两道深陷皱纹的脸上挤出的笑容,无疑是人间最奇怪的笑容了。
“可以这么说。”他答道,“哎,总共能挣多少钱呢?我拉到你们这趟活之前,今天挣了十八便士的车费。昨天挣了五先令。每天的租车费要七先令,这还算低的。许多车主已经破产了,没了——情况跟我们一样糟糕。他们轻易地抛弃了我们,因为石头里榨不出血,对吧?”他再次苦笑了。
我们中有个人低声说,公众都爱乘坐出租汽车。
马车夫转过脸,盯着黑暗深处。
“公众?”他说,声音里有些许惊讶。“哎,大家都想坐出租汽车。这很自然。出租汽车跑得快,时间就是金钱嘛。今天我等了七个钟头才拉上你们这趟活。而当时你们也在等出租汽车。人们叫不到出租汽车时,才坐我们的马车,所以他们通常都气哼哼的。”
“大家都为你们感到难过;人们应该早就想到——”
他平静地打断说:“难过不能当饭吃……以前从来没人问过我这些问题。”他慢慢地摇了摇头,补充道,“此外,人们能做什么?你不能指望别人养活你。如果他们开始问你生计的问题,他们会感到尴尬。我猜,他们也知道这一点。当然,我们人数太多了;两轮马车的情况跟我们差不多。不过,干我们这行的人数在不断减少,这倒是真的。”
马车夫再次扬起马鞭。
“我想,”他不带感情地说,“现在没人能帮我找到别的工作了。干这一行太久了。不是等死,就是进济贫院。”
听到我们小声说这也太残酷了,他第三次苦笑了。
“是啊,”他缓慢地说,“这对我们是有点残酷,因为我们啥也没做,不应该遭这样的报应。但在我看来,事情就是这样:一件新事物出现了,老的就要被淘汰,循环往复。——要不了多久。没想到,这一行完了我会这样难过,几乎心灰意冷。”
他第三次扬起了马鞭。
“告诉我,如果别人付了你的车费,并且只多给了你六便士,你会做什么?”
马车夫盯着地面,似乎对这个问题感到迷惑。
“做什么?为什么问这个,什么也做不了。我能做什么呢?”
“可是你刚才说,我们给你的那点钱救了你的命。”
“是的,我说过这话。”他慢慢答道,“我刚才情绪有点低落。有时人禁不住有这种感觉。有什么东西向你袭来,找不到出路——这让你崩溃。我们通常竭力不去想它。”
这次,说了句“真诚地谢谢你们”,车夫用马鞭拍了拍马儿的侧腹。马车走得很慢,路灯照在树上,在马路上投下影影绰绰的影子。抬头望去,白帆似的云朵,在黑色河流般的天空上乘着风儿疾驰而过,从风中我们嗅出一种时代变迁的味道。马车渐渐看不见了,风儿仍然把缓慢的车轮声传到我们耳际,这声音渐行渐远,直到完全消失。
(选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微型小说精品》,有删节)
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脸上全是骨头,没有肉。眼睛也深深地凹陷下去,没有光泽”一句,小说通过肖像描写形象地折射出马车夫生活的窘迫。
B.文中写马车夫多次“扬起马鞭”,这一细节是马车夫急于相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多做一点生意来维持自己生计的自然流露。
C.文中写马车夫三次“苦笑”,传达出马车夫对出租汽车出现后导致自己生活困窘的无奈及对上层社会没有同情心的强烈控诉。
D.小说结尾“从风中我们嗅出一种时代变迁的味道”一句,蕴含作者对新生事物的矛盾态度,透视出社会转型时期的纠结与困惑。
7.下列对小说开头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剧院出来,我们简直搭不上一辆出租汽车”“每辆出租汽车上似乎都有乘客”,自然地引出下文我们坐马车的情节。
B.马车“或者停在马路边,小声招呼我们,或者干脆根本不想引起我们的注意”,意在与出租车生意形成对比,为下文蓄势。
C.“风中有种变化的气息”“有一种躁动不安的力量永远在召唤人们”,渲染一切都在变化的氛围,象征着时代的变迁。
D.车轮声的缓慢沉闷和“我们”昏昏欲睡,真切地表现了马车的缓慢节奏已经不能适应当时人们方便快捷的生活需要。
8.请简要概括文中马车夫的形象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有人认为:高尔斯华绥作品的翻译引介为新文学的发展与成熟提供了结构方面的借鉴和参考,尤以人物对话更为突出。请结合文本谈谈人物对话对情节展开有何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