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怀化市怀雅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3-08-29
怀化市怀雅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苏轼说“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诗与画可以相互转换的观念正是出现于此时。但苏轼的文人圈子,把这种现象追溯到唐代,那时的诗人由杜甫领衔,画家由王维居首。而同时代的画家常被赞许为像是诗人,与苏轼同时代的宗室画家王诜就备受称道,因为他能描写“烟江远壑、柳溪渔浦、晴岚绝涧、寒林幽谷、桃溪苇村,皆词人墨卿难状之景”。黄庭坚在描写其友人李公麟时,说他“断肠声里无形影,画出无声亦断肠”;而李公麟本人的名言经常被人引用:“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惰性而已。”更重要的是,一些往昔的绘画被欣赏为可视的诗篇。
对苏东坡等人来说,典型的诗意画是点缀有落雁凫鸭的宁静河景。这是一类与作为诗人的杜甫、作为画家的王维,以及时代更为切近的僧人画家惠崇(约965-1017年)有关的绘画。苏东坡和北宋后期其他文人写了很多诗篇,赞美惠崇“小景”。郭若虚说他“工画鹅雁鹭鹚,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萧丽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黄庭坚有诗云:“惠崇笔下开江面,万里晴波向落晖。梅影横斜人不见,鸳鸯相对浴红衣。”
“人不见”一语很好地指出了这类画的特征:一方面,诗意画带给观者强烈的情感,使之升华;而另一方面,其表现效果取决于画面上观看者的空缺。人们从外部来注视景象,没有想象的介入,也没有和画中人物的密切联系;诗人画家和观者都只以抽象的、沉思的状态在场,他们注目的景色也被不完全地表现出来:部分地隐藏在雾色中,开启了山水中有意选择的片段,即“小景”。视觉的连续性,在同一时期巨嶂式山水大师那里,可以融入画面上的层峦叠嶂之中,成为可游、稳定、最终能够被理解的一种表现;而在迷蒙的“小景”中,其表现十分隐匿,仅为此理由,它被看成是有诗意的,因为它在观众那里激起了种种反应。
(摘编自高居翰《诗之旅》
材料二:
文人画作为传统中国绘画的主要流派,在宋朝趋于成熟,并一直绵延至今,大有不断推陈出新的趋势。文人画的特点是抛开宋朝以前传统绘画繁杂、唯美画面的风格,以简单明了的笔墨入画;而作者的感彩却在画面或者字里行间得以被非常强烈、直观的手法表现出来;内容多为讥讽世事、或借物抒情等等,其表现手法简单、灵活、自由。
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尤其和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在色彩和水墨上,文人画更注重水墨的运用,讲究墨分五色。王维之所以受到苏轼、董其昌的极力推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后期创作中开水墨画的先河。文人画家所以重水墨而轻色彩,这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有直接关系,即传统绘画一直不曾把真实地再现事物的表象作为创作目的,而是把揭示事物的内在神韵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基于这种宗旨,又形成了民族特有的美学思想,即摒弃华艳,唯取真淳,讲究绘事后素、返璞归真、大巧若拙等等,这些都成为文人画家在艺术上的自觉追求。
文人画大笔淋漓、墨线凝重,个性强烈,风格鲜明,在回归传统的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水墨母体。而那带有强烈诗人气质的文人画,在西风东渐、世态日益变幻的当代社会,凸现出了它特有的艺术与社会价值。从主调而言虽然坚持了回归到传统的特点,注重画面唯美性;那种积极出世、入世,注重思想性的特点融会进去,从而形成了画家清新、明快、朴素、高雅的风格。
(摘编自王林《诗意文人画》)
材料三:
中唐王维的诗与画被苏东坡称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道出了“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宋代张舜民之语)的密切关系,为后人所乐道。史料记载:“维以诗名闻于开元、天宝间……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所及也。”
王维之诗,诗中有画;其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诗人的事,一位伟大的诗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比较容易。画,必须表现诗意,却不是每个画家都能做到的。王维以诗境带动画境,追求的是一种只凭深心才能领会的妙境。在画中,他不仅用笔墨形式来表现他心境中的山水,而且将画作为抒发诗情的场所,更为重要的是,他引导了中国画的一项重大变革——从诗中汲取画境。
苏东坡对于诗画意境的理解更是推动了诗画意境结合的发展。他认为诗的好处在于“天工”,画的好处在于“清新”,他对于诗词与绘画关系的运用更是将书画关系推向进一步发展。他认为,画的要义不在于形似的逼真与否,而在于形似之外的“天工与清新”。诗与画虽然媒介不同,但本质是一律的。诗,可诵可听,却无形无色;画,可观可视,却无声无音。要达到完美的境界,诗必须有形有色,画必须有声有音。诗,尤其是画的意境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画家可以从诗人已提供出来的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感发、感悟和创造,从而使诗歌的“清篇秀句”转化和呈现为绘画的目前之景,即以无声的、有形的绘画图像将那种有声的、无形的诗歌意境转化和显现出来。
诗歌是诉诸思维的,它创造的是一个想象的空间;绘画则是诉诸视觉的,直接形成一个具体的物象,画虽有形,然而却可以借诗歌的意蕴使它扩大到无形,画中之诗正是对绘画的一个补充,即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多半是绘画所难以传达的那种瞬间的,或在绘画中无法明确表现出来的一些极为隐藏的意象。诗中之“画意”是从心情心境中而来的,而画中之“诗意”确是对景造境之际所产生的,二者皆是自然而然的东西。
(摘编自张伟《古诗词意境与文人画意境之关系》)
1.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有关诗与画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圈子里的一些文人认为诗与画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基于此观念,同时代的画家常被赞许为像是诗人,一些往昔的绘画在当时被欣赏为可视的诗篇。
B. 画家只有从诗中汲取画境,追求一种只凭深心才能领会的妙境,才能达到“画中有诗”的境界,而诗人也同样需要从画中提取诗境,用心体会,才能做到“诗中有画”。
C. 诗与画虽然媒介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画家可以在诗人已提供出来的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感发、感悟和创造,从而使诗歌的“清篇秀句”转化和呈现为绘画的目前之景。
D. “诗意”源于诗人意境产生之际,“画意”源自画家心境,诗可以对画进行补充,可以使绘画扩大到无形。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意画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唐代。在画中,王维不仅用笔墨形式来表现他心境中的山水,而且将画作为抒发诗情的场所,他开了水墨画的先河。
B. 惠崇的“小景”带给观者强烈的情感并使之升华,不过,它的表现效果还取决于画面上观看者的“留白”。
C. 诗意画与文人画是有交集的,王维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文人画家可能更重水墨而轻色彩,这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有直接关系。
D. 苏轼“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的观点推动了诗画意境结合的发展。他认为诗的好处在于“天工”,画的好处在于“清新”。
3. 根据材料,下列宋诗最不可能画成诗意画或者文人画的一首是( )
A. 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 B.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C.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D. 黄庭坚《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
4.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给“文人画”下一个定义。
5.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在这一首诗中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写出了一些画中可能“隐藏的信息”,抒发自己的喜悦和礼赞之情。请你找出这些“隐藏的信息”,并说出理由。
【答案】1. B 2. C 3. C
4. 文人画是①一种在宋朝趋于成熟,并一直绵延至今 ,②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文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③内容多为讥讽世事或借物抒情等,④主要用水墨表现的传统中国绘画流派。
5. 画中隐藏的信息是早春、水暖鸭先知和河豚欲上。“桃花三两枝”说明桃花还未盛开,说明是早春;诗人只是根据经验判断水已慢慢变暖,常常在水里嬉戏的鸭子可以先知道;诗人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想象出河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也可以想象河豚的美味)。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而诗人也同样需要从画中提取诗境,用心体会,才能做到‘诗中有画’”错误。由原文“诗中有画,是诗人的事,一位伟大的诗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比较容易。画,必须表现诗意,却不是每个画家都能做到的。王维以诗境带动画境,追求的是一种只凭深心才能领会的妙境”可知,诗人要想达到“诗中有画”,不一定就需要从画中提取诗境。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诗意画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唐代”错误。由原文“作为观念和实践的中国的诗意画,出现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可知,诗意画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
B.“画面上观看者的‘留白’”错误。由原文“一方面,诗意画带给观者强烈的情感,使之升华;而另一方面,其表现效果取决于画面上观看者的空缺”可知,表现效果还取决于画面上观看者的空缺,而不是“留白”。
D.“苏轼‘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的观点”错误。由原文“苏东坡对于诗画意境的理解更是推动了诗画意境结合的发展”可知,“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的观点缩小了范围。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由原文“文人画的特点是抛开宋朝以前传统绘画繁杂、唯美画面的风格,以简单明了的笔墨入画;而作者的感彩却在画面或者字里行间得以被非常强烈、直观的手法表现出来;内容多为讥讽世事、或借物抒情等等,其表现手法简单、灵活、自由”可知,文人画的特点为以简单明了的笔墨入画;作者的感彩却在画面或者字里行间得以被非常强烈、直观的手法表现出来;内容多为讥讽世事、或借物抒情等等,其表现手法简单、灵活、自由。
C.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是一首借景说理诗,所以作者的感彩也不能很明显地在画作中强烈、直观地表现出来。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之下定义的能力。
根据原文“文人画作为传统中国绘画的主要流派”可知,文人画的本质特征为传统中国绘画流派。
由原文“在宋朝趋于成熟,并一直绵延至今”“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内容多为讥讽世事、或借物抒情等等”“文人画更注重水墨的运用”可知,在宋朝趋于成熟,并一直绵延至今,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文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内容多为讥讽世事或借物抒情等,主要用水墨表现是文人画的特点。
最后组合成一个单句,句子的主干为文人画是一种传统中国绘画流派,然后将文人画的特点作为传统中国绘画流派的定语加入到主干句中。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竹外桃花三两枝”中“桃花三两枝”,说明是桃花初放,还未盛开,时节上为早春时节。“春江水暖鸭先知”中“春江水暖”是诗人推测出来的,因为通过“桃花三两枝”可知是早春时节,所以诗人根据经验判断出水已经开始慢慢变暖,而“鸭先知”是诗人认为常常在水中嬉戏的鸭子可以先知道。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中“蒌蒿满地芦芽短”,写出了早春时节蒌蒿丛生,芦苇吐芽的情景,“正是河豚欲上时”中“河豚欲上”并不是诗人看到的景象,而是诗人根据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想象出河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路标
茹志鹃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
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
行军路线是向北,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
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
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
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
“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
“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
“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
“肯定,快到铁路了。”
“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
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踩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
可是,慢!这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
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轻盈迅速地爬去。
这如豆的一小点光。
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安然无恙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
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的,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了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
“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了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穗。看来,是一个聋子。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聋子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聋子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做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是个聋子,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
“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
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是聋子,还是个哑巴。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揿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哑巴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哑巴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
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之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哑巴。
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索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哑巴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
哑巴挣脱了出来,忙忙地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回身走去。
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
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
6.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伍原是个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为了把档案和掉队战友的消息送给部队,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地前行。
B. 老乡虽是个哑巴,但内心明亮,在与伍原扭打后摸到他的军帽,知道了伍原的身份,并最终给了伍原帮助。
C. 老乡“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写出了人物的机智,也制造了情节波澜。
D. 哑巴老乡明白进来人可能不是敌人时,于是从伍原的头、帽子、脸颊摸起,然后点上灯,上上下下打量。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写出了一片荒凉孤寂的环境。
B. 小说擅长心理描写,并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伍原对牺牲的小榕的铭记,对负伤的老邹的思念。
C. 本文与《百合花》一样善用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如写老乡“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
D. 小说以绿豆比喻荒野中的灯光,这灯光虽然微弱,但是它具有路标的作用,给了伍原力量、勇气和希望。
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为:“这一点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的光,包含着一切的明天。”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9.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作用。
【答案】6. A 7. A
8. 原文多用短句,且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灯光带给伍原的激动与欣喜。
9. ①伍原寻找部队时灰蒙蒙的天地和无月无星的黑夜环境,既为故事开展提供了背景,又烘托出伍原迷茫无助的心情。②中间部分反复出现的一小点光烘托了伍原从迷茫到看见希望的心理变化。③结尾处不飘忽不移动的灯光和斗转星移的夜空传递出伍原坚定的信念。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的能力。
A.“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地前行”错误,在行军路上落单的他,曾经有过多次恐惧和绝望,最终他战胜了恐惧。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写出了一片荒凉孤寂的环境”错误。“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不是写环境的,而是写路标,伍原没有发现这些可作为路标的事物。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
“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从修辞来看,这一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明天”一词在句子出现了两次,强调了伍原看到灯光后的激动与欣喜的心情。
从句式特点来看,运用了短句,句式活泼,节奏感强,这种急促的语气,符合伍原此刻内心的心情。如果把这一句换成“这一点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的光,包含着一切的明天”,就达不到以上的表达效果。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这里的写景在文章开头部分,后文故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展的,“灰蒙蒙”的环境又烘托出伍原此时迷茫无助的心情。
“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这如豆的一小点光”文章中间部分反复描写出现的一小点光,灯光象征着希望,烘托了伍原从迷茫到看见希望的心理变化。
“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 ,结尾处描写灯光不飘忽不移动,象征着伍原坚定的革命意志不会动摇;夜空斗转星移,象征着目前黑暗的社会定会发生改变,革命终会胜利,表达一种坚定的革命信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