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河南省南阳一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时间:2023-10-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权威机构调查,46%—59%的高三学生会在高考前出现中等以上程度的考前焦虑。过度的考前焦虑会造成学习效率降低、思路不畅、神经衰弱、自我封闭等问题。那么,如何缓解高考前焦虑呢? (1) 。
心理学的“三脚凳模型”来源于几何学中稳定、坚固、耐压的三角形, (2) 。有学生考前紧张,手足抖动,不过是身体冷静这一凳子腿较弱的体现;有学生自认能力不足,易气馁放弃,这就是思维自信方面较弱;还有学生在考试时无法集中或容易分散注意力,担心考差,则是精神不专注。学生可从自身最弱处入手,以此带动另外两方面的变化,强化“三脚凳模型”,积极应对高考。
《战胜考试焦虑》一书提到,①我们可先从“觉察”中把握“三脚凳模型”。②再将功效犹如灭火器的“三种工具”付诸于行动,③使自己保持冷静、自信和专注。具体而言,④如果想提升身体冷静,考生要从身体迹象中觉察自身状态。⑤特别是呼吸紊乱、内心不踏实、感官关闭等迹象都会影响处事状态。⑥培养对自身敏锐的觉察力有助于控制应激水平,⑦所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救火”三工具:一是进行腹式呼吸,用鼻子吸气,感受空气下沉到腹部,再用嘴呼气,感受气体自然释放,重复三次调整呼吸;二是使用着陆技术,感受双脚踩在地面的真实感,以地面为双脚的支撑,或者抓握一个物品,再张开手指,感受其温度与触感;三是充分调动感官,如环顾四周,快速地默念出所见事物,以便全身心地投入当下,远离焦虑。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 文中第三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语病,请找出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答案】
18. (1)“三角凳理论”来帮忙/学生可用“三角凳理论”应对。
(2)由身体冷静、思维自信、精神专注共同构建。
19. ②语意重复,“付诸于行动”去掉“于”,或者改为“付之于”。
④搭配不当,将“提升身体冷静”改为“使身体冷静”或“保持身体冷静”。
⑦不合逻辑,原文无因果关系,将“所以”改为“也”。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上句“如何缓解高考前焦虑呢”可知,此处内容应是回答如何缓解高考前焦虑,再结合下文“心理学的‘三脚凳模型’来源于几何学中稳定、坚固、耐压的三角形”“以此带动另外两方面的变化,强化‘三脚凳模型’,积极应对高考”可知,缓解高考前焦虑的方法是“三角凳理论”,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三角凳理论’来帮忙”,或者“学生可用‘三角凳理论’应对”。
第二空,结合下文“有学生考前紧张,手足抖动,不过是身体冷静这一凳子腿较弱的体现;有学生自认能力不足,易气馁放弃,这就是思维自信方面较弱;还有学生在考试时无法集中或容易分散注意力,担心考差,则是精神不专注”可知,讲的是学生考前紧张,是因为身体冷静这一凳子腿较弱,思维自信方面较弱,精神不专注。再结合上句“心理学的‘三脚凳模型’来源于几何学中稳定、坚固、耐压的三角形”可知,与几何学中稳定、坚固、耐压的三角形相对应的应该是“身体冷静、思维自信、精神专注”,所以此处应该填写“由身体冷静、思维自信、精神专注共同构建”。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语意重复,“付诸于行动”语意重复,“诸”是“之于”的意思,含有“于”,去掉“于”,或者改为“付之于”。
④搭配不当,将“提升身体冷静”搭配不当,改为“使身体冷静”或“保持身体冷静”。
⑦不合逻辑,“所以……”不合逻辑,原文无因果关系,将“所以”改为“也”。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
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
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吠!住口!你这势利的狗!”
“嘻嘻!”他笑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
“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
“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
我逃走了。“且慢!我们再谈谈。……”他在后面大声挽留。
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摘自鲁迅《狗的驳诘》)
20. 语言文字运用I(还有学生在考试时无法集中或容易分散注意力)和Ⅱ中画横线句子,都有“还”,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21. 文中画横线部分,如果改写成“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布和绸、官和民、主和奴”,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2. 标点非小事,对于追求精细化表达的文学作品来说,更是如此。文段中有两处使用省略号的句子,请分别分析省略号在语境中的作用。
【答案】
20. ①I中“还”本义是“还有”,在前两个缺少“身体冷静”、“思维自信”的学生思维基础上,有额外的补充,即缺少“精神专注”,是数量的增加、范围的扩大,完整地展示出了“三脚凳模型”的具体内涵。②Ⅱ中“还”与“终于”连用,表示没想到如此而竟然如此,增强语势,与“惭愧”照应,表面是狗为其不能分辨贵贱好坏而惭愧,实则是对人不如狗,人比狗还势利的批判。
21. ①原文通过多个“还不知道”构成排比(反复),增强语势,将讽刺的语气推向高点。②内容上突出了狗对人的驳斥诘问,在人的面前,狗感到惭愧且不知道分别各种高低贵贱,衬托了人的势利无耻。③语气上故作谦虚、揶揄,语言幽默。
22. ①表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作者此处用省略句,列举了“还不知道”的东西之多,展示了狗的惭愧之深和人的虚伪可恶。
②表语意未尽。此处是狗开口请人留下,话没说完,人就仓皇逃离。表现了人从狗的话中看到了自己的虚伪,不敢面对,不敢继续与狗对话,狗未尽的话语是对人虚伪、脆弱,不敢直面自己的批判。
【解析】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不同含义的能力。
“还有学生在考试时无法集中或容易分散注意力”中“还”本义是“还有”。结合“心理学的‘三脚凳模型’来源于几何学中稳定、坚固、耐压的三角形……有学生考前紧张,手足抖动,不过是身体冷静这一凳子腿较弱的体现;有学生自认能力不足,易气馁放弃”分析可知,在前两个缺少“身体冷静”、“思维自信”的学生思维基础上,有额外的补充,即缺少“精神专注”,是数量的增加、范围的扩大,完整地展示出了“三脚凳模型”的具体内涵。
本文“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中“还”与“终于”连用,表示没想到如此而竟然如此,增强“不知道”的语势,与“惭愧”照应,表面是狗为其不能分辨贵贱好坏而惭愧,实则就是“我可不像你”,表达对人不如狗,人比狗还势利的批判。
2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还不知道”表面看是谦虚,是“狗不如人”:狗不会因铜银、布绸、官民、主奴而区别待人。人是会的,人能区别铜和银的贵贱,布和绸的好坏,官和民的高下,主和奴的尊卑,而且善于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态度。这些伎俩,狗都远远不如,所以人比狗更势利,而且以此为荣。实质上是说狗没有人那么势利,还不知道分别各种高低贵贱,其实是“人不如狗”。此种表述,故作谦虚,语言幽默,突出强调了人的势利无耻,对人进行有力驳斥。
句中以四个“还不知道”的相同句式的句子构成排比,增强语势,内容铿锵有力,“我还不知道”表面是谦虚,实则就是“我可不像你”,语言幽默,将讽刺的语气推向高点,结尾意犹未了,耐人寻味。
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此处的省略号表示的内容为“还不知道”的东西,表明“还不知道”的东西之多,展示了狗的惭愧之深和人的虚伪可恶。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
“且慢!我们再谈谈。……”,此处省略号表示可能要谈的内容,谈什么,谈狗和人的不同,“狗不如人”,谈人的虚伪、脆弱,不敢直面自己……可是狗话没说完,人就仓皇逃离。表现了人从狗的话中看到了自己的虚伪,不敢面对,不敢继续与狗对话,狗未尽的话语是对的批判。省略号表语意未尽。
四、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直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那咱们往哪走啊?”“往前走。”“哪是前啊?”“我对您透露一个大秘密,这是人类最古老的玩笑。往哪走,都是往前走。”
以上两则材料分别出自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雅克和他的主人》两部作品,富含人生哲理。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本次作文材料由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代表作品中的两段话组成,均富有人生哲理,能给时代青年以成长启迪。
第一段话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呈现出部分人面对自身的优柔、懦弱等弱点缺点,不是努力抗争、努力改变,而是视而不见、不以为意、自暴自弃,无原则地选择了跟自身的弱点和解;第二句话紧承第一句话,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迷醉于自身的软弱”,麻木不仁,深陷弱点,失去了成长改变的欲望,这样又进一步招致“倒在街头”的结果——淹没在人群中,“倒在地上”——跟不上大家的步调节奏而被抛弃,直至“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彻底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
第二段话可以认为是对第一段话中所呈现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关键词就是“往前走”,就是拒绝原地踏步,大胆寻求改变。在“往前走”这个问题上又有人开始了优柔寡断,不知道哪里是前,作者给出的方案是“往哪走,都是往前走”。显然,这里的“不问方向只管去走”就是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不能在无意义的纠结、徘徊中回到第一段话的老路上去,一句话——干就行了。
两段来自米兰•昆德拉不同作品中话,能给时代青年特别是已经步入高三的考生带来感悟和思考。经过高一高二两年的学习,自身在学业或人格上存在的弱点不足自己应该有了较为真切的认识,面对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比如作业拖延、时间管理无序、课堂低效、沉溺电子产品、偏执任性、情绪化等等问题,明知自身的不足,却不敢正视抗争,不去努力改观,不去拔节成长,这就是面对成长中问题的软弱表现,那这样的青年就要面对米兰•昆德拉描绘出结果---“倒在街头,倒在地上”。那应该怎么办呢?你要大胆的“往前走”——正视不足,奋力抗争,毫不犹豫,大步向前,然后获得改观,获得成长。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指明我们在逆境中应该拥有怎样的态度,如在逆境中摆脱软弱,勇敢向前走。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如在心态上可以指出,应该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这是抗争的基础。此后,在行动中指出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才能有有效的抗争;或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勇往直前,坚持不懈,这是抗争的行动支持。最后,联系当下,明确当代青年应在激流中奋起抗争,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立意:
1.正视弱点,选择向前。
2.拒绝自暴自弃,向前才能成长。
3.变弱点为起点,大步向前。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