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射洪中学高2021级高三下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4-02-29
射洪中学高2021级高三下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①中国美学着重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感悟,因而可以说它是一种“人生美学”。它不以对美与艺术的本质的追问为目标,不着力于以分析式、思辨式地抽象解释“美”为起点去建构一个关于审美与艺术的理论体系,而是在对人生意义、价值、“味道”的反复体验、领悟中去把握有关审美与艺术的问题,并在人生实践中融入美与诗。从而,这种人生美学就有了两个鲜明的特点:乐生与游世。
②李泽厚先生称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这是不无道理的。因为“乐”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文化心理特征,也是中国美学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论语》中孔子的言行就深刻体现了“乐”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首先是对生活的珍视和享受。《论语》记载的孔子是个非常讲究生活的人,吃饭、穿衣、睡觉、上朝都有一定之规,很是考究。“色恶,不食。臭恶,不食。”从这些习惯中,可以看到很“科学”的一面:食物腐坏,颜色不正,味道发臭,自然不可以食用。另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将人生审美化,即通过对具体生活过程和细节的重视去品味和体察人生的真谛,从中得到巨大愉悦与精神升华。他欣赏音乐能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他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八个字奠定了中国美学欢乐不逾分、悲哀不过度的“中和”标准和美学特征,使中国人不爱走极端,善于克己。
③经过宋明理学的阐释,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基本上被伦理化、道德化了。朱熹把“吾与点”解释为“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稍欠阙”。其实“曾点气象”是对日常生活的“审美点化”,是要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暂时疏离还原人的本真性情,并使人直接面对自然,从而以一种无遮碍文化视野的态度和状态去体会宇宙自然的生命精神,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过程。因此,它既是对日常生活的暂时抽离,也是对日常生活本身的审美升华。这正是当今所需要的。有了“乐”的人生态度,平淡的生活才可以被审美地“点化”,人生才能变得“有味道”“有意味”“有意思”,也才更值得人去活。
④无论儒家还是道家学说,最初都是一种鲜活明亮的人生哲学。陈鼓应先生曾说,庄子哲学对于人生既非出世,亦非厌世,而是一种“游世”。庄子时代,战乱频繁,人命如蝼蚁,朝不保夕。这种“游世”,其实是在探寻人如何在一个生命危如晨露的时代生存下去,在“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前提下,寻出一点活着的“味道”与“意义”来。这是混乱动荡时代无可奈何之际的一种选择,但就美学意义而言,庄子于儒家之外,在中国美学史上确立了另一条人生美学的路径,即通过齐物我、泯是非、越生死而达到心胸澄明的审美境界,从而超越世俗社会生活与伦理羁绊,实现心灵自由的逍遥游。“逍遥游”是一种审美之游,是真正超越狭隘的功利得失之后所获得的高度愉悦的审美历程。至人、神人、圣人是无己、无名、无功的,他们的自我、名位、功业已化作自然本身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之间,不再有自我与对象之分。这时,人就是自然,反过来说,自然也就是人。在“无待”的逍遥游中,外在的命运无法控制时,自己的精神境界却可以由自己支配。
(摘编自徐碧辉《“乐生”与“游世”:中国人生美学的两大原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美学并不追问美与艺术的本质的问题,而是着重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感悟,所以它是一种“人生美学”。
B.“曾点气象”代表的“审美点化”,是对现实生活本身的审美升华,它又以对日常生活的暂时抽离为条件。
C.中国文化的“乐感”特质,使“乐”成为了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心理特征及中国美学精神的显著特点。
D.宋明理学对人的审美需要加以限制,这就导致儒家学说中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精神被遮蔽、消解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证明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增强了论证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B.文章第④段既有抽象理性的论述,也有感性形象的描述;二者相得益彰,使文段既有了深度,也有了温度。
C.作者立足于当下看历史,从历史作用和现代意义两个角度对“乐生”“游世”进行了详尽分析,思路开阔立意高远。
D.文章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对“乐生”“游世”这两大中国人生美学原型的实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体现了李泽厚所言“乐感文化”的特点。
B.在庄子笔下,拒绝治理天下的许由和能够御风而行的列子都超越了狭隘的功利得失与伦理羁绊,实现了心灵自由的逍遥游。
C.《窦娥冤》窦娥誓愿的实现,《梁祝》主人公双双“化蝶”情节的设置,与“中和”观的影响不无关系。
D.阅读《论语》和《庄子》,将有助于我们在人生实践中得到人生经验与感悟的升华,实现精神的超越。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像补丁一样覆盖着大陆的土壤薄层控制着我们人类和大地上各种动物的生存。如我们所知,若没有土壤,陆地植物不能生长;而没有植物,动物就无法生活。
土壤在一定程度上是生命的创造物,它产生于很久以前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奇异相互作用。生命创造了土壤,而异常丰富多彩的生命物质也生存于土壤之中;否则,土壤就会成为一种死亡和贫瘠的东西了。正是由于土壤中无数有机体的存在和活动,才使土壤能给大地披上绿色的外衣。
土壤置身于无休止的循环之中,这使它总是处于持续变化的状态。在所有这些变化中,活的有机体总是积极的参与者。
土壤中最小的有机体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有机体,是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和丝状真菌。它们有着庞大的天文学似的统计数字,一茶匙的表层土可以含有亿万个细菌。纵然这些细菌形体细微,但在一英亩肥沃土壤的一英尺厚的表土中,其细菌总重量可以达到一千磅之多。长得像长线似的放线菌其数目比细菌稍微少一些,然而因为它们形体较大,所以它们在一定数量土壤中的总重量仍和细菌差不多。
被称之为藻类的微小绿色细胞体组成了土壤的极微小的植物生命。细菌、真菌和藻类是使动、植物腐烂的主要原因,它们将动植物的残体还原为组成它们的无机质。假若没有这些微小的生物,像碳、氯这些化学元素很难通过土壤、空气以及生物组织来进行循环运动。例如,若没有固氯细菌,虽然植物被含氮的空气“海洋”所包围,但它们仍将难以得到氮素。其他有机体产生了二氧化碳,并形成碳酸而促进了岩石的分解。土壤中还有其他的微生物在促成着多种多样的氧化和还原反应,通过这些反应使铁、镒和硫这样一些矿物质发生转移,并变成植物可吸收的状态。
另外,以惊人数量存在的还有微小的螨类和被称为跃尾虫的没有翅膀的原始昆虫。尽管它们很小,却在除掉枯枝败叶和促使森林地面碎屑慢慢转化为土壤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小生物在完成它们任务中所具有的特征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例如,有几种螨类甚至能够在掉下的枞树针叶里开始其生活,隐蔽在那儿,并消化掉针叶的内部组织。当螨虫完成了它们的演化阶段后,针叶就只留下一个空外壳了。在对付大量的落叶植物的枯枝败叶方面真正的令人惊异的工作是属于土壤里和森林地面上的一些小昆虫。它们浸软和消化了树叶,并促使分解的物质与表层土壤混合在一起。
除了这一大群非常微小但却不停地艰苦劳动着的生物外,当然还有许多较大的生物。在土壤里所有大个的居住者中,可能再没有比蚯蚓更为重要的了。四分之三世纪以前,查理斯 达尔文发表了题为《蠕虫活动对作物肥土的形成以及蠕虫习性观察》一书。在这本书里,达尔文使全世界第一次了解到蚯蚓作为一种地质营力在运输土壤方面的基本作用——在我们面前展现了这样一幅图画:地表岩石正逐渐地被由蚯蚓从地下搬出的肥沃土壤所覆盖,在最良好的地区内每年被搬运的土壤量可达每英亩许多吨重。与此同时,含在叶子和草中的大量有机物质被拖入土穴,并和土壤相混合。达尔文的计算表明,蚯蚓的苦役可以一寸一寸地加厚土壤层,并能在十年期间使原来的土层加厚一半。然而这并不是它们所做的一切。它们的洞穴使土壤充满空气,使土壤保持良好的排水条件,并促进植物的根系发展。蚯蚓的存在增加了土壤细菌的消化作用,并减少了土壤的腐败。有机体通过蚯蚓的消化管道而被分解,土壤借助于其排泄物变得更加肥沃。
(节选自蕾切尔 卡逊《寂静的春天》,有改动)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生命创造了土壤,同时也依存于土壤。如果没有生命物质,土壤将会成为死亡和贫瘠的存在。
B.在一定数量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形体大小不一样,数量也不一样,但它们的总重量却差不多。
C.如果没有固氮细菌,植物将很难得到氮素,这体现出固氮细菌在化学元素循环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D.螨虫虽然很小,但是对土壤有重要作用:浸软和消化树叶,使与表层土壤混合,从而除掉枯枝败叶。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藻类使动植物腐烂还原出无机质,然后使矿物质发生转移以便植物吸收,这表明藻类只有通过还原反应才能参与土壤的变化。
B.蚯蚓不停地搬运土壤,将叶子和草中的无机质拖入土穴,以使土壤变得松软肥沃,这说明土壤里的大个居住者中蚯蚓的劳动最艰苦。
C.“土壤能给大地披上绿色的外衣”“一大群非常微小但却不停地艰苦劳动着的生物”,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D.文章先总说土壤的重要性,再分说土壤的变化过程,最后总结较大生物对土壤的作用,采用“总—分—总”结构,逻辑严密。
6.为说明土壤里“活的有机体”积极参与土壤的变化,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选择三种简要分析。(6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本一
知识
沈从文
哲学硕士张六吉,一个长江中部某处小地主的独生子,年龄恰满二十岁。那年正是“五四运动”的一年,他觉得在小城里待下去毫无意义,因此弄了一笔钱,离开了家乡。照当时的流行口语说来,这个人是“觉悟”了的,人已觉悟,预备到广大的世界来奋斗的。
他出外目的既在寻求知识,十多年来所得到的知识,当真也就很不少了。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又出国在某国一个极负盛名的大学校里得了他那个学位。他的论文为“人生哲学”,题目就证明了他对于人生问题这方面知识的深邃。他的学问的成就,多亏得是那大学校研究院一个导师,尽力指导,那是个世界知名的老博士。他信仰这个人如一个神。
他想把自己所学贡献社会,一时却找不着相当工作。他心想不如回到我那个“野蛮”家乡吧。他记起家乡有点忧郁,以为一面是一群毫无教育的乡下人,一面是他自己。
他觉得孤独。一个人自觉知识过于丰富超越一切时,自然极容易陷于这种孤独里。他想起尼采聊以自慰。离家乡越近时,他的“超人”感觉也越浓厚。
离家乡三天路上,到了一个山坳里,见一坝山田中有个老农夫在那里锄草,天气既热,十分疲累,大路旁树荫下却躺了个青年男子,从从容容在那儿睡觉。他便休息下来,同那老农攀谈:“天气热,你这个人年纪一大把了,怎不休息休息?”
“要吃的,无办法,热也不碍事!”
“你怎不要那小伙子帮一手,却尽他躺在树荫下睡觉,是什么意思?”
那老的仍然同先前一模一样的,从从容容的说道:“他不是睡觉。他死了。先前一会儿被烙铁头毒蛇咬死了。”
他吓了一大跳,过细看看身边躺下这一个,那小子鼻端上正有个很大麻苍蝇。果然人已死掉了。赶忙问:“这是谁?”
老农夫神气依然很平静,很从容,用手抹了抹额上汗水,走过树荫下来吸烟。“他是我的儿子。”说时一面捞了一手,把苍蝇逮住了,摘下一张桐木叶,盖到死者脸上去。
“是你的儿子!你说的是当真?儿子死了你不哭,你这个老古怪!”
但那点神气却被老农夫看到了,像自言自语,又像同城里那一个说话的神气。
“世界上哪有不死的人。天地旱涝我们就得饿死,军队下乡土匪过境我们又得磨死。好容易活下来,一死也就完事了。人死了,我坐下来哭他,让草在田里长,好主意!”
他眼看到老农夫的样子,要再说几句话也说不出口,老农夫却又下田赶他的活去了。
他临走时,在田中的那一个见他已上了路,就说:“大爷,大爷,你过前面寨子,注意一下,第三家门前有个土坪坝,就是我的家。我姓刘,名叫老刘,见我老婆请就便告她一声,说冬福死了,送饭时送一个人的饭。”
他心想,“你这不慈爱的老糊涂老古怪!儿子被蛇咬死了,竟像‘看水鸭子打架,事不干己’满不在乎,还有心吃中饭,还吝啬另一个人的中饭!”
到周家大寨时,在一个空坪坝里,果然看到两个妇人正在一副磨石旁磨碎豆子。他问两个妇人,刘家住在什么地方。
两个妇人同时开口皆说自己便是刘家人,且询问有什么事情找刘家人。
“我并无别的事情,只是来传个话儿。”他说得那么从容,因为他记起那个家主在意外不幸中的神气。接着,他大声说道:“你们家中儿子被蛇咬死了!”
他看看两个妇人又说下去,“那小伙子被蛇咬后死在大路旁。你们当家的要我捎个信来……”两个妇人听完了这消息时,颜色不变,神气自如,表示已知道了这件事情,轻轻的答应了一个“哦”字,仍然不离开那磨石,还是把泡在木桶里的豆子,一瓢一瓢送进石孔里去,慢慢的转动那磨石。
那分从容使传话的十分不平。他说:“这是怎么的?你们不懂我说的话?不相信我的话?你们去看看,是不是当真有个人死在那里!”
年纪老些的妇人说,“怎不明白?怎不相信?死了的是我儿子,没死的是我丈夫。两人下田一人被毒蛇咬死了,这自然是真事!”
“你不伤心,这件事对于你一定——”
“我伤什么心?天旱地涝我们就得饿死,军队下乡土匪过境我们又得磨死。好容易活下来!死了不是完了?人死了,我就坐下来哭,对他有何好处,对我有何益处?”
那老年妇人进家里去给客人倒水喝去了,他就问那个比较年轻的妇人,死者是她什么人。
“他是我的兄弟,我是他的姐姐。”
“你是他的姐姐?两个老的,人老心狠可不用提了。同气连枝的姊弟也不伤心?”
“我为什么伤心?我问你……”
“你为什么不伤心?我问你。”
“爸爸妈妈生养我们,同那些木簰完全一样。入山斫木,缚成一个大筏。我们一同浮在流水里,在习惯上,就被称为兄弟了。忽然风来雨来,木筏散了,有些下沉,有些漂去,这是常事!”
一会儿,来了一个年纪二十来岁的乡下人,女的向那男子说:“秋生,秋生,你冬福哥哥被蛇咬死了,就是这个先生说的。”
那小子望了望张六吉,“是真的假的?”
“真的!”
“那真糟,家里还有多少事应当作,就不小心给一条蛇咬死!”
张六吉以为这一家人都古怪得不近人情,只这后生还稍稍有点人性。且看看后生神气很惨,以为一定非常伤心了,一点同情在心上滋长了。
“你难受,是不是?”
“他死了我真难受。”
“怎么样?你有点……”
后生家望望陌生人,似乎看出了一点什么,取得了陌生人的信托,就悄悄的说:“他不能这时就死,他得在家里作事,我才能够到……我那胡涂哥哥死了,不小心,把我们计划完全打破了……”他且说明这件事原是两人早已约好了的。
他说了一件什么事情?那不用问,反正这件事使张六吉听到真吃了一大惊。乡下人那么诚实,毫不含胡,他不能不相信那乡下人说的话。他心想,“这是真的假的?”同先前在田里所见一样,只需再稍稍注意,就明白一切全是真事了!
……
临走时他自言自语说:“这才是我要学的!”到了家乡后,他第一件事是写信给他那博学多闻的先生说:“老骗子,你应当死了,你教我十来年书,还不如我那地方一个大字不识的乡下人聪明。你是个法律承认的骗子,所知道的全是活人不用知道的,人必需知道的你却一点不知道!”
第二件事是把所有书籍全烧掉了。
他就留在那个野蛮家乡里,跟乡下人学他还不曾学过的一切。不多久,且把所有土地分给了做田人。有一天,刘家那小子来找他,两人就走了。走到哪儿去,别人都不知道。
一九三四年十月作
(有删改)
文本二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汪曾祺
沈先生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
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同学不懂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为这是小说学的精髓。据我的理解,沈先生这句极其简略的话包含这样几层意思: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而且,作者的叙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写农民,叙述语言要接近农民;写市民,叙述语言要近似市民。小说要避免“学生腔”。
我以为沈先生这些话是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国外留学归来的张六吉是五四知识分子的缩影,他“觉得孤独”是因为他有贡献社会的责任感,但又有不切实际的一面。
B. 面对亲人的死亡,父母和姐姐的表现冷淡而平静,表现了军阀混战时农民生活的艰难,也为后文张六吉思想的转变张本。
C. 和《边城》的结局相似,小说结尾处有意省略了刘家后生和张六吉交流的内容及其去向,“留白”的写法丰富了读者的审美。
D. 沈从文小说的语言崇尚含蓄、恬淡的艺术美。本文语言质朴、诗意、含蓄、唯美,展现了乡村的自然状态,具有地域色彩。
8. 小说主人公张六吉随着个人经历的变化完成了对“知识”思想认识的转变,请结合全文分析其认识变化的过程。(6分)
▲
9. 沈从文提出小说“要贴到人物来写”。文本一是怎样体现这一文学主张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①中国美学着重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感悟,因而可以说它是一种“人生美学”。它不以对美与艺术的本质的追问为目标,不着力于以分析式、思辨式地抽象解释“美”为起点去建构一个关于审美与艺术的理论体系,而是在对人生意义、价值、“味道”的反复体验、领悟中去把握有关审美与艺术的问题,并在人生实践中融入美与诗。从而,这种人生美学就有了两个鲜明的特点:乐生与游世。
②李泽厚先生称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这是不无道理的。因为“乐”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文化心理特征,也是中国美学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论语》中孔子的言行就深刻体现了“乐”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首先是对生活的珍视和享受。《论语》记载的孔子是个非常讲究生活的人,吃饭、穿衣、睡觉、上朝都有一定之规,很是考究。“色恶,不食。臭恶,不食。”从这些习惯中,可以看到很“科学”的一面:食物腐坏,颜色不正,味道发臭,自然不可以食用。另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将人生审美化,即通过对具体生活过程和细节的重视去品味和体察人生的真谛,从中得到巨大愉悦与精神升华。他欣赏音乐能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他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八个字奠定了中国美学欢乐不逾分、悲哀不过度的“中和”标准和美学特征,使中国人不爱走极端,善于克己。
③经过宋明理学的阐释,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基本上被伦理化、道德化了。朱熹把“吾与点”解释为“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稍欠阙”。其实“曾点气象”是对日常生活的“审美点化”,是要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暂时疏离还原人的本真性情,并使人直接面对自然,从而以一种无遮碍文化视野的态度和状态去体会宇宙自然的生命精神,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过程。因此,它既是对日常生活的暂时抽离,也是对日常生活本身的审美升华。这正是当今所需要的。有了“乐”的人生态度,平淡的生活才可以被审美地“点化”,人生才能变得“有味道”“有意味”“有意思”,也才更值得人去活。
④无论儒家还是道家学说,最初都是一种鲜活明亮的人生哲学。陈鼓应先生曾说,庄子哲学对于人生既非出世,亦非厌世,而是一种“游世”。庄子时代,战乱频繁,人命如蝼蚁,朝不保夕。这种“游世”,其实是在探寻人如何在一个生命危如晨露的时代生存下去,在“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前提下,寻出一点活着的“味道”与“意义”来。这是混乱动荡时代无可奈何之际的一种选择,但就美学意义而言,庄子于儒家之外,在中国美学史上确立了另一条人生美学的路径,即通过齐物我、泯是非、越生死而达到心胸澄明的审美境界,从而超越世俗社会生活与伦理羁绊,实现心灵自由的逍遥游。“逍遥游”是一种审美之游,是真正超越狭隘的功利得失之后所获得的高度愉悦的审美历程。至人、神人、圣人是无己、无名、无功的,他们的自我、名位、功业已化作自然本身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之间,不再有自我与对象之分。这时,人就是自然,反过来说,自然也就是人。在“无待”的逍遥游中,外在的命运无法控制时,自己的精神境界却可以由自己支配。
(摘编自徐碧辉《“乐生”与“游世”:中国人生美学的两大原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美学并不追问美与艺术的本质的问题,而是着重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感悟,所以它是一种“人生美学”。
B.“曾点气象”代表的“审美点化”,是对现实生活本身的审美升华,它又以对日常生活的暂时抽离为条件。
C.中国文化的“乐感”特质,使“乐”成为了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心理特征及中国美学精神的显著特点。
D.宋明理学对人的审美需要加以限制,这就导致儒家学说中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精神被遮蔽、消解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证明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增强了论证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B.文章第④段既有抽象理性的论述,也有感性形象的描述;二者相得益彰,使文段既有了深度,也有了温度。
C.作者立足于当下看历史,从历史作用和现代意义两个角度对“乐生”“游世”进行了详尽分析,思路开阔立意高远。
D.文章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对“乐生”“游世”这两大中国人生美学原型的实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体现了李泽厚所言“乐感文化”的特点。
B.在庄子笔下,拒绝治理天下的许由和能够御风而行的列子都超越了狭隘的功利得失与伦理羁绊,实现了心灵自由的逍遥游。
C.《窦娥冤》窦娥誓愿的实现,《梁祝》主人公双双“化蝶”情节的设置,与“中和”观的影响不无关系。
D.阅读《论语》和《庄子》,将有助于我们在人生实践中得到人生经验与感悟的升华,实现精神的超越。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像补丁一样覆盖着大陆的土壤薄层控制着我们人类和大地上各种动物的生存。如我们所知,若没有土壤,陆地植物不能生长;而没有植物,动物就无法生活。
土壤在一定程度上是生命的创造物,它产生于很久以前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奇异相互作用。生命创造了土壤,而异常丰富多彩的生命物质也生存于土壤之中;否则,土壤就会成为一种死亡和贫瘠的东西了。正是由于土壤中无数有机体的存在和活动,才使土壤能给大地披上绿色的外衣。
土壤置身于无休止的循环之中,这使它总是处于持续变化的状态。在所有这些变化中,活的有机体总是积极的参与者。
土壤中最小的有机体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有机体,是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和丝状真菌。它们有着庞大的天文学似的统计数字,一茶匙的表层土可以含有亿万个细菌。纵然这些细菌形体细微,但在一英亩肥沃土壤的一英尺厚的表土中,其细菌总重量可以达到一千磅之多。长得像长线似的放线菌其数目比细菌稍微少一些,然而因为它们形体较大,所以它们在一定数量土壤中的总重量仍和细菌差不多。
被称之为藻类的微小绿色细胞体组成了土壤的极微小的植物生命。细菌、真菌和藻类是使动、植物腐烂的主要原因,它们将动植物的残体还原为组成它们的无机质。假若没有这些微小的生物,像碳、氯这些化学元素很难通过土壤、空气以及生物组织来进行循环运动。例如,若没有固氯细菌,虽然植物被含氮的空气“海洋”所包围,但它们仍将难以得到氮素。其他有机体产生了二氧化碳,并形成碳酸而促进了岩石的分解。土壤中还有其他的微生物在促成着多种多样的氧化和还原反应,通过这些反应使铁、镒和硫这样一些矿物质发生转移,并变成植物可吸收的状态。
另外,以惊人数量存在的还有微小的螨类和被称为跃尾虫的没有翅膀的原始昆虫。尽管它们很小,却在除掉枯枝败叶和促使森林地面碎屑慢慢转化为土壤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小生物在完成它们任务中所具有的特征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例如,有几种螨类甚至能够在掉下的枞树针叶里开始其生活,隐蔽在那儿,并消化掉针叶的内部组织。当螨虫完成了它们的演化阶段后,针叶就只留下一个空外壳了。在对付大量的落叶植物的枯枝败叶方面真正的令人惊异的工作是属于土壤里和森林地面上的一些小昆虫。它们浸软和消化了树叶,并促使分解的物质与表层土壤混合在一起。
除了这一大群非常微小但却不停地艰苦劳动着的生物外,当然还有许多较大的生物。在土壤里所有大个的居住者中,可能再没有比蚯蚓更为重要的了。四分之三世纪以前,查理斯 达尔文发表了题为《蠕虫活动对作物肥土的形成以及蠕虫习性观察》一书。在这本书里,达尔文使全世界第一次了解到蚯蚓作为一种地质营力在运输土壤方面的基本作用——在我们面前展现了这样一幅图画:地表岩石正逐渐地被由蚯蚓从地下搬出的肥沃土壤所覆盖,在最良好的地区内每年被搬运的土壤量可达每英亩许多吨重。与此同时,含在叶子和草中的大量有机物质被拖入土穴,并和土壤相混合。达尔文的计算表明,蚯蚓的苦役可以一寸一寸地加厚土壤层,并能在十年期间使原来的土层加厚一半。然而这并不是它们所做的一切。它们的洞穴使土壤充满空气,使土壤保持良好的排水条件,并促进植物的根系发展。蚯蚓的存在增加了土壤细菌的消化作用,并减少了土壤的腐败。有机体通过蚯蚓的消化管道而被分解,土壤借助于其排泄物变得更加肥沃。
(节选自蕾切尔 卡逊《寂静的春天》,有改动)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生命创造了土壤,同时也依存于土壤。如果没有生命物质,土壤将会成为死亡和贫瘠的存在。
B.在一定数量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形体大小不一样,数量也不一样,但它们的总重量却差不多。
C.如果没有固氮细菌,植物将很难得到氮素,这体现出固氮细菌在化学元素循环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D.螨虫虽然很小,但是对土壤有重要作用:浸软和消化树叶,使与表层土壤混合,从而除掉枯枝败叶。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藻类使动植物腐烂还原出无机质,然后使矿物质发生转移以便植物吸收,这表明藻类只有通过还原反应才能参与土壤的变化。
B.蚯蚓不停地搬运土壤,将叶子和草中的无机质拖入土穴,以使土壤变得松软肥沃,这说明土壤里的大个居住者中蚯蚓的劳动最艰苦。
C.“土壤能给大地披上绿色的外衣”“一大群非常微小但却不停地艰苦劳动着的生物”,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D.文章先总说土壤的重要性,再分说土壤的变化过程,最后总结较大生物对土壤的作用,采用“总—分—总”结构,逻辑严密。
6.为说明土壤里“活的有机体”积极参与土壤的变化,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选择三种简要分析。(6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本一
知识
沈从文
哲学硕士张六吉,一个长江中部某处小地主的独生子,年龄恰满二十岁。那年正是“五四运动”的一年,他觉得在小城里待下去毫无意义,因此弄了一笔钱,离开了家乡。照当时的流行口语说来,这个人是“觉悟”了的,人已觉悟,预备到广大的世界来奋斗的。
他出外目的既在寻求知识,十多年来所得到的知识,当真也就很不少了。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又出国在某国一个极负盛名的大学校里得了他那个学位。他的论文为“人生哲学”,题目就证明了他对于人生问题这方面知识的深邃。他的学问的成就,多亏得是那大学校研究院一个导师,尽力指导,那是个世界知名的老博士。他信仰这个人如一个神。
他想把自己所学贡献社会,一时却找不着相当工作。他心想不如回到我那个“野蛮”家乡吧。他记起家乡有点忧郁,以为一面是一群毫无教育的乡下人,一面是他自己。
他觉得孤独。一个人自觉知识过于丰富超越一切时,自然极容易陷于这种孤独里。他想起尼采聊以自慰。离家乡越近时,他的“超人”感觉也越浓厚。
离家乡三天路上,到了一个山坳里,见一坝山田中有个老农夫在那里锄草,天气既热,十分疲累,大路旁树荫下却躺了个青年男子,从从容容在那儿睡觉。他便休息下来,同那老农攀谈:“天气热,你这个人年纪一大把了,怎不休息休息?”
“要吃的,无办法,热也不碍事!”
“你怎不要那小伙子帮一手,却尽他躺在树荫下睡觉,是什么意思?”
那老的仍然同先前一模一样的,从从容容的说道:“他不是睡觉。他死了。先前一会儿被烙铁头毒蛇咬死了。”
他吓了一大跳,过细看看身边躺下这一个,那小子鼻端上正有个很大麻苍蝇。果然人已死掉了。赶忙问:“这是谁?”
老农夫神气依然很平静,很从容,用手抹了抹额上汗水,走过树荫下来吸烟。“他是我的儿子。”说时一面捞了一手,把苍蝇逮住了,摘下一张桐木叶,盖到死者脸上去。
“是你的儿子!你说的是当真?儿子死了你不哭,你这个老古怪!”
但那点神气却被老农夫看到了,像自言自语,又像同城里那一个说话的神气。
“世界上哪有不死的人。天地旱涝我们就得饿死,军队下乡土匪过境我们又得磨死。好容易活下来,一死也就完事了。人死了,我坐下来哭他,让草在田里长,好主意!”
他眼看到老农夫的样子,要再说几句话也说不出口,老农夫却又下田赶他的活去了。
他临走时,在田中的那一个见他已上了路,就说:“大爷,大爷,你过前面寨子,注意一下,第三家门前有个土坪坝,就是我的家。我姓刘,名叫老刘,见我老婆请就便告她一声,说冬福死了,送饭时送一个人的饭。”
他心想,“你这不慈爱的老糊涂老古怪!儿子被蛇咬死了,竟像‘看水鸭子打架,事不干己’满不在乎,还有心吃中饭,还吝啬另一个人的中饭!”
到周家大寨时,在一个空坪坝里,果然看到两个妇人正在一副磨石旁磨碎豆子。他问两个妇人,刘家住在什么地方。
两个妇人同时开口皆说自己便是刘家人,且询问有什么事情找刘家人。
“我并无别的事情,只是来传个话儿。”他说得那么从容,因为他记起那个家主在意外不幸中的神气。接着,他大声说道:“你们家中儿子被蛇咬死了!”
他看看两个妇人又说下去,“那小伙子被蛇咬后死在大路旁。你们当家的要我捎个信来……”两个妇人听完了这消息时,颜色不变,神气自如,表示已知道了这件事情,轻轻的答应了一个“哦”字,仍然不离开那磨石,还是把泡在木桶里的豆子,一瓢一瓢送进石孔里去,慢慢的转动那磨石。
那分从容使传话的十分不平。他说:“这是怎么的?你们不懂我说的话?不相信我的话?你们去看看,是不是当真有个人死在那里!”
年纪老些的妇人说,“怎不明白?怎不相信?死了的是我儿子,没死的是我丈夫。两人下田一人被毒蛇咬死了,这自然是真事!”
“你不伤心,这件事对于你一定——”
“我伤什么心?天旱地涝我们就得饿死,军队下乡土匪过境我们又得磨死。好容易活下来!死了不是完了?人死了,我就坐下来哭,对他有何好处,对我有何益处?”
那老年妇人进家里去给客人倒水喝去了,他就问那个比较年轻的妇人,死者是她什么人。
“他是我的兄弟,我是他的姐姐。”
“你是他的姐姐?两个老的,人老心狠可不用提了。同气连枝的姊弟也不伤心?”
“我为什么伤心?我问你……”
“你为什么不伤心?我问你。”
“爸爸妈妈生养我们,同那些木簰完全一样。入山斫木,缚成一个大筏。我们一同浮在流水里,在习惯上,就被称为兄弟了。忽然风来雨来,木筏散了,有些下沉,有些漂去,这是常事!”
一会儿,来了一个年纪二十来岁的乡下人,女的向那男子说:“秋生,秋生,你冬福哥哥被蛇咬死了,就是这个先生说的。”
那小子望了望张六吉,“是真的假的?”
“真的!”
“那真糟,家里还有多少事应当作,就不小心给一条蛇咬死!”
张六吉以为这一家人都古怪得不近人情,只这后生还稍稍有点人性。且看看后生神气很惨,以为一定非常伤心了,一点同情在心上滋长了。
“你难受,是不是?”
“他死了我真难受。”
“怎么样?你有点……”
后生家望望陌生人,似乎看出了一点什么,取得了陌生人的信托,就悄悄的说:“他不能这时就死,他得在家里作事,我才能够到……我那胡涂哥哥死了,不小心,把我们计划完全打破了……”他且说明这件事原是两人早已约好了的。
他说了一件什么事情?那不用问,反正这件事使张六吉听到真吃了一大惊。乡下人那么诚实,毫不含胡,他不能不相信那乡下人说的话。他心想,“这是真的假的?”同先前在田里所见一样,只需再稍稍注意,就明白一切全是真事了!
……
临走时他自言自语说:“这才是我要学的!”到了家乡后,他第一件事是写信给他那博学多闻的先生说:“老骗子,你应当死了,你教我十来年书,还不如我那地方一个大字不识的乡下人聪明。你是个法律承认的骗子,所知道的全是活人不用知道的,人必需知道的你却一点不知道!”
第二件事是把所有书籍全烧掉了。
他就留在那个野蛮家乡里,跟乡下人学他还不曾学过的一切。不多久,且把所有土地分给了做田人。有一天,刘家那小子来找他,两人就走了。走到哪儿去,别人都不知道。
一九三四年十月作
(有删改)
文本二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汪曾祺
沈先生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
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同学不懂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为这是小说学的精髓。据我的理解,沈先生这句极其简略的话包含这样几层意思: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而且,作者的叙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写农民,叙述语言要接近农民;写市民,叙述语言要近似市民。小说要避免“学生腔”。
我以为沈先生这些话是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国外留学归来的张六吉是五四知识分子的缩影,他“觉得孤独”是因为他有贡献社会的责任感,但又有不切实际的一面。
B. 面对亲人的死亡,父母和姐姐的表现冷淡而平静,表现了军阀混战时农民生活的艰难,也为后文张六吉思想的转变张本。
C. 和《边城》的结局相似,小说结尾处有意省略了刘家后生和张六吉交流的内容及其去向,“留白”的写法丰富了读者的审美。
D. 沈从文小说的语言崇尚含蓄、恬淡的艺术美。本文语言质朴、诗意、含蓄、唯美,展现了乡村的自然状态,具有地域色彩。
8. 小说主人公张六吉随着个人经历的变化完成了对“知识”思想认识的转变,请结合全文分析其认识变化的过程。(6分)
▲
9. 沈从文提出小说“要贴到人物来写”。文本一是怎样体现这一文学主张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