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10套)(2)
时间:2017-12-17
(四)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杂 诗
王赞①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昔往鸧鹒②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师涓③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注】①王赞,西晋文人。 ②鸧鹒:又作仓庚,指黄莺。 ③师涓:先秦时代卫国的著名乐师。
7.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考点22中难
A. 首二句以写秋景起笔,不仅写出了悲凉肃杀的时令特点,也流露出“思归”意绪。
B. 三至六句自述战事不断导致自己与亲人阴阳相隔,强烈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C. 第六句“殊隔过商参”写征夫奔赴战场,途经商参,离家越来越远,旅途凄苦。
D. 第十句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使用的手法相似,都是以物类比自身情感。
E. 诗歌最后两句的感叹,表达出征夫内心的痛楚、郁结,以及那说不尽的思乡之情。
8. 本诗“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两句可追溯到《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二者又有所区别。请结合诗句,比较它们在表现手法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在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6分)考点22中难
(五)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玉楼春①
欧阳修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喜归,莫为伤春歌黛蹙。
【注】①这首词作于词人被贬离京,任职颍州(今安徽阜阳)期间。②尊:通“樽”。
9.下列对这首词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考点22中难
A.第一句写冬去春来的物候变化,天空中漠漠的冬云不觉间已变成了簇簇的春云,对云彩形态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词人对春的信息的关切和感知的细腻敏锐。
B.第二句紧承首句所见之景,转而写心中所感:看到冬春景象的变化,词人渐觉年华似水,无声无息地流逝,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
C.“南浦”句典出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别赋》中“春草碧色,春水绿渡。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句,借以表达作者谪居贬地远离亲友的伤别之情。
D.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笔写春天的万千姹紫嫣红相继开落,面对这仿佛永不谢幕的美景,词人的心也被永不满足永不尽兴的激情陶醉着激荡着。
E.第七句中的“尊”即酒樽,表明词人曾为有酒无花而千思万想期盼春天快快到来,八句则表达了要好好享受眼前春光,不为春的短暂而感伤的心愿。
10.词的三、四句是怎样写景和抒情的?请具体分析。(6分)考点21中难
(六)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10分)
南定楼遇急雨①
陆游
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②逢峒獠③,棹歌欸乃下吴舟。
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
【注】①诗人入蜀,奔走八年,奉召自成都东归,途经泸州,写下此诗。②朱离:形容异地语音难辨。③峒獠:指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
1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考点22中
A.这首诗首联交代了作者在四川的行踪以及沿江东下情景。江上风大、山间雨急,风雨相挟,纵横奔突。
B.颔联中抓住了最能体现情景的形象来渲染,一个争字,一个乱字,形象地写出暴风急雨时的景象,可谓传神。
C.“人语朱离逢峒獠”,隐写喜爱此地淳朴的民风。再写棹歌欸乃下吴舟,同时描述行旅,饱含着作者不少的乡情。
D.陆游久居蜀地,对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一旦离去,惜别之情顿起,正所谓惯住天涯,归心倦懒,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之情。
E.这首诗所写景象变化极快,忽写行役之苦,忽写江山之胜,忽写风雨之狂,忽写土俗之陋,忽写归心之切,忽写登览之愁。
12.本诗以“愁”字作结,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因何而愁。(6分)考点22中难
(七)古代诗歌阅读(10分)
【来源】河南省大联考2017届高三阶段性测试(六•A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
红白牡丹
吴 融①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②。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注】①吴融(850~903):晚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目睹唐朝衰亡,一生仕途不顺。②鲁阳戈:《淮南子》载,鲁阳公跟韩国军队作战,酣战至日暮,为了趁日间消灭敌人,他探戈使太阳倒退了三舍(舍:星次,相传有二十八宿,一突为一舍),又恢复了光明。后多指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考点22中难
A.首联先写繁华的弦弹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来表明自己宁愿在安静的环境中与牡丹相厮守,表现出自己对牡丹的用情之真,情谊之深。
B.颔联上句写红牡丹,直接用“殷鲜”突出其娇艳欲滴的特点,又运用比喻,用美丽的红霞写出怒放的红牡丹令人惊艳的情态之美。
C.颔联下句写白牡丹,想象月下一幅澄澈明净的景象,水中倒映着月,在风的吹动下,泛着清波,以此来描绘白牡丹的素洁淡雅和极具美感的花形。
D.尾联写诗人感慨就算重来也还像今日与牡丹离别一样伤感,牡丹随风花落香逝,却甘愿奉献自己,为莎草做陪衬,让诗人遗憾之余略感宽慰。
E.本诗将写景与抒情、议论相结合,借牡丹寄托诗人的情感;写牡丹特点时用想象的美景来表现内心的喜悦,写牡丹凋残时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14.这首诗颈联的上、下句都用了典故,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考点22 中
参考答案
7. BC (B 项“强烈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无情”,表述错误,应为表达的对家乡的思念之情;C项“途经商参”错误,“商参”二十八宿的商星与参星,商在东,参在西,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后以“商参”比喻人分离不能相见。)(每项2分,共4分)
8. ①表现手法方面的相同: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和反衬手法,以今日之景与昔日之景对比表明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明媚的春景反衬战士远离故乡、奔赴战场的伤感苦楚。(2分)②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采薇》这一节诗表现的是战士终于踏上返乡路途的情景,既有回忆的辛酸苦楚,又有对故乡亲人的期待渴盼;而王赞《杂诗》中写的是战士苦守边关的心境,当年离乡的时候春光明媚,黄莺啼啭,如今又到岁暮,蟋蟀悲鸣,自己却依然无法返乡,表达的是战士内心的痛苦与悲哀。(4分)
点睛: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本题也重点考查修辞手法“对比和反衬”。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
9.B C (B “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错误,应该是一年中芳华美好的春景在眼前呈现,最值得你放眼欣赏。C“借以表达作者谪居贬地远离亲友的伤别之情”错误,化用典故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人联想“春水绿波”的美好意境。) (每项2分,共4分)
10.题干问“怎样写景和抒情”,答案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写景手法的分析,主要抓住“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中的对偶、拟人、比喻进行分析;二是要分析抒情方式,此句是写景句,抒情方式只能是情景交融,作答时要结合诗人的愉悦心情。
答案:
9.BC(每项2分,共4分)
10.①三四两句运用对偶的手法写景,“北枝梅蕊”和“南浦波纹”,南与北,高与低,红与绿的对举,不仅是语言形式的对偶,更暗示了整个天地间都是蓬勃绚烂的春景。(若答拟人比喻酌情给分)②这两句融情于景,充满天地的生机、触目皆是的春景,正是作者虽遭贬谪依然坚韧豪放的个性和赏玩美景时的畅快心情的体现。(每点3分,答满2点即可满分。答孤独之情可给1分)
译文:
突然间,雪云消失,幻变成春云朵朵,渐渐觉得,这样的大好时光,正好极目远眺.北山的梅枝冒着严寒发芽吐蕊,南湖的春水如同新酿的美酒荡漾泛蓝.各种花卉次第开放接连不断,真的是情意绵绵洒满天地间.面对酒盏千呼万唤盼到了春天归来,切莫为春天感伤而紧蹙黛眉。
【点评】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需要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并结合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另外,具体型命题已经给了考生答题的角度,而不能乱答:问修辞,就不能答抒情手法;问抒情手法,就不能答修辞手法.不能混淆概念,答错角度。
11.CD(C 项“隐写喜爱此地淳朴的民风”错误,应该是环境凄苦,隐含其地不可久留之意;D项“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之情”错误,应为离开与思乡的矛盾心情。) (每项2分,共4分)
12.①羁旅漂泊之愁。首联连用梁、益、泸三地名,写出诗人久居蜀地,不断变换行程的羁旅之苦。②客居他乡之愁。诗人客居他乡,“人语朱离”,难免思乡。③前路茫然之愁。诗人登高望远,仰对茫茫云天,欲向谁语;俯视迢迢原野,不辨去路,怎不生愁?④去留两难之愁。诗人“住稳”蜀地,使他依恋难舍,留也难安,去也难安。(每点2分,答满3点即可满分。答孤独之情可给1分)
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句答出羁旅漂泊之愁、客居他乡之愁、前路茫然之愁、去留两难之愁。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两个选项均为情感分析错误。
13.答案 AD(答D给2分,答A给2分)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路点拨 A.“先写繁华的弦弹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分析错误。D.“却甘愿奉献自己,为莎草做陪衬,让诗人遗憾之余略感宽慰”说法错误。
14.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案 诗人先借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为了能一直与牡丹花相伴自己愿意变为蝴蝶,而借鲁阳探戈的典故,表明希望时间倒流从而留住美好的牡丹花。(2分)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惜别之情。(2分)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无力改变唐朝危局的无奈,希望有力挽危局的人出现。(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杂 诗
王赞①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昔往鸧鹒②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师涓③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注】①王赞,西晋文人。 ②鸧鹒:又作仓庚,指黄莺。 ③师涓:先秦时代卫国的著名乐师。
7.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考点22中难
A. 首二句以写秋景起笔,不仅写出了悲凉肃杀的时令特点,也流露出“思归”意绪。
B. 三至六句自述战事不断导致自己与亲人阴阳相隔,强烈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C. 第六句“殊隔过商参”写征夫奔赴战场,途经商参,离家越来越远,旅途凄苦。
D. 第十句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使用的手法相似,都是以物类比自身情感。
E. 诗歌最后两句的感叹,表达出征夫内心的痛楚、郁结,以及那说不尽的思乡之情。
8. 本诗“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两句可追溯到《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二者又有所区别。请结合诗句,比较它们在表现手法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在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6分)考点22中难
(五)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玉楼春①
欧阳修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喜归,莫为伤春歌黛蹙。
【注】①这首词作于词人被贬离京,任职颍州(今安徽阜阳)期间。②尊:通“樽”。
9.下列对这首词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考点22中难
A.第一句写冬去春来的物候变化,天空中漠漠的冬云不觉间已变成了簇簇的春云,对云彩形态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词人对春的信息的关切和感知的细腻敏锐。
B.第二句紧承首句所见之景,转而写心中所感:看到冬春景象的变化,词人渐觉年华似水,无声无息地流逝,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
C.“南浦”句典出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别赋》中“春草碧色,春水绿渡。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句,借以表达作者谪居贬地远离亲友的伤别之情。
D.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笔写春天的万千姹紫嫣红相继开落,面对这仿佛永不谢幕的美景,词人的心也被永不满足永不尽兴的激情陶醉着激荡着。
E.第七句中的“尊”即酒樽,表明词人曾为有酒无花而千思万想期盼春天快快到来,八句则表达了要好好享受眼前春光,不为春的短暂而感伤的心愿。
10.词的三、四句是怎样写景和抒情的?请具体分析。(6分)考点21中难
(六)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10分)
南定楼遇急雨①
陆游
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②逢峒獠③,棹歌欸乃下吴舟。
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
【注】①诗人入蜀,奔走八年,奉召自成都东归,途经泸州,写下此诗。②朱离:形容异地语音难辨。③峒獠:指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
1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考点22中
A.这首诗首联交代了作者在四川的行踪以及沿江东下情景。江上风大、山间雨急,风雨相挟,纵横奔突。
B.颔联中抓住了最能体现情景的形象来渲染,一个争字,一个乱字,形象地写出暴风急雨时的景象,可谓传神。
C.“人语朱离逢峒獠”,隐写喜爱此地淳朴的民风。再写棹歌欸乃下吴舟,同时描述行旅,饱含着作者不少的乡情。
D.陆游久居蜀地,对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一旦离去,惜别之情顿起,正所谓惯住天涯,归心倦懒,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之情。
E.这首诗所写景象变化极快,忽写行役之苦,忽写江山之胜,忽写风雨之狂,忽写土俗之陋,忽写归心之切,忽写登览之愁。
12.本诗以“愁”字作结,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因何而愁。(6分)考点22中难
(七)古代诗歌阅读(10分)
【来源】河南省大联考2017届高三阶段性测试(六•A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
红白牡丹
吴 融①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②。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注】①吴融(850~903):晚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目睹唐朝衰亡,一生仕途不顺。②鲁阳戈:《淮南子》载,鲁阳公跟韩国军队作战,酣战至日暮,为了趁日间消灭敌人,他探戈使太阳倒退了三舍(舍:星次,相传有二十八宿,一突为一舍),又恢复了光明。后多指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考点22中难
A.首联先写繁华的弦弹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来表明自己宁愿在安静的环境中与牡丹相厮守,表现出自己对牡丹的用情之真,情谊之深。
B.颔联上句写红牡丹,直接用“殷鲜”突出其娇艳欲滴的特点,又运用比喻,用美丽的红霞写出怒放的红牡丹令人惊艳的情态之美。
C.颔联下句写白牡丹,想象月下一幅澄澈明净的景象,水中倒映着月,在风的吹动下,泛着清波,以此来描绘白牡丹的素洁淡雅和极具美感的花形。
D.尾联写诗人感慨就算重来也还像今日与牡丹离别一样伤感,牡丹随风花落香逝,却甘愿奉献自己,为莎草做陪衬,让诗人遗憾之余略感宽慰。
E.本诗将写景与抒情、议论相结合,借牡丹寄托诗人的情感;写牡丹特点时用想象的美景来表现内心的喜悦,写牡丹凋残时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14.这首诗颈联的上、下句都用了典故,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考点22 中
参考答案
7. BC (B 项“强烈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无情”,表述错误,应为表达的对家乡的思念之情;C项“途经商参”错误,“商参”二十八宿的商星与参星,商在东,参在西,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后以“商参”比喻人分离不能相见。)(每项2分,共4分)
8. ①表现手法方面的相同: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和反衬手法,以今日之景与昔日之景对比表明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明媚的春景反衬战士远离故乡、奔赴战场的伤感苦楚。(2分)②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采薇》这一节诗表现的是战士终于踏上返乡路途的情景,既有回忆的辛酸苦楚,又有对故乡亲人的期待渴盼;而王赞《杂诗》中写的是战士苦守边关的心境,当年离乡的时候春光明媚,黄莺啼啭,如今又到岁暮,蟋蟀悲鸣,自己却依然无法返乡,表达的是战士内心的痛苦与悲哀。(4分)
点睛: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本题也重点考查修辞手法“对比和反衬”。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
9.B C (B “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错误,应该是一年中芳华美好的春景在眼前呈现,最值得你放眼欣赏。C“借以表达作者谪居贬地远离亲友的伤别之情”错误,化用典故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人联想“春水绿波”的美好意境。) (每项2分,共4分)
10.题干问“怎样写景和抒情”,答案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写景手法的分析,主要抓住“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中的对偶、拟人、比喻进行分析;二是要分析抒情方式,此句是写景句,抒情方式只能是情景交融,作答时要结合诗人的愉悦心情。
答案:
9.BC(每项2分,共4分)
10.①三四两句运用对偶的手法写景,“北枝梅蕊”和“南浦波纹”,南与北,高与低,红与绿的对举,不仅是语言形式的对偶,更暗示了整个天地间都是蓬勃绚烂的春景。(若答拟人比喻酌情给分)②这两句融情于景,充满天地的生机、触目皆是的春景,正是作者虽遭贬谪依然坚韧豪放的个性和赏玩美景时的畅快心情的体现。(每点3分,答满2点即可满分。答孤独之情可给1分)
译文:
突然间,雪云消失,幻变成春云朵朵,渐渐觉得,这样的大好时光,正好极目远眺.北山的梅枝冒着严寒发芽吐蕊,南湖的春水如同新酿的美酒荡漾泛蓝.各种花卉次第开放接连不断,真的是情意绵绵洒满天地间.面对酒盏千呼万唤盼到了春天归来,切莫为春天感伤而紧蹙黛眉。
【点评】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需要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并结合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另外,具体型命题已经给了考生答题的角度,而不能乱答:问修辞,就不能答抒情手法;问抒情手法,就不能答修辞手法.不能混淆概念,答错角度。
11.CD(C 项“隐写喜爱此地淳朴的民风”错误,应该是环境凄苦,隐含其地不可久留之意;D项“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之情”错误,应为离开与思乡的矛盾心情。) (每项2分,共4分)
12.①羁旅漂泊之愁。首联连用梁、益、泸三地名,写出诗人久居蜀地,不断变换行程的羁旅之苦。②客居他乡之愁。诗人客居他乡,“人语朱离”,难免思乡。③前路茫然之愁。诗人登高望远,仰对茫茫云天,欲向谁语;俯视迢迢原野,不辨去路,怎不生愁?④去留两难之愁。诗人“住稳”蜀地,使他依恋难舍,留也难安,去也难安。(每点2分,答满3点即可满分。答孤独之情可给1分)
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句答出羁旅漂泊之愁、客居他乡之愁、前路茫然之愁、去留两难之愁。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两个选项均为情感分析错误。
13.答案 AD(答D给2分,答A给2分)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路点拨 A.“先写繁华的弦弹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分析错误。D.“却甘愿奉献自己,为莎草做陪衬,让诗人遗憾之余略感宽慰”说法错误。
14.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案 诗人先借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为了能一直与牡丹花相伴自己愿意变为蝴蝶,而借鲁阳探戈的典故,表明希望时间倒流从而留住美好的牡丹花。(2分)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惜别之情。(2分)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无力改变唐朝危局的无奈,希望有力挽危局的人出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