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老夫妇为子女占车位”写作指导及范文8篇(4)
时间:2016-03-22
“人肉”占车位,是温暖还是桎梏
高三1班
一对老夫妇每天下午五点都带着凳子到道路停车带上坐下,为儿女占车位,风雨无阻。老人的举动引起广泛讨论。老人替儿女占车位,是情;社会公共车位并非私人专属,是理。情与理的较量,这占来的车位,是亲情的温暖还是无法摆脱的桎梏?
父母总是一辈子操劳:从小担心你的学习与生活,长大了担心你的工作与婚姻,成家立业之后又开始张罗着帮你“抢车位”了。这种“哺育式父母”在中国十分常见,父母对孩子过分的疼爱使这类事件频繁出现于大众视线。父母对孩子疼爱本无可厚非,可当他们过度溺爱之时,却不禁让我们思考:过分的疼爱真的是温暖吗?它是否会绊住你成长的脚步呢?
我们可以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但不应提倡。父母的爱应当适度,学会放手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成长。情与理是一起出现的,只有情而无理时,人人为己,社会难以维持;只有理而无情时,社会又会少了一丝温暖,到处充斥着冷漠。
此次事件更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制度的不足之处。父母为儿女占车位也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对于停车位分配与管理的不完善。如何解决在中国人均拥有车辆数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的车位紧张问题,应当是执法者值得思考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许多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如果我们仅仅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公民的基本福利保障制度的建立,那经济发展之路也必将不能长远进行。
制度的健全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执法者需依照实际做出改革,每一个公民也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我们看到父母帮儿女占车位时,可以告诉他们这样做的不妥之处,气愤解决不了问题。只有耐心与沟通才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规则的制定是为了每一个会跑,会跳,会大笑,会流泪的人。
希望以后等待孩子归来的是家中亮起的灯,而不是停车位上孤独的人影。爱你的人,永远等你回家。
合乎情也不应悖乎理
当遇上车位难寻时该怎么办?一起真人版的“抢车位”在南京市上演:老人担心子女晚归无车位,“人肉占车位”,还时常实行“轮班制”。这不仅令其他车主无奈又气愤,也让老人的子女感到有些委屈:老人们“屡教不改”,能有什么办法呢?
但不管各方声音如何交织,应肯定的是老人的舐犊之情,老人们这样的举动给予了子女们温馨。但对于这有了些许扭曲的护犊之情,难道应默许,或者只是感叹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吗?
人们对如此之举不加以阻挠时人们心中同情并理解老人们爱子心切,这是出乎于情,但是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的所作所为除了合乎情,也得合乎理。
且不说老人们“霸占”公共资源是否触及相关法律法规,但是老人这等不妥当的关爱就值得我们商榷。倘若那些都为找车位问题困扰的车主们都请家中老人“人肉占车位”,那么岂不会造成了街道上“停人不停车”的怪相?
先来后到本就是公众约定俗成的规则,这同样是不可以随意推翻的。即使不论老人这变相的先来后到是否合理,单单老人们在街道上“人肉占车位”的安全问题就值得大家关注。在车水马龙,行车错综复杂的道路上,老人们在路边坐下,倘若遇到突发其来不可预料的状况,老人们因此受伤,那么这才是公众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由护犊之举而酿成的悲剧,该由谁来埋单?
若是依法惩罚老人,于情上是不妥的;若是放任老人,于理上是不应该的。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样令人爱恨交加的问题呢?
首先应从思想层面入手,教导老人及其子女,让子女们多加进行沟通,阐明利害,告诉老人们别让过度变相的关爱成为累赘,成为无谓的担忧。这里教导的不应该只是上文提及的南京市的这对年轻夫妇,更应是广大在为生计打拼,辛勤工作的年轻一代,防微杜渐,避免类似“人肉占车位”的现象不再发生。
再者是政府部门应该从根源上入手。如此之举反映出来的是资源短缺以及市政规划不尽合理的问题,类似的事情层出不穷:北京燕郊老人凌晨两三点帮子女占公交车位;深圳老人提前十天搭帐篷排队帮子女选房……类似的事情触动着公众们的某根神经,也给政府部门提了个醒,在配套设施、相关政策上应注重民生,民惠,而非高高在上地夸夸其谈,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言:“不在云端上跳舞”。
只有如此,才能使类似合乎情却悖乎理的护犊之举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也使那些困扰年轻人的问题不在困扰年轻人,更不打扰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