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材料作文“几个不同版本的对联,你最喜欢哪一个”范文与点评(3)

时间:2017-10-19
编号03号,得分54分

“双肩只手”亦无妨

(标题简明)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删除句号)这副杨继盛为自己书写的绝命联正体现了他铮铮铁骨,敢于直谏的精神(改为两个名词性短语并列 “他的铮铮铁骨,与敢于直谏的精神”,语言更有气势)。而这副对联在广为流传的过程中,又衍生出了许多其他的版本。我认为,其中最好的莫过于钱穆先生所改“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先用概述最初版本的对联,再引入自己的观点,语言简明流畅。)
如果说杨继盛原版(“原版”→“原版对联”)体现了自己“铁”与“辣”的精神,那李大钊改“辣”为“妙”则体现了另一种思想(“思想”→“追求”),不需太过直言,委婉的劝谏亦是好的。杨联陞为自勉,又改为“平肩”“庸手”,虽有自谦之意,但又体现出了平庸之人亦应追求道义,而并非只有“妙手”“辣手”才去追求。而最后钱穆先生所改,“双肩”“只手”无形中将描写(“描写”→“劝勉”)对象扩大为了(删去“了”)全体人民,无论是“铁肩”,亦(“亦”→“抑”)是“平肩庸手”都应当勇于追求道义。(该段通过评述四副对联的内涵精神区别,层层递进,最后点出“双肩只手”的独特在于对象的全民性。)
诚然,“铁肩”“辣手”“妙手”都值得我们景仰,但大多数的人也仅仅是“平肩”“庸手”的平凡之人。钱穆先生的这个版本就包括(“包括”→“面向”)了所有的人民,勉励所有的人勇于担当道义,勇于说出真相。民国报人邵飘萍因其敢于直言,勇于报道真相而被枪杀,后世为他冠以“铁肩辣手”的美名,但我们有多少人能有他那样犀利的文风呢?鲁迅先生则(在辣的同时还)善于委婉道出真相,以其笔下各种小人物的不幸来展示(展示→揭示)社会的黑暗,(可)我们又有多少人能拥有(像)鲁迅先生这样的“妙手”呢?(两个反问从反面论证对于一般人而言“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的独特意义)因此,唯有“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才能平等地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第一分论点,从适用群体角度分析“双肩只手”的内涵。)
同时,钱穆先生一联不仅仅弱化了人的自身能力对追求道义的影响,隐约中更强调了人们心理上要追求道义。也许有的人会问,既然没有“辣手”“妙手”,那何苦著什么文章呢。( “。”→“?”)此言的确有其道理,因而我想钱穆先生在修改时,并非是要求我们人人都要去写文章,更多的是希望我们勇于道出真相,心里要追求道义。“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同样这个社会的弊病他也负有一份责任。”(出自易卜生,一般译为“每个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这一联所希望的,正是人人都要对社会的弊病负责,勇于追求道义,说出真相。(第二分论点,从内心追求道义角度分析“双肩只手”的社会意义。)
若要追求真正的和谐社会,不仅需要“铁肩辣手”们的努力,更需要“平肩庸手”们(“平肩庸手”→万千“双肩只手”)参与其中,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删去“,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如果仅仅凭少数的几个人努力,而更大多数的人对此无动于衷,那么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怕是难以来临。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以钱穆先生所言“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删去句号)”为榜样,勉励自我,这样才能塑造(打造是不是更准确?)真正的和谐社会。(第三分论点,从社会意义角度分析“双肩只手”的价值。)
“铁肩辣手”固虽好(“固虽好”→“虽然好/固然好”),“双肩只手”也无妨。

【点评】
本文中心突出,论点明确。从“双肩只手”的劝勉对象、道义的内心追求和社会现实意义角度纵向深入,对“双肩只手”的内涵理解较为深刻。文章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流畅,具有说服力。此外,对其他三副对联的内涵价值也有中肯的评析,在对比分析中深入思考,对写作任务“优中选优”的理解到位。
问题:
1.文章对“双肩担道义”的剖析较为透彻,对“只手著文章”的论述稍显薄弱。
2.部分语句存在重复,可适当灵活变换,个别词句可进一步打磨。
(深圳中学语文组 刘  莎)

上一页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作文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