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李立泰《姑姑》阅读答案

时间:2023-09-21
姑姑
李立泰
姑姑很漂亮,柳眉杏眼,修长身材,梳短发,穿着整洁。
姑姑离休后回家探亲,谈起当年战火纷飞、腥风血雨的革命战争岁月。
那年全村参战和八路军一起打鬼子。村里有围墙,墙外有围子壕。壕里放了水,还有葛针寨,全是枣树枝子,鬼子不好攻。
家人都上围墙打鬼子去了,八路军得吃饭啊,娘回不来咋办?姑姑还是孩子,但姑姑要蒸窝窝给八路军吃。姑姑8岁时,跟锅台差不多高,蒸窝窝够不到箅子,就站在小板凳上。头次没蒸熟,就回锅。八路军叔叔夸姑姑孩儿小,心好,机灵手巧。
那次是八路军冀南七分区二十四团来解的围,把鬼子打跑了。
姑姑8岁参加八路军,在伙房帮忙。老班长像疼亲女儿一样疼姑姑。姑姑站在小板凳上学做饭,生的做成熟的,凉的烧成热的,凉水烧成开水。
姑姑9岁被卫生队要走,八路军冀南七分区卫生所在姑姑村上,家家住了伤病员,整天接触的全是受伤的男人,枪没长眼,伤哪儿的都有。分什么男女啊,该脱得脱,该铰得铰,全无顾忌。医、食、住、行,姑姑跑前跑后,发动婶子大娘姐妹们帮助卫生所拆被褥、洗衣服,帮助照顾伤员,一口一口地给伤员喂汤、喂饭、喂药,甚至端屎端尿。
姑姑当卫生员开始洗伤员的绷带,她说,我洗的绷带放在今天就是垃圾。在村子的水坑里洗洗,没肥皂、洗衣粉,血斑也洗不干净。有时找不到好水,小水坑里的水也凑合。人手不够时也给伤员包扎,包得歪歪扭扭的。
再大点儿我就开始学扎针。起初扎不进去,吓得手哆嗦,急得哭。大姐姐们告诉我,手把肉捏住,猛扎下去,别犹豫。慢慢我会扎针了,伤员都说我小手儿柔软扎得不疼,抢着叫我扎针。遇到输液的重病号,我站在旁边看护士姐姐扎血管,我还在自己胳膊上练习过扎输液针。
我问姑姑:您作为战地护士,一生中最骄傲的是什么?
应该是那次躲过敌机空袭。那天狂风怒号,刮得天昏地暗,黄风把枯枝败叶都旋到天上去了。本不是敌人偷袭的天气,可就是那天敌机偏来了。我负责的两名重伤员转移不动,13岁的我急中生智,抓了两个麻袋片儿把伤员盖上,上面撒些树叶树枝,我也趴在下面,敌机盘旋了几圈扔下炸弹,没炸着我们,躲过一劫……立了三等功。
我到驻地就积极发动妇女做军衣、抬担架、护伤员,动员青年参军参战。14岁入党,16岁当护士长,成了骨干力量。当了护士长才知道,其实有职务就是责任重了,要多干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脏活累活抢着干,加班加点冲在前。一次战地卫生员不够用,我第一个站出来上前线。就是那次为抢救伤员,我被敌人的炮弹炸伤,至今腿上还嵌着块儿弹片,遇到阴天下雨就疼。前线非常危险,说不定去了就回不来了,就是要把生还的机会留给战友。
我又问姑姑:您作为护士长,最厉害的是啥?
最厉害的是那个县大队战士的大腿骨头里嵌入了子弹,我和几个护士当班,医生去前线了,一没麻醉药,二没专门器械,我们把肉剥开,子弹露了出来,把老乡打铁的老虎钳子在锅里煮煮,我一边哭一边把“钢铁战士”腿骨上的子弹拽出来。
我越干越进步,19岁被任命为医疗队党支部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一边抓政治学习,一边加强医疗知识学习。越学越觉得自己知道的东西太少了。
这年一个家伙儿闯进我心里来。他是连长,跟我平级。我给他扎针,三扎两扎有了好感,我们不够谈恋爱的级别,就偷偷摸摸谈。一次战斗,他那连人马被鬼子挡住冲不出来,回不了大部队,就跟别的八路军走了,反正都是打鬼子。我们再没见过面,说心里话还真想他,但不知他的死活,成天提溜着心挂着他。
后来我调军分区医院任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年,那家伙受伤被送到我们医院来了。我一见他浑身是血,心里一紧,心疼得哆嗦。他是个不错的人,可是我刚结了婚。急得他跺脚、拍头、捶胸。
他急咧咧地吼:我给你写信,怎么不回?!
我说:没收到你的信,兵荒马乱的,信不通。
你怎么不等我?
我等你好几年了,也不知道你活着没有啊?走了就没音信儿。
他哭了,泪淌下来。我不敢看他。
我说:都团长了还哭,不怕人家笑话?好好干,将来找个大学生,比我这文盲强多了。
任什么“生”也抵不上你!
别说憨话,我帮着给你介绍。
我照顾他个把月,也算弥补吧。他养好伤要南下,打过长江去。一次攻坚战中,他顶着湿被子率敢死队往上冲,牺牲了。
姑姑那么神伤,眼里含泪。
(有删改)
5.下列各项对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八路军叔叔夸姑姑孩儿小,心好,机灵手巧”中,“孩儿小,心好,机灵手巧”是直接引用八路军夸赞姑姑的话语。
B.“分什么男女啊,该脱得脱,该铰得铰,全无顾忌”,这句话表现了在战斗紧急的时刻,姑姑她们专注于救人的情景。
C.文中画线部分用小说叙述者“我”的口吻进行叙述,通过姑姑学扎针的细节,表现姑姑的职业成长经历和性格特征。
D.“任什么‘生’也抵不上你!”这句话表现了团长对姑姑专一的爱,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团长任性、骄横的特点。
6.下列各项中,对小说叙述者“我”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叙述者,叙述了“我”从姑姑那里听到的关于革命岁月的故事,使小说更具真实性。
B.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推动情节发展。“我”的提问,促使姑姑回答,推动了故事往前发展。
C.起到了聚焦的作用。“我”的两次发问,将故事聚焦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上,突出了“我”的存在。
D.联系时空。“我”对姑姑往事的关注,联系历史和现实两个时空,突出了姑姑的革命故事的现实意义。
7.小说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文谈谈这样结尾的艺术效果。
8.小说在叙述姑姑的故事时,将自叙与他叙相结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5.答案:B
解析:A项,“直接引用”错误,此处应是间接引用。C项,“文中画线部分用小说叙述者‘我’的口吻进行叙述而错误,应是用姑姑的口吻叙述。D项,“任性、骄横”错误,此处是表达团长对姑姑的爱。
6.答案:C
解析:“突出了‘我’的存在”错误。小说里,“我”先是问姑姑“一生中最骄傲的是什么”,接着问“最厉害的是啥”,然后分别引出了两段相对具体的故事,同时,也使姑姑的叙事不再那么概括化,而是进入了具体的叙事,并不是为了突出“我”的存在。
7.答案:结尾特点:以对姑姑的神态描写结尾,语言简洁。
艺术效果:①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②与小说前文的自豪感形成对比,表现出了姑姑丰富的内心,使姑姑的形象更加立体化。
8.答案:①相对于姑姑自己讲自己的故事的自叙,小说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小说叙述人“我”在叙述姑姑的故事,这是他叙。②姑姑的自叙有利于读者更贴近姑姑这一形象,体会到姑姑更深刻的内心世界,丰富人物形象,深化小说主题。③“我”对姑姑故事的叙述(他叙)则有利于从远距离感受姑姑的形象,对事件的描述也具有概括性。④小说大致是由他叙过渡到自叙,使读者由远而近地感受姑姑的形象,叙述有层次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也有层次感。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