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河南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阶段检测(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时间:2016-10-26
河南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阶段检测(二)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1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试析仁义内外之辨
庞朴
《孟子》中记录有孟子同告子辩论人性和道德的一些资料,其中有个核心论题是,告子倡“仁内义外”说,孟子则主张仁义皆发自内心。后世学者多用“人心内外”来解说告子的“仁内义外”,认为孟告之战的焦点是道德情操特别是“义”德的发生问题,认为告子主张“仁爱之心生于内,而事物之宜(义)由乎外”(朱熹);而孟子则相信“仁义礼智根于心”。其实,摆脱一下性善说的氛围,冷静细致地再读一下相关文献,应该能够发现,这实在是一场大误会!
误会的关键在于对“仁内义外”说的“内”“外”二字作了非原义的理解,从而将告子所维持的仁、义二德的适用范围问题,错当成孟子所关心的道德情操何由发生的问题。
告子主张“食色,性也”和“生之谓性”。他认为,所谓人性,只是人作为动物的自然性,没有什么社会性。所以他又主张“性无善无不善”。据此,我们不假思索便能看得出,一个认为人性只是食色的人,一个相信性无善恶的人,怎么会主张“仁爱之心生于内”呢?要知道,他那个“内”里面,除去自然性的食色而外,别无他物;而食色,不用说,与仁爱是有先后天之别的。可见,告子那个“仁内义外”的“内”,显然不会是指的人性或内心,而应该别有所指;告子所要讨论的内外问题,便不是道德发生论的问题,而应该别有所是。
什么是告子的“仁内”?简单说就是:爱吾弟而不爱秦弟。这意味着,仁爱是局部的、有范围的体爱,不是无边际的、普遍性的兼爱。这个范围以“我”为界,故谓之内。什么叫“义外”?简单说就是:敬楚长亦敬吾长。这意味着,义敬的范围不限于“我”,而是延伸到了“我”外,凡长皆敬之,故谓之外。
这种以吾弟秦弟之别为言的内与非内,很显然,只能是血缘的、族群意义上的“内”,而不可能是心性层面上的内;因为在心性层面上,吾与秦、兄与弟,大家同是异于禽兽的人类,无从分出内外。同样,这个规定着内外之别的“我”,也显然既非一己之小我,亦非人类之大我,而只能是与秦楚相当的族群之我!
学人们对告子的“我”与“内外”的误解,还经常出现在对如下一段话的解释上。告子曾有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孟子·告子上》)
这是说,楚人的长者得到我的尊敬,并非由于他长于我;只因他是楚人的长者,受到楚人的尊敬,我便也随着尊敬。这是族群之外的事,故谓之外。人们往往将这里的“非有长于我也”释为并非先有一个尊敬的观念于我心中。这是一种性善论式的解释。其实,在告子,是绝不会先有一个尊敬的观念于心的。因为告子的性,是无善无不善的。总之,告子所持的仁内义外说,不是说仁出自内心,义起于外物,不是这样的道德发生论的问题,而只是叙说了仁义的施行范围之别。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世学者对告子“仁内义外”说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多用“人心内外”来解释,这导源于对此说的“内”“外”二字不恰当的理解。
B.《孟子》记录了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和道德的核心问题所辩论的一些资料,告子倡议“仁内义外”,而孟子则认为仁义都是发自内心的。,
C.后人认为告子主张“仁爱之心生于内,而事物之宜由乎外”,而孟子是。仁义礼自智根于心”,他们认为孟告之战的焦点是道德情操的发生问题。
D.基于性善论的观点,有些学者弄错了告子所说的仁、义二德的适用范围问题,把它当成了孟子所关心的道德情操何由发生的问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告子的“仁”的范围以“我”为界,不是无边际的、普遍性的兼爱,而是局部的、有范围的体爱。他认为有“吾弟”与“秦弟”之分。
B.“义外”意味着,义敬的范围不限于“我”,而是延伸到了“我”外,这个“我”,和族群意义上的“内”一样,只能是与秦楚相当的族群之我。
C.“义敬的范围不限于‘我’,而是延伸到了‘我’外,凡长皆敬之,故谓之外”和“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中的“外”都是从族群意义上-^来考虑的。
D.“楚人的长者得到我的尊敬,并非由于他长于我”是学人们对“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的解释,这样的解释违背了告子的本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内义外”的“内”,只能是从血缘的、族群意义方面定义的“内”,因为在心性层面上,大家同是异于禽兽的人类,没有内外之分。
B.告子主张“食色,性也”和“生之谓性”,他否认人的社会性的一面,在他日艮中人只有自然性的食色,人性无善恶,人没有仁爱之心。
C.告子认为性是无善无不善的,故”内”不会是人性或内心,他绝不会先有一个尊敬的观念在心中,因此从性善论去解释告子是错误的。
D.告子所持的“仁内义外”说,不是以往学者所说的从道德发生论的范畴认为仁出自内心,义起于外物,而是认为仁义施行范围的不同。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