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4)
时间:2016-08-14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9分。
1. (1分)A 2. (1分)B 3. (1分)C 4. (1分)A 5. (1分)B 6. (1分)D 7. (3分)
①开展公祭、纪念活动,加强青少年的历史教育,牢记历史教训;②促进日本朝野正确反思历史,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不走军国主义老路;③建设富强统一的国家,加强民众的爱国血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答对两点即可)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10分。
(一)(共7分)
8. (1分)B 9. (1分)B 10.(1分)C 11.(1分)A
12.(3分)
难道天地这么大,在亿万百姓当中,单单偏爱君主那一人一家吗?
(二)(共3分)
13.(3分)方法:分天子之权;理由: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意思对即可)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4. (2分)
三顾频烦天下计(《蜀相》) 楼船夜雪瓜洲渡(《书愤》)
15. (8分)《蜀相》和《书愤》,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杜甫主要是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而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
在表现手法上,《蜀相》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全诗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无间,凭吊古人与悲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而《书愤》先回忆自己的过去,然后写自己的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
16. (6分)
①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③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④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⑤旌蔽日兮敌若云 矢交坠兮士争先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一)(共7分)
17.(5分)
华老栓——《药》;单四嫂子——《明天》;陈士成——《白光》;七斤嫂——《风波》;方玄绰——《端午节》。
18. (2分)B
(二)(共13分)
19.(2分)B
20.(4分)小和尚的形象特征:童心未泯,渴望自由,内心矛盾;捡橘子的小孩儿的形象特征:生活贫困,内心诚实,不够大胆。
21.(4分)小说通过两个小孩儿的对话,突出了古老樱花树的“古老”和“美”的特征,既表达了人们对这个古老樱花树的喜爱之情,同时借助两个小孩儿的对话,勾起了古老樱花树的思绪,从而为揭示小说的主旨作了铺垫。
22.(3分)
答题角度参考:
①两人最终都失败的角度
②两人不停地反思是否合理的角度
③小和尚失去了天真烂漫的自由生活,小孩儿过着贫困的生活的角度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9分。
①开展公祭、纪念活动,加强青少年的历史教育,牢记历史教训;②促进日本朝野正确反思历史,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不走军国主义老路;③建设富强统一的国家,加强民众的爱国血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答对两点即可)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10分。
(一)(共7分)
难道天地这么大,在亿万百姓当中,单单偏爱君主那一人一家吗?
(二)(共3分)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4. (2分)
三顾频烦天下计(《蜀相》)
15. (8分)《蜀相》和《书愤》,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杜甫主要是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而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
在表现手法上,《蜀相》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全诗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无间,凭吊古人与悲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而《书愤》先回忆自己的过去,然后写自己的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
16. (6分)
①为国以礼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③霓为衣兮风为马
④问君能有几多愁
⑤旌蔽日兮敌若云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一)(共7分)
17.(5分)
华老栓——《药》;单四嫂子——《明天》;陈士成——《白光》;七斤嫂——《风波》;方玄绰——《端午节》。
18. (2分)B
(二)(共13分)
19.(2分)B
20.(4分)小和尚的形象特征:童心未泯,渴望自由,内心矛盾;捡橘子的小孩儿的形象特征:生活贫困,内心诚实,不够大胆。
21.(4分)小说通过两个小孩儿的对话,突出了古老樱花树的“古老”和“美”的特征,既表达了人们对这个古老樱花树的喜爱之情,同时借助两个小孩儿的对话,勾起了古老樱花树的思绪,从而为揭示小说的主旨作了铺垫。
22.(3分)
答题角度参考:
①两人最终都失败的角度
②两人不停地反思是否合理的角度
③小和尚失去了天真烂漫的自由生活,小孩儿过着贫困的生活的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