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2020-08-04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节选自《史记•李牧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
B.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
C.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
D.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战国七雄之一。战国七雄分别是:秦、楚、齐、燕、赵、魏、韩。
B.乘,车,兵车。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
C.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D.襄王,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牧驻守边境。李牧驻守代郡、雁门郡时,规定匈奴来犯,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过了几年,也没有什么损失。
B.李牧坚持己见。李牧退守不战,匈奴人与守边官兵都认为他不肯出战是胆怯,李牧我行我素,赵王一怒之下把他召回。
C.李牧战绩斐然。李牧复出后,立刻精选兵马、积极备战,后采取诱敌策略,灭了襜褴,打败东胡,收降林胡,单于逃跑。
D.李牧抗命被杀。秦将王翦进攻赵国受到抵御,秦国使用反间计,赵王中计,撤换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就杀了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5分)
(2)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
秋兴八首•其六
杜甫
瞿塘峡口曲江头①,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②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注】①瞿塘峡:三峡之一,在夔州东。曲江:在长安南。②花萼:即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兴庆宫内。唐玄宗为方便游赏,自兴庆宫筑夹城复道,直通曲江芙蓉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交代了时间与地点,“风烟”既指自然风烟,也指国家的战火风烟。
B.颔联暗含史实,“入边愁”指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震动了玄宗。
C.颈联运用借代的手法,写出了行宫别院建筑的奢华与游船装饰的华美。
D.整首诗虚实结合,中间两联是实写,景色优美,色彩艳丽,对偶严整。
15.诗歌的尾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写自己曾经沉迷于美好的梦想和有过殷切的思念,给诗歌营造了一种迷离的意境。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北伐一代兵强马壮,则“ ”,北伐二代志大事疏,只能“___________”。
(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_______,________”的从师观和《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提倡的观点相悖。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莎士比亚是敏锐的学习者,又是伟大的创新者。_______的一个突出例证是悲剧《哈姆莱特》。哈姆莱特的故事最早见于《丹麦史》,已经流传多年,复仇也是舞台上风行一时的情节俗套。然而在莎士比亚笔下,这两者都焕发出了新意,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剧作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迷惘的年轻理想主义者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企图。莎士比亚写戏()。因此,他的历史剧主人公能时而现身宫廷,时而出没沙场,情节_______;他的喜剧和悲剧不是单纯的,而是错杂的混合体。莎士比亚在表达他对历史、现实及人性的考察和认识时,以正面形象寄托自己的理想,也常常借各色人之口让多种社会思想和话语同台“表演”,_______。举个例子,喜剧《威尼斯商人》中有三条线索的情节交错发展,而且人物的思想、性格和表现都包含很多彼此抵牾的复杂成分,体现了作者思想深处的困惑和局限。莎士比亚的早期剧作喜欢用华丽铿锵的词句,后来的成熟作品则显得更得心应手,既能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贴切而生动地表现不同人物的特色,也能以朴素自然的词句传达_______的感情和思想。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革故鼎新 起伏跌宕 众说纷纭 扣人心弦
B.推陈出新 波澜壮阔 众说纷纭 振聋发聩
C.推陈出新 起伏跌宕 百家争鸣 扣人心弦
D.革故鼎新 波澜壮阔 百家争鸣 振聋发聩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太介意要求行动、时间、地点一致的“三一律”陈规,也不拘泥于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
B.不拘泥于要求行动、时间、地点一致的“三一律”陈规,也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
c.不太介意“三一律”陈规要求的行动、时间、地点一致,也不拘泥于划分悲喜雅俗
D.不拘泥于“三一律”陈规要求的行动、时间、地点一致,也不太介意划分悲喜雅俗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剧作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的迷惘。
B.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剧作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的迷惘。
C.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剧作浓墨重彩地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表达了一位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迷惘的企图。
D.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剧作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迷惘的企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只有生命存在,_①。人的生命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生命的不可替代性。生命是有尊严的,它没有任何等价物,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它。第二,②。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复得。第三,人的生命的基础性。没有了生命的存在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所有的活动。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③,尊重和爱护他人的生命,与我们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21.学校举办关于“学生发现老师上课出错是否要当场指出”的辩论赛,下面是正方的发言,请针对正方的观点,替反方拟定一段辩词。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并能恰当地引用名人名言,80~100个字。(5分)
正方: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们当场指出老师的错误,不仅可以帮助老师纠正错误,还可以使同学们学到正确的知识。而且这样让人感受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使师生关系达到真正的融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①世界是一个整体。山火焚烧,破坏的不只是一个国家、一个物种;地震海啸、蝗虫袭来,也不仅仅是某一个地区的灾难;病毒横行,跨越五洲四海,侵袭不同肤色的人群。
(网络文摘)
②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王阳明)
③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合则俱利,分则全伤。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假如今年九月在中国举办第一届关于世界气候、卫生、安全的综合性大会,各国代表共商大计,为达成公平而有效的协议而努力,但某国代表却发表了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言论。
请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作为中方发言人的你,想发表什么样的观点?请写一篇发言稿。
(2)作为一名收看电视转播的中学生,你想反驳某国代表的单边主义言论,请写一篇驳论文。
(3)大会结束后,作为一名随行记者,请你写一篇日记,记录今天的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文中不得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节选自《史记•李牧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
B.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
C.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
D.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战国七雄之一。战国七雄分别是:秦、楚、齐、燕、赵、魏、韩。
B.乘,车,兵车。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
C.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D.襄王,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牧驻守边境。李牧驻守代郡、雁门郡时,规定匈奴来犯,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过了几年,也没有什么损失。
B.李牧坚持己见。李牧退守不战,匈奴人与守边官兵都认为他不肯出战是胆怯,李牧我行我素,赵王一怒之下把他召回。
C.李牧战绩斐然。李牧复出后,立刻精选兵马、积极备战,后采取诱敌策略,灭了襜褴,打败东胡,收降林胡,单于逃跑。
D.李牧抗命被杀。秦将王翦进攻赵国受到抵御,秦国使用反间计,赵王中计,撤换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就杀了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5分)
(2)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
秋兴八首•其六
杜甫
瞿塘峡口曲江头①,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②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注】①瞿塘峡:三峡之一,在夔州东。曲江:在长安南。②花萼:即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兴庆宫内。唐玄宗为方便游赏,自兴庆宫筑夹城复道,直通曲江芙蓉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交代了时间与地点,“风烟”既指自然风烟,也指国家的战火风烟。
B.颔联暗含史实,“入边愁”指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震动了玄宗。
C.颈联运用借代的手法,写出了行宫别院建筑的奢华与游船装饰的华美。
D.整首诗虚实结合,中间两联是实写,景色优美,色彩艳丽,对偶严整。
15.诗歌的尾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写自己曾经沉迷于美好的梦想和有过殷切的思念,给诗歌营造了一种迷离的意境。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北伐一代兵强马壮,则“ ”,北伐二代志大事疏,只能“___________”。
(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_______,________”的从师观和《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提倡的观点相悖。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莎士比亚是敏锐的学习者,又是伟大的创新者。_______的一个突出例证是悲剧《哈姆莱特》。哈姆莱特的故事最早见于《丹麦史》,已经流传多年,复仇也是舞台上风行一时的情节俗套。然而在莎士比亚笔下,这两者都焕发出了新意,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剧作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迷惘的年轻理想主义者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企图。莎士比亚写戏()。因此,他的历史剧主人公能时而现身宫廷,时而出没沙场,情节_______;他的喜剧和悲剧不是单纯的,而是错杂的混合体。莎士比亚在表达他对历史、现实及人性的考察和认识时,以正面形象寄托自己的理想,也常常借各色人之口让多种社会思想和话语同台“表演”,_______。举个例子,喜剧《威尼斯商人》中有三条线索的情节交错发展,而且人物的思想、性格和表现都包含很多彼此抵牾的复杂成分,体现了作者思想深处的困惑和局限。莎士比亚的早期剧作喜欢用华丽铿锵的词句,后来的成熟作品则显得更得心应手,既能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贴切而生动地表现不同人物的特色,也能以朴素自然的词句传达_______的感情和思想。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革故鼎新 起伏跌宕 众说纷纭 扣人心弦
B.推陈出新 波澜壮阔 众说纷纭 振聋发聩
C.推陈出新 起伏跌宕 百家争鸣 扣人心弦
D.革故鼎新 波澜壮阔 百家争鸣 振聋发聩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太介意要求行动、时间、地点一致的“三一律”陈规,也不拘泥于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
B.不拘泥于要求行动、时间、地点一致的“三一律”陈规,也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
c.不太介意“三一律”陈规要求的行动、时间、地点一致,也不拘泥于划分悲喜雅俗
D.不拘泥于“三一律”陈规要求的行动、时间、地点一致,也不太介意划分悲喜雅俗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剧作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的迷惘。
B.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剧作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的迷惘。
C.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剧作浓墨重彩地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表达了一位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迷惘的企图。
D.丹麦王子哈姆莱特被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剧作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迷惘的企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只有生命存在,_①。人的生命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生命的不可替代性。生命是有尊严的,它没有任何等价物,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它。第二,②。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复得。第三,人的生命的基础性。没有了生命的存在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所有的活动。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③,尊重和爱护他人的生命,与我们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21.学校举办关于“学生发现老师上课出错是否要当场指出”的辩论赛,下面是正方的发言,请针对正方的观点,替反方拟定一段辩词。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并能恰当地引用名人名言,80~100个字。(5分)
正方: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们当场指出老师的错误,不仅可以帮助老师纠正错误,还可以使同学们学到正确的知识。而且这样让人感受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使师生关系达到真正的融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①世界是一个整体。山火焚烧,破坏的不只是一个国家、一个物种;地震海啸、蝗虫袭来,也不仅仅是某一个地区的灾难;病毒横行,跨越五洲四海,侵袭不同肤色的人群。
(网络文摘)
②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王阳明)
③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合则俱利,分则全伤。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假如今年九月在中国举办第一届关于世界气候、卫生、安全的综合性大会,各国代表共商大计,为达成公平而有效的协议而努力,但某国代表却发表了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言论。
请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作为中方发言人的你,想发表什么样的观点?请写一篇发言稿。
(2)作为一名收看电视转播的中学生,你想反驳某国代表的单边主义言论,请写一篇驳论文。
(3)大会结束后,作为一名随行记者,请你写一篇日记,记录今天的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文中不得透露考生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