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22届高三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10-13
深圳市2022届高三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命题,往往具有“实然”“应然”双重意义,既在于儒家思想及文人普遍观念对“文”之反映、认识功能的信赖,也在于儒道两家共同标举的“贵真”理想。
在中国古代“文如其人”说的支持者中,在“实然”认定外,还赋予该命题“应然”意义者,比比皆是。(叶燮所说的“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如此,“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心声心画,吾辈正赖有此留天地间互相参验者”亦如此。在这里,笔者更为关心的是,上述“实然”“应然”的判断是如何产生的?回答此问题,我们需要对两者的思想基础分别进行追寻。
尽管在具体表达时,“文如其人”命题往往也包含对“文”的审美形态的描述,但它主要的阐释目的,终归在于肯定“文”承载创作者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信息的有效性。而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中,恰有一种与此息息相关,那就是承认并重视“文”尤其是自作之文的反映、认识功能。儒家诗学经典文献中的相关表述,可谓该观念的典型体现。《诗大序》中的“论者,志之所之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至少是在认定,诗能够反映创作者的思想情感。除此之外,孟子的被众多后学奉为圭臬的认识方法——“以意逆志”,实际上也包含着上述事实判断。孟子认为,解读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要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一观点无疑有对正确发挥解读者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与期待:此外,还有一点比较隐蔽,那就是对语言文字反映、认识功能的认可。因为在对该方法的表述中,孟子否定的仅仅是认知主体不恰当的理解方式,而绝不是作品承载“志”的真实性——“以意逆志”成立的前提之一,正是“志在文中”;若非如此,即使解读者“知人”能力再强,也是无处应用的。当然,除了上述儒家经典文献,在古人其他常见表达中,诗文的这类功能也一再被确认。众所周知,所词“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是被古人多次重复的心愿,这其中潜藏的,是对作品能够承载作者情态个性的肯定。而《汉书·司马迁传》所载《报任安书》中的“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则不单关注着“文”对德性或声名的传播,还表达出对“文”之展示自我情感、个性的信赖。在这类观念中,具备上述功能的“文”已不仅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异代之人有所感而相通的桥梁、是创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显而易见,将“文”等同于反映认识创作者个人信息的可靠媒介,乃是被经典著作及文人反复确认的真理性认识。既然如此“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长久的拥护,绝非偶然。
除“客观事实认定”一端外,在“人”与“文”的“应然”层面,“文如其人”命题同样存在深厚的思想基础。在这个层面,“文如其人”表达的是“贵真”的一种理念,即文、人一致是理应追求的境界,而“真”正是古代文论一以贯之的价值尺度。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艺观中的“真”,一方面要求作家真诚地表达真实的思想情感,一方面要求作品具备完满呈现作者真情实感的水平。如果说后者是对作品客观效果的考虑,其实现程度尚不完圣取决于作者的主观愿望;那么前者就是对创作者主观动机的要求,即要求作家无论创作水准怎样,至少理应保证内容的真实、表达态度的真诚。这两点原则上人人皆可实现,若不能做到,为人为文就均不足真。就文论史事实来看,《易传·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礼记·表记》中的“情欲信辞欲巧”,就已包含了对“真”原则的自觉确认。而后世即便是格外重视形式风格的文人,也是绝不背弃该原则的。不难看出,当“真”成为古代文人立身、为文的普遍追求时,在他们心中,同样标举该理想的“文如其人”也就必具有“应然”意义了。
综上所述,即便存在“言不尽意”说这类对立观念,“文如其人”命题仍具备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编自徐楠《“文如其人”命题探微》)
材料二:
中国古代诗学以“文如其人”说作为风格论的核心命题。这一命题既从先秦时期孟子开创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的批评传统导出,也在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之风中得到支撑,最终发展为“以气论文”的风格学说,形成了以诗观人、以人论诗的批评传统。
西方的“风格即人”说出现较晚,是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的。歌德曾指出:“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就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
耐人寻味的是,“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这两个十分相近的风格论命题产生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和原创性诗学体系,又在比较视域中成为中西诗学风格论汇通性的鲜明表征。两个命题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运用不同的围证和表达方式,却共同揭示着文学风格的内在特性,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共同的文学规律”,当然,这两个命题只是相近而非相同。钱锺书曾经做过辨析,认为文如其人“乃读者由文以知人”,而风格即人“乃作者取读已以成文”这种内在差异的存在恰恰显示出其间互识和互补的可能性,也体现着不同民族诗学并非趋同的独特性。
(摘编自"中国作家网”《文学风格论与当下文学实践》)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认为,“文如其人”的论说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但综合来看应质疑其合理性即“文未必如其人”。
B. 材料一将“文如其人”的要义,作品能够反映作家的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表述均纳入了考察范围。
C. 先秦时期的“知人论世”说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的养分,最终形成了成熟的“文如其人”说。
D. 西方的“风格即人”说比修辞特点论风格更加客观,真正关注作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文如其人”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重要命题,通过思考其特质,我们能够获得文学研究方法上的启示。
B. 沈德潜说:“读太白诗,如见其脱展千乘: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这种看法与叶燮的判断意旨相合。
C. “以意逆志“志在文中“等学说,为“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学界长久的拥护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撑。
D.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系统和诗学体系带来的“文如其人”说和“风格即人”说的互识和互补,造成了两种学说的差异。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文如其人”观点的一项是( )
A. 从《汉书》“诗可以观风俗知薄厚”可知,通过诗可以认识创作者的情感、心理,进而合理推断民风与政治状况。
B. 《文心雕龙》中“为情造文”“为文造情”两句,对“文”与“人”的关系进行高度概括,这一见解堪称深刻。
C. 刘勰论汉末建安之诗文风格“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也”。
D.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反映出李白诗意的生活,而他多愁善感的情怀渗透在作品中,透露出浪漫的气息。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尚书·尧典》说“诗言志”,《礼记·表记》说“情欲信”。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湖
蒋冬梅
鱼把头站在冰面上,一千年前这样站,一百年前也这样站。他是查干湖的一只鱼鹰,心里装着整个大湖。
传说查干湖有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鱼。
人人都在期盼着大鱼,可今年冬捕的重头戏,师傅决意不来了。
刚入冬,师傅就带着另一队人马,跑内蒙了。他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对鱼把头说:“查干,就交给你啦!”这让把头想起,大鸟把小鸟喂养大,就离开了那片树林。
寒冷把天地和大湖冻在了一起,策马狂奔的队伍像刀剑割开北风,车马从切口里闯了进去,马的影子跑在冰里。马匹背对着光亮,把头也背对着光亮,哈气升腾起来,像窜出的火苗。赶在太阳升起之前,人马齐备,大战在即。马嘶,狗吠,号角声里,把头像一个将,统领着一切。
把头趴在冰面上,寻找冰层里珍珠一样的气泡。他看不见鱼,但鱼的呼吸会暴露自己。
“鱼知水性,人知鱼性!你喘气儿鱼也喘气儿!”鱼把头想起了很多年前,师傅趴在冰面上,寻找大鱼吐出的气泡。寒冷冻不僵男人的血性,师傅的脸冻得皴裂流血了,他让把头朝他脸上喷一口烧酒,再使劲朝大湖喊一嗓子,就又朝冰面趴下了。
今年的冰层从未有过的奇异,鱼呼吸的气泡都被冰层深深地锁住了,透过冰面看到的尽是形状怪异的花纹。这些异象让人们对大鱼的出现,更加想入非非。
供桌,敖包,鼓声,铃音,口口相传的经文在叩问,一千年前这样叩问,一百年前也这样叩问。
风吹得非常烈,把头的心有些乱了,可他不能让人看出他的乱!
师傅带着把头上冰很多年了,每当冬捕遇到情况时,有师傅在,把头的心就落了底。“公家把这个事儿交给咱,咱就得担得起!”年年冬捕,师傅都说这句话。
冬捕前的那些天,师傅天天带着把头到冰面上探冰。查干湖渔场多少口子人呢,一半的日子要指靠着冬捕。一场冬捕在哪儿凿开冰洞,就像打井找水眼一样重要。他记得冬捕前的很多天,嗜酒的师傅从来滴酒不沾,直等到选定冰眼,凿出湖水的那一刻,师傅才拿出酒壶,狠狠地灌起来,他抓着酒壶的手,都在剧烈地抖动。
这一刻,把头的手也在抖动着。冰面上是有山丘和低谷的。把头辨识着那些矮小的山丘,一脉水波拱起一座山丘,山丘下将喷发鱼的讯息。从前他拿不准水眼的位置时,师傅总是说:“你一定得信自己,一半经验,一半信,才能找到鱼!”把头终于选定了一处冰层,坚定地砸下鱼铲,在冰花的绽放里,叩问大湖的安静,钻木取火般凿开一眼泉,黑色的湖水涌出,像新鲜的血。
凿出的冰洞一字排开,四匹马拉着铰盘,拖动大网向湖中布阵。水冻成透明的玉,数尺之下能看见网在游。把头跟着网,像追着一只大鸟,大鸟张开翅膀,自由舒放,仿佛要揽过整个大湖。网入大湖纵横成田,鱼像秧苗布立其间,每个网眼四寸大,拦住大湖也放过大湖。
人,马匹,狗在冰上踢踏,纷乱着破晓的早晨。几十号人在冰封的大湖上耕耘,索取在夏秋肥美起来的大鱼。太阳照在人头顶的时候,该起网了,鱼儿带着热气,被网裹挟着出水。把头抱着第一条出水的鱼,在镜头面前笑着。人们欢呼雀跃,将把头抬起,抛向空中。但把头知道,更多的人在翘首等待传说中的大鱼。
把头拎着一瓶烧锅酒钻进帐篷,像师傅那样,两手颤抖着拧开酒瓶,狠狠地灌了下去。
刚才在镜头前的笑容,渐渐褪去,他没有把握捕到那条大鱼。
他想起有一次,同样没有像人们盼望的那样,捕到更多的大鱼。那时把头还年轻,有些垂头丧气的,师傅递过来的酒他也没心思喝。
师傅独自喝了几口,突然给他讲起了从前的事:“十六岁那年,听人说黑龙江有大鱼,我们就从白洋淀往那奔。没想到半道上,火车让洪水拦下了,我们就在查干湖下了车。谁曾想,一下车就在这停了一辈子!人都说一场洪水把我拦下了,其实是大湖把我拦下了。”
把头叹了口气:“人人都稀罕大鱼,你捕了一辈子鱼,可谁知道大鱼在哪呢!”
“你记着,人,活不过湖!大鱼,一直都在湖里!”
那一刻,两人站立在查干湖的湖心,像大鱼游曳在无边的湖水。
(选自《山西文学》2020年第4期,有删改)
【注】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其大部分位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自辽金以来,千百年间,历代帝王都到查干湖“巡幸”和“渔猎”。这里是中国最后的渔猎部落。查干湖冬捕,以其带有浓郁蒙古族风情的渔猎文化,成为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交代了鱼把头的历史传承,今年鱼把头独当一面,在冬捕的过程中自然写到往年和师傅一起冬捕的场景。
B. 文中写冰层被砸破后,“黑色的湖水涌出,像新鲜的血”,作者用黑色来形容湖水,暗示人对大湖生态环境的破坏。
C. 鱼把头冬捕时选定冰眼、凿出湖水以及灌酒等习惯,凸显了渔猎文化的集体个性,古朴而可贵,使人产生敬意。
D. 查干渔场的人们依赖于大湖而生,作为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渔猎文化依托于自然而传承,人应当对自然谦卑和敬畏。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在写冬捕的过程时,不时穿插鱼把头对师傅的回忆,两条线有序推进,不枝不蔓,反映了渔猎文化的民族传承由来已久。
B. 小说从听觉、视觉的角度,把冬捕队伍出发赶往湖面的场景描绘得充满气势。尽管天气寒冷,捕鱼队伍却紧张、兴奋。
C. 小说中既有对鱼把头捕鱼的一系列娴熟动作的细致描写,同时也有对大伙整体协作的描写,点面结合,详略分明。
D.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如文中两次写到鱼把头手的颤抖,能看出他在捕鱼前心中的担忧、紧张。
8.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9. 小说中现实与回忆交织,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命题,往往具有“实然”“应然”双重意义,既在于儒家思想及文人普遍观念对“文”之反映、认识功能的信赖,也在于儒道两家共同标举的“贵真”理想。
在中国古代“文如其人”说的支持者中,在“实然”认定外,还赋予该命题“应然”意义者,比比皆是。(叶燮所说的“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如此,“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心声心画,吾辈正赖有此留天地间互相参验者”亦如此。在这里,笔者更为关心的是,上述“实然”“应然”的判断是如何产生的?回答此问题,我们需要对两者的思想基础分别进行追寻。
尽管在具体表达时,“文如其人”命题往往也包含对“文”的审美形态的描述,但它主要的阐释目的,终归在于肯定“文”承载创作者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信息的有效性。而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中,恰有一种与此息息相关,那就是承认并重视“文”尤其是自作之文的反映、认识功能。儒家诗学经典文献中的相关表述,可谓该观念的典型体现。《诗大序》中的“论者,志之所之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至少是在认定,诗能够反映创作者的思想情感。除此之外,孟子的被众多后学奉为圭臬的认识方法——“以意逆志”,实际上也包含着上述事实判断。孟子认为,解读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要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一观点无疑有对正确发挥解读者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与期待:此外,还有一点比较隐蔽,那就是对语言文字反映、认识功能的认可。因为在对该方法的表述中,孟子否定的仅仅是认知主体不恰当的理解方式,而绝不是作品承载“志”的真实性——“以意逆志”成立的前提之一,正是“志在文中”;若非如此,即使解读者“知人”能力再强,也是无处应用的。当然,除了上述儒家经典文献,在古人其他常见表达中,诗文的这类功能也一再被确认。众所周知,所词“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是被古人多次重复的心愿,这其中潜藏的,是对作品能够承载作者情态个性的肯定。而《汉书·司马迁传》所载《报任安书》中的“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则不单关注着“文”对德性或声名的传播,还表达出对“文”之展示自我情感、个性的信赖。在这类观念中,具备上述功能的“文”已不仅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异代之人有所感而相通的桥梁、是创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显而易见,将“文”等同于反映认识创作者个人信息的可靠媒介,乃是被经典著作及文人反复确认的真理性认识。既然如此“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长久的拥护,绝非偶然。
除“客观事实认定”一端外,在“人”与“文”的“应然”层面,“文如其人”命题同样存在深厚的思想基础。在这个层面,“文如其人”表达的是“贵真”的一种理念,即文、人一致是理应追求的境界,而“真”正是古代文论一以贯之的价值尺度。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艺观中的“真”,一方面要求作家真诚地表达真实的思想情感,一方面要求作品具备完满呈现作者真情实感的水平。如果说后者是对作品客观效果的考虑,其实现程度尚不完圣取决于作者的主观愿望;那么前者就是对创作者主观动机的要求,即要求作家无论创作水准怎样,至少理应保证内容的真实、表达态度的真诚。这两点原则上人人皆可实现,若不能做到,为人为文就均不足真。就文论史事实来看,《易传·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礼记·表记》中的“情欲信辞欲巧”,就已包含了对“真”原则的自觉确认。而后世即便是格外重视形式风格的文人,也是绝不背弃该原则的。不难看出,当“真”成为古代文人立身、为文的普遍追求时,在他们心中,同样标举该理想的“文如其人”也就必具有“应然”意义了。
综上所述,即便存在“言不尽意”说这类对立观念,“文如其人”命题仍具备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编自徐楠《“文如其人”命题探微》)
材料二:
中国古代诗学以“文如其人”说作为风格论的核心命题。这一命题既从先秦时期孟子开创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的批评传统导出,也在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之风中得到支撑,最终发展为“以气论文”的风格学说,形成了以诗观人、以人论诗的批评传统。
西方的“风格即人”说出现较晚,是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的。歌德曾指出:“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就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
耐人寻味的是,“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这两个十分相近的风格论命题产生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和原创性诗学体系,又在比较视域中成为中西诗学风格论汇通性的鲜明表征。两个命题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运用不同的围证和表达方式,却共同揭示着文学风格的内在特性,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共同的文学规律”,当然,这两个命题只是相近而非相同。钱锺书曾经做过辨析,认为文如其人“乃读者由文以知人”,而风格即人“乃作者取读已以成文”这种内在差异的存在恰恰显示出其间互识和互补的可能性,也体现着不同民族诗学并非趋同的独特性。
(摘编自"中国作家网”《文学风格论与当下文学实践》)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认为,“文如其人”的论说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但综合来看应质疑其合理性即“文未必如其人”。
B. 材料一将“文如其人”的要义,作品能够反映作家的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表述均纳入了考察范围。
C. 先秦时期的“知人论世”说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的养分,最终形成了成熟的“文如其人”说。
D. 西方的“风格即人”说比修辞特点论风格更加客观,真正关注作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文如其人”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重要命题,通过思考其特质,我们能够获得文学研究方法上的启示。
B. 沈德潜说:“读太白诗,如见其脱展千乘: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这种看法与叶燮的判断意旨相合。
C. “以意逆志“志在文中“等学说,为“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学界长久的拥护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撑。
D.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系统和诗学体系带来的“文如其人”说和“风格即人”说的互识和互补,造成了两种学说的差异。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文如其人”观点的一项是( )
A. 从《汉书》“诗可以观风俗知薄厚”可知,通过诗可以认识创作者的情感、心理,进而合理推断民风与政治状况。
B. 《文心雕龙》中“为情造文”“为文造情”两句,对“文”与“人”的关系进行高度概括,这一见解堪称深刻。
C. 刘勰论汉末建安之诗文风格“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也”。
D.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反映出李白诗意的生活,而他多愁善感的情怀渗透在作品中,透露出浪漫的气息。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尚书·尧典》说“诗言志”,《礼记·表记》说“情欲信”。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湖
蒋冬梅
鱼把头站在冰面上,一千年前这样站,一百年前也这样站。他是查干湖的一只鱼鹰,心里装着整个大湖。
传说查干湖有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鱼。
人人都在期盼着大鱼,可今年冬捕的重头戏,师傅决意不来了。
刚入冬,师傅就带着另一队人马,跑内蒙了。他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对鱼把头说:“查干,就交给你啦!”这让把头想起,大鸟把小鸟喂养大,就离开了那片树林。
寒冷把天地和大湖冻在了一起,策马狂奔的队伍像刀剑割开北风,车马从切口里闯了进去,马的影子跑在冰里。马匹背对着光亮,把头也背对着光亮,哈气升腾起来,像窜出的火苗。赶在太阳升起之前,人马齐备,大战在即。马嘶,狗吠,号角声里,把头像一个将,统领着一切。
把头趴在冰面上,寻找冰层里珍珠一样的气泡。他看不见鱼,但鱼的呼吸会暴露自己。
“鱼知水性,人知鱼性!你喘气儿鱼也喘气儿!”鱼把头想起了很多年前,师傅趴在冰面上,寻找大鱼吐出的气泡。寒冷冻不僵男人的血性,师傅的脸冻得皴裂流血了,他让把头朝他脸上喷一口烧酒,再使劲朝大湖喊一嗓子,就又朝冰面趴下了。
今年的冰层从未有过的奇异,鱼呼吸的气泡都被冰层深深地锁住了,透过冰面看到的尽是形状怪异的花纹。这些异象让人们对大鱼的出现,更加想入非非。
供桌,敖包,鼓声,铃音,口口相传的经文在叩问,一千年前这样叩问,一百年前也这样叩问。
风吹得非常烈,把头的心有些乱了,可他不能让人看出他的乱!
师傅带着把头上冰很多年了,每当冬捕遇到情况时,有师傅在,把头的心就落了底。“公家把这个事儿交给咱,咱就得担得起!”年年冬捕,师傅都说这句话。
冬捕前的那些天,师傅天天带着把头到冰面上探冰。查干湖渔场多少口子人呢,一半的日子要指靠着冬捕。一场冬捕在哪儿凿开冰洞,就像打井找水眼一样重要。他记得冬捕前的很多天,嗜酒的师傅从来滴酒不沾,直等到选定冰眼,凿出湖水的那一刻,师傅才拿出酒壶,狠狠地灌起来,他抓着酒壶的手,都在剧烈地抖动。
这一刻,把头的手也在抖动着。冰面上是有山丘和低谷的。把头辨识着那些矮小的山丘,一脉水波拱起一座山丘,山丘下将喷发鱼的讯息。从前他拿不准水眼的位置时,师傅总是说:“你一定得信自己,一半经验,一半信,才能找到鱼!”把头终于选定了一处冰层,坚定地砸下鱼铲,在冰花的绽放里,叩问大湖的安静,钻木取火般凿开一眼泉,黑色的湖水涌出,像新鲜的血。
凿出的冰洞一字排开,四匹马拉着铰盘,拖动大网向湖中布阵。水冻成透明的玉,数尺之下能看见网在游。把头跟着网,像追着一只大鸟,大鸟张开翅膀,自由舒放,仿佛要揽过整个大湖。网入大湖纵横成田,鱼像秧苗布立其间,每个网眼四寸大,拦住大湖也放过大湖。
人,马匹,狗在冰上踢踏,纷乱着破晓的早晨。几十号人在冰封的大湖上耕耘,索取在夏秋肥美起来的大鱼。太阳照在人头顶的时候,该起网了,鱼儿带着热气,被网裹挟着出水。把头抱着第一条出水的鱼,在镜头面前笑着。人们欢呼雀跃,将把头抬起,抛向空中。但把头知道,更多的人在翘首等待传说中的大鱼。
把头拎着一瓶烧锅酒钻进帐篷,像师傅那样,两手颤抖着拧开酒瓶,狠狠地灌了下去。
刚才在镜头前的笑容,渐渐褪去,他没有把握捕到那条大鱼。
他想起有一次,同样没有像人们盼望的那样,捕到更多的大鱼。那时把头还年轻,有些垂头丧气的,师傅递过来的酒他也没心思喝。
师傅独自喝了几口,突然给他讲起了从前的事:“十六岁那年,听人说黑龙江有大鱼,我们就从白洋淀往那奔。没想到半道上,火车让洪水拦下了,我们就在查干湖下了车。谁曾想,一下车就在这停了一辈子!人都说一场洪水把我拦下了,其实是大湖把我拦下了。”
把头叹了口气:“人人都稀罕大鱼,你捕了一辈子鱼,可谁知道大鱼在哪呢!”
“你记着,人,活不过湖!大鱼,一直都在湖里!”
那一刻,两人站立在查干湖的湖心,像大鱼游曳在无边的湖水。
(选自《山西文学》2020年第4期,有删改)
【注】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其大部分位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自辽金以来,千百年间,历代帝王都到查干湖“巡幸”和“渔猎”。这里是中国最后的渔猎部落。查干湖冬捕,以其带有浓郁蒙古族风情的渔猎文化,成为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交代了鱼把头的历史传承,今年鱼把头独当一面,在冬捕的过程中自然写到往年和师傅一起冬捕的场景。
B. 文中写冰层被砸破后,“黑色的湖水涌出,像新鲜的血”,作者用黑色来形容湖水,暗示人对大湖生态环境的破坏。
C. 鱼把头冬捕时选定冰眼、凿出湖水以及灌酒等习惯,凸显了渔猎文化的集体个性,古朴而可贵,使人产生敬意。
D. 查干渔场的人们依赖于大湖而生,作为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渔猎文化依托于自然而传承,人应当对自然谦卑和敬畏。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在写冬捕的过程时,不时穿插鱼把头对师傅的回忆,两条线有序推进,不枝不蔓,反映了渔猎文化的民族传承由来已久。
B. 小说从听觉、视觉的角度,把冬捕队伍出发赶往湖面的场景描绘得充满气势。尽管天气寒冷,捕鱼队伍却紧张、兴奋。
C. 小说中既有对鱼把头捕鱼的一系列娴熟动作的细致描写,同时也有对大伙整体协作的描写,点面结合,详略分明。
D.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如文中两次写到鱼把头手的颤抖,能看出他在捕鱼前心中的担忧、紧张。
8.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9. 小说中现实与回忆交织,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