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阶段检测(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时间:2016-10-26
语文答案
1.B《孟子》中记录了关于孟子和告子辩论人性和道德的问题,而非人性和道德的核心问题。
2.D“楚人的长者得到我的尊敬,并非由于他长于我”是作者对告子话的解释,再者这种解释并没有违背告子的本意。
3.B文中说“爱吾弟而不爱秦弟。这意味着,仁爱是局部的、有范围的体爱,不是无边际的、普遍性的兼爱”,可见告子是讲仁爱的。
4.A
5.D “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
6.A 冯拯等人是伏于阁下请求,并未上书。
7.(1)汀南大旱,诏命乘驿马传达赈济贫困百姓的命令,并考察官员执行的好坏,回朝复奏符合皇帝心意。(关键词“振贷”“能否”“称”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皇帝刚刚即位,急诛大臣,会惊动天下的舆论。丁谓难道有谋逆大罪吗?只是失报山陵的事情而已。(火键词“亟”“骇”“第”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冯拯,字道济。冯拯以书生的身份谒见赵普,赵普认为他状貌奇伟,说:“你当富贵长寿,应不在我之下。”后来考中进士,补官大理评事,代理泽州知县,调到坊州,升任太常丞。江南大旱,诏命乘驿马传达赈济贫困百姓的命令,并考察官员执行的好坏,回朝复奏符合皇帝心意。淳化年间,有上书奏请立皇太子的人,冯拯与尹黄裳等在朝阁跪请立许王元僖,太宗大怒,将他们全部贬谪到岭外。冯拯掌管端州政事,到任后,上书奏请派遣官吏搜检各路隐瞒的人口,重新制作地图及议定盐法通商,总共十余事。太宗想要召他回来任参知政事,寇准一向不喜欢冯拯,于是调任其掌管鼎州。祭天完毕,广施恩泽,冯拯与通判彭惟节都得以升任尚书员外郎,后来,冯拯改任尚书工部侍郎,特赐给手札巡防边务,冯拯说:“守备边防的要点,若不扼守险要以制敌,就不容易胜利。现在防秋时期,应在唐河增加屯兵到六万人,控制住定武之北为大阵,邢州设置都总管形成中阵,天雄军设置钤辖为后阵,撤走莫州、狼山两路兵。”皇帝同意了。景德年间,冯拯在太庙主持祀享之事,有关部门供应帐幔,守奉人睡在庙堂前,喧闹不整肃,冯拯奏报皇帝。诏令专为庙享祭祀用特制的廉幕、物器,藏于宗正寺,禁止小吏、士卒登宗庙的台阶。大中祥符初年,严申贡举糊名法。冯拯与王旦在皇帝面前讨论科举制度,冯拯奏请加考策论,不专以诗赋为录取标准。帝日:“可以知道有才识的人,是他的文论啊。”冯拯评论事物就像这样多合皇帝的心意。泰山封禅时.冯拯为仪仗使。封禅完毕,升任尚书左丞.,以患病休假,数次自请罢免,皇帝亲自写诏书告谕旨意,又命宰相王旦去冯拯府邸劝说他处理政事。乾兴元年,进封魏国公.,辅政的大臣在资善堂聚餐,召集议事,只有丁谓不能参加。丁谓知道自己得罪皇帝,多方哀怜求情。等到在承明殿对答皇帝的提问,太后非常生气,说想要杀了丁谓。冯拯进言说:“皇帝刚刚即位,急诛大臣,会惊动天下的舆论。丁谓难道有谋逆大罪吗?只是失报山陵的事情而已。”太后怒气稍减。不久以病告退,皇帝赐白金五千两,并且派遣内司宾抚慰询问。回来后,奏报他家中简陋,被服的质量不好。太后赐给他绸缎被子和锦绮屏风,然而冯拯平时自己安排得很奢侈,只不过宫内不知道。
8.①拟人。“啼鹃迸泪,落花飘恨”运用丫拟人(移情于物)的手法,作者赋予杜鹃、落花以人的情感。②借景抒情。“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月亮昏暗、星星遮隐、角声漂渺,拂晓前天色阴沉压抑,画角之声的“清袅”,抒发了作者的忧愤难平。③用典。“问登楼下粲,镜中白发,今宵义,添多少”借下粲之典,以王粲自比,感叹身世。④象征。“鸡鸣风雨潇潇”象征着元末风雨飘摇的社会形势。(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9.①滞留异地、有家难归的思乡之情和寂寞之感。②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壮志未酬的悲叹。③社会动荡、国家未安的忧思之愁和前途渺茫的怅惘。(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3点给5分)
10.(1)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每卒1分)
1.B《孟子》中记录了关于孟子和告子辩论人性和道德的问题,而非人性和道德的核心问题。
2.D“楚人的长者得到我的尊敬,并非由于他长于我”是作者对告子话的解释,再者这种解释并没有违背告子的本意。
3.B文中说“爱吾弟而不爱秦弟。这意味着,仁爱是局部的、有范围的体爱,不是无边际的、普遍性的兼爱”,可见告子是讲仁爱的。
4.A
5.D
6.A
7.(1)汀南大旱,诏命乘驿马传达赈济贫困百姓的命令,并考察官员执行的好坏,回朝复奏符合皇帝心意。(关键词“振贷”“能否”“称”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皇帝刚刚即位,急诛大臣,会惊动天下的舆论。丁谓难道有谋逆大罪吗?只是失报山陵的事情而已。(火键词“亟”“骇”“第”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8.①拟人。“啼鹃迸泪,落花飘恨”运用丫拟人(移情于物)的手法,作者赋予杜鹃、落花以人的情感。②借景抒情。“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月亮昏暗、星星遮隐、角声漂渺,拂晓前天色阴沉压抑,画角之声的“清袅”,抒发了作者的忧愤难平。③用典。“问登楼下粲,镜中白发,今宵义,添多少”借下粲之典,以王粲自比,感叹身世。④象征。“鸡鸣风雨潇潇”象征着元末风雨飘摇的社会形势。(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9.①滞留异地、有家难归的思乡之情和寂寞之感。②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壮志未酬的悲叹。③社会动荡、国家未安的忧思之愁和前途渺茫的怅惘。(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3点给5分)
10.(1)自非亭午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