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9届高三年级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时间:2018-12-29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6分)
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吏出门看”这样的句子,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念起来则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铿锵成韵。
17.依次填入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泾渭分明 发扬蹈厉 轻重缓急
B.大相径庭 厉兵秣马 抑扬顿挫
C.泾渭分明 厉兵秣马 轻重缓急
D.大相径庭 发扬蹈厉 抑扬顿挫
D(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好坏分明。发扬蹈厉:形容奋发有为、意气昂扬的样子。厉兵秣马:指准备战斗。抑扬顿挫:声音和谐起伏,和谐而有节奏。轻重缓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18.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五言诗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起源于民歌的缘故。
B.七言诗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五言诗却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起源于民歌的缘故。
C.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的缘故。
D.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七言诗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五言诗却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的缘故。
C(本部分内容分析的是五七言为何后来走向不同道路的原因,而不是两者源于民歌的原因,故排除A、B。C和D中由第一句的“五七言”决定了五言在前,七言在后。)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就东海问题重申: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领土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的立场一直是不承认所谓的“中间线”。
B.联合国安理会强烈谴责朝鲜的射星行为,称其引发了亚洲地区严重的安全担忧。安理会提出,要在朝鲜制裁的名单上加入新的“机构和项目”。
C.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D.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A(B项,成分残缺,缺介词,“朝鲜的制裁名单”前应加“对”字;C项,“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搭配不当,可将“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改为“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D项,语序不当,改为“不仅让世界……”。)
20.下面是记者采访法国某喜剧导演的部分内容,请根据该导演的回答,补写出记者的提问内容。(5分)
记者(1)__(不超过20个字)
导演:我的想法一直以来都是一样的,就是要娱乐观众,让他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让他们走出影院时能有个好心情。
记者:(2)_____(不超过35个字)
导演: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我也不是每次都能做到。这很神奇,因为总是有意外。我发现有时一个“一般般”的笑点所产生的效果特别好,而有些我认为“非常搞笑”的笑点,观众却反响平平。所以,我完全同意中国导演所说的,观众能否对笑点产生共鸣,是个神秘的未知。
(1)导演先生,您拍摄喜剧的初衷是什么?(2分)
(2)一些中国导演常说,逗观众发笑是最难的,请问您是否认同这个观点?(3分)
(意思对即可)
21.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格式上有五处不妥当,请说明如何修改。(5分)
通知
各位家长:
春光明媚,惠风和畅。兹定于2018年3月30日在我校报告厅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我们将传达今年高考改革的形势,通报第二次模拟考试情况,与大家磋商高考冲刺复习事宜。请务必准时到会。
2018年3月25日
×××中学
(1)“春光明媚,惠风和畅”,删去。(2)补出具体开会时间。(3)将“传达”改为“分析”。(4)将“磋商”改为“讨论”。(5)落款处时间放在最后一行。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7年12月16日凌晨,安徽六安市裕安区外科医生方培虎,在值班室内猝死,年仅31岁。他有着和绝大多数医生类似的经历:连轴转,又忙又累,积劳成疾。此事当时没有引起什么关注,一个多月后,当地区卫计委做出了《关于在全区医疗卫生系统开展向方培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倡议系统医务工作者学习方培虎忠于职守、舍己为人、救死扶伤、铁肩担道义的精神,不料却在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网友纷纷发问:学什么?学习如何更好地猝死在岗位上吗?很多医生表示,不学,要体面而有尊严的活着!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分析指导
这是一道时评类的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针对“向值班猝死医生学习”的倡议,材料中给出观点,“学什么?学习如何更好地猝死在岗位上吗?很多医生表示,不学,要体面而有尊严的活着”。参考立意:从医院方面:致敬“猝死医生”,更好的选择应是关爱生者;医生“猝死”,应反思人文关怀缺失;倡导“向猝死医生学习”不妥;从医生角度:致敬“猝死医生”,好好活着才能救死扶伤;从社会角度:救死扶伤是医道,让医生活着敬业是人道。
点睛:时评写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就事论事,就是对时事本身进行直接的评论。
一般有三种类别,一是赞扬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表示肯定,然后阐释肯定的理由。二是批评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进行否定,然后从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反对的依据。三是建议式,即提出自己对新闻事件中某个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写作时注意讲究“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尤其要注重准确性和说理性。在写法上,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就事论理,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

上一页           



位置:主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